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裡,貓和老鼠到底是個啥子關係

2021-01-13 成都十八扯

| 方言十八扯017

2020年,鼠年。

我們來聊一聊四川方言裡和老鼠有關的話題。

說到老鼠,貓就是一個繞不開的對象。貓和老鼠的關係在各種文學和影視作品裡已經被固化。他們就像是硬幣的兩面,離不得也見不得。與其說貓和老鼠是捕食關係,倒不如說是合作關係。

以前介紹和動物相關的四川方言時說過,似乎四川方言裡習慣將動物安上「不好的名聲」,從狗刨騷、豬腦殼、賴食猴等方言,再到「狗扯猴,猴扯牛」、「豬嫌老鴰黑,自己不覺得」等俗語都是如此,自然貓和老鼠身上也脫不了這個習慣。

老鼠在四川方言裡經常被叫做「耗子」。四川方言裡面關於耗子的俗語很多,比如耗子啃老南瓜——排不起頭,耗子的眼睛—看一寸遠,耗子偷秤砣——力不從心,還有我們熟知的「一顆耗子屎打壞一鍋湯」。

這些俗語雖然說的是老鼠,但是卻充滿川人生活的智慧。如「耗子啃老南瓜——排不起頭」一句,「排不起頭」就是開不了頭的意思。老南瓜皮又硬又厚,耗子不容易下口,自然就沒法開頭。再比如「泥水匠整耗子——敷眼了事」一句,所謂「眼」就是耗子洞,敷眼就是把耗子洞堵上,和「敷衍」一詞是諧音。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用到和鼠有關的方言。

用「丟死耗子」形容失約初聽到有點奇怪,仔細一品卻覺得別有味道。和妹兒約在春熙路的熊貓屁股下見面,被想到被妹兒甩了死耗子,我想這種失落的心情就和被丟了死耗子差不多。

以前老成都有句順口溜「家貓避鼠不咬雞,野貓咬雞不避鼠。」,所謂避鼠,就是善於逮老鼠的意思,四川民間以前最喜歡養三花貓和狸花貓,據說這兩種貓最是避鼠。

對了,四川方言裡頭耗子還有一個「近親」。以前老成都人會說「簷老鼠兒」。此鼠非彼鼠,這個是專指掛在房簷下的蝙蝠。

說完了耗子,我們再來看看貓在四川方言裡是個啥子待遇。先來幾個和貓相關的方言,你們感受一下。

貓兒攢蹄、貓兒毛病、貓兒洗臉、貓兒爪刺、貓煞……

四川人說貓,喜歡用兒化音。很多和貓有關的方言都十分形象有趣。貓兒洗臉——一掃光,用「貓兒抓刺」形容愛糾纏別人的人,用「貓兒攢蹄」用來形容一個人手足無措的樣子。用「裝貓兒吃象」,來比喻假裝糊塗。

貓在四川方言裡面總是給人一種行蹤飄忽不定的感覺。

比如小時候都玩過的「逮貓兒」和「藏貓兒」(捉迷藏)。四川方言裡面的「三腳貓」和我們既定印象裡的還不太一樣,是用來比喻坐不住,愛到處跑的人。比較輕浮動作行為就用「逗貓惹草」來形容。

貓在四川方言裡面的待遇似乎也不太好。

「貓兒扳甑子——替狗趕膳」,甑子是蒸米飯的一種器具。貓兒把甑子扳倒了,原本是為自己找一個吃的,哪曉得被旁邊的狗佔了便宜。川人經常用這個俗語形容那些自己出了力,反而被別人佔去成果的。

「貓兒身上的毛——扯一根叫一聲,扯一撮也是叫一聲」。這隻貓的待遇就更慘了,前面還是為別人做嫁衣,現在就是被別個薅毛了。老成都人經常用這句話形容不論損失大小,都是一樣地叫苦。

