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郡合浦,海絲明珠」探尋合浦文化之旅:李家拳及南蛇過垌

2021-01-09 騰訊網

中國武術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文化遺產。歷史上有「南拳北腿」之說,南拳以福建、廣東為中心,廣泛流傳於長江以南地區,故稱「南拳」。李家拳是南拳五大流派中的一個拳系,而「南蛇過垌」則是在李家拳基礎上創編,是李家拳系列拳種,屬南派擬形拳,全套路模仿南蛇過垌的形態。

一、李家拳及「南蛇過垌」的歷史淵源

李家拳的歷史考究可追溯至明朝末年,距今有四百多年歷史。相傳是由福建南少林寺僧人李錫開所創,又說由廣東新會李友山在少林五形拳基礎上改進所成,又一說由廣東惠州李應輝所創。李家拳在何時代由誰編創的說法不一,都沒在史料考證。

20世紀30年代,時任國民黨李濟深部校級武術教官兼脫診醫官的賴成己,集多年練習李家拳的經驗和體會,融會貫通,在李家拳的基礎上創編出一套新拳——「南蛇過垌」,並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的一次國術晚會上首次表演獲得成功,轟動廣州武術界。當時還流傳這樣一段故事:在中山紀念堂舉行國術晚會上,賴成己先生登臺首次表演「南蛇過垌」,惟妙惟肖的表演剛收勢,全場掌聲雷動。坐在賴夫人楊秀英旁的一位男青年被這精彩的表演所吸引,遂向楊夫人詢問:「賴教官今晚表演的是什麼拳術?」楊夫人一時興起,隨口而答:「南蛇過垌」。次日,《羊城晚報》醒目標題刊出昨夜賴成己教官中山紀念堂表演「南蛇過垌」。從此,「南蛇過垌」轟動穗城,傳為佳話。1938年賴成己卸任返鄉,定居今廣西合浦並開館收徒,傳授李家拳,並將「南蛇過垌」傳於得意門徒陳同庠,陳又將之傳於嫡系弟子黃永初。至此,李家拳及「南蛇過垌」開始在合浦地區流行。

二、李家拳及「南蛇過垌」的基本內容

李家拳流傳有先練拳,後練腳的習慣。賴成己先生傳授的李家拳比較完整,有李家拳譜(動作)十段62式,肘法組合4式,拳法組合7式,李家拳車輪掌對練,李家拳歌(八句),李家拳經(34句),器械有三步穿揚刀(又名蝴蝶雙刀),棍、鈀等(見圖1)。

其主要手法有:三曲手,彈簧勁,四平拳,半邊虎爪掌;身法有:吞胸、虎背,步法以馬步為基本步型,步伐沉穩,落地生根。全套動作勁力突擊,上肢活動多,著重腰部運動,強調發短勁。腕及指隨著動作的變化轉換,善用肘、腕、爪的力量,纏橋擊打。

「南蛇過垌」是李家拳發展最高層次的拳種,運動線路,保留傳統南拳,拳打四方的風格。步法以四平馬為主,虛步、僕步、歇步為輔。手法、身法、融內家龍形、八卦於一體。掌法以勾手、蛇形掌為主。腳法以翹尾腿為主。全套路模仿南蛇過垌的形態。由左顧右盼、蛇出洞、爬行、纏繞、覓食、捕食、受驚、歸洞等部分組成,共九段51式。

三、李家拳及「南蛇過垌」的主要特徵

(一)攻防特徵。李家拳在練習中注重腰部運動,要求以腰帶手、步法穩健、落地生根,動作樸素矯健,上肢活動範圍大,技巧上運用多種肘法,主張側身、側步、長橋大馬。「南蛇過垌」講究攻防,在技術上,有順、反纏絲勁、弧圈勁、沉勁、提勁、崩勁、砸勁、彈勁、捋勁等等突發勁。運動中無處不是弧,無處不是圓,可謂左右逢「圓」,一氣呵成、渾然一體。

