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edee
圖|網絡
幾天前,咱的一個小阿弟從大墨村回到魔都。說他是小阿弟,其實也就小個2歲,如今也是年過30的中年微禿男紙了。但我對他的印象,依舊停留在2010年,去澳洲之前那個20浪蕩歲的渾不吝公子哥。
當年,為了消磨他用不完的青春,我抓他到雜誌社,做了倆月實習生;更為了讓他提前感受到社會的險惡困苦,直接把他丟給了一天到晚出外景的鄔老溼。
誰知,兩次任務結束,人把這大寶貝還給了我,坦誠相待:「妹妹啊!你這小朋友不會寫稿不會拍照不會打燈不會看衣服更不會開車,除了咋咋唬唬插科打諢,我想不出他還會幹什麼……」
哼!一點長進沒有不說,還讓我破費了兩頓麻小感謝鄔老師的不殺之恩。
所以,他離開魔都後,我總擔心他某天懶死在土澳……沒想到他真的拿到了綠卡,還回來了!
除了瘦了3圈,頭頂禿了之外,基本沒變,依舊無比愛插科打諢。有一點特好,他沒有像《歡樂頌2》裡的那位舒展先森,和我來上幾句車禍現場般的中英混雜。
開頭永遠是:「阿姐儂曉得伐!」
「阿姐儂曉得伐!我在澳洲老拼額!一開始我勤工儉學是洗廁所,我想,反正麼人認識我!」
「阿姐儂曉得伐!有一次廁所天花板掉下來一隻蜘蛛,跟我手那麼大。敲到地板上當場死掉了,最噁心的是肚皮摔破掉,黃的綠的流了一地板。我只能一邊吐一邊擦!」
「阿姐儂曉得伐!去年終於拿到會計師執照了,現在在一家藥房滴幹活。每天往返140公裡路!且列色特了!」
「阿姐儂曉得伐!跟我住一起的那個北京攝影師,居然是鰲拜的嫡系子孫,窮得叮噹響!更搞笑的是,她女朋友姓葉,祖上就是葉赫那拉……」
「阿姐儂曉得伐!那個鰲拜子孫有一次駕車從貓本去雪梨幹活,900公裡連續開了10個小時!到了那裡,他和我微信:我發現70D沒有帶。我回了他一句:那裡再買一個。鰲拜子孫瞬間燃了:X,那個活只有800刀!」
一開始他極為愉悅,話裡行間就像出籠的小鳥一樣。你的眼角眉梢,也會跟著他一翹一翹的。
可自從「鰲拜子孫奇遇記」開始,出籠的小鳥漸漸變成脫韁的野馬,愉悅轉為不滿與亢奮:
「阿姐儂曉得伐!土澳交規,只要車子啟動就不能碰手機!連掉地上都不能撿!阿姐儂曉得伐!土澳警察全套引進了美國FBI的黑科技!可以在100多米以外檢測出你是否用過手機,然後把你攔下來!」
「阿姐儂曉得伐!鰲拜有一次開車用手機和葉赫那拉微信,被警察抓到了!然後他想逃,就和警察一本正經地說no English。然後,人家就掏出了一個極為鬼畜的翻譯機,讓鰲拜開中文……最後他被罰了400刀。」
「阿姐儂曉得伐!在土澳開車,電話不能打不說,藍牙都不能用!土澳的車,那個藍牙連接按鈕有的,但是……裡廂是空額!」
「阿姐儂曉得伐!土澳警察的黑科技不止於此!他們還有專門的探測儀,用來檢測你的手機溫度,溫度高代表肯定用過。但有個傻缺八阿哥,就是你把手機套個套,他們就查不出來了……」
「阿姐儂曉得伐!土澳停車超級煩,我有一次停錯地方,居然被罰了500刀!」
「阿姐儂曉得伐!土澳新的交規,車燈必須是黃的!那個倒黴霍頓在新交規出臺前造了一批車,都不是黃色車燈。居然是買車的倒黴,抄報單接到手軟!不找車企回收車改一下,找消費者,滑稽伐?!」
有句剛句,小阿弟的「土澳交規奇遇」,我真額一個都不曉得,簡直匪夷所思!不過,我還是暗暗小安慰了一下:本來覺得魔都交規已經夠嚴了,居然還有更讓人不能活的神奇土地!
