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中國航天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隨後世界第一張月背近照通過「鵲橋」傳回地球,中國乃是全世界都沸騰了。緊接著「玉兔二號」脫離著陸器抵達月球表面,展開了新一輪緊張工作。
此次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將勘探月球埋藏多年的寶藏,對月球表面的巖層進行深入分析。同時將掃描月背的地形地貌以檢測太陽風對月球造成的衝擊。除此之外,月背環境的考量也是一個重要環節,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在月球進行種植實驗,進一步驗證在月球培植生命的可能性,為人類移民計劃打下基礎。
玉兔二號抵達月背的第一天,荷蘭製造低頻射電探測儀啟動,三根五米長的天線迅速展開,數不清的信號不斷傳出伸向月球;瑞典製造的中性原子探測儀與德國製造的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相繼開機,隨後全景相機拍下第一張月背地貌圖像並在中繼星的幫助下傳回地球。
巡視器在中繼星完成工作模式的調整過後建立數傳鏈路,隨後發出玉兔二號向A點進發的指令,按計劃進行探索活動。
整個第二月晝期間玉兔二號表現良好,各種指令執行以及數據傳輸工作都十分順暢。各項儀器在短暫休眠後重新開機,巡視器再次拍下一張著陸器彩色全景圖。2月11日玉兔二號再次休眠,截止這一時間「兔子」累計行駛了120米。
2月28日,玉兔二號進入第三月晝階段。反向鏈路工作正常,各項平臺發揮穩定,在進行各項設置過後,玉兔圓滿的完成了後續工作。3月13日玉兔二號再次進入休眠,至此「兔子」的行走距離已經達到了163米。
不過,有一條不好的消息,那就是「玉兔二號」三個月的設計壽命已經到期。但是很快官方就發布消息稱,3月29日玉兔二號再次喚醒,並開始展開第四月晝的任務,其實這一情況並不罕見,此前美國的火星探測器「勇氣號」原計劃考察時間是90天,後來卻堅持了很多年,直到前段時間才宣布「結束使命」。
相關專家指出,只要環境不發生巨大異變,我們的「兔子」將至少工作一年,甚至更久。同時「玉兔二號」在月背上「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創造新的世界紀錄,我們將會收集到更多數據,探索到更多我們不知道的信息,這對於人類探索太空而言是一個好消息。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