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得了腸炎怎麼辦?了解一下

2021-01-08 可為漁業

腸炎病

 腸炎病的起因是水質不良、長途運輸、營養缺乏、吞食不潔等等。其主要症狀是:病魚肛門紅腫、凸出、下腹部鬆軟、鱗片脫落。嚴重者:輕壓腹部有膿液流出,病魚體色發黑、食慾減退、離群獨遊、行動遲緩。常與爛鰓、赤皮等病並發。

腸炎的分類及參考治療方法

  1、內寄引起的腸炎

  內寄的魚食慾不減,腸炎多數厭食或拒食;內寄的糞便通常是空心或分段的白便,腸炎的魚很少有便或是膿樣白便。一般治療內寄引起的腸炎以打蟲為主。

2、消化不良引起的腸炎

  此類腸炎的魚表現為厭食或拒食,神態呆滯,有時伴有體色變暗或發黑。大多時間表現出離群,面壁狀態,糞便多數為散便,或膿樣白便。此病治療比較簡單,痢特靈就可以搞定。100公升水4~6片,藥浴三天,或者看到索食糞便正常也可停藥換水。

  3、水質變化過大引起的腸炎

  此類腸炎魚的表現是體色發黑,縮鰭,聚堆,糞便表現多為拖便,最長可達10公分左右。這類腸炎幾乎可以不用治療,通過調整水質靜養幾天就可以不治而愈。

  4.細菌感染引起的腸炎:

  此類腸炎表現除了發黑、縮鰭和聚堆外,最大的特徵是腹脹,是腸炎中最容易死魚的。糞便多為膿樣白便,也有拖便的。這類腸炎治療起來最麻煩:體色不變的,可以用氟哌酸藥浴,100公升水4~6粒,藥浴3~6天,看到腹脹消失可以停藥換水,藥浴期間要禁食;體色變黑伴有縮鰭、爛尾的可以先用土黴素硫酸銅和鹽消炎,同時加入氟哌酸,最好的辦法是在魚還能吃的時候用土黴素或氟哌酸拌入漢堡餵食,一天一次連服三天,或者看到膿樣白便排出停藥,用量是每公斤漢堡一片。