而一起去機場接他的死黨,聽伐聽伐,兩隻眼睛一張嘴,直接變成了三個字母O——噶西多在土澳定居的小夥伴,從沒有人和我們吐槽過那裡的奇葩交規……
我們倆交換了一下眼神,決定找鄔老師求證——對,就是前文提到的那位沒殺我的前媒體老師。如今她也在澳洲定了居,也在小阿弟所在的貓本。
聽了我的描述,她想了一下表示:
在土澳開車真的不能碰手機!看手機只能在專用手機架上,但不能觸碰。但是……可以用藍牙!
我突然想起來,小阿弟和我講過。幾年前他剛買車沒幾天,去趟超市,車就被倆種族分子砸了。所有玻璃窗,倆反光鏡外加一個後視鏡統統換過……他找的修理廠估計坑了他一把,這後視鏡裡的貓膩被他YY成了普遍現象。
至於100m米就能測出是否用手機……這是典型的都市傳說。你萬一車上有別人用手機這怎麼算?轎車人少,萬一是校車呢?你一個個用那個啥黑科技檢測?吃飽啦!澳洲警察可懶了。
至於那個神奇翻譯機……她表示並沒遇到過,但她覺得可信度很高。應該是專門針對來旅遊的天朝小夥伴。懂的呀,現在哪裡都有老鄉,而且這土澳的不少車禍,都是自駕遊的天朝人,所以這應該是警察的迫不得已。
鄔老師還表示,土澳屬於典型的警察少探頭多,很容易吃抄報單,一切靠自覺。但是……遇到警察最好老實點,因為人和美帝差不多,簡單粗暴 + 配槍。敢反抗試試?!
「說實話,我覺得土澳交規的嚴厲程度……和魔都差不多!但比魔都人性化多了。聽王姐說,幾天前她開車經過兩個路口,都被攔下來檢查。第一個路口時稍微壓到了黃線,第二個路口更被開了一張罰單……因為她沒看時間,右轉上了公交車道。」人說到這裡,口氣中居然滿是同情。
——因為在澳洲,開車滴是可以稍微壓黃實線和雙黃線的,監控和警察都不會抓。但是罰款超級恐怖。一般罰個幾次,人就徹底老實了。比如用手機是400刀,不帶保險帶180刀一個人,司機還要額外罰款,停車錯一般罰70-100刀,停殘疾人車位直接500刀……
瞬間明白,小阿弟那500刀丟在哪裡了——沒按規矩來嘛。
說到停車……鄔老師的同情意味更重了:「聽說魔都全城幾乎不能路邊停車了?澳洲還好啦!」土澳路邊停車ok噠,主要靠投幣。當然如今還有更方便快捷的,比如貓本就推出了專門停車的APP,超級好用。每個路段都有一個醒目的編碼,直接輸入付費就行。
每條路都有不同的時間段,都有明確的停車指示牌——可能免費,可能付費,也可能不許停。而且時間都掐得非常死,有極為精準的電子計時,過個2分鐘就被罰錢。必須睜大眼睛仔細看。
有一次,她去海邊沒注意停車區域有所變更,分分鐘被罰了78刀。
(我覺得她是故意安慰我……今年,我家兩輛車因為停車已經被罰了一千軟妹幣。)
「個人覺著,上海交規的確很嚴,但有點不按照實際情況。土澳地廣人稀,人和車的數量都不是一個等級的。比如這裡可以喝酒開車,一個小時一個standard drink(即標準杯)。這很人性化,因為你出去吃飯不可避免的會應酬。土澳會在不同度數的酒瓶外,寫出相應的standard drink。」
「人少車少 + 人性化標準,所以土澳雖然管得嚴罰得重,但都是合理的,所以被罰也是心服口服。」
最後,鄔老師來了一句:
「你那個阿弟誇張國外的交規,要麼是尋求自我滿足,要麼就是安慰你們,我都可以理解。但我更懷疑他有點抑鬱。他當年是那樣的,如今能在土澳混到綠卡……也真是蠻拼的。」
想想那樣一個渾不吝,如今每天一個人,來回140公裡從家到單位,從一個近郊到另一個近郊,還不能碰手機——路上沒啥人沒啥車,每天看一樣的風景做一樣的事。
也是一種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