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的「溫床」找到了,醫生:不想胃病纏身,勸你忌口!

2020-12-05 張凱主任

28歲的王女士最近老出現不明原因的異常口臭,還伴有異常的胃痛胃脹,反酸,噯氣等,於是王女士來到醫院檢查,就醫後接受了相關的檢查,結果發現她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

很多人出現口臭,第一時間想到的,口臭可能是口腔問題,但有些口臭其實不是由口腔疾病引起的,而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醫生提醒:這些症狀通常可以確認你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1)上腹部隱隱疼痛,同時胃痛,胃脹,胃酸明顯增加;

2)食慾差:早期飽腹、腹脹、噯氣、大便不成形、不規則;

3)消瘦,身體突然變瘦,口臭嚴重;

二、幽門螺桿菌的"溫床"找到了,醫生:不想胃病纏身,勸你忌口!

1、生食

現在喜歡吃生食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生魚片,以及刺身,或者半生不熟的肉類等,這種習慣在追求食物新鮮、原汁原味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普遍。但是生食是最有利於幽門螺桿菌生長和感染的,經常食用會導致感染率大大增加。

2、辛辣油膩

吃的東西過於刺激自己的胃黏膜也是不可取的,它會刺激我們的胃黏膜,引起胃炎胃潰瘍等,同時辛辣食物也會更容易引起幽門螺桿菌的侵襲,導致患胃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3、外賣

現在很多城市的人都比較忙,平時都喜歡點個外賣解決下飲食問題,雖然外賣方便快捷,而且味道鮮美。然而,我們忽略了外賣背後的食物是否衛生,因此長時間吃外賣會讓細菌進入胃部,從而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三、不想被幽門螺桿菌感染,日常做到2件事!

1、分餐

共餐是幽門螺桿菌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除了在家裡分餐外,外出就餐的環境和餐具不能保證健康和衛生的情況下,這也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因此我們要做到在家分餐或者使用公筷就餐,少在外面吃飯。

2、定期做檢查

臨床上可通過胃鏡和呼吸試驗檢查是否有幽門螺桿菌。定期檢查可以知道細菌是否二次感染,也可以了解其他胃部情況。出現異常時,應及時採取措施,避免傷情加重。

四、胃病最怕這3物,燒開的水裡撒1把,衝走幽門螺桿菌,胃一天天變強壯

黑糯米: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而且含有大量花青素,能迅速修復胃黏膜,增強脾胃功能,調節腸胃運行;

