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間郊狼的生境擴大了40%,遠超同域的肉食者,或將進入南美

2021-01-07 獅虎豹三兄弟

在人類生活區域不斷擴張的前提下,大多數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都會後退,甚至完全消失,但是卻也存在例外,比如小浣熊,在城市化進程的推動下,它們儼然已經適應了城市生活,甚至敢直接進居民的後院跟小貓、小狗搶食。還有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主角:郊狼,不僅沒有表現出「人進獸退」的趨勢,反而在過去的100多年間,將生境擴大了40%,如今已滲透到北美洲、中美洲大部分區域了。

在美國,人們在街頭很容易就能發現郊狼的蹤跡,甚至也時常在後院的屋頂上看到它們的身影,郊狼已經把城市當成是自己的家了,比如在芝加哥市區士兵體育場的停車場裡面,人們就發現了郊狼的巢穴,裡面還有5隻幼崽,這在以前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在如今卻很常見。在夜晚,人們看到郊狼熟悉的過馬路,顯然它們已經摸清了城市的生活規律,成為城市的新居民之一。

灰狼的近親

郊狼是一種原產於北美的中小型犬科的動物,雄性體重為8-20千克,雌性體重為7-18千克,屬於犬科犬屬,與灰狼是近親,在北美所佔據的生態位跟歐亞的金豺相當。郊狼有19個亞種,由於分布的區域不一樣,其外表也會有細微的差異,毛色主要為淺灰色或紅褐色,上面夾雜著白色和黑色的毛,但也有見純黑色的個體。郊狼的毛色跟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比如在半荒漠地帶,其毛色主要為紅褐色或灰白色,而在高海拔的地區,其毛色則主要為灰褐色。

在長相上,郊狼與灰狼相似,但郊狼有更大的耳朵和更尖的吻部,看起來有點狐狸的神態,爪子、牙齒等身體特徵與普通狼沒有太大的差異,但頭部和身體的比例稍大於灰狼。在歐洲殖民之前,郊狼主要生活在北美的平原和乾旱地區,但是到如今,隨著郊狼向人類城市的擴張,它已經能夠適應各種地形和氣候了,成為北美最常見的捕食者之一,在很多市郊都有發現它們的蹤跡。

郊狼的體型跟大多數分布範圍廣的動物類似,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產生差異,比如北部亞種平均體重為18千克,而生活在墨西哥南部一帶的郊狼,其平均體重就只有10千克左右。記錄中最大的郊狼是在1937年發現的,當時在懷俄明州的阿夫頓附近發現了一隻體重34千克的公狼。作為一種犬科動物,郊狼也是群居的,但是又有區別於灰狼群,郊狼更多的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群體,更多的是只有雌雄一對這樣的團體,非親緣關係的群體只是暫時的,多存在於狩獵大型獵物及單身的時候。

由於郊狼不怎麼會獵殺大型的獵物,所以郊狼相對於近親灰狼來說顯得不是那麼合群,它們尋找食物的時候往往獨自行動或者成對出現,尤其是在城市或者郊區,更加普遍。大多數時候,單個的郊狼就能夠完成狩獵,它們的獵物大多數也都是兔、鼠、蜥蜴等小型的動物,但也有發現它們在捕殺麋鹿時,會有多個小家庭一起組成團隊合作捕獵,這種臨時的團隊粘性不是很大,通常完成狩獵之後即解散。

不斷擴張的棲息地

生活在美國的人們,經常可以看見郊狼,或許在公園,或許在街角,又或許在某一輛車後面突然出現,總之,這種動物如今已經「佔領」了除夏威夷之外的美國各州了,而在城市裡面,似乎只有機場是它們不能去的地方,因為那裡有人們嚴格控制,除此之外,人們可以在大多數場合下看到它們的身影。即便是每年都被消滅了40萬隻,但它們仍在不斷擴大自己的版圖。

在1900年以前,郊狼還只生活在美國西部三分之二及墨西哥、加拿大少部分地區,但是到了2016年,郊狼的生境已經擴大到北美大部分地區了,呈現出來的趨勢就是中間往四周擴散,中美洲幾乎完全被郊狼佔據,差一點就越過達連地塹,直奔南美洲。相較於歷史分布來說,郊狼的棲息地增加了40%,其中大部分都是城市及郊區,顯然人類的城市化進程並不能阻止郊狼擴張的腳步。

