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曉佳一】致力於三農社會資訊與問題,想要了解更多三農、社會問題請點擊關注!
養殖不是人人都可以玩得起的,每日光是消耗的精力讓人頭大,不止要懂養殖,懂技術,還要看行情,做預測,每日都在焦慮與煎熬之中,特別是面對傷亡、行情低迷的情況之下,整天就沒有個好心情。
今年的肉雞養殖日子是真不好過,可以說現在所有禽類養殖的日都不好過,從年初到現在幾乎就有賺錢的養殖戶,一連賠了一年,這事攤在誰身上都不好受,有的養殖戶已經連續五批雞都虧了,並且處於深度虧損,而專家數據告訴我們一隻雞隻是虧損了3毛錢。
農業農村部召開的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形勢發布會上,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光華介紹,「今年以來,雞肉市場供過於求的格局明顯,雞肉價格持續低位運行,養殖陷入虧損。」他表示,據監測,10月第二周全國集貿市場白條雞零售價格每公斤21.69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3.3%,前三季度出欄一隻肉雞平均虧損3毛錢。
這個數據不知道怎麼算出來的,但是總體虧損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只是3毛錢真的有點讓人不太舒服。肉雞養殖全程40天左右,加上衝洗消毒50天就可進入下一批養殖,從年初到現在多的5批雞是有了,全年最高價格在4元以下。
而這兩天的價格多數省份低於3元的出欄價格,其實不論怎麼算虧損都是在3毛以上。我們從三個方面分析虧損原因。
養殖成本,肉雞養殖首先就是雞苗費用,飼料費用,藥物費用,再加上水電、棚舍折舊、設備損耗和人工支出,全年雞苗費用都不是太高,長時間在一元左右徘徊,藥費隨著抗生素的禁用有所增加,飼料全年上漲30%左右,其他都相對固定,雞苗價格和飼料有一定抵充,總體來說養殖成本是增加的;
養殖量這點,據悉,2020年上半年,白羽肉雞出欄22億羽,國雞出欄21.8億羽,817肉雜雞7.45億羽,淘汰蛋雞5.95億羽。而且種雞方面,無論是白雞、還是國雞均達到近年峰值,預計下半年還將持續增加。
然後就是消費,受新冠疫情影響,上半年餐飲業大量停產,學校工廠復工緩慢,同時許多地方限殺活禽,並且因擔心病毒傳播很多人不吃雞肉,導致消費萎靡,肉雞產品積壓。
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豬價的高企,在肉雞出欄3塊錢一斤的今天生豬價格高達15元一斤,肉價更是25以上,同樣是飼料長大的,肉雞大概為一斤八兩長一斤肉,而生豬不過兩斤五兩就漲一斤肉,更何況肉雞飼料比豬飼料還貴,總體下來吃進去的錢差不了幾毛。
但是為何人們寧願吃高價的豬肉而不吃低價的雞肉呢?營養成分麼?飲食習慣麼?安全問題麼?如果是這些大可不必,從營養上、口感上雞肉都不次於豬肉,安全更是沒有問題,有問題都流入不到市場,監管是幹什麼的,如果不嚴那麼豬肉就安全了?
總之那麼多整天說吃不起的肉的人都是在假哭窮,放著價格低廉的雞肉不吃,偏要吃死貴的牛羊豬肉,那不是和自己的錢包過不去麼。
當然也要奉勸養雞的農戶,堅持不了就放棄吧,在父母代種雞不減產的情況下肉雞養殖將會有很長時間的供大於求的日子!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