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轉自新劇觀察,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今年電影市場的兩大重要檔期都是真人真事改編題材作品的天下。
國慶檔正在上映的三部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以及接下來春節檔將要上映的兩部重點影片《中國女排》《緊急救援》,均取材自真人真事。
2016年《湄公河行動》取得票房成功之後,國產真人真事改編題材影視作品越發密集地出現在觀眾視野裡。去年《我不是藥神》的口碑與票房雙豐收,再度堅定了市場對真人真事改編題材的信心。
熱鬧不止屬於電影市場。
今年5月份,取材自「陸豐掃毒」大案的緝毒懸疑劇《破冰行動》播出後引發熱烈關注,重新證明了真人真事改編題材電視劇的市場價值。
接下來,取材自白銀連環殺人案的懸疑探案劇《未知罪》,以及《獵狐》《鄧麗君之我只在乎你》《霍元甲》《國家行動》《雙探》《勇者無懼》《垂釣者》《塵封檔案》《梅子初青春已暮》《庫爾班大叔和他的子孫們》《馮子材》《廖俊波》《民為天之丁寶楨》《獨臂悍將》《一生一事》《貓與鼠》《覺醒年代》《香山葉正紅》《光榮時代》等19部處於不同製作階段的真人真事改編題材電視劇也將陸續與觀眾見面。
將19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待播劇按照取材類型劃分,可以分為三大類:
第一,取材自真實人物,以人物傳記劇居多,包括《鄧麗君之我只在乎你》《霍元甲》《庫爾班大叔與他的子孫們》《馮子材》《廖俊波》五部已殺青作品,以及《民為天之丁寶楨》《獨臂悍將》兩部已開機作品。
《鄧麗君之我只在乎你》講述臺灣女歌唱家鄧麗君追逐音樂夢想的故事,由臺灣女演員陳妍希主演;《霍元甲》講述一代武術宗師霍元甲抵抗外來侵略的故事,由曾在2001年飾演過霍元甲一角的趙文卓二度主演;《庫爾班大叔和他的子孫們》講述飽受地主剝削的庫爾班·吐魯木在和平解放後過上幸福生活的故事,由庫爾班江主演;《馮子材》講述民族英雄馮子材保家衛國的故事,由丁黑執導;《廖俊波》講述時代楷模廖俊波立黨為公,造福於民的故事,由歐陽奮強執導。
《獨臂悍將》講述開國名將賀炳炎的軍旅生涯,已於9月16日開機;《民為天之丁寶楨》講述晚清名臣丁寶楨興辦洋務,改革鹽政的故事,已於9月27日開機。
第二,取材自真實事件,以涉案劇居多,包括《獵狐》《光榮時代》《國家行動》《勇者無懼》《垂釣者》《雙探》《未知罪》《塵封檔案》《梅子初青春已暮》等作品。
《獵狐》取材於公安機關追捕外逃人員的真實案例,講述經偵警察偵破經濟犯罪大案、開展多國跨境追逃的故事。由王凱、王鷗聯合主演,已於7月17日開機,目前暫未殺青。
《光榮時代》取材自1948——1951年新中國公安史上曾真實發生的刑事事件,講述新中國第一代人民公安與國民黨特務展開鬥爭的故事。由張譯、黃志忠聯合主演,已定檔,不日播出。
《國家行動》取材自四川劉漢大案,講述反腐鬥爭中湧現的英雄模範人物及典型案例。由黃志忠、張譯聯合主演,已於2015年12月殺青。
《勇者無懼》《垂釣者》《雙探》《未知罪》《塵封檔案》《梅子初青春已暮》等6部取材自真實事件的電視劇項目尚在籌備中,暫未有進一步動向。
第三,取材自真實歷史,以革命歷史劇居多,包括《覺醒年代》《香山葉正紅》兩部作品。
《覺醒年代》以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為背景,講述李大釗、陳獨秀、胡適,從相識、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故事。由于和偉、張桐聯合主演,已於5月22日殺青。
《香山葉正紅》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為背景,講述中共中央人士居住在香山,共籌開國重大決策的故事。已於7月份備案,暫未官宣。
國產劇對真人真事改編題材的鐘愛由來已久,早年的《紅蜘蛛》《插翅難逃》《黑洞》《徵服》《大江東去》等涉案劇、反腐劇均改編自真人真事,在當時都取得過良好的市場成績。
2003年電視劇《徵服》
2004年,涉案劇、反腐劇被動退出衛視黃金檔之後,真人真事改編題材電視劇隨之沉寂了一段時間。近幾年,政策「解凍」,加之《人民的名義》《破冰行動》兩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視劇接連成為爆款,市場再度表現出對真人真事改編題材的濃厚興趣。
《人民的名義》根據十八大以來反腐真實案例改編
放眼至海外市場,好萊塢、Netflix等影視產業巨頭也從未放棄過對真人真事改編題材的追逐。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一直有格外青睞真人真事改編題材的優良傳統,今年入圍最佳影片獎的8部作品中,《綠皮書》《羅馬》《副總統》《黑色黨徒》《波西米亞狂想曲》5部作品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來。
Netflix於8月份推出的熱門劇集《全裸導演》同樣取材自真人真事。
《全裸導演》根據本橋信宏的紀實小說
《全裸導演 村西透傳》改編
接下來,蘋果將於11月份新推出的流媒體平臺Apple TV+也在預定劇目名單中敲定多部真人真事改編題材作品。
市場如此情有獨鍾,原因有三:第一,真人真事改編題材的獨特性保證了作品的新意,為全球影視市場優秀故事創意枯竭的創作難題解了燃眉之急;第二,真人真事改編題材的現實內核增添了作品的感染力與說服力,有助於觀眾更好地接受整個故事;第三;真人真事改編題材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可以輻射更廣的觀眾群,提高作品的市場接受度。
在這些有利條件的共同作用下,市場對真人真事改編題材的越發看重也就不足為奇了。
2014年,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親愛的》引發故事原型人物高永俠不滿,認為電影虛構了現實生活中並未發生的陪睡情節,要求片方公開說明致歉。
對於真人真事改編題材而言,如何在作品公映後避免對當事人造成二度精神傷害,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
白銀連環殺人案影響力之深遠,情節之惡劣,案件之駭人聽聞,於作品的改編而言,都是不小的壓力。
當年曾有案件受害者家屬因此案自殺,足證案件對受害者家屬的巨大精神打擊。將這樣一起轟動全國的大案搬上螢屏,是否會對處於創傷期的受害者及其家屬造成二度傷害,需要在改編時再三審慎。
此外,由於某些案件與歷史事件涉及特定的單位、組織與個人,在改編時如何保證不觸碰政策紅線,也是需要斟酌的問題。
2003年,講述中國近代史的《走向共和》在央視一套播出時,因敏感問題停播。隨後,廣電總局成立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負責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的劇本立項把關與成片審查工作。
現在很多真人真事改編題材影視劇在籌備階段就與有官方背景的政府機構積極接洽,顯然是出於安全生產的必要性考慮。《獵狐》的背後有公安部新聞宣傳局、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等官方機構,這對作品的順利播出是有益處的。
目前,觀眾對於真人真事改編題材影視作品明顯是持歡迎態度的。政策方面,暫時沒有相關反對意見。按照正常邏輯,未來一段時間,也不太可能出臺相關勒令文件。如果國產影視劇創作可以抓住這個市場機會,再接再厲,持續推出多部優秀改編作品,未嘗不是好事一件。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