郊狼在北美洲已經生活了超過百萬年了,進入19世紀之後,郊狼就遭到了人們無情的捕殺,即便在今天,它們仍被大量消滅,捕殺的手段也不斷升級,從最初的陷阱,到獵槍、獵犬,再到如今的動用小型飛機、直升機等等,但是郊狼依舊能夠在人類的捕殺中倖存下來,並且種群生境不斷擴張,從原來的落基山脈以西,擴展到東海岸,並且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中找到了新的家園,郊狼表現出了頑強的生存能力,它的擴張面積,是北美其他食肉動物的兩倍。

最後的阻礙

從目前的擴張速度來看,郊狼幾乎「佔領」了北美洲、中美洲,且還有擴張的趨勢,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郊狼能走進南美洲。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面,郊狼始於墨西哥,如今佔據了中美洲大部分地區,大有往南前進的趨勢,而阻止其進入南美洲最後的阻礙便是達連地塹,這裡有茂密的植被,環繞著巴拿馬與哥倫比亞的邊境,屬於天然屏障,而郊狼想要穿越這片熱帶雨林,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與大多數獨居的動物不同,狼類都喜歡在開闊的地帶生活,因為這樣適合它們群起而追之的捕獵方式,多林木的區域會讓狼群的「人海戰術」失去優勢,郊狼也不例外,它更傾向於在麋鹿、叉角羚等食草動物多的草原地帶生活,尤其以多土撥鼠的短草地區最適合郊狼,它們的食性選擇及捕獵方式,註定了郊狼不怎麼適應植被茂密的森林區域。

前面說過,郊狼在美洲的生態位大體類似於歐亞的金豺,所以它們的捕食對象類型大體上也是相似的,肉食佔據了郊狼90%以上的比重,主要食物來源是兔子、齧齒動物、鳥類、兩棲類,當然也包括少量較大的哺乳類動物。如果進入雨林生態系統後,就意味著郊狼要放棄原有的捕食習慣及食物喜好,重新適應雨林獨有的生態結構及環境氣候,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郊狼生境的擴張進程中,往北、往東、往西的速度要比往南的速度快很多,且到了達連地塹北部的時候即停止了,說明這片雨林正阻止了它們。

當然,進入雨林之後,郊狼所要面臨的不僅僅是環境及食物的問題上,還有競爭者與捕食者。在平原地區,郊狼的種群數量受到了灰狼群的控制,灰狼群會干擾郊狼捕食並與其形成競爭、捕食與被捕食的關係;在內華達山脈東部,美洲獅與郊狼爭食,並通過殺死郊狼來控制它們種群數量的增長。而進入達連地塹熱帶雨林之後,它不僅要面對美洲獅等的威脅,同時還要防止美洲虎的來犯。一方面是進入雨林捕食能力顯著下降,一方面是競爭對手瞬間增加,所以郊狼想要越過這片天然屏障,著實不易。

那麼郊狼有沒有可能越過這片熱帶雨林呢?我更傾向於能,理由很簡單,郊狼雖然在生境的喜好上,更偏向於一些開闊的地帶,比如草原或稀樹叢林,但是它們超強的適應能力表明,郊狼是能夠根據環境而改變自己生存習性的一種動物。在過去的百年間,它面對人類的城市化推進及大肆捕殺,都能夠倖存下來並且擴張了自己的棲息地,在人來人往的城市中都能夠安下家來,試問越過一片熱帶雨林又怎麼沒有可能呢?

多原因並發讓郊狼的擴張成為可能

很多時候,人們都在探求,郊狼為什麼有這麼強的擴張能力,是什麼原因導致郊狼的棲息地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面,竟然擴大了40%,不過其中的原因是多而複雜的,但總結起來有4個原因佔據了主要的方面,分別是灰狼的幾近滅絕,為郊狼的生境擴張提供了可能;受環境保護、動物保護的影響,郊區野生動物數量急劇上升,使郊狼有充足的食物來源;郊狼皮毛交易市場的崩潰,及郊狼本身的生存方式使得它們的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

在美洲,郊狼與灰狼、美洲獅、灰熊等眾多捕食者的棲息地存在很大的重合,美洲獅、美洲黑熊、灰熊、短吻鱷、加拿大猞猁、金雕等都被觀察到有捕食成年郊狼的現象,但若在眾多捕食者當中,誰對郊狼的限制和影響最大?那當屬灰狼,在棲息地上,灰狼會多方面限制郊狼種群的發展,不僅限於捕食、食物競爭等等。根據人們的研究,灰狼似乎不能容忍自己的居住地附近有郊狼的存在,在一項調查中,有灰狼存在的區域,郊狼的種群數量比沒有灰狼地區的少30%左右。

