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冷排不同位置散熱效果不同嗎?ZEROZONE BMR36水冷實測

2021-01-10 虎聊生活科技

隨著電腦CPU性能越來越強勁,散熱是個要問題,所以很多人都用水冷了,因為水冷的效果要好於風冷,那麼,當風冷壓不住的時候,有功率牆的時候,就是是時候上水冷了。那麼用水冷,有個大家好奇的問題,就是冷排和冷排風扇的位置,對於冷卻效果有麼有影響呢?我對於這個也很好奇,所以特意測試了一下,水冷冷排和風扇不同位置對於冷卻效果的影響。

水冷選用的是ZEROZONE的新品BMR-36 360 水冷,ZEROZONE初創團隊是一群資深的MODer和遊戲玩家,各自在國內知名PC廠商和職業遊戲戰隊深耕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產品研發設計、市場推廣與供應鏈資源。他們的口號是為退燒而生。

在包裝盒外面有著詳細的各種參數,同時展示有產品的特色。

簡單開箱看看,打開盒子,移走上面的泡沫保護,可以看到裡面各個部件都用塑膠袋包裹著。

把所有部件都取出來,有一體化的水冷——冷頭-冷排,三個RGB散熱風扇,一本說明書,1個控制盒,1個風扇和ARGB的轉接板HUB,還有···配件包。

配件包裡有intel和AMD扣具,背板,各種螺絲、螺母、彈簧等等零件。

ZEROZONE BMR-36 360水冷是一體化水冷,可見有冷排、水冷頭、管道、導線等組成。360冷排,從上面螺絲孔可以看出是可以安裝3個120mm的風扇。引出2根線,分別是水泵供電和ARGB的線。

ZEROZONE BMR-36 360水冷的冷排是鋁製的,尺寸是394*119.2*27.5mm,採用了14個冷道,低阻力結構,這樣的話水流量更大,散熱效果更好。

冷排的進出水管同冷排的連接看上去密封不錯,水管較硬。水管採用了鐵氟龍材質,耐腐蝕、高溫、彎折,無需擔心長期使用後性能受到影響。

水冷頭,這個是散熱的關鍵部分,採用了鏡面設計,看上去亮晶晶的,上面有出廠保護膜。水冷頭採用了PPS和玻璃纖維材質,保證冷頭不受氧化和腐蝕影響。

水冷頭底部是銅製的,邊上還有疑似的RGB燈效部分。它採用了雙腔大水流設計,可以有效的提升散熱性能。冷熱分腔,充分利用水冷液的高比熱容特性,配合大水流,低阻力設計,可以獲得很好的散熱效果。

風扇是ARGB彩燈風扇,120mm三個,七片扇葉,2根引線分別是風扇接頭和ARGB接頭,風扇彩燈外形採用了內圓外圓方的設計,露出別樣的樸實穩重。

ARGB的控制由一個接線排HUB和一個控制盒組成,此外還有轉接線。接線排可以連接四個ARGB燈和4個風扇PWM控制。可以選擇直接連接到主板進行控制,或者連接到控制盒,控制盒引線到主板USB 2.0接口,然後通過安裝軟體進行設置。

前面說了,這次的目的是測試風扇不同位置和散熱方式對於散熱的影響,可能找到可以選擇2個360冷排的機箱還真不是很多,這次用的是安鈦克的P120機箱,這款機箱除了前面和左側面是全玻璃透視,視覺效果好外,支持2個360冷排位,也是一個重要的特點。

安鈦克P120機箱是現在流行的側拉門式的,直接拉門就可以打開玻璃側透門,內部一覽無遺。可以看出這款機箱的設計比較獨特。電源倉上置,通常的前面通風取消了,右側面則是有一個鏤空柵欄用於通風用途。

而機箱底部,則是有全通風的柵欄,並且有個防塵網。

所以這款機箱有2個360冷排位置,一個是前面右側位置,一個是底面。我就測試這2種不同安裝位置下的散熱效果。

首先安裝冷頭,安裝好背板和扣具。

然後前面將冷頭安裝固定好,由於要測試2個不同的位置,而我又不想來回折騰,所以選擇水管頭的方向,在2個位置冷排都可以放置的地方。

現將冷排豎向放置在側面的位置,而機箱底部則是放置了其他的3個風扇。

那麼這樣設計裝好的的效果如圖,右側是三個水冷風扇,往外排風。機箱底部是三個風扇,向機箱供風,同時機箱後部有一個風扇排風。

所以在這樣安排的情況下,這款安鈦克P120機箱的散熱是底部三個風扇進風,後部一個風扇和右側三個風扇排風散熱。

連接好接線排HUB和控制盒,啟動電腦,先來看看效果吧,全機箱RGB色彩還是很靚的。

看看ZEROZONE BMR-36 360的這款冷頭的RGB效果,除了頂部有外,底部同樣也有個雙環的RGB效果,讓色彩更加絢爛多姿。

RGB控制,可以呈現不同的色彩,配上安鈦克P120的雙側透玻璃設計,那麼整個機箱變成了彩色展臺,沒有壓迫感。其中ZEROZONE的水冷頭和ARGB冷排彩色燈光,很好的同其他風扇燈光融合一起,協調一致。

