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白居易《簡簡吟》
科比飛機失事時,目擊者威爾森透露,「那天,濃霧瀰漫。」而這位當地的足球教練,當時正驅車帶著女兒去參加足球比賽。
他表示,「太可怕了,我更加抱緊了我的孩子們,我要更多地回家陪陪老婆孩子。」世間大多如此,明白眼前之人或會在生命之虞中逝去,於是懂珍惜與陪伴。
而失去摯愛之後的瓦嫂呢?
科比墜機事件的第四天,瓦嫂終於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她將社媒頭像換成了科比與二女兒gigi的圖片,並發表了一篇長文,其中提及了很多方面:
除了表達對社會各界關心與祈禱的感謝之外,她還提及空難中離世的還有其他人,宣布舉辦曼巴基金,來幫助其他遇難的家庭。
享受,離別,痛惜,理解,感恩,這些情感撕扯著關於我們熱愛的一切。科比亦此。
事實上,在15年到16年的整個NBA常規賽都有一個主題,那就是科比退役。在那個賽季,在每場比賽賽後,他都會滿含笑意地舉起右手,向每一位球迷揮手致意。當看到隊友的失誤時,他還會在場下開懷大笑,會與每個對手擁抱。
在2018年出版的自傳裡,科比就寫道:如果沒有籃球,我不會懂得該如何去創造,不可能理解人性,也不可能明白該如何去領導團隊。
籃球,給以他對抗世界的勇氣,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奔跑的正是一個永不妥協的靈魂。
為了熱愛,與世界抗衡。在早期與奧尼爾的關係中,他無數次口出惡言,在家鄉費城,他曾經放言,要讓所有人費城人後悔。
但後來,他變了。因為他也明白,自己所愛,也終有一天逝去,好物不堅牢。
他即將要告別,那份熱愛的事業,奔赴人生的下一站。
他和奧尼爾冰釋前嫌,和家鄉費城重歸溫情。在退役後,他更是毫無保留地指導訓練籃球後輩,為推廣籃球公益和籃球影響力在全球奔走,成為所有人尊敬的現在的科比。
從堅硬到圓融,從對抗到和解,這個倔強的少年,在歲月的磨礪下,成為一位溫情的籃球守護者。
只是彩雲易散,琉璃易碎。人們說:「我們沒有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卻在北京時間凌晨四點收到你去世的消息。」
一句「再見科比」,更是「再見,我的熱愛」。
最後以科比寫的詩來結束文章吧:
我在球場流盡血汗、一身傷病不是因為困難在挑戰我,而是因為你在呼喚我。我為你做了一切,因為你也在這樣對我。我們讓彼此感覺到生命力。你讓6歲的孩子實現了湖人夢,為此我將永遠愛你,但是我無法繼續迷戀你,這個賽季是我獻給你的絕唱。
再見,科比,願天堂永遠有籃球陪伴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