後來因為棲息地被人類破壞,灰狼不能適應新的環境變化,在19世紀整個世紀裡面大量消失,到20世紀初的時候北美大多數地區的灰狼都消失了,灰狼的幾近滅絕,給了郊狼絕佳的增長機會。再加上進入20世紀後,環境保護、動物保護等意識不斷深入人心,即便是城市的郊區,野生動物數量也逐漸增長起來,尤其是郊狼能夠捕食的各種鹿類的爆炸性增長,使得郊狼種群數量大幅度上升。

美洲獅、灰熊等雖然也能夠捕食郊狼,但是相對於灰狼來說,它們與郊狼之間的衝突並不是那麼大,比如在內達華山脈東部,美洲獅會與郊狼競爭鹿類,但程度並不激烈,美洲獅會捕殺郊狼,但多為幼狼或者亞成年狼,生性使然,美洲獅不怎麼直接與成年郊狼產生衝突。美洲獅屬於獨居的捕食者,喜歡生活在人跡罕見的荒蕪地區,且在食性上面更加偏向於中大型的鹿類,整體上與郊狼的衝突並不大。

大多數動物,可能都會因為漂亮的皮毛而遭到人類的迫害,比如虎、豹等,相對於其他動物來說,郊狼皮毛雖然並不算出彩,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北美皮毛貿易的主要對象,進入20世紀下半葉之後,隨著各種動物保護法規的頒布,全球皮毛貿易量顯著降低,而關於郊狼皮毛貿易市場的崩潰,使得郊狼被商業性捕殺的數量急劇降低,從而導致它們的種群數量進一步提升。

雜食的它們更能適應市郊生活

一般來說,當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被壓縮之後,其種群會出現衰退的跡象,甚至消失,但是這件事情在郊狼身上似乎並沒有看出來。人類世界的發展,使得很多原本屬於動物的棲息地變成了用鋼筋水泥組成的城市,而郊狼在面對人類城市化推進的時候,選擇了適應環境,它們在郊區、城市公園、甚至鬧市的小巷子裡安了家。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是它?或許我們能夠從郊狼的食性上面找到答案。

郊狼雖然是食肉動物,但是其食性更像是雜食的,在野外,它們捕食各種小型動物,同時對腐肉也是來者不拒,在城市、郊區,它們翻找人類的食物殘砸,撿食裡面的肉類、蔬菜、水果,以及捕食城中的老鼠、昆蟲等小動物。用我們人類的一句話來說就是「郊狼很好養活」,不管是雞鴨魚肉、藍莓、蘋果、西瓜,還是玉米、蘿蔔、花生,甚至是辣椒,它統統能吃。

在我們的印象中,野生動物是屬於大自然的,在大自然中它們會活得更好,但是對郊狼的研究發現,似乎在城市中的它們要比在野外的活得更好,這個「更好」不僅表現在身體健康度、壽命上面,而且還表現在智商上面,在城市生活的郊狼更機智一些。不少對郊狼的目擊事件表明,它們已經學會了如何觀察交通模式,弄清楚了何時過馬路是比較安全的。

人類的生活徹底的改變了野生動物的生活模式,為了弄清城市的動物是否比野外環境下的動物更機智,麥吉爾大學的生物學家讓·尼古拉斯·奧戴特用紅腹灰雀做了一個實驗。分別捕獲了來自城市和野外的紅腹灰雀,讓它們觀察透明盒子裡面的食物,這些食物是可以通過打開蓋子獲取的,發現城市的一組解決問題的能力顯然要比來自野外的一組強得多。無獨有偶,蘇珊·麥克唐納對城市、鄉野的小浣熊的研究也同樣說明了城市的動物要比野外的動物更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殺不盡的郊狼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即便是灰狼的數量大幅度減少,沒有了外敵,郊狼的生存能力再強悍,可在人類的捕殺下,它們是怎麼做到棲息地逐年增加,並且「佔領」了人類城市的呢?要知道大多數的動物遭到人類捕殺之後種群數量會大幅度減少,甚至滅絕都有可能,比如華南虎,早年遍布中國大部分地區,但是在經歷人為捕殺之後,已經野外滅絕了。

