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天才成為哈佛終身教授,從未打算回國,9年後他終於說出原因

2020-11-29 正兒八經說

凡為教,目的在於達到不需要教。——葉聖陶

導語:很多家長都選擇讓自己的孩子出國深造,就是為了讓孩子在找工作的時候,可以順利找到一個好工作,讓孩子可以提高一些競爭力,其實出國深造需要花費很多的金錢,不過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就算是自己省吃儉用,也會去供孩子出國讀書,中國物理天才成為哈佛終身教授,從未打算回國發展,9年後他終於說出原因。

【很有天賦】

這個物理天才的名字叫尹希,出生於1983年,他的父母都是典型的知識分子,自然知道多學習知識對他的重要性,就一直鼓勵他去自主學習,本來尹希就是一個愛好讀書的孩子,有了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他就更加喜歡的讀書,而且有想要看的書,父母一定會給他買的,他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幸福,他在學習方面很有天賦,有很多淺顯的知識,他自己就完全掌握了,一些比較深奧的知識,他就機械性的記下來,等到之後繼續去參悟,他記憶力很好,很多知識機會都是一點就通,他進入學校之後,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特別是在數學方面,他的能力更加的超群,他還通過自己的實力,考上了實驗班,這個班級匯集都是一些天資聰穎的孩子,即便是這樣的狀況,尹希依然是名列前茅,

【成為哈佛大學的終身教授】

尹希進入實驗班之後就開始了更加努力學習,後來在他18歲的時候,就大學畢業,他為了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就在父母的支持下出國深造,他就是靠著自己的強悍的實力,成為了哈佛大學的學生,是成為了中國的物理天才,在哈佛大學學習期間,他成為了年紀最小和實力很強的學生,很快他就學有所成,他就開始了找工作,對於這樣的人才,哈佛大學更是提供了很多誘人的條件,就是想讓他留在這所學校任教,培養更多物理方面的人才,他覺得國外的就業機會更多,就從未打算回國發展,而且還接受了哈佛大學的邀請,正式成為了哈佛大學終身的教授。

其實學習知識是一個很枯燥和寂寞的過程,很多人就是因為忍受不了這個孤獨和無聊,就選擇了放棄去學習更多的知識,他們在學習方面是沒有什麼鑽研精神的,覺得只要能應付了考試,成功畢業拿到畢業證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學習任務,這樣的態度導致他們即便是順利畢業,依然沒有很好的掌握了知識,在工作中沒有辦法應用自己所學知識,可見對於知識一定要好好掌握,才能更加熟練的運用。