丁香葉:還能修復受損的胃黏膜,改善胃動力,有助於促進毒素的排出,起到養胃殺菌的作用,使胃病無處遁形。

桂花:可以促進腸胃消化,調節食慾不好的情況,對待便秘還有一定效果,而且還能清新口氣。

選用這些材料配製在一起搭配成黑糯紫米茶,經常喝調理胃部反酸煩惱,滋養胃部,清潔腸胃,使幽門桿菌狼狽不堪,撒腿就跑,緩解胃部帶來的不適感。

最後提醒大家:現在人們有太多傷胃的習慣了。如果你想讓你的胃一直保持健康,請儘量保護你的胃,少做對胃有害的事情。

相關焦點

  • 胃病是「吃」出來的?醫生勸告:不想幽門螺桿菌光臨,3物莫貪吃
    40歲的王先生體檢時,他發現自己的檢查報告裡有一項幽門螺桿菌呈陽性,於是建議妻子也去檢查一下,發現她也被感染了,為什麼會被幽門螺桿菌感染呢?醫生表示:俗話說病從口入,所以說幽門螺桿菌也是吃出來的,平時不調整飲食,很容易影響健康。
  • 幽門螺桿菌的「源頭」已找到,告誡:這3種水果,勸你嘴下留情
    我國是一個胃病大國,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遭受胃病的困擾,而出現這種情況與日常飲食和作息不規律,也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除此之外,當胃中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情況時,胃病的發病率也是相對比較高的。胃中感染幽門螺桿菌,嘴巴也許會「吐槽」口臭。當胃中感染幽門螺桿菌時,也會出現明顯的口臭情況,這是由於幽門螺桿菌寄生在胃部,從而產生尿素酶物質,也會分解出胺類物質。而體內氨氣增多,就會通過嘴巴排出,出現頑固性口臭的現象,希望你能夠儘早就醫。
  • 經常吃4種食物,可能導致幽門螺桿菌進入體內,勸你不要貪吃!
    現在是十人九胃的社會,可能從你身邊經過的每十個人裡,就有九個是胃問題攜帶者。胃問題的程度可大可小,疼痛的感覺也可輕可重。但是只要還在能夠忍受的範圍內,許多人就不會將過多的關注度放在這上面,導致胃病越來越嚴重。其實胃病不是一天形成的,但是程度絕對不會只在一個範圍內,會持續發展。
  • 幽門螺桿菌纏身,臉上出現3個特徵,勸你早做檢查
    胃病的根源中,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常見原因之一,它的指數高低直接關係著腸胃的健康。感染時間越長,對腸胃的傷害越大,毫不誇張地說,還有可能助力胃癌出現。但是變癌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我們及時發現它,採取清除手段,是有機會避免胃部癌變的。
  • 三種食物對胃傷害大,不想幽門螺桿菌找上門,勸你最好撤下餐桌
    在治療結束停藥一個月之後,我們可以做一次呼氣實驗來判斷幽門螺桿菌是否已經根除掉。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之後是很容易被根除的,但是因為幽門螺桿菌的傳染能力特別高,如果根除之後飲食不注意的話,很容易被再次感染上,因此總是反覆復發胃病。幽門螺桿菌會通過哪些方式傳染?
  • 若不想幽門螺桿菌找上門,醫生奉勸:四類食物,最好別再端上飯桌
    所以當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之後,一定要及時調理,不要忽視不管,長此以往很容易會引發胃部疾病,其實幽門螺桿菌的出現,和日常的飲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以下這幾種食物,很容易會增加人們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率,勸你還是要及早管住嘴,以免得不償失。
  • 醫生提醒:不想被幽門螺桿菌感染,3個習慣趕緊戒掉
    25歲的小陳,因為從農村出來學歷比較低,所以常年在外漂泊,為了努力賺錢,經常飲食不規律,而且為了省錢還經常去吃路邊攤,就在前不久胃痛難忍,一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得了慢性胃炎,而且還被幽門螺桿菌感染了,HP值高達1100多,所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採用了為期兩周的四次殺菌治療。
  • 幽門螺桿菌纏身,飯後三個表現會很明顯,若你沒有,腸胃還算好
    得過胃病的人應該都知道幽門螺桿菌,它可以寄宿在人們的胃子裡面。它是一種西需要很少的氧氣就能存活的菌體,一般是5%~8%就可以存活。它會破壞胃部的酸鹼平衡。它通常是寄居在胃黏膜上皮,而胃黏膜上皮代謝比較快,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會汙染食物和水從而導致病菌傳播。
  • 幽門螺桿菌纏身,身體將出現4個表現,多喝一水,胃或感謝你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能在胃部強酸環境中正常生存的細菌,並且具有極強的感染能力,同時也是讓人患上胃病的「罪魁禍首」。正常情況,幽門螺桿菌被胃黏膜阻擋在胃部之外,但是由於很多人平時生活中不注意保護腸胃,導致胃黏膜受損,幽門螺桿菌輕鬆入侵胃部,危害胃部健康。
  • 27歲小夥感染幽門螺桿菌1700,2個月轉陰,醫生:多吃2物你也可以
    幽門螺桿菌全稱胃幽門螺旋桿菌,它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細菌,能夠在動物以及人胃中生存並繁殖後代。已知幽門螺桿菌具有致病性,胃中感染幽門螺桿菌,可引起胃病的發生,常見的有胃炎、胃潰瘍,若是任由此菌在胃裡生存繁殖,嚴重還會影響到人的生命安全。