可能很多人會想,莫非是郊狼的繁殖速度很快,就如同澳洲的野兔一樣?如果這樣想那就錯了,郊狼每年懷孕一次,孕期為兩個月左右,一胎產子平均6隻,幼崽在一年後達到性成熟,意味著可以產生後代。從這些數據來看,郊狼的繁殖能力雖然比虎、豹等強一些,但是遠遠沒有達到「超強」的地步,所以它們能夠擴張自己的生境,靠的根本不是自己的繁殖能力。

郊狼除了比較機警,能夠躲開一些危險之外,它們的棲息地能夠在過去百年間擴張這麼大,重要的原因之一則是郊狼的生存模式。與大多數動物一樣,郊狼也有著很強的領地意識。大多數動物都會因為棲息地「不夠分」而導致種群數量增長緩慢或者減少,但是這點在郊狼的身上似乎體現地不是很明顯。當幼崽獨立之後,會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去組建自己的家庭,如果這些年輕的郊狼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領地,父母有時候會割讓一部分自己的領地給它們。

人類之所以每年大量捕殺郊狼,仍然不能將它們從城市裡面趕走,其中很大原因是因為將郊狼殺死了,就等於重新創造出了一片「無主之地」,給了其他沒有領地的郊狼一個機會。另外,如果人類大肆捕殺,造成郊狼死亡率高,會使得它們的平均產子數量增加,幼崽更快的達到性成熟,這在進化論裡面是合理的。因為死亡率高,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個體來彌補這一方面。

有時候疾病是限制某種動物種群數量增加的元兇,但是這點在郊狼的身上似乎並不用太過於擔心,生活在芝加哥的郊狼,甚至比野外環境下的要健康、長壽許多。至於原因為何?目前還不得而知,這或許與它們的飲食有關,多元化的食物來源、充足的食物供給,這些都有可能使得城市郊狼更加健康。另外,也有人提出了一個比較新穎的觀點,那就是在市、郊生活的郊狼,當同類密度比較低時,會與灰狼、狗雜交,加入了新的基因,從而產生後代的基因多樣性更加豐富,有效的避免了近親繁殖,所以更健康。

城市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色,這點在動物的身上似乎也能夠體現出來,隨著人類生活的發展,目前已經有多種動物適應了城市的生活,它們能夠在狹小的空間裡面生存,懂得如何利用城市裡面的資源,在垃圾場翻找食物,在下水道捕捉老鼠。其實觀察這些能夠在城市很好生活的動物,它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基本不挑食,且比較機警。

但是不可否認,城市化的生活同樣也為動物們帶來了新的危機,路殺成為了它們新的致死率最高的因素之一,在芝加哥、佛羅裡達等城市,每年有大量的郊狼死於汽車事故。另外,由於擔心它們襲擊寵物、小孩,當人們發現郊狼等具有危險性的動物時,往往會選擇主動出擊。可即便在這種情況下,郊狼生境的擴張趨勢依舊不減,或許有朝一日,它們真的能夠越過達連地塹熱帶雨林地區,進入寬廣的南美洲生活。

(原創用心的作品,喜歡請個贊,關注我,看更多科學、有趣的野生動物知識。)