(二)手法多變特徵。「南蛇過垌」 繼承李家拳的手法多變、多跳躍的特點,出擊時迅速猛烈,身法自始至終貫穿浮、沉、吞、吐,動似疾風卷勁草,靜似落霞映森叢。手法多變,攻防兼備,以柔克剛,剛柔相濟,先化後發,後發制勝。

(三)擬形特徵。「南蛇過垌」全套模仿南蛇過垌的形態,動作惟妙惟肖。整套拳術形象刻畫南蛇在欲動非動、似靜非靜的狀態下,出擊迅速猛烈,快如電閃雷鳴,靜似行雲流水之身影。

李家拳及「南蛇過垌」演練起來,既有剛陽之威,又有擬形之美,無論表演、對抗技擊,都會引人入神,讚不絕口,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樂趣。

四、李家拳及「南蛇過垌」的傳承與保護

李家拳在合浦流傳一百多年,「南蛇過垌」在合浦流傳七十多年。「南蛇過垌」在廣西武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是廣西流行的33個拳種之一,同時也是國家體委指定的廣西武術重點拳種,是中國傳統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北海市不可多得的一份非物質文化遺產。

然而,由於長期以來,外界的忽視和難以收到嫡傳弟子等種種原因,黃永初先生是「南蛇過垌」的第三代傳人,亦是廣西乃至我國南方唯一熟習「南蛇過垌」的傳承人,「南蛇過垌」這一稀有拳種正面臨失傳的危機。

為了保護和發揚北海優秀歷史文化所孕育出的武術傳奇,讓這塊中華武術瑰寶能夠得到更多有識之士的賞識, 2012年7月10日合浦縣文化館規劃出場館,成立「李家拳及南蛇過垌」傳承基地。2012至2014年傳承人黃永初執教舉辦了十期培訓班,學習人次近400人。

同時,黃永初先生數十年來不曾中斷過拳法練習。他根據自己多年來習武的積累,自身修習的體會,揣摩、探討、總結,首次將李家拳及「南蛇過垌」用文字整理成拳譜,在文字、拍照、攝像等方面,對其進行系統性整理。並自費製作了一套拳術DVD光碟,打破了傳承三代以來均由師傅向徒弟言傳身教的古老傳習模式。這對於保護、傳承民間傳統體育項目,開展群眾性的體育健身活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圖為傳承人黃永初演練李家拳第十八式「馬步捆肘」。許仙芳攝

