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阿爾卑斯山北坡是迎風坡?

2021-01-10 地球新觀察

為什麼阿爾卑斯山北坡是迎風坡?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阿爾卑斯山所處的地理環境。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阿爾卑斯山脈位於歐洲中南部,它西起義大利北部,東至斯洛維尼亞,是一條略呈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東偏北西偏南走向),總長約1200公裡、寬約130~260公裡,總面積約為22萬平方公裡,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斯登、德國南部、奧地利等均位於阿爾卑斯山區。

同樣從世界氣候類型圖上可以可以看出,歐洲南部主要是亞熱帶夏幹氣候,而歐洲的中部和北部主要為溫帶海洋性氣候,而阿爾卑斯山脈恰好是這兩種氣候類型的天然分界線。

我們都知道,亞熱帶夏幹氣候就是地中海式氣候的另一種叫法,它的形成是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而形成的,主要表現為夏季高溫少雨而冬季溫和多雨,即雨熱不同期;而溫帶海洋性氣候則是分布在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這是由於這個位置終年受西風帶控制且多受暖流影響,全年溫暖潮溼,降水分配均勻。

阿爾卑斯山脈作為歐洲最大的山脈以及歐洲重要的地理和氣候分界線,其北坡和南坡自然存在眾多的差異,就本題而言表現為北坡處於迎風坡,而南坡則處於背風坡,這就造成了山脈的南北兩側降雨量差距明顯。