相關焦點

  • 被灰狼及美洲獅暴打的郊狼,在城裡闖出了一片天,還與狗成了親家
    只有郊狼能進入城市,最後還與狗成了親家。答案是有的,而且還不少,比如小浣熊,以及今天我要說到的郊狼,其數量在過去的百年間倒是增加了不少。「人進獸退」,但郊狼不一樣,它跟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在城裡很好地生活了下來,其棲息地相較於百年前,不僅沒有減少,而且還增加了40%左右,如今在北美地區,大多數地區都能發現它們的生活蹤跡,甚至已經滲透到中美洲地區了。
  • 為了寵物貓和狗的安全,就該大量捕殺郊狼?
    郊狼是世界上適應性最強的動物之一,能夠因為環境而改變飲食、繁殖和生活方式,這也是為什麼郊狼能夠在百年間,將生境擴大了40%,「滲透」到北美各大城市的原因。郊狼的生境在北美洲不斷擴大全世界大多數動物,在人類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下,基本上都會呈現棲息地退縮,甚至整個種群瀕臨滅絕,但是凡事都不是絕對的,有那麼一些動物,人類城市的發展,不僅沒有毀了它們的棲息地,甚至還為它們創造了新的棲息地,比如浣熊,一項新的研究表示,它們將會隨著氣候的變化,在全世界範圍內將生活區域擴大到新的地方,在城市裡,浣熊甚至被稱為「垃圾浣熊」,因為它們是雜食性的
  • 澳洲的兔子,北美的郊狼,歐亞的浣熊,擴張能力為何那麼強?
    北美的郊狼用了一百多年把生境擴大了將近一半與浣熊、兔子等不一樣,北美的郊狼本就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只不過在過去的一百年時間裡面,它的棲息地不僅沒有隨著人類城市化的推進而退縮,反而不斷「入侵」人們的城市,甚至把腳步踏上了紐約皇后區的屋頂上。
  • 美國每年捕殺40萬隻郊狼,卻擋不住它們佔領城市
    一隻帶追蹤項圈的城市郊狼還有一種讓人意外的動物——郊狼。幾十年來,人類砍伐森林,殺死中大型食肉動物,反而幫助郊狼擴大了活動範圍。郊狼跟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在人類社會很好地生活了下來,其棲息地相較於百年前,反而增加了40%左右。
  • 為什麼是郊狼這種動物,在城市化進程中,棲息地不減反增?
    郊狼群用了一個世紀左右,將棲息地擴大了40%「人進獸退」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現象,當人口數量增多,佔據了更多的自然資源的時候,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就會被壓縮,逐漸往更人跡罕見的地區退,甚至是絕跡。郊狼一百多年的生境變化趨勢圖郊狼是北美一種較為古老的動物,在當地已經生活了百萬年之久,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想了,郊狼之所以隨著人類世界發展,數量和棲息地不減反增的原因,或許是因為人們沒有將其大量捕殺吧!
  • 為什麼是郊狼這種動物,在城市化進程中,棲息地不減反增?
    郊狼群用了一個世紀左右,將棲息地擴大了40%「人進獸退」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現象,當人口數量增多,佔據了更多的自然資源的時候,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就會被壓縮,逐漸往更人跡罕見的地區退,甚至是絕跡。郊狼一百多年的生境變化趨勢圖郊狼是北美一種較為古老的動物,在當地已經生活了百萬年之久,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想了,郊狼之所以隨著人類世界發展,數量和棲息地不減反增的原因,或許是因為人們沒有將其大量捕殺吧!
  • 淺談郊狼的擴張之路,從野外到城郊,為何它有如此能力?
    郊狼身上的毛色主要以紅褐色或者淺灰色為主,但不是純色,其間有白色或者黑色的雜毛,也有見純黑色的個體。由於郊狼的亞種實在是太多了,有19個,分散生活在北美洲的各個地區,所以不同亞種間在毛色上會有略微的差異。
  • 多倫多郊狼頻出 市府提出「防狼」注意事項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3月25日電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雖然冬季已經結束,但仍有機會見到郊狼(Coyote),多倫多市府提供數項要點供市民參考,避免生意外。市府表示,若果市民碰巧遇上郊狼,首先不要緊張,因為不少小區是建於森林附近,而這些十分近民居的森林,正是郊狼的居所。市府表示,郊狼不論日間或晚上都十分活躍,特別喜歡在黃昏或黎明時四處捕獵。
  • 我的鄰居是郊狼