圖為2012年7月,傳承人黃永初在合浦中山公園門球場帶領學員練習李家拳第8式「正面雙推掌」。陳蘊緒攝

相關焦點

  • 惠女阿芳攜海絲之路小使者穿越到古代刺桐港盛景(圖)
    元宵節前夕,「阿芳粑粑」蔡永輝教授特地創作插畫《重返刺桐港》,讓文化使者惠女阿芳攜海絲之路小使者穿越到古代刺桐港的盛景中。  事實上,作為泉州文化之都的重要組成部分,「海絲」故事亦是每一個石獅人繞不開的話題,無論寒暑易節,寶蓋山上那「姑嫂塔」始終巋然屹立。
  • 順美海絲陶瓷歷史博物館於泉州工藝美院開展「文創入校園」講座
    12月30日,由順美集團總經理、順美海絲陶瓷歷史博物館館長鄭圻增主講的「讓陶瓷文化藉助商業和旅遊有序傳承」為主題的大講堂,在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厚德樓300教室開講。作為順美海絲陶瓷歷史博物館入校園的一次文創活動,講座主要以「順美陶瓷文化世界」作為德化陶瓷文創典型案例,進行關於陶瓷文化創新的分享。鄭館長說道:「這是順美海絲陶瓷歷史博物館進入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的第一期交流會。順美集團一直以來都和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保持著良好的校企合作關係,第一屆二元制大專班就都是順美的員工,他們拿到了畢業證書,就能更好地助力德化的陶瓷事業的發展。
  • 北海貝雕、合浦角雕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公示名單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進行公示,北海貝雕、合浦角雕入選,彌補了我市沒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空白。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南蛇竻根
    南蛇竻根(《南寧市藥物志》)【來源】為豆科植物南蛇竻的根,植物形態詳"苦石蓮"條。【採集】全年可採。【性味】《南寧市藥物志》:"苦,寒,無毒。"【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治外感發熱,痧症,風溼骨痛,瘡腫,跌打損傷。①《嶺南採藥錄》:"搗爛,和好酒煮,熱敷,治跌打傷,或浸酒服之。"
  • 福州海絲信俗文化交流中心揭牌 逾500件展品述說海絲同源信俗
    10月19日,位於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的福州海絲信俗文化交流中心舉行揭牌儀式。 記者劉可耕 攝中新網福州10月19日電 (記者 劉可耕)位於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的福州海絲信俗文化交流中心19日舉行揭牌儀式。
  • 梅花報春漢味年 文化武漢歡樂遊
    (2)「水上探梅」主題遊:逛漢街、遊楚河、賞梅花;從漢街沙湖碼頭乘船直抵磨山梅園,「水上探梅」耳目一新,漢街專門開設連接沙湖碼頭的花車迎送遊客乘船賞梅。(3)梅花節系列活動:「龍獅爭霸」舞龍舞獅表演、「梅飛色舞」文藝表演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間藝術現場展示活動;「丹青傲骨」中國書畫名家聯展、梅花科普知識展、郝慶雲大師梅花攝影展和「我眼裡的市花」微攝影等活動。
  • 四條海豚廣西合浦擱淺死亡 或與颱風海燕有關
    四條海豚合浦海域擱淺死亡  ●11月15日,擱淺死亡海豚被發現,身長兩米多,重約200公斤  ●非合浦海域常見的中華白海豚,系深海海豚  ●有關部門已介入調查,專家稱或與颱風「海燕」有關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合浦訊 (記者胡鐵軍)11月15日,在合浦縣沙田鎮、白沙鎮,先後有4條海豚被發現擱淺並死亡。
  • 1月21日:世茂海絲館正式開放
    月21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即日起正式開放門票預售和年卡辦理想來逛世茂海絲館的小夥伴屆時可關注「福建省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查詢開放信息門票定價海絲館通票定價:80元/人開放「浮梁巧燒——故宮博物院藏明代御窯瓷器展」「龍鳳呈祥——清帝大婚慶典展」「開軒覽物華——世茂藝術珍藏展」「船行看潮生——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展
  • 重型機車集會林胡古塞 摩旅文化助力全域旅遊
    重型機車集會林胡古塞 摩旅文化助力全域旅遊 2020-05-20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千畝茶園覓清涼,一縷茶香抵暑氣丨海絲茶旅