△內容源自養魚大全,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百家號!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觀賞魚生病如何治療?分析6種常見的觀賞魚疾病,可以治療
    六種常見魚病的分析和治療方向了解完導致觀賞魚生病的原因,現在我們來具體看看,對於常見魚病,我們該如何解決?1、觀賞魚爛尾、爛鰭怎麼辦?還有一種原因,是魚真的病了,病到了臥床不起的程度,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要認真分析一下是哪種原因造成的,如果是水質變化太大,那就儘量減少波動,保持水質溫度的穩定,靜養一段時間,如果是病了,那就儘快找到病因對症治療。4、觀賞魚失鰾(翻白)了怎麼辦?
  • 觀賞魚發生白便腸炎現象,不是都需要立即下藥的!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白便這個名詞,或許只在觀賞魚領域裡用的較多吧,很多魚友談到白便,立刻想到的就是腸炎和下藥,實際上真的需要馬上治療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有些問題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嚴重,這裡邊不但有一個觀賞魚各魚體質的問題,還有一個觀賞魚智商的問題,哈哈。為什麼這麼說呢,舉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例子,老鄒大叔的小七彩,就是最小的那個魚缸裡的,由於我手上沒有它的圖片,明天給大家發視頻看看它現在的狀態。
  • 觀賞魚得了白點病?用魚缸加熱棒就能治好,注意看流程
    現在正是觀賞魚白點病高發的季節,很多養熱帶魚的朋友正為此發愁,那麼觀賞魚得了白點病怎麼辦?首先,我們得了解,為什麼觀賞魚會有白點病,其實我們所說的白點病,就是小瓜蟲爬滿了觀賞魚的身體,時間久了,水導致觀賞魚死亡。
  • 飼養觀賞魚用得了那麼多的藥?準備太多,真的有用嗎?
    現在很多的魚友會在家裡,給觀賞魚備上各種各樣的試劑和魚藥,但是備的太多,真的不能用嗎?養觀賞魚的時候,我們適當的準備一些是可以的,但是也不不用準備的太多。所以養觀賞魚的時候,如果準備的餘額和實際太多的話,只要觀賞魚得病,我們就是愛這樣的去用用,結果有可能會讓魚兒越來越糟糕,而因為家裡的藥太多了,不會出去買或者是諮詢,也就不知道我們魚兒得的這個病到底用哪一種藥物好。
  • 千萬不要把觀賞魚的所有拒食行為都作為腸炎來處理!
    ,特別是觀賞魚出現了拒食行為。觀賞魚的拒食行為分為很多種,無外乎心理因素和身體因素,最近幾天連續有幾位魚友碰到了類似的情況,其中有一位魚友經過我的提醒,想起了魚兒曾經受到過驚嚇,而另一位魚友治療了一周所謂的腸炎,才看出來魚兒身上長了白點,你說這些個魚兒吃藥吃的冤不冤?
  • 觀賞魚食欲不振沒狀態,且魚缸換水解決不了,救治及預防全攻略
    本期就來講解一下腸胃問題要怎麼治療和預防。腸胃難調很多的魚類受了外傷都還是很容易的治療好的,例如雷龍、鬥魚等這些魚都是比較的皮實的所以受了外傷還是很容易治療好的,下一點黃粉,保持好水質預防感染很快就能好了。
  • 餵活食的觀賞魚會生病嗎?這些知識你了解嗎?
    現在的環境汙染和嚴重,野採的許多東西我們都不敢去用,或者說野外的魚蟲或者撈取的小魚都有可能帶有細菌,所以不易投餵給觀賞魚來吃。除了寄生蟲以外其實細菌也是不少的,很多魚也是因為亂吃東西得了腸炎。細菌多,容易引發腸炎。活食在營養含量豐富的同時細菌也是挺豐富的。特別是野外水質比較差的環境抓來的活物,細菌是很多的,不消毒的情況下還是很危險的,容易引發腸炎或者其他魚病。
  • 過年回家觀賞魚沒人餵怎麼辦?
    離農曆2020年的春節越來越近了,好多養魚的玩家們都不可避免地要面臨一個比較尷尬的難題,那就是過年回家鄉探親,可自己家裡的魚兒又沒有人照顧,該怎麼辦好呢?而在魚缸中的觀賞魚在我們人工餵養條件下根本就不缺乏食物來源,對魚來說基本就是有多少飼料就吃多少飼料。如果持續大量餵食的話,往往會加重觀賞魚的消化系統的負擔,拖便,腸炎,腹水的情況也就在所難免了。而且流落在魚缸中的殘餌如果在過濾系統不太健全的情況下會加速敗壞水質,對於觀賞魚的危害又是火上澆油。
  • 以下十種情況,觀賞魚都可能出現白便,誰說的一定就是腸炎呢?
    其實這個觀賞魚的消化不良有很大關係,我們是可以暫停投喂,觀察一下的,完全沒有必要去立刻興師動眾的下藥,以下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導致觀賞魚消化不良的。這些情況下,不但可以引起觀賞魚的消化不良,嚴重的也可能出現腸炎。
  • 觀賞魚不進食咋辦呢?別慌,試試用這個思路來幫助魚兒進食