    房東大姐家旁邊有一條小溪,小溪兩邊都是密密麻麻的叢林,據說裡面居住著郊狼、浣熊、兔子等各種動物!一不小心成了郊狼的鄰居!記得剛搬家住過來的時候,每天到了晚上,都會聽到外面起此彼伏的怪嚎聲,一開始不知道,覺得奇怪,總在猜是什麼聲音?
  • 為救2歲兒子,男子捨命徒手與郊狼肉搏,10分鐘後郊狼斃命
    美國新罕布夏州近來發生郊狼(Coyote)襲擊人事件,一名父親為了從郊狼口中救出2歲兒,不惜捨命衝上前去與郊狼肉搏,原本他只想趕走郊狼但是沒有辦法,結果自己也被咬傷,無計可施之下只好用盡全身的力氣徒手將郊狼掐死,整整大戰了10分鐘才脫身。
  • 卡歐佳燒肉丼飯,一碗入魂,專為肉食者而生。
    工作再忙也要好好吃飯 卡歐佳燒肉丼飯 予飯食以儀式一碗入魂 專為肉食者而生 給肉食者帶來元氣滿滿的一天 卡歐佳燒肉丼飯中的點睛之筆是精挑細選的優質溫泉蛋,採用百年專利配方加入獨特的研發秘方加以秘制,確保溫泉蛋安全食用的前提下凸顯軟、滑、嫩的最嗲好味。
  • 棕熊末節暴走逆轉颶風 雪崩全員開花血洗郊狼
    北京時間8月18日,斯坦利杯季後賽繼續進行,今天一共有4場比賽,一起來關注一下比賽綜述與數據匯總: 坦帕灣閃電 2-1 哥倫布藍衣 次節開始僅16秒,古德羅的入球為閃電取得領先,4分鐘後古爾德的進球為閃電擴大優勢,藍衣迅速由阿特金森在一分鐘後迫近比分。
  • 郊狼被獵人追殺,從9米高跌落,獲救幾周後送上一份「大禮」
    懸崖下撿到郊狼,一身傷還雙目失明,太慘了美國加州有一個動物救援中心,已經救助野生動物接近40年了,這裡的工作人員有著豐富的救助經驗。有一次他們撿到一條受傷的郊狼,它從9米高的地方摔落下來,渾身是傷。郊狼的狀況很不樂觀,它額頭中了一槍,眼球上泛起一層白膜,什麼都看不見。它身上多處骨折,經過檢查,它甚至還中了毒。
  • 郊狼兩首輪籤與魔鬼交易霍爾 前北美職業冰球MVP遠走沙漠之城
    泰勒-霍爾(圖)。 魔鬼隊在此次交易中得到了前鋒尼古拉斯-默克利(Nicholas Merkley )、內特-斯納爾(Nate Schnarr)和後衛凱文-巴爾(Kevin Bahl)三名年輕球員,另外郊狼還送出了有條件的2020年首輪籤和2021年三輪籤,隨霍爾一起被交易到郊狼的還有前鋒布萊克-斯皮爾斯(Blake Speers)。
  • 郊狼和棕熊:歐美國家如何應對人獸衝突?
    草場上的戰爭 幾百年前,當歐洲探險者踏足美洲,郊狼就成為捕殺的對象。而郊狼當時幾乎遍布北美。 捕殺郊狼最常見的理由是減少它們對家畜的捕殺,比如綿羊和牛。2015年,美國農業部發布一份報告,內容是根據牧場主上報的信息,2014年他們分別損失了多少綿羊、死因是什麼。
  • 北美驚現新物種:狼、郊狼和狗的混合體
    據悉,科學家在北美地區發現了一種狼、郊狼和狗雜交誕生的新物種Coywolf。Coywolf的基因有1/10來自狗、1/4來自狼,剩下大部分則繼承了郊狼的特徵。來自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的生物研究人員Roland Kays博士表示,多重基因使得Coywolf更能夠適應複雜的生存環境,他們既可以單獨狩獵,也能夠像狼一樣群體行動。
  • 郊狼悍將加時絕殺 郊狼3-2險勝國王
    郊狼隊的喬爾-漢利和安迪-蘭塔今天沒能出戰,斯科特-威基伍德擔當今天郊狼的首發門將,而國王的先發門將則是達爾西-坎普爾。郊狼隊開場攻勢如潮,第四分鐘馬克斯-多米繞門後的捅射被坎普爾撲出。隨後國王展開反擊,阿德裡安-申佩和塔內爾-佩爾森在門前打出精妙配合,後者的射門被威基伍德擋出。
  • 動物世界-郊狼
    郊狼一般單獨獵食,偶爾也會組成小型的群體。平均壽命為6-10年。郊狼適應能力極強,森林、沼澤、草原,甚至牧場和種植園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由於郊狼並不很畏懼人類,所以城鎮的郊區也不時有郊狼出沒。紅狼與郊狼的對比圖郊狼以前基本是在白天活動,但受到人類活動的壓力後,現在主要在夜間出沒。郊狼的行為與其生活的環境十分相關,差別非常大。
  • 加拿大埃德蒙頓市政府將組織志願者驅趕郊狼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生物系的研究人員將從埃德蒙頓市民中招募志願者,驅趕、嚇唬在居民區出現的郊狼。從明年一月份開始,他們將用製造噪音、揮舞棍子、扔球等方式,讓這種犬科野生動物明白它們不受歡迎。郊狼以小型動物為食,通常生活在遠離人類的野外。
  • 加拿大對付20隻郊狼竟然花了40多萬加幣
    加拿大蒙特婁市政府近日發布消息稱,自2017年以來,政府已經在野生動物治理項目上花費了45萬加幣,但捕獲的郊狼還不到20隻。自2017年,蒙特婁多個區報告發現郊狼(coyote)蹤跡以來,蒙特婁市政府就設立了野生動物治理項目,至今共捕獲了近20隻郊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