ZEROZONE BMR-36 360的這個3個內圓外方的風扇,看上去別有風味。

閒話少說,我們來看看這種情況下的散熱效果吧。這次測試的平臺配置是Z390+i5 9600KF,32GB內存,RX470顯卡。

測試用的是OCCT測試軟體,測試下不同工況下的散熱效果。首先看下待機下的溫度。CPU在35度,而GPU在大約46度左右。

這個時候的風扇,GPU風扇不轉,而CPU和水冷風扇在800rpm,三個進風風扇在740rpm

然後進行最耗電的壓力測試,就是將CPU和GPU的利用率都是最高負荷,達到100%的情況下運行。運行三分鐘後,CPU溫度壓制在63度左右,而GPU溫度穩定在了70度左右。

而散熱風扇,CPU和水冷風扇是1351rpm,進風風扇是790rpm,顯卡風扇是1800rpm。

那麼看到,在這種情況下,ZEROZONE 的BMR-36 360水冷成功的將CPU溫度壓制到了70度以下。

再來試試AIDA的極限測試,同時用OCCT記錄觀察參數和曲線。

在這裡,CPU的溫度控制在57度,GPU控制在70度左右。

這時,CPU和水冷風扇是1180rpm,進風風扇是900rpm,而GPU風扇是2500rpm。

不同軟體壓力測試對CPU的要求不同,在OCCT下看package power達到了100W,而AIDA64的壓力測試則只有60W,大概這也是OCCT測試結果較高的原因。

然後我們將水冷冷排的位置換到了機箱的下面,而新風風扇改到了側面,結果整個機箱內的風道就完全變了,變成了右側進風,下方底面和後面出風的設計。

當然,機箱還是和RGB效果還是一樣的好看。

首先還是OCCT的壓力測試,顯示CPU溫度在68度左右,GPU先看溫度在73度左右。

再來看看風扇的轉速,CPU和水冷散熱是1700rpm,進風風扇是1300rpm,而GPU是2270rpm。

從整體來看,無論是溫度還是風扇轉速,都比前面冷排在側面的溫度要高一些。那麼AIDA64的測試結果如何呢?

首先看溫度表現,溫度在57度左右,顯卡溫度在74度左右。

而各個風扇的速度,CPU和水冷風扇是1260rpm,進風風扇是860rpm,GPU顯卡風扇是2260rpm。

我們看到,同水冷排在側面相比較,這個冷排在下面的時候,AIDA64極限測試的結果相差不多,CPU溫度類似,而顯卡溫度略高。

補充一點,在上面各個壓力測試的情況下,CPU的頻率一直在4300MHz,沒有掉頻,說明ZEROZONE BMR360的水冷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通過上面的對比測試,首先在OCCT的極限壓力測試下,2種不同的冷排位置,最終都將CPU溫度壓制在70度以內,可謂效果明顯。同時通過比對,可以看到,冷排在下面的時候的效果,比起冷排在上面側面的效果略微差一些。

那麼分析原因,冷排在側面的時候,底部是3個風扇進風,直接吹顯卡,並且可以到達主板。其中最右側的進風直接到水冷排風這邊,三個排風都可以用到新風。

而當冷排在下面的時候,進風是吹到側面的玻璃上,然後通過漫反射到機箱內部的,影響了進風的效果,冷排的三個風扇,右側是是享受進風,而左側的2個,則是通過顯卡周邊的風扇散熱的,在帶走顯卡熱量的同時,間接略微影響到了CPU的散熱效果。

通過這次的測試,得到了幾個結論,第一,即使是水冷,冷排的不同位置對於效果也會有輕微的影響,雖然沒有風冷位置不同那麼明顯和重要,但也是有影響的,也是需要考慮的。其次,

