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協會的中國區評委認為折耳基因是不完全顯性基因完全是錯誤的,折耳基因就是顯性基因。所以才可以通過規範的繁育來規避折耳病,這完全是可以實現的。
對於為什麼中國這麼多購貓者覺得「折耳立會生病」不可信,主要是因為有的賣家不專業,將「折耳貓」當作「折耳立」進行出售。
眾所周知,所有的折耳貓,都具患有折耳病的可能性,雖然規範繁育的折耳貓(Fd/fd)相比較不規範繁育的折耳貓(Fd/Fd)患病可能大大降低,可是發病的概率依然約為5%,發病時間和情況也因個體不同而有差異。
所以,有的購貓者將折耳狀態不明顯的折耳貓當作「折耳立」買回家後,出現了發病的症狀,傳開後大家都認為折耳立是同樣高風險的品種。這裡他談到折耳和折耳立的區分上,有的折耳貓小時候耳朵折下,未到兩個月就又豎起來,這樣的小貓應該稱為折耳貓,而不應當作折耳立進行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