    觀賞魚不進食,問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用對了方法就可以輕鬆幫助魚兒解決不進食的問題了。一般來說,魚兒不進食大概有這幾種情況,逐一排查一下,或許就可以找到病根兒了。第一:腸炎早期的腸炎,觀賞魚還是會進食的,所以很多魚友都會忽略這個問題。腸炎後期症狀比較明顯,其中不吃食就是其中之一。
  • 觀賞魚突然攝食過多腸炎了怎麼辦,不用藥物調理,有可能治好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這裡的觀賞魚攝食過度,主要指的是,觀賞魚的體質和狀態之前相對比較好,只是由於某一頓我們突然間餵多了,然後觀賞魚可能出現了消化不良或者壞肚子的情況,也就是所謂的急性腸炎吧。
  • 有哪些觀賞魚病,比較容易互相傳染?
    其實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因為關鍵的問題不在於病菌,而在於觀賞魚的體質和水質,除非我們魚缸裡出現了大型蟲,它們在魚缸裡到處亂跑,其他的觀賞魚病都不會輕易地傳染。即使是小瓜蟲病,有的體質較好的觀賞魚根本啥事也沒有,並不會被感染到。
  • 三種觀賞魚得了小蟲病,要怎麼下藥?為什麼沒早發現?
    很多的觀賞魚啊,大部分都是有的,比較厚的鱗片保護的,就像他們的盔甲一樣,避免會讓他們受到傷害,而且他們領片上的顏色還有一些觀賞的價值,可是這樣厚的盔甲卻連小小的寄生蟲都沒有辦法抵禦,這種小蟲疾病就會危害到一些觀賞魚。今天柳絮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幾種小蟲病的危害。1、碘泡蟲病這就是一種碘泡蟲寄生引起來的魚餅,在魚的各個器官內都有,他們主要是會針對於大腦、脊髓的淋巴液裡面。
  • 觀賞魚混養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你知道嗎?
    在中大型混養的魚缸中,儘量不要去飼養招財貓,或者成吉思汗鯊這類魚,因為它們會吃魚,只要它們嘴巴能吃下的魚他們都會去吃,所以就導致魚缸中一些魚的死亡,並且如果魚太大的話,它吃掉了之後不能及時的消化,最後它也會得了腸炎,然後就死了。
  • 觀賞魚出現所謂的拖便現象,一般問題都不大,可以自行恢復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今天有位魚友缸裡的七彩有一條出現拖便現象,糞便顏色正常,這位魚友問怎麼辦?這個問題很多魚友都會面對,我談一下個人的看法:如果只有一條魚出現這樣疑似腸炎的症狀,我們想通過換水或者全缸下藥的方法去治癒,那麼對本來健康的魚好不好、要不要全缸為此而停食?即使把病魚單獨撈出來下藥停食治療,回缸後要不要改變原來觀賞魚的餵食方式?
  • 觀賞魚趴在魚缸底部沒精神怎麼辦?下藥是下下策,調水才是上上策
    第一個導致觀賞魚趴缸的原因——魚主人的物理傷害魚主人的錯誤操作會導致觀賞魚趴缸,這種錯誤大多來自觀賞魚新手的「愛心」。在你給觀賞魚換水的時候,你可曾想過你的換水動作可能會導致觀賞魚趴缸?換水是好事,但是錯誤的換水就是壞事了。
  • 因為餵多了,觀賞魚患上了腸炎,是可以調理治癒的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這裡的觀賞魚攝食過度,主要指的是,觀賞魚的體質和狀態之前相對比較好,只是由於某一頓我們突然間餵多了,然後觀賞魚可能出現了消化不良或者壞肚子的情況,也就是所謂的急性腸炎吧。一般來講,對於這種情況,如果我們發現及時的話,根本無需藥物治療,通過一定的調理方式,它們是完全可以自愈的。
  • 哪些觀賞魚適合投餵魚飼料,哪些觀賞魚並不適合吃?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今天有一位魚友問到了養魚老道這個問題,而且他不是單指的哪一樣觀賞魚,而是泛指,這個問題就比較的難以回答了,我只能憑藉自己的經驗來大體的回答一下。養魚老道大體的給大家列舉一下吧:一、龍魚、虎魚等食肉性大型魚類這一類觀賞魚由於本身就是食肉性,對於人工飼料的認知度不高,甚至於有可能拒食,所以它們從小到大,投餵顆粒飼料的現象就很少,銀龍魚有時候可以吃飼料,那是人為餓的沒有辦法了而已,因為大多數龍魚和虎魚的身價高貴
  • 任何的觀賞魚,偶爾經歷一次高低溫的洗禮也不是壞事!
    再一個我們來看低溫的問題,很多魚友對於這個問題還是相當的重視的,因為如果我們一不小心,看不住魚缸的溫度,任何的觀賞魚都應該多多少少會有點疾病,一個我們得看降溫的幅度是多少,另一個問題就牽扯到了觀賞魚的體質,體質好的觀賞魚對於突然的降溫還是有一定的抵抗力的。
  • 有無發覺觀賞魚都會變色,探索魚類身體變色的秘密,告別蒼白的魚
    為什麼,同一種觀賞魚,在飼養到不同的魚缸環境之後,他們的體色都會發生一定的改變:有的改變較為細微,而有的則非常明顯。並且狀態也並不一致,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什麼原因會導致這種現象的發生?影響觀賞魚狀態和體色的幾大要素——1.燈光亮度,環境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