ZEROZONE BMR-36 360水冷散熱的效果還是很好的,可以很好地壓制CPU散熱,效果明顯。第三,光汙染還是需要的,讓機箱好看多了。

相關焦點

  • 120厚冷排 安鈦克H900水冷散熱器評測
    水冷散熱器是消費者關注的CPU散熱產品,水冷散熱器具備著良好的散熱效果以及方面安裝的特點。水冷分為一體式水冷和分體式水冷,這兩種水冷產品試用的人群不太相同。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適用於想接觸水冷但對水冷不太了解的消費者,而分體式水冷散熱器適用於那些高端消費者,對水冷有著一定了解的消費者。
  • 不可不知冷排選擇4法則 水冷知識大講堂
    在之前的水冷知識大講堂中我們為網友們提到過冷排經常可以見的有120、240、36-、480等類型,這樣的尺寸是通過可以安裝120mm風扇來規劃的。在日常使用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冷排的長短、薄厚都會有所不同。
  • 水冷不必360冷排240就夠了?電腦散熱效果超頻三水冷測試
    拿掉之後,下面是環保定製紙盒,裡面是有水冷排、水管、水冷頭,三個白色的盒子,應該是2個風扇和一個配件盒。這點不錯,看上去整齊多了。我用過的其他水冷,風扇和配件都是在塑料包裡,第一眼感覺有些亂。取出冷排,嚴格來說是冷排+水管+水冷頭,因為是一體水冷,所以是一塊。冷排是13道的,比較寬,面積大散熱效果會更好一些。做個對比,右側是其他品牌的,左側是超頻3的。
  • 酷冷至尊ML360 Sub-Zero水冷散熱器評測:十代酷睿居然被壓到0℃
    不久之前,酷冷至尊發布了一款與英特爾聯合研發的旗艦級水冷散熱器——ML360 Sub-Zero,它獨特的產品型號「sub-zero(絕對零度)」就展示出它的非凡之處,它最大的亮點就是能將CPU的溫度壓制到0℃以下。
  • 鋁合金水冷泵+炫影燈效,BAROW炫影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開箱
    這次推出的炫影系列應該是BARROW的第一款面向大眾消費的一體式水冷產品,專業性方面應該不會有問題,那麼做工、散熱效果、燈效等方面做的如何呢,開箱走起~說實話,炫影這外包裝和其它友商品牌一比,顯得顏值差了不少,毫無質感可言,建議廠家多和友商學學,把產品的外觀啊、特色啊、功能啊什麼的都設計上,雖然不能靠包裝吃飯,但提升用戶的第一觀感還是很重要的。
  • 純銅冷頭無框風扇 安鈦克H600水冷評測
    這款新系列散熱器相比較老款產品,在外觀上就是有了不小的變化,散熱器冷排與風扇合二為一,並且採用無框設計,同時水冷頭上帶有LED溫控顯示功能。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下,安鈦克「誅神」系列的其中一款H60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產品吧。
  • RGB水冷散熱器喬思伯天使眼TW2-240測評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鐵血藍色科技前段時間剛剛安裝了一臺新主機,最近正在考慮入手一款性價比高的散熱器,經過多方考察,最後決定入手這款JONSBO/喬思伯水冷CPU散熱器天使眼TW2-240,這款產品有前代做鋪墊,不論是做工還是散熱性能均有所提升,而且還擁有「RGB」燈效
  • 電腦散熱,水冷就比風冷好嗎?
    CPU和顯卡也是僅有的兩個自帶散熱的硬體了,畢竟人家是性能的體現,風冷是標配,高配水冷現也已變得常見。在很多商家的宣傳下,水冷比風冷散熱更好的觀念以深入人心,價格自然要比風冷高出一大截,但這並不意味著水冷就一定比風冷好。大家都知道,水冷選用的散熱介質是水,能更快的將硬體產生的熱量傳遞到散熱片上,但除了散熱介質,其它用料也很重要。
  • 不暴力無真相 一體水冷散熱器拆解圖賞
    通過本次對安鈦克H600 Pr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拆解,想必各位玩家也跟著筆者簡單的了解到了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內部結構到底是怎樣的。其實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並不神秘,它主要是通過水/冷液的循環來將CPU的熱量轉移到冷排,冷排通過風扇散熱後將冷卻的水冷液繼續送到CPU,周而復始的運轉從而散熱。
  • 硬糖:有液體的散熱器就是水冷?詳解PC端水冷散熱系統
    風冷散熱器和水冷散熱器在工作原理上相同,因實現方法不同而命名不同。顧名思義,風冷散熱器即通過風的作用保持發熱部件接觸面的溫度處於正常範圍。但水冷散熱器就沒有字面意思理解那麼簡單。水冷散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過散熱器內部多條水道在經過CPU、GPU等發熱模塊時充分發揮水導熱性強的優勢,在水流動過程中帶走熱量。