  • 讓幽門螺桿菌「害怕」的食物公布,醫生:你若愛吃,或可保護腸胃
    有一句話叫做「十人九胃」,說的也就是每10個人裡面有9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胃病,胃病出現的原因和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也是脫不了關係的。而幽門螺桿菌一旦被感染上患胃癌的機率也就會增加,而且傳染性也是很高的,如果是一個人感染很有可能也就會傳染給全家人。
  • 幽門螺桿菌的「源頭」找到了,醫生:這三類食物,再饞也要管住嘴
    就在近幾日的時候,突然感覺小腹腫脹,疼得吃不下飯,到醫院檢查才知是幽門螺桿菌感染了。當感染幽門螺桿菌時,身體會有三個表現!表現一:噁心幽門螺桿菌一旦繁殖,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從而刺激腸胃出現噁心反酸等情況。所以說若是在吃完飯後出現腹脹噁心。
  • 讓幽門螺桿菌「害怕」的食物公布,醫生:經常吃,或可保護胃黏膜
    俗話說,十人九胃病,現在患胃病的概率越來越高,出現胃病的原因與生活習慣有關,同時也與感染幽門螺桿菌有關,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患上胃癌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再加上幽門螺桿菌的傳染率比較高,如果一個家庭當中有一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那麼其他家庭成員傳染率也很高。身體感染幽門螺桿菌會有哪些異常?
  • 幽門螺桿菌的「冤家」現身,沒事喝杯,抑菌養胃,胃也許慢慢好轉
    而且在現在生活中,很多人也是不會區分公筷,或者是外出聚餐不注重衛生,這樣都會增加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率,所以在平時,也要注重適當的改善。而當胃中感染幽門螺桿菌之後,往往會給身體帶來以下幾個危害,希望你不要忽略了。
  • 幽門螺桿菌是什麼?為何感染率高達59%?早知道早預防
    最近出現在媒體上的一則新聞,更是讓很多人為之惶恐不安,我國平均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59%,兒童的更是高達40%,這樣的一組數據幾乎讓所有人都陷入到無比恐懼的氛圍。 幽門螺桿菌是生存在胃部的,並不會隨著食物的代謝被排出體外,其實,過分的擔憂沒有任何用處,一旦當身體中出現幽門螺桿菌時,也會呈現出諸多的信號。
  • 關於「幽門螺桿菌」,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這是一段「幽門螺桿菌」的自白: 你知道嗎?中國現在超半數的成年人其實都被我感染了。今天就告訴你我是如何一步一步入侵一個個家庭! 我喜歡藏在感染者胃液、唾液和便便裡,伺機找到下家。
  • 35歲女子,幽門螺桿菌值高達614!醫生叮囑:這三種習慣要改掉
    你有沒有胃病史?每一年因為胃病就診的人大有人在,不論男女老幼在胃病面前都是一視同仁,都有可能會患上胃病。胃病的滋生背後大都有幽門螺桿菌的身影。35歲的李女士,老是感覺到天天胃脹得很,並且還常常有燒心便秘的感覺,這讓她煩躁不已,連正常的生活工作都受到影響,不得已,李女士到了醫院做檢查,沒想到幽門螺桿菌值高達614,這讓醫生皺起了眉頭,並且檢查還發現李女士還有淺表性萎縮性胃炎,在醫生的問診下,李女士發現,原來自己幽門螺桿菌值這麼高的原因和自己的生活習慣是不開的。
  • 醫生提醒:有這4個習慣的人,很容易被幽門螺桿菌感染
    因為劉先生本身就有口臭的煩惱,再加上胃脹痛一直不斷,醫生懷疑劉先生可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最後的檢測結果診斷,劉先生真的感染了幽門螺桿菌,HP值高達952,而且伴有糜爛性胃炎。醫生提醒:有這4個習慣的人,很容易被幽門螺桿菌感染1、睡前不刷牙想要預防幽門螺桿菌,首先,為了保證口腔健康,特別是在晚上睡覺前,我們白天的食物殘渣會留在牙縫裡。
  • 幽門螺桿菌「禍根」找到了,醫生奉勸:3類食物再饞也別往嘴裡塞
    近日,他總是有腹痛的現象,吃不下睡不好,就來到醫院檢查,還沒等他說完,醫生就建議他先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一查竟然嚴重超標。身體有這4個表現,可能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別大意1、反酸、燒心幽門螺桿菌的繁殖會導致胃酸增多,人體就會很容易出現燒心、反酸等症狀。往往在飯後還會出現腹脹、噯氣、噁心等不適症狀。
  • 往水裡扔一把, 一舉拿下幽門螺桿菌,胃病消失, 幽門桿菌不見了
    對待胃病,最好是「三分治七分養」。  這是方子是胃病的「冤家」平時敞開喝,把口臭胃病掃光!  飲食要有規律,少食多餐,飲食結構不合理,日常生活差,多飲多食,經常熬夜會讓體內陰陽失去平衡,膽囊收縮功能下 降,膽汁分泌減少,食物停留過久,就會刺激胃酸分泌較多產生脹氣打嗝現象,部分膽汁.逆行反流入胃與胃酸作用對胃黏 膜屏障產生破壞.形成.胃痛、胃脹、打嗝、燒心、噯氣、胃酸過多、口苦等諸多胃的不適情況  在人的體內皆有幽門螺桿菌存在,只是多少不同,膽不好,食物則在腸胃逗留過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