    夏日的暑氣逼近,悶熱喧囂的城市讓人有了一絲逃避之感,讓小編給你推薦一個不錯的消暑勝地,那就是積慶裡紅茶谷!約上三五好友,尋著茶的清香,一同前往吧!打開車門,你能夠看到滿眼的綠色,近處綠色的茶葉、遠處綠色的樹葉、更遠處雲霧環繞的綠山,給你的心靈投下一片清涼,讓你整個人頓時輕鬆了起來;踏著彎彎曲曲的小路,聽著悅耳的鳥鳴,聞著沁人心脾的茶香,享受著這一次的尋茶之旅。
  • 合浦包租婆:我的房子位置好又乾淨為什麼租不出去?
    2020-11-28 12:33:06 來源: 合浦網 舉報
  • 泉州少兒「海絲印象」作品今起在1916園區展出
    閩南網10月17日訊 今天下午3點,「印象海絲 獻禮亞藝」泉州首屆少兒寫生作品展暨《畫說閩南》新書發布會,將在龍頭山片區源和1916鋼結構藝術大廳舉行。寫生作品以孩子的眼光來審美古城泉州,展覽將持續到11月8日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開幕當天。新書《畫說閩南》則精選了泉州師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蔡永輝原創的漫畫形象「惠女阿芳」68組作品。
  • 海絲時尚居藝小鎮商業街擬下月試營業
    閩侯新聞網訊 日前,記者從白沙鎮獲悉,海絲時尚居藝小鎮自開工建設以來,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目前,海絲時尚居藝小鎮商業街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12月上旬開始試營業。以居藝為特色主題 涵蓋多種業態據了解,海絲時尚居藝小鎮於2017年獲批為福建省第二批特色小鎮,也是我縣首個省級特色小鎮,規劃面積約4500畝,預計將形成14個主要產業項目,總投資近50億元,定位為居藝特色產業和休閒旅遊相結合的特色小鎮。其中,海絲居藝商業街將以居藝為特色主題,建設融家居工藝品購物、居藝主體餐廳、居藝主題酒吧街於一體的文化街區。
  • 第12屆全球睡眠文化之旅圓滿收官,滇藏秘境詮釋慕思健康睡眠理念
    在今年的睡眠文化之旅中,慕思攜手近60名慕思幸運用戶、優秀經銷商以及媒體代表一起來到中國的西南秘境,在行走中探尋與真實、信仰、自然天人合一的夢境,在無拘無束的自駕中追尋精神的休憩,共同打造「讓人們睡得更好」的健康睡眠文化。獨家定製極致體驗,滇藏秘境尋找好夢密碼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特殊時期打破了我們以往正常的生活,讓無數國人陷入焦慮、睡不好覺。
  • 賞雪漢水源 雪仗金剛峽
    ---城固快樂運動群1月12日48名群友漢水源賞雪側記漢水源森林公園位於陝西西南邊陲的寧強縣,地處嘉陵江上遊、漢江源頭,森林公園距漢中110公裡、四川廣元67公裡,距寧強縣城17公裡。京昆高速公路依公園而過,108國道與森林公園大門相接,交通極為便利,從城固出發開車大約3個小時抵達。
  • 【我的桃花源】今日21:50開播 帶您探尋密雲京郊桃源之美
    大型文旅體驗節目《我的桃花源》密雲特輯將於今日21:50在北京衛視播出。推介官聶一菁和明星體驗官張大大,帶領大家多角度領略密雲水庫青山綠水的生態之美。入住特色民宿小院,體會漁鄉情懷。尋找傳統非遺項目,親手體驗學習魚拓畫。品嘗豐盛的全魚宴,感受舌尖上的美味。探訪水庫大壩建設參與者,聆聽60年的堅守歲月。
  • 水韻千裡 淮畔明珠 這場文旅盛會將在珠城蚌埠盛大開幕
    為了展現淮河生態經濟帶文旅聯盟29個城市的文旅融合發展成效,共建向心力更足的文旅平臺。第二屆淮河生態經濟帶文化旅遊聯盟大會將於10月27日在美麗的安徽蚌埠召開,安徽省文旅廳領導、蚌埠市委市政府領導和聯盟城市文旅部門領導及旅遊協會負責人、旅行商代表將參加此次大會。
  • 滄州市旅發大會在吳橋雜技文化藝術中心隆重開幕
    萬眾矚目的2018年滄州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26日晚在吳橋雜技文化藝術中心隆重開幕。《大運滄州——千年雜技夢·百裏運河圖》文化旅遊主題演出為廣大賓朋帶來一場震撼心靈的視聽盛宴。《大運滄州——千年雜技夢·百裏運河圖》主題演出以滄州雜技、武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為核心,通過藝術化的處理和現代舞美包裝,將滄州歷史文化,特別是吳橋、東光、南皮、泊頭的運河文化、雜技文化、武術文化等地方藝術充分發掘、有機整合,成為全方位展示滄州旅遊發展的演藝精品,從而樹立吸引廣大遊客進得來留得住不想走的金字招牌。
  • 探尋城市文化與味道 攜程美食林發布2018年度榜單
    探尋城市文化與味道 攜程美食林發布2018年度榜單 2018-03-27 17:21:0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