  • 盤點水冷電腦中使用的各種類型風扇
    水冷電腦散熱離不開冷排和風扇,可以說水冷系統的散熱好壞,與冷排和風扇直接相關。風扇除了發揮著散熱的作用,還起到了美化裝飾的作用。看一看商家出售的各種風扇,你總能從中感受到硬體設計的潮流與美感。我們把水冷電腦常用的風扇,做一個分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 隱藏在冷排中的大秘密 掌握做好水冷機
    ,同時可以留意機箱是否提供了水冷安裝位置,像我們常見的M-ATX機箱與ITX機箱基本上只會支持120MM冷排安裝,少數會支持240MM冷排。冷排長度規格對比    在上述已經帶大家了解了一下關於尺寸的相關常識,冷排的散熱性能與整個水冷體系是直接相關,不同的冷排內部水路組成了水冷排,但是長短薄厚不一的一體式還是分體式冷排如何挑選
  • 九州風神堡壘240一體式水冷評測:美麗的沉浸式氛圍燈效
    雖然水冷散熱器的價格還是較風冷的更高,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玩家開始接受一體式水冷,散熱性能更好不說,水冷總體來說也更安靜,也不用顧忌太多的風道問題,而且現在選擇水冷的玩家並不單純的在考慮散熱的問題,個性化和酷炫的燈光也是很重要的,所以現在散熱器廠家都推出了很多款式不同的水冷散熱器,九州風神原本的水元素和船長系列水冷就有多款不同外形的版本,現在九州風神又推出了一個全新的堡壘系列。
  • 拒絕高溫,讓芯冷靜,超頻三凌鏡GI-CX360 CPU水冷散熱器體驗
    所以呢,我覺得應該升級一下散熱器,這次我要分享的是超頻三凌鏡GI-CX360 ARGB CPU水冷散熱器,超頻三,作為老牌散熱大廠,其產品品質還是讓人很放心的。超頻三凌鏡GI-CX360 ARGB CPU水冷散熱器冷排側面印有超頻三的品牌Logo,做工看起來相當的不錯,從這個角度看來,預留的冷管長度也是比較充足的,水冷管採用FEP耐高低溫波紋管。超頻三凌鏡GI-CX360 ARGB CPU水冷散熱器的冷頭上貼有一層保護膜,隱約可以看到超頻三的品牌Logo。
  • 輕鬆跨入頂級360水冷行列、酷冷至尊B360 ARGB一體式水冷 評測
    B240 RGB水冷,其散熱效能非常出眾,直接一步邁入頂級240水冷的行列,但是其售價卻不到450。今天要測試酷冷至尊的B360 ARGB水冷,同屬於B系列,只不過換裝了360的冷排,售價同樣非常低,不到600,看看又會有那些頂級水冷在散熱效能方面被其拉下馬 二、酷冷至尊( CoolerMaster )B360 ARGB一體式水冷 開箱 ▼熟悉的包裝設計,熟悉的酷媽紫
  • AMD幽靈靠邊站,酷冷至尊冰神G240RGB水冷散熱器體驗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因為從裝機後機箱硬體溫度來看,散熱效果令人滿意,可以預測新機箱新風道下會有更好散熱效果。接下來我就從開箱開始跟大夥聊聊我的裝機體驗。開箱酷冷至尊G240包裝一覽:經典深灰底色+紫色塊點綴,正面彩圖展示主體RGB特徵。
  • 九州風神堡壘360EX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評測:更為個性化,更具效能
    與上代不同的是,可以明顯看到堡壘360EX採用的新款冷頭有上下兩層,至於分層的目的呢,就是用來增加冷頭的可定製性的。位於冷頭一側的水管接觸部分經過金屬工藝加固,確保其不會發生漏液現象。再說說冷排。九州風神在冷排上設置了自有專利的洩壓囊,這也是他們的防漏液技術的核心要點。
  • AMD平臺水冷DIY教程,自己換一體化水冷器!
    我是個宅男,大部分時間都在看別人玩DIY,自己也痒痒了好久,雖然中間也換過內存、加過顯卡、換過風冷,但是還一直沒玩過水冷,這次下定了決心要玩一次,不過考慮到自己只是個普通用戶,動手能力並不是特別強,所以就選擇了酷冷冰神B120一體化水冷。
  • 給高溫預警降降溫,LIAN LI極圈240一體水冷使用體驗
    在選擇水冷產品時,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首先看水冷的冷頭設計有沒有足夠的吸引力,畢竟作為一體水冷最直觀的還是在冷頭設計上。金屬冷頭覆蓋+鏡面設計,鋁製冷頭在質感上還是有著不俗的表現的,冷頭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可以根據冷頭不同的安裝位實現手動旋轉調整LOGO位置來達成整體的協調。冷頭採用TCT三腔設計,水泵腔體、連接腔體和吸熱腔體三合一的設計,使得液體在冷頭中流體阻力變得更小。
  • RGB燈效隨心切換,簡單易上手的海神240水冷散熱器體驗
    現在CPU性能越來越強,同時對散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所以要想充分發揮CPU的性能,還是要選一款散熱效率高的散熱器,而在水冷和風冷這兩種散熱方式中,水冷相對來說佔用的機箱空間會更少一些,而且能夠帶來更加漂亮的燈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