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重慶言子,ID:ffff023】
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重慶有大大小小五千多家紋身店,這也讓紋身師這個職業變得普遍。
只是對於大多人而言,如果不是經常去紋身的人,也根本不會和紋身師有接觸。這就讓紋身師這個工作有了幾分「神秘」,對於他們,也產生了一大堆困惑……
- 不一定 甚至大部分都不是美術生 -
以前有很多紋身師都不是科班出身,都是靠自己摸索出來的。
而且,在紙上畫畫和在皮膚上「畫畫」也是兩個概念,皮膚不均勻,而且有彈性,不好掌控。
好的紋身師都是長年累月積累出來的經驗,和是否有美術功底關係不大,因為紋身之前會先將你的圖案印在皮膚上,跟著描邊即可。
但是,如果你有美術基礎當然是再好不過,審美和構圖上都有優勢,而且也可以滿足客人的原創圖需求。
- 有專門的假皮的練手 -
假皮和實操還是有區別的,這個時候有個真人練手當然更好,這時,你身邊的親朋好友只要願意,都會成為你的「工具人」。
練手的假皮
當然也會給自己紋身,只要你的手夠得到,大腿、腰上……再加上對自己能力足夠信任,也可以自己扎自己。
##
- 絕大部分紋身師都是大花臂花腿 -
絕大部分紋身師入坑契機就是因為自己是紋身「中毒」者,喜歡用圖案來裝飾自己,不知不覺就有了花臂。
當然也有些人因為從事了這個行業,身上圖案多,顯得自己夠「專業」。
##
可是,也有很多紋身師是很愛惜自己皮膚的,從業十幾年身上一處紋身也沒有,這個也是有可能的。我們也沒有必要用紋身多少來判斷紋身師的專業程度。
//
- 沒商量前要求一口價的客人 -
紋身師經常會遇上這種客人,沒做任何功課的情況下,一進店就直接問「花臂多少錢?」,想要紋身師給個一口價。
殊不知花臂也分風格,黑灰寫實、彩色寫實、新舊傳統……不同的風格價格當然也會不同,所以這個時候紋身師就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 猶豫不決的客人 -
有一些客人,還沒有想好自己想紋什麼圖案就跑到店裡來,就說自己想紋個身,紋身師也很懵逼,只能和客人大眼瞪小眼。
要是最後能一起選出一張圖也再好不過,只是大部分情況卻是,往往這種猶豫不決的客人最後都會因為沒想好而走掉,白白耽誤了時間。
- 作品裡的直線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 -
第一次紋身的人根本不知道怎麼選擇到技術好的紋身師。而且每家店給出的成品圖案在普通人眼裡是差不多的,這個時候有一個最快的方法就是成品圖裡面的直線直不直。
圖:麻繩刺青館
直線夠直就說明這個紋身師基礎功是紮實的,因為很長的直線是非常考驗紋身師能力的,那麼他的其他圖也就撇不到哪裡去。
圖:合核紋身
當然這也不是全部,有些圖案是不需要直線的,如一些寫實圖案,這個時候就無法用這個方法。看直線也只是作為參考。
- 每個地區的收費標準不一樣 -
比如說像北京,整個地域都是按小時收費,很少有按圖案收費的,他們的小時收費標準也和紋身師的資歷有關。
而重慶,一般都是按圖案收費,只有少數一些「大神」,會按小時收費,因為他們一般作品都有自己的個人風格,且都是原創稿。
- 跟個人承痛能力有關 -
就像reiko自己對於痛感是很遲鈍的,網傳的手臂內側紋身很痛,許多人都表示疼得嗷嗷叫,可是我就沒得啥子感覺。所以這個和自己承痛能力關係最大。
- 跟紋身師的手法有關 -
有些紋身師喜歡一步到位,針就下得重,扎得深,所以就痛,相反有些紋身師扎得淺,就不會這麼痛。
- 聲音、力度、重量都有區別 -
最早的紋身師都是用的彈片機,因為它可以自己調節、有壓感,許多資歷老一些的紋身師都習慣用它。只是彈片機很重,噪音非常大,抖動的力度也大,新手不好掌控。
彈片機
而馬達機聲音比彈片稍微小一些,也更方便,也是現在年輕紋身師的首選。後來又衍生出了紋身筆,它幾乎沒有聲音,只是力度較小,一般用來打霧用。
馬達機
具體用什麼工具,也看紋身師個人的習慣。
//
- 從顏色、線條、圖案上可以區分 -
Old school圖案一般線條很粗獷,顏色也很厚重,對比度很強,色彩與色彩之間幾乎沒有過度。
圖案大多時候水手、錨、愛心、骷髏這種比較老的圖案,最常用黑紅兩種顏色。
&
而New school線條也會有粗細的變化,上色的時候也有深淺、陰影的變化,色彩也多了許多表達的方式:漸變、近似、互補……
最終喜歡什麼風格還是看自己,兩種直到現在都是流行的。
- 是一種最原始的紋身方式 -
就是拿著針在皮膚上扎眼,用眾多針眼組成想要的圖案。只是手針紋身的過程非常痛,一般人難以忍受,而且速度很慢,現在很少有人做純手工扎圖。
只是有人會追求情懷,想要那種古老的感覺還是會有人選擇手針,這也十分考驗紋身師的技術,而且國內會做手針的紋身師也不多。
//
紋身,沒有想像中那麼難,紋身師也沒有所想的那麼「神秘」。
所以找到自己喜歡的風格,然後好好和紋身師溝通,去紋一個屬於自己的圖案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