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庭大多是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就不同於以往七、八十年代對於孩子的散養模式。特別是孩子在小時候,更是讓父母操碎了心,吃喝拉撒睡每一樣都不敢鬆懈。
小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開始一些吃一些除了母乳之外的東西,奶粉就是除母乳之外小孩子最主要的營養來源了。但是市面上的奶粉都很貴,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支出。
印度尼西亞有一戶人家,丈夫在果園裡工作,一天的薪水只有1.4美元,只能艱難度日。在上一年,夫妻倆有了自己的女兒,豪拉。豪拉是一個很可愛的小姑娘,但是每天1.4美元的微薄收入,對於夫妻倆本就十分困難,更何況又多了一個孩子。
在豪拉六個月大的時候,豪拉媽媽因為身體原因,已經沒有辦法繼續母乳餵養孩子。但奶粉錢對於這個小家庭來說,又實在難以承受,所以夫妻倆不得已想出了用咖啡代替奶粉去餵養小豪拉。
這一消息傳出去大家都被驚到了,當地衛生部門隨即讓豪拉父母停止用咖啡餵養孩子,資助了他們食物。好在這個已經喝了八個月咖啡的小姑娘除了睡眠不太好之外,身體發育都很正常。
孩子在幼兒時期,各個器官還沒有發育完全。而飲食對於孩子的生長發育有著直接關係,家長一定不可大意。
所以在餵養孩子時,一定要注意這2件事:
母乳餵養
嬰兒第一階段所吃的食物,一定要以母乳為主。特別是6個月之前的寶寶,最好要全母乳餵養。雖然現在市面上的奶粉品類繁多,廣告裡也把奶粉的作用誇大其詞,但是奶粉和母乳依舊是沒有辦法相提並論的。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蛋白質以及各種益生菌,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都是極好的。嬰兒通過母乳能夠增強自己的免疫能力,因為母乳中還含有大量的免疫活性物質。
輔食的添加
在6個月到一歲之間,就可以給孩子添加輔食。但輔食的添加也很有講究,千萬不可以像印度尼西亞的那對年輕夫妻一樣,給孩子把咖啡當作主食來吃,這樣對孩子的健康十分不利。在添加輔食時,要確保孩子消化功能良好。一開始要以流食為主,讓孩子逐漸適應。但是吃流狀物和糊狀物的食物不易過久,以免錯過孩子鍛鍊咀嚼能力的階段。
吃輔食也是有一定的漸進過程,應遵循從少量到多量,從稀到稠的過程。從少到多也就是在剛開始餵輔食時要控制用量,從單一的食物先讓孩子適應非母乳的食物。等孩子習慣了非母乳的食物之後。就可以嘗試不同種類的輔食。
從稀到稠就是先讓孩子吃流食,慢慢的就可以吃一些糊狀物的食物,再之後就可以吃一些固體類的食物,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輔食的添加要考慮是否有營養,是否安全放心,家長們一定要做足功課才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
從媽媽十月懷胎到孩子長大成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中間的每個階段都牽動著父母的心。特別是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更是讓父母操碎了心。但是家長決定了這個小生命的出生,就要對他負責,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