由於阿爾卑斯山脈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且不乏像勃朗峰這樣海拔超過4000米的山峰,在山地地形的阻擋和西風的共同作用下,來自大西洋的暖溼氣流受地勢的抬升在北坡形成豐富的降水,一般在1800毫米左右,而南坡由於處於背風坡,下沉氣流不易成雲致雨而使得南坡降水約為750毫米。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歐洲阿爾卑斯山脈的迎風坡是北坡,而不是南坡呢?
    歐洲西部地區的地形可以分為北中南三部分,北部以山地地形為主,主要是斯堪地那維亞山脈;中部以平原地形為主,主要是西歐平原和波德平原;南部以山地地形為主,主要是阿爾卑斯山系。阿爾卑斯山系是位於歐洲南部地區,總體上呈東西走向的巨大褶皺山系。
  • 再見了,蛇山北坡!
    蛇山北坡舊城區無可避免地面臨拆遷命運,它的未來將何去何從?//01無可避免的拆遷命運好幾年前就傳出蛇山北坡要拆遷的風聲,如今舊城區改建真的立項了。白牆上紅色的「徵收」標識分外顯眼,提醒著這裡無可避免的拆遷命運。青苔蔓延至牆角,人的心頭也浮上幾分感喟和不舍。
  • 布萊德湖:阿爾卑斯山的眼睛
    在美麗的阿爾卑斯山下,散落著許多碧藍純淨的湖,他們源自很久很久以前的冰川運動。靜靜凝視著那纖塵不染的湖光,湖光倒映著的山影,你似乎聽到了心靈遙遠的回音。國慶黃金周快到了,如果你去歐洲,尋找那裡美麗的山川,古老的小鎮,馥鬱的森林,可千萬別錯過那些懾人魂魄的高山冰湖。冰清玉潔 布萊德湖布萊德湖是斯洛維尼亞最著名的湖泊。
  • 少女峰,阿爾卑斯山最嬌羞的「少女」,把世間的美統統給你
    嬌羞的少女峰是阿爾卑斯山著名的「美女」,海拔4158米,是阿爾卑斯山脈的最高峰之一,橫亙18公裡,銀裝素裹,恬靜安然,也被稱為阿爾卑斯山的「皇后」。這位「皇后」以她的冰雪、山峰、浮雲和陽光而聞名,皚皚白雪為她增添純潔之感,俊美的山峰展現著她曼妙的身姿,團團白雲薄霧為她附上面紗,高山上明媚的陽光為她散發柔情,這唯美壯觀的景致吸引著全世界的遊客前來,一睹她的容顏。
  • 阿爾卑斯山的生靈史詩
    阿爾卑斯山,一條綿延1300公裡的巨大山川,成百上千座3000多米高的雪山封鎖住的冰川足有上千萬立方米,含氧量低得殘酷,荒野、峭壁、狂風,長達8個月的漫長冬季,最低零下40攝氏度的極寒。在這人跡罕至之地,大自然展現著令人窒息的神秘之美,動物們上演著在極端條件下尋求生存的生靈史詩。
  • 德國南部的天然屏障——阿爾卑斯山,著名的風景遊覽區
    歡迎來到百家號金色鯉魚躍龍門,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景點是德國南部的天然屏障——阿爾卑斯山,著名的風景遊覽區。德國大致以易北河為界,分為西南和東北兩部分。東北部屬於新冰川區,西南部屬於老冰川區。阿爾卑斯山阿爾卑斯山是德國南部的天然屏障,也是著名的風景遊覽區。德國境內的阿爾卑斯山東起貝希特斯加登,西至博登湖,全長不到300千米,這裡山勢陡峭,景色異常迷人。
  • 阿爾卑斯山,大自然的宮殿,絕佳旅遊去處!
    不論從哪個地方望去,阿爾卑斯山都像一幅幅美麗的圖畫遙遠的山林靜如圖畫,玫瑰山麓的霧氣正在陽光下消散,露水從藍櫟樹和銀冷杉的葉子上滴落下來。這裡是動物們的快樂天堂,是個未經世俗汙染、絕對寧靜的世界。空氣裡洋溢著花和陽光的氣息,大自然的精心雕琢給了阿爾卑斯山十分的美麗。
  • 遊長白看天池,北坡和西坡大對比(此文不是攻略哦)
    到長白山看天池,很多人糾結於是選擇去北坡景區還是去西坡景區的問題。其實,這是沒有可比性的一個問題。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風景肯定是不同的,落在心裡的那份感受也是差異千裡。我選擇先去北坡,再去西坡的選項。遊完之後,分享一下感受。長白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以「神山聖水,大美長白」而聞名於世。
  • 專家預測,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將融化
    所以,專家發出了警告,阿爾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上的普蘭品裘冰川持續融化,一塊約50萬立方米的融冰可能隨時崩落。因為全球變暖,世界各地的冰蓋、冰川面積都在減少,專家們預測,到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或將只剩一半。眾所周知,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儲藏地,全世界近70%的淡水都儲存在冰川中。
  • 漢尼拔的戰爭,翻越阿爾卑斯山
    按照李維的說法,漢尼拔向正東方向前進在海拔1854米的蒙吉內夫羅翻越阿爾卑斯山之後,沿蘇薩的峽谷,向東攻入都靈。在阿爾卑斯山上艱難的行軍拿破崙曾經說過,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真正的困難應該是象群翻過山。在歷史上,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後,凱撒曾經在160年後帶兵翻越過阿爾卑斯山,只是與漢尼拔方向相反,是從義大利出發。
  • 阿爾卑斯山內藏「神秘冰洞」!意外發現的美景,當地人都不知道
    如今有很多人喜歡外出旅行,而且有不少景點在世界上名聲還是非常大的,也成為了很多國外人熱門的旅行地點,就比如說阿爾卑斯山。相信大多數人都吃過阿爾卑斯棒棒糖吧。可能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懷,所以有不少的遊客都想要去阿爾卑斯山看一看,我們從小就一直在念一直在聽的這個地方。
  • 迎風流淚只有一種是正常情況 其他3種都是病
    大聲的告訴他「我迎風流淚」。迎風流淚這種現象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但是每次大家都不當它是疾病,反而認為是正常的。而我們下面要告訴你哪一種是正常現象,以及哪3種是疾病。正常的迎風流淚迎風流淚其實與外界環境有關係,當外界氣溫低、空氣乾燥,眼睛受到刺激,淚液的分泌會暫時的增多,為了潤滑和保護眼睛。
  • 阿爾卑斯山的夏日
    □張雅寧  山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 中學2016級4班    去阿爾卑斯山的路上,我在車上望著窗外連綿的山巒,心中充滿了期待。而如今,我竟然就要欣賞到阿爾卑斯山的風景了,頓時覺得自己像在夢中一樣。  站在山腳下,少女峰近在眼前,她是那樣雄偉壯觀,那樣引人入勝,令人忍不住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腳到山腰都被鬱鬱蔥蔥的松樹包裹著,放眼望去,好像進入了無邊的碧綠海洋。走近時,你會發現每一棵松樹都站得筆直,好像保衛這美好景色的騎士。
  • 阿爾卑斯山在哪個國家,世界著名雪山大盤點
    有一個品牌的糖果比較著名,並且是世界聞名,那就是阿爾卑斯奶糖,可是阿爾卑斯山同樣的著名,這個山脈是歐洲最大的一個山脈,和中國的崑崙山脈具有同樣的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過阿爾卑斯山並不是屬於一個國家,而是橫跨了許多的國家,不過從環境來看,瑞士和奧地利才是真正能夠算得上是阿爾卑斯山的地形特點國家,其中阿爾卑斯山的主峰勃朗峰並不是在這兩個國家上,並且勃朗峰並不是世界上最高的雪山山峰
  • 宮崎駿被忽略的經典《阿爾卑斯山的少女》
    臺灣則由臺視於1977年11月13日~1978年5月12日首播,並於1981年2月12日~4月24日重播。後引進內地,在中央二臺播過。很多人大概都沒聽說過的一部動畫,因為年代久遠逐漸被人們遺忘。或許唯有在我們的記憶裡依稀可以找到殘存的影像片段:阿爾卑斯山輕柔的風吹起少女的裙擺,遙遠得像是一個幻夢。
  • 歐洲最高大的山脈並不是阿爾卑斯山
    提到歐洲的高山,很容易想到阿爾卑斯山,畢竟這座大山的位置太靠近歐洲中央了,名氣自然大。但是實際上歐洲最高大的山脈並不是阿爾卑斯山,而是歐洲和亞洲交界處的高加索山!高加索山脈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峰海拔5633米,足足比阿爾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高出823米!
  • |宮崎駿|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未來...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又名《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海蒂》,臺灣省譯名《小蓮的故事》,香港譯名《飄零燕》首播:1974年1月6日~12月29日《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描寫了喜歡阿爾卑斯山的大自然的少女海蒂(大陸譯名哈依吉,臺灣省譯名小蓮)與爺爺的親情,與牧羊少年皮特、富家少女克拉拉之間的友情,展現了住在阿爾卑斯山上的人們的淳樸生活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