結語:時間過得很快,尹希成為哈佛教授已經9年了,他才說出自己為什麼要留在美國發展,針對他所學的專業,他覺得國外的就業環境更好,可以給他提供很多選擇的機會,對此,熒幕前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他本是名校終身教授,卻賣掉美國房子,說:我要回中國了,永遠的
    但是有的人卻讓我們很敬佩,如,唯一獲得過圖靈獎的華裔科學家姚期智,在2004年,辭去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賣掉在美國的房子,說:「我要回中國了,永遠的。」之後,他正式加盟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擔任全職教授至今。一、姚期智,曾經的美國科學院院士1946年,姚期智出生於上海,祖籍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
  • 我國姚期智放棄國外終身教授:改回中國國籍,回歸祖國的懷抱!
    姚期智出生於20世紀40年代,在其出生後不久,父母就帶著他前往臺灣。姚期智也就在臺灣開啟了他的求學之路。姚期智在其早年的求學生涯中,展現出對物理的極大興趣。因此,在其長大成人後,便進入臺灣大學物理系進行深入研究,畢業後,不滿於現有物理知識水平的他,又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深造,並順利取得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
  • 11年了,中科大畢業後,獲得哈佛全額獎學金的湖南男孩,如今怎樣
    11年前,有這樣一位來自農村的貧困男孩,就是一個不斷地挑戰自己的人,他克服困難,從農村考上中國科技大學,畢業後獲得了哈佛的全額獎學金,成為哈佛的一名博士生。2016年5月26日,他站在哈佛博士畢業典禮的講臺上,作為哈佛優秀畢業生代表,做了《改變科技知識分布不均》主題發言,引來無數的讚美聲,成為登上哈佛大學畢業典禮演講臺的中國大陸第一人。他就是何江,來自湖南長沙寧鄉縣的一個貧窮的家庭。他的故事發生在多年之前,但是現在依然感動著很多人。
  • 《我想看到的世界》:哈佛終身教授的忠告,活出生命的所有可能
    #情感#書評系列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才可以成為哈佛終身教授這樣一個資質平平,又不算特別努力的女孩,似乎很難和哈佛終身教授這個頭銜畫上等號。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她從醜小鴨變成白天鵝?她的傳奇經歷又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呢?下面就讓我們通過這本珍妮的自傳——《我想看到的世界》,來為你揭曉這些答案。
  • 我們的努力不是為了成為天才,而是為了終身成長
    馬修薩伊德的《天才假象 從刻意練習、心理策略到認知陷阱》也告訴我們:所謂「天才」的成功,無一例外,都是長時間刻意練習的成果。除了進一步證實努力對於成功的重要性,《天才假象》還告訴讀者一個更為重要的認知:我們的努力不是為了成為天才,而是為了終身成長。
  • 天才馮奚喬,20歲考上哈佛大學前途無限,卻縱身一躍結束生命
    他經常會泡在圖書館,上課的時候也非常認真去聽老師講課,很勤奮地去學習。 出國深造北大已經算是一個比較頂尖的學校了,但馮奚喬還是不滿意,他想要去更頂尖的學校去學習,現在已經讀上了大學,那麼下一步就是到國外去留學了。在1979年的時候,要舉行一個物理研究生考試,這個考試對馮奚喬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如果他在這次考試之中大放光彩,那麼他以後去留學肯定也會有幫助。
  • 他物理考5分,英語才0分進入清華,最後卻成為一代物理大師
    他英語0分,物理5分卻考上清華,最終成為一代著名物理學家很多人在上學期間都有偏科的經歷,但一般很少有人放棄自己的優勢學科在自己的弱勢學科上大展身手,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位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先生的逆襲故事。1912年10月9日,錢偉長出生在江蘇無錫。
  • 他曾是四川"最年輕教授",放棄國外高薪,毅然回國,成果被世界認可!
    他曾是四川最年輕的教授、中國青年科技獎最年輕的獲獎者,榮獲央視"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從天才少年到科學家、大學教師、創業者。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周濤在大數據的浪潮裡,幹得風生水起。
  • 曾被國人吹捧的三位女天才,如今都成為美國人,真可悲!
    這群俗稱的天才,擁有著別人都很羨慕的智商,也有許多讓人感嘆的榮譽。他們被媒體廣泛報導,成為其他學生們學習的榜樣,也成為許多家長吹捧的對象。但是,我們也會發現很多的問題。比如中科大存在的少年班,就是一個收集全國天才的地方。這群智商超高的學生,在完成學業之後,都會選擇到國外深造,然後留在國外工作生活,為它國做貢獻。因此,我們的教育只是為他人做嫁衣。
  • 哈佛專家:羅永浩的鯊魚皮技術不靠譜 他打算割企業韭菜
    羅永浩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弔詭一般的存在——他一出馬,媒體流量立刻為之暴漲;他的產品一經發布,立刻引來各種非議和群嘲。 為了讓大家能更好的了解羅永浩和Sharklet鯊紋科技正在大力推廣的受鯊魚皮膚紋路啟發而研究推出的Sharklet鯊壁抗菌技術,今天這篇文章我主要講以下四點: 我通過哈佛大學的圖書館系統,搜了一下Anthony Brennan教授(Sharklet 鯊壁抗菌技術的發明人)從2007年(第一次報導該技術)到2019年所發表的所有學術論文