「貓兒抓餈粑——脫不倒爪爪」。這隻貓倒是吃上了東西。餈粑有一定的黏性,貓兒的爪子上面沾了餈粑就不容易弄乾淨,用來比喻脫不了干係。

對了,老鼠有「簷老鼠兒」這個近親,貓兒在四川方言裡也有一個「近親」——叮叮貓兒(丁丁貓兒)。所謂叮叮貓兒就是我們常見的蜻蜓。

看到這兒,你要問我在四川方言裡面貓和老鼠到底是個啥子關係。不用多說,告訴你兩句俗語自己感受一下。

「耗子帶連夾棒——起了打貓兒的心腸」

「耗子見到貓——嚇爪了「

相關焦點

  • 四川人嘴裡的「寶器」究竟是啥子寶貝|四川方言
    如果你要說一個重慶人是」寶器「,他估計會直接和你翻臉,在重慶話裡面「寶器」可以理解為說某人不夠格,行為談吐沒有水準。如果你要說一個貴州人「寶器」,估計他會直接和你打起來,在貴州話裡面「寶器」和直接說一個人蠢沒啥子區別。「寶器」來到了湖南地區大家卻最多甩你一個白眼,湖南眼裡這和說「寶裡寶氣」差不多,還不至於直接翻臉。
  • 那些和佛教用語有關的四川方言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看,那些和常用的和佛教用語有關的四川方言。先說一個簡單的。這段時間由於疫情,娃娃待在家裡不能出門,簡直要鬧翻天了。如果要遇上貓嫌狗厭的年紀,真是一刻都不得閒。這個時候絕對就希望,娃娃早點去上學,自己耳根子能清靜一下。這裡的「耳根子清靜」就是一個佛教用語,它是出自《圓覺經》裡的一句,「聞清靜故,耳根清靜,根清靜故,耳識清靜。」
  • 四川方言裡的「豬」
    古人說「方言俗語,皆有所據」,那麼「溜溜」一語是否也有古語可據呢?為此我們不得不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據《左傳》記載,公元前946年(魯定公十四年),衛國夫人南子與宋國公子之間有不正當關係,民間就此事流傳出一首民歌,其中一句是:「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  婁豬的「婁」,這個字原本特指母豬,到宋代《集韻》裡已經將「婁」作為了豬的泛稱。
  • 貓和老鼠原來有這麼多個版本,四川方言的假老練和風車車最好看
    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片絕對是我們一代人的經典,那時候沒有喜洋洋和光頭強。那時候我家電視都還是黑白的,但是看貓和老鼠依然是看的不亦樂乎。不只是我們看過貓和老鼠,就連我們的父母應該都看過貓和老鼠。貓和老鼠自從1940年播放以來,有過很多個版本,作者也換了好幾個。
  • 四川人嘴裡的「娃子」到底是啥子人?
    恭喜你,在四川地區起碼有上百萬人和你同名同姓。四川的老輩子些歷來喜歡用「娃「、「娃兒」、「娃子」來喊晚輩。不管你的名字是清新脫俗,還是文採飛揚,不管你是走卒販夫,還是達官貴人,在老輩子嘴裡一律都會變成「軍娃子」,「豔娃子」之類的。
  • 四川首部方言網絡電影《以為是老大》上映
    近些年,四川方言版《貓和老鼠》、方言歌曲《謝謝你的愛》等屢屢引爆網絡狂歡。然而,由於版權糾紛、低俗粗話頻現等原因,在登臺亮相過程中,方言創作幾經波折。這一次,四川方言再度登臺,從區域性舞臺到全國平臺,方言創作有了更多可能性。
  • 《貓和老鼠》居然有這麼多的方言版,被四川話假老練和風車車萌翻
    《貓和老鼠》是米高梅電影公司於1939年製作的一部動畫片,主要是以鬧劇為特色,描繪了一對水火不容的冤家湯姆和傑瑞之間的故事。那時候我們放學回家,除了每天等候的大風車除外,能給我們帶來笑聲的還有《貓和老鼠》。
  • 貓和老鼠:方言版果然還是四川話帶感,假老練和風車車你喜歡誰?
    但《貓和老鼠》這部動漫就不同了,不信你可以試試在家放《貓和老鼠》的動畫片,我保證你們全家都可以接受而沒有代溝。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那是因為《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片最早是製作於1939年,比我國建國還早了10年,所以你的爸爸媽媽甚至爺爺奶奶年輕的時候也都看過,跟你之間是沒有什麼代溝的。
  • 四川話為什麼屬於北方方言?
    原標題:四川話為什麼屬於北方方言? 嘿 哥(guo)老倌 你囊們在這誒 切做(組)啥子 沒得啥子事 切轉一圈 要得嘛 走咯哦 不知道看到以上的對話,您能懂嗎?
  • 「扯把子」的四川方言近日開課了,四川話到底有多魔性?
    回顧近些年,四川方言似乎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和喜愛。上到電影電視劇,下到日常交流,只要在普通話的閒談中,突然竄一兩句四川方言就會博人開心一陣。於是問題來了,為何四川方言越來越受歡迎?簡介:四川話,又稱巴蜀方言,屬漢語西南官話。
