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導了重慶老人文軍紅和她收養的1500隻流浪貓狗的故事。
文軍紅今年已經68歲了。20多年前,還沒退休的文軍紅收養了人生中第一隻流浪狗,這隻狗狗陪伴著她度過了9年時光,這也讓她對小動物們產生了很深的感情。
在此之後,她便開始頻繁收養流浪貓狗。十幾年下來,文軍紅的愛心救助站裡已經收容了上千隻流浪貓狗了。
對於一個普普通通的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但隨著收容動物數量越來越多,一些現實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文軍紅僱了6個工人。她和工人們凌晨四五點就要起床,先清理糞便,再準備餐食,接著給小奶狗打針餵奶,各種雜活一直要忙碌到凌晨兩點,每天的睡眠時間都嚴重不足。
資金問題也讓文軍紅十分頭痛,1500隻狗狗每頓都要吃掉500斤大米,以及大量的蔬菜和肉類,救助站每月的硬性運營成本高達8萬元。
為了支撐救助站運營,文軍紅賣掉了自己的房子,但資金問題仍然十分嚴重,6名工作人員已經10個月沒發工資了。
我國的流浪動物救助站大多由民間自行籌建並運營,文軍紅所面臨的困境,同樣也在困擾著其他致力於解救流浪動物的愛心人士。
成都的葉大姐今年58歲了,20多年以前,葉大姐便開始收養流浪狗,隨著流浪狗數量逐漸增加,葉大姐家裡實在養不下了,於是她便打算著在郊區租個院子建一個"狗場"。
按照葉大姐之前的打算,自己的"狗場"完全可以收容400條流浪貓狗。
但現如今狗場裡流浪狗的數量遠遠超出了她的預計,已經達到了700條了。
這700條小狗每天要吃140斤米、100斤肉以及近百斤蔬菜,算上收容所的其他支出,每月要花好幾萬元。
巨額開銷讓葉大姐難以承擔。
於是她只好出門乞討,乞討的收入雖然杯水車薪,但這種行為至少可以引來一些外界的關注。
28歲的趙女士也在收養流浪狗,已收養了100多隻流浪狗。
和文軍紅、葉大姐這種全職運營收容救助站的愛心人士不同,趙女士沒有僱人幫忙,因為平日裡還要上班,可以拿來照顧小狗的時間十分有限,每天都要忙到凌晨兩點。
趙女士沒有多少存款,現在憑現在的工資支撐100多隻小狗的生活開銷已十分困難,她甚至動了賣房子的念頭。
幾乎每個民間流浪動物救助機構都面臨嚴重的資金問題。
他們十分渴望能夠從政府那裡獲得一定的幫助,也有人建議政府效仿其他國家,建立一套完善的流浪動物收容體系。
其他國家是如何應對這個問題的呢?
美、英、加拿大等國均有成熟的動物收容機構,這些機構大多由民間運營,但可以從政府那裡獲得一些資助,據稱,加拿大和美國每年都會收容800~1000萬隻流浪動物。
但這些收容機構絕非流浪動物的天堂,被收容的流浪貓狗只有兩種命運。
第一種命運是收養,40%的流浪貓狗會被愛心人士領養,進入新的家庭生活。
而另一種命運是死亡,動物收容機構並不會長期收容流浪貓狗,如若無人領養,收容機構便會執行安樂死,美國每年都會有400萬隻流浪狗因此而死亡。
只要處理得夠快,這些流浪貓狗便不會佔用太多資源,收容機構的運營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
對文軍紅這樣愛心人士而言,與其對貓狗進行安樂死,想必還不如就這麼硬撐著。
如果不想走西方的路,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想要從根本上緩解這些收容機構面臨的困境,還是要從控制流浪動物數量做起。
我國已開始進行各種嘗試。
7月28日,上海警方首次就遺棄寵物行為,對棄養人處以罰款,這筆罰款雖然只有500元,但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11月1日開始,深圳的所有養犬人都必須在狗狗體內植入晶片,通過晶片,收容機構便可以找出流浪貓狗的主人,讓日後追責更加方便。
這些措施都曾在其他國家起到不錯的效果,相信可以有效控制流浪狗數量。
民間愛狗人士也應將注意力從救狗轉移到領養中來,只要大家齊心協力積極領養,文軍紅這樣的收容者肯定會過得更加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