  • 中學他遲到早退不做作業,學校妥協,讀博時哈佛也為他改規則!
    而北京八中的智力超常實驗班便在1993年迎來了讓人頭疼的尹希。智力超群班,便是人們熟知的少年班,裡面聚集的都是各個地方的超級學霸,縱使是尹希,剛入學時,在那個匯集了三十個天才少年的班中,也僅僅只排在了倒數第二。從老家湖南考到了首都著名的北京八中,尹希早在左鄰右房間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可就在父母為之驕傲時,在學校「調皮搗蛋」的尹希卻被請了家長。
  • 中國科大又出牛校友 31歲晉升哈佛大學正教授
    尹希在給學生們上課(資料圖片)  日前,從中科大校友圈又傳來好消息,就在本月,哈佛大學高能理論研究組發布了「一句話新聞」:「祝賀尹希晉升正教授」。這位中科大少年班校友,此時還未滿32歲,刷新了中科大校友出任哈佛大學正教授年齡最小的紀錄。此前,他的學姐莊小威34歲任哈佛大學正教授。  未滿32歲晉升哈佛正教授  尹希1983年12月出生,不到13歲時就從北京八中少兒班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6級少年班。 17歲時,他已經完成中科大當時的五年制本科學業,去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 "哈佛教授談中國神話」背後的故事
    最近,一篇題為《哈佛教授:中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一個民族特徵,卻讓他們屹立至今……》無意中火了……但是,也一篇題為《哈佛教授談中國神話,是胡扯淡!》也在部分人群中流傳。喜歡考證的網友發現:這個哈佛教授大衛·查普曼並不存在!
  • 天才的隕落:被稱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英年早逝,臨終前一貧如洗
    愛因斯坦的智商在160-190,今天分享的這位天才據說智商比愛因斯坦還要高50,本應該輝煌一世,卻一貧如洗,英年早逝。威廉.詹姆斯.席德斯,1898年出生於美國波士頓,他被稱為20世紀初的天才。父親是哈佛心理學教授,母親是名醫生,當時能夠獲得醫學學位的女性寥寥無幾。
  • 他寫一篇96字奇文,全文是一個讀音,網友:一次讀順的人都是天才
    他本科學的數學,又拿到了哈佛的博士學位,但哈佛畢業後他有去了康奈爾大學教授物理,看起來似乎是個理科天才。但他回國後又成為了著名的語言學家和音樂家。這是一個奇才,也是難得的全才,胡適說「他比我聰明一百倍」。他最大的缺點,和最大的優點都是人生沒有確切的目標。
  • 世界頂級科學家棄美回國,辭掉美國大學教授職位,入祖國清華大學
    有一位世界頂級科學家棄美回國,辭掉美國大學教授職位,入祖國清華大學。段路明出生於1972年的安徽,小時候他對未來充滿著好奇,總是喜歡研究一些古怪的事物,他異於常人的想法,加之對生活的執著認真,為他以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在上小學的時候,段路明成績就非常好,並且有很強的鑽研精神,遇到不懂的問題,段路明總會刨根問底,想方設法弄明白。在中學時,段路明開始喜歡化學。
  • 甘肅:這所大學出了2位世界一流大學終身正教授,僅次浙大
    世界TOP5頂尖大學終身教授大盤點:蘭州大學兩位本科校友登榜1. 胡青(蘭州大學1981年畢業生)胡青,現任太赫茲量子級聯雷射器組組長,上海理工大學教師,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並是OSA、APS、IEEE、AAAS等協會會士。蘭大畢業後,胡青就參加了美國物理研究生考試,以第一名的成績被美國哈佛大學錄取。在這裡他完成了碩博學業。
  • 享受國家幫助,卻轉身狂捐美國哈佛6億元,對國內一毛不拔
    面對這種情況,教育部門頻頻下達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建設的文件通報,自2018年以來,各大高校接連不斷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和校園教育相結合,提高廣大青年的愛國主義價值觀。原因其實很簡單,就像北大教授錢理群說的那樣:我們的大學,正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例如,物理天才尹希,「甜空氣女孩」楊舒平等等。這些人吧,不能說他天賦有問題,只能說智商太高了,理智勝過了感性,在絕大多數的選擇面前,都會仔細衡量自己的決定,選擇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
  • 天津師大鄭連斌教授榮獲2020年人類學終身成就獎
    ,我校生命科學學院鄭連斌教授作為2020年「人類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出席會議。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鍾英華,研究生院、生命科學學院相關負責同志以及鄭連斌教授團隊成員參加會議。上海人類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李輝教授主持年會,上海市社會聯合會召集人李瑋琦致辭。開幕式上,上海人類學學會會長張海國宣布,天津師範大學鄭連斌教授榮獲2020年「人類學終身成就獎」。
  • 9年後,他們一個民辦一個哈佛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作為人口大國,我們從來不缺少天才,但是這些天才都有一個普遍的特點,那就是還沒有升空,就墜落成凡人。大家還記得9年前那位 「五道槓」少年嗎?如今他就成為了天才的「犧牲品」。還記得「五道槓」和「不屑弟」嗎?9年過去了,兩人現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