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唱歌好聽,必須具備4大要素,氣息,發聲,咬字,做好這3個基本訓練,再加上顫音、哭腔、氣聲等唱歌技巧,你的唱歌水平會上一個層次,以下是小編練習的訓練計劃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氣息
在學聲樂前,小編有幾點注意事項要和你們說:
1、不要坐著練習,一定要身體保持直立。2、如果唱不了太高的音,不要妄想在幾天內學會高音,更不可以大聲嘶吼。3、訓練開始前,先開嗓,可以多說會話,也可以讀幾遍你想學的歌。4、在練習唱歌中,如果有嗓子疼,或肩膀、脖子僵硬的狀況的發生,可以停止唱歌適當的休息放鬆,做幾個伸展運動的調整。5、練習中,需要準備溫熱水3杯,以免喉嚨幹,飯後30分鐘後,可以練習唱歌,這個很重要。
練氣息:
方法一:「打嘟」 就是吹嘴唇發出嘟的聲音 要穩要長 剛開始可能能持續十幾秒 每天堅持 聲音不用很大 可以持續一分鐘
方法二:體會方法,微笑著打哈欠前期輕輕吸氣,保持住口腔內部打開(例如發 ou 歐的口腔內部狀態),吸氣後自動下降橫膈膜(胸腔無膨脹,肚子會膨脹一些),並保持住橫膈膜靠下的位置,就會保持住氣息,但腹部肌肉要有彈性,不要僵硬。
重點1
喉頭一定要下放,並時刻保持住相對低的位置,穩定它,甚至有點向下拉的感受,讓這個下拉與胸口支點相結合。吸氣打開口腔,在口腔內部擴張的瞬間就要下放好喉位,時刻保持!!!
重點2
(橫膈膜吸氣時下降上腹部膨脹,發聲時保持住橫膈膜下降,上腹部不內縮,無論吸氣還是發聲上腹部不要僵硬要有彈性。)
二、發聲
支撐是高音、長音、音域廣,不擠壓嗓子等的根本,是基礎!是每個喜歡唱歌、喜歡研究聲音,包括播音人員必須要練習的東西!需要堅持,需要天天練習。
我推薦個練習方法,可以試試用護腰帶來練習,但不要綁的太緊
放的位置是軟肋,就是肚臍眼上面,肋骨的底部這個部分。
不要束的太緊!!!
(如果出現頭暈缺氧,停止練習!不要練習過度,不要用力過大)
每次吸氣的時候(先放鬆,放下來!)
像 自然的聞花一樣(熟悉後換成嘴巴!)
(會感受到上腹部把束腰帶撐起來一些,不要僵硬,不要吸太多,像聞花一樣,想像一個帥哥和美女遞過來一朵花,聞一聞。或者像睡覺時,自然的吸氣,不懂的晚上睡覺時候體會下自然的吸氣。)
三、咬字
咬字不清晰通常非為兩種狀況:
1.普通話不標準,唱歌有口音帶入;
2.咬字不清楚,即所謂口齒不清。
清晰的咬字最大的好處就是對歌曲情感表達有所幫助!
例如之前大熱的進口小哥哥迪瑪希在《歌手》上演繹《秋意濃》的時候,就被不少人吐槽了口音問題,所以聽他唱歌難免注意力都會被吸引到了他奇怪的口音上。
我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是一個在德國學歌劇的朋友教我的,他們都用這個來訓練唱歌的咬字。
就是輕輕咬住一根鉛筆,不要用力,剛好讓鉛筆不掉就行。
然後唱歌。
這個主要是練舌尖辯字。
跟著兩首歌唱過之後,你再正常唱一首歌,你會發現唱歌會很不一樣。高音也會更輕鬆。
唱歌和說話的區別主要在於口腔和口咽腔形狀。
多練元音轉換的話可以緩解不同字音帶來的發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