  • 說方言,是川人最驕傲的選擇 | 四川方言
    這些方言詞或許就是四川方言的魅力所在。 打個比方,四川方言裡有個詞叫做「錘子」。如果有人用普通話對你說「錘子」,那麼他說的可能真是「錘子」。如果有人用四川方言對你喊「錘子」,那麼他可能說的是「你說個錘子」。不同於普通話裡「錘子」是個實實在在的工具,四川方言裡的「錘子」則是個千變萬化的東西。根據語境的不同,「錘子」一詞就如同萬金油一般,到處都可以用上。
  • 四川人嘴裡的「老幾」到底是老幾?|四川方言
    有趣的是「老幾」在這些場合裡都是作為第三人稱出現,被提及的人都不會出現在現場,整個對話充滿了背後八卦的氣氛,缺了「你算老幾」這種當面怒斥的氣勢。02 「老幾」在四川方言裡的特殊用法前文說到,「老幾」除了幾種常見的用法的以外,在四川方言裡還有一種特殊用法:代指丈夫。
  • 這6個四川方言詞,道盡成都中年男人的前半生
    若問成都男人到了中年,啥子樣子的狀態是最「行事」的,那光是一個「懂得起」還遠遠不夠。大概只有「老果果」和「哥佬官」兩個詞才是最巴適的。我們先來說下「老果果」。老果果在四川方言裡是指年紀大的人或者是老手,某方面有豐富經驗的人。不過在日常運用中,老果果會略帶些不可言語的貶義,這種貶義很微妙,但是確實存在。
  • 四川方言丨楊明慶:摸摸匠
    文/楊明慶行動遲緩、做事拖沓、又綿又玄、不講效率浪費時間磨磨蹭蹭,四川話一個字精準概括:摸。可能應該是寫作磨蹭的「磨」,四川話讀去讀來讀成了「摸」。並把這類人中的典型代表稱作:摸摸匠。究竟她在搞啥呢,還不是東一哈西一哈,化個妝就像搞裝修一樣,又敲又補,砂漿水泥膩子膏,颳了一層又一層,總覺得不滿意,緊到搞不抻抖。選件衣服穿,比選啥子都難,這件穿起顯胖,那件穿起過時,最後還感嘆:哎呀,衣服太少了,殊不知衣帽間都要撐爆了。終於選好了衣服,趕快出門了撒,還不得行,站在一堆包包前頭,犯了難:「背哪個好呢?」絲毫不在意別個等到她都跳腳腳了。
  • 用四川方言玩一次飛花令,才曉得四川話有多好玩
    我和我的一群毛根朋友都是俗人。十五二十、棒棒雞、划拳、敲七、逛三園……這些是我們喝酒時常玩的遊戲。所以當喝得二麻二麻的張眼鏡提出要玩「飛花令」時,我們幾個人都以為他又先喝嘛了。「你們幾個彎腳杆。玩俗的贏不到你們幾爺子,這次我們換一個雅的。」說罷,張眼鏡就正兒八經地開始介紹起來「飛花令」。
  • 《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10集:四川方言童謠
    正月有個春,嫂嫂去看燈。看的啥子燈?看的獅子和龍燈。豬豬燈、牛牛燈,還有蓮燈和么妹燈。嫂嫂腳又小,騎個馬馬燈。 這首童謠和橡皮筋的遊戲完美地融為一體,深入每個小女生的記憶裡,那麼美好。
  • 貓和老鼠翻譯,四川版假老練和風車車不算啥,第一笑出鼻涕泡
    說起《貓和老鼠》這部動畫大家應該是不會陌生的吧!貓和老鼠是美國非常著名的動畫,在動畫中雖然沒沒有任何的臺詞,但是卻因為非常誇張的動作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小編相信在大家在小時候還是看過很多集的貓和老鼠吧!
  • 如果四字方言算作成語,四川人各個都是成語接龍高手
    「仙人板板哦,吃啥子蝙蝠嘛!餓癆餓蝦的胎神娃娃些,天到黑就曉得吃!這下吃個鏟鏟!來四川請你們吃筍子熬肉!」這句話裡每個字都認識,但是裡面包含的四字短語卻一個都沒聽過。如果你有閒去翻看四川方言詞典,去細究這裡四字詞的出處,你會驚訝地發現。其實四川很多四字方言詞都夠資格算作成語。方言文化是一門頗有趣味的文化,四川話無疑是其中翹楚。
  • 如何毫無痕跡地用四川話恭維人?|四川方言中的恭維語
    | 方言十八扯 027四川有句俗話,「人活三十幾,全靠懂得起。」三十幾歲的人要懂得起啥子呢?我想會說話應該是最起碼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咋個用四川話毫無痕跡的恭維人。會說恭維話應該是一個社會人不可或缺的語言技能。
  • 四川方言裡的「老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 方言十八扯 018「老子如果聽到你再說老子,老子就喊你曉得哪個才是這個家頭的老子!」「老子就只是說了一句老子,老子為啥子說不得。」在四川,老子也許是道家的創始人,也許是一句充滿氣勢的自稱,也許是你的老漢兒。「四川老子云南媽,貴州兒子背鹽巴」。雲貴川的這句舊俗語是啥子意思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