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打雷閃電?通常是積雨雲產生電荷,底層為陰電,頂層為陽電,而且還在地面產生陽電荷,如影隨形地跟著雲移動。正電荷和負電荷彼此相吸,但空氣卻不是良好的傳導體。正電荷奔向樹木、山丘、高大建築物的頂端甚至人體之上,企圖和帶有負電的雲層相遇;負電荷枝狀的觸角則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後正負電荷終於克服空氣的阻障而連接上。巨大的電流沿著一條傳導氣道從地面直向雲湧去,產生出一道明亮奪目的閃光。同時又放出很大的熱量,使周圍的空氣受熱,膨脹。瞬間被加熱膨脹的空氣會推擠周圍的空氣,引發出強烈的爆炸式震動。這就是雷聲。
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雷電雨也是如此,雨水可以滋潤萬物,也可以成為洪水,淹沒家園;雷電帶來陣陣涼爽,有的人會感覺很舒服,雷電可能擊死人,令人恐懼,被雨水淋溼,也會令人不舒服……總之,同一事物產生的刺激,作用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和反映。即使是同一事物作用於同一個人,也會因時間、地點、刺激強度等等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反映。所以,有人害怕雷電,是因為他們感受中都突出了雷電的壞的一面。
其實知道了打雷閃電的原理就不怕了。大家都知道空氣中光速大約是聲速的10.6次方倍,因此可以默認閃電發生的同時,雲層就放電了,而雷聲要過很久才能傳來,那時,該受害的都已經受害了。如果能聽到雷聲,就已經沒有被它劈死的可能。這樣一想,倒是覺得雷聲再大也沒什麼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