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國逐步解封、全球貿易緩慢復甦,跨境賣家迎來了又喜又驚的一周,空運價格從一路飛漲過百,直接降至50-60+,但尾端爆倉時效成謎;而秉承高性價比的海運卻是甩櫃事件頻發,更要求加價保櫃。不少賣家對此哀嚎連連:跨境物流究竟是怎麼了?
船公司集體抱團,維持生存
由於疫情的影響,全球貿易萎縮、貨量整體下降,不少船運航線被迫停航,為了搶奪市場僅存的貨量只能低價與同行競爭,但成本壓力也與日俱增。因此,如今的船公司集體抱團加價也就不難理解了。據悉,馬士基、達飛、赫伯羅特等多家船公司已宣布徵收新的附加費或提高運價,尋匯SUNRATE了解到例如赫伯羅特宣布自2020年6月1日起,提高從北歐到遠東(不包括日本)的所有20尺和40尺貨櫃(包括high cube)的海運貨物的稅率,直至另行通知。
另一方面,由於船運航線減少造成海運艙位緊張,爆倉、甩櫃情況十分嚴重,有數據統計顯示,5—6月各船公司在亞洲—北美/歐地共計停航167個航次。受此影響,截止目前華南市場甩櫃超12000TEU,華中市場甩櫃超15000TEU。根據發布的船期信息顯示,6月仍存留大量停航線路,爆倉和甩櫃的現象可能成為常態。
運力恢復,空運迎降價潮
仍需警惕價格反彈
近期,各個國家的限制令逐漸放鬆,使得整個國際航班運力開始恢復。由於各國限制逐步限制防疫的醫療物資出口,釋放出很多航空艙位和運力,致使大量快線貨物轉投國際快遞和快船,直接導致前兩個月一直處於「天價」的空派價格降價幅度達到了50%。
▲ 以上數據來源:某國際物流公司上海-美國空派專線報價,僅作參考
目前,國際空運價格雖然部分航線已下調,較於往年同期仍有上漲,從長期來看,這波降價不一定是未來的趨勢,部分線路或回歸至過去水平,根據海外疫情後續控制情況及復工情況,存在反彈上漲的可能。在國際出口運力減退的大環境下,賣家的出口成本將大幅增加。
然而,對於賣家來說更糟糕的情況不止於此。隨著五月初亞馬遜倉庫開放入庫限制,許多賣家瘋狂補貨FBA,但由於海外市場疫情仍在持續,當地的勞動力遠遠不夠支持末端派送需要的運力。因此,無論是海運還是空運,尾程階段都出現了大面積延誤和爆倉,致使運營店鋪的差評激增,跨境物流難題正成為壓在眾多艱難存活賣家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得不說2020年賣家們發貨實在是太難了,海空運輸雙重夾擊,實在是心累!
應降低物流風險
對物流變動
現階段跨境賣家怎麼選擇?
物流方式的選擇,尋匯覺得賣家還是需要根據產品定位、產品銷量、銷售周期、時效要求,以及成本預算等方面來綜合性考量。
一 多樣化出貨配置,這次的疫情,對於最先恢復產能的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來說或許是個增長良機,一切以安全穩定為主,多渠道、多方式的出貨配置是近期降低物流風險的最好操作模式,價格因素可以排一排再考慮。
對於歐洲市場的跨境賣家,可以考慮性價比較為合適的鐵路與公路方式;海運由於近期的變動,若不急於補貨,備貨周期較長的美國市場賣家可以考慮,但在發貨前一定要確認好近期的裝櫃情況,心裡做好時效預期;鑑於近期空運價格的回落及艙位釋放,有緊急補貨需求的賣家不妨抓住這一寬鬆期,進而保障不斷貨降低運營成本;對於自發貨模式的賣家,可以選擇專線小包,價格與時效上較郵政線路更易把控。
二 選用平臺認可直發服務商,提升用戶體驗
疫情期間的宅經濟促使了用戶對送達時效需求的提升,許多電商平臺因此調整了服務標準政策。為了減少不利於店鋪的評價和正常運營,賣家不妨選用平臺認可的直發物流服務商,緊跟平臺政策支持的同時,提升用戶體驗。
三 及時溝通,協調好派送時效
目前跨境物流最大的問題,在於頭程運力時效變動大,末端派送爆倉延誤。因此,在安排出貨前,賣家要提前了解出貨渠道的價格走勢及航運信息。物流服務商方面,要與之及時溝通,協調好運輸與派送時效,調整好備貨量。當然,與用戶也要及時傳遞真實信息,儘可能地獲得諒解,做好物流信息的及時跟進,減少對店鋪運營的不利影響。
無論是海運、空運,還是鐵路、卡車運輸,2020年對於全球的貿易商家都是艱難的一年,純粹追求最低價格已不再是唯一的目標,如何在維持基本運營的基礎上穩健發展業務已成為更多賣家的選擇。
如今,全球各地為促進經濟恢復發展已陸續推出相關扶持政策,疫情也進一步推動了線上化的發展,市場正在慢慢復甦,不僅僅是物流方式的抉擇,多探尋、多創新、多合作,相信我們一定能迎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
原作者:尋匯SUNRATE
原出處:邦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