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家住北碚區北溫泉9號小區的70歲居民吳國華,來到一家駕校報名學車。「我和老伴愛旅遊,每年夏天喜歡去周邊一些地方避暑,但是自己不會開車,出行不方便。得知現在七十歲以上居民也可以考駕照後,就趕快來報名學車。」吳先生說,等他拿到駕照後就去買一輛房車,然後帶著老伴到全國各地走走看看。
據記者了解,目前,我市有424家駕校,年培訓能力達170萬人。但是2019年只有62萬人學車,駕校培訓能力嚴重過剩。現在70歲以上可以考駕照後,老人學車潮會來嗎?重慶的駕校是否作好準備?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現象:不少老年人想圓開車夢
其實,像吳先生一樣想圓開車夢的老人並不在少數,今年62歲的陳婆婆已在主城區某駕校學了一段時間。
陳婆婆說,家裡外孫和孫女已讀小學,基本上是孩子父母帶,她和老伴閒下來的時間越來越多,於是就想去駕校學車,方便今後出去自駕遊。但因年齡比較大,一直沒有勇氣去。
當她去駕校諮詢時,從駕校了解到去年有一個接近70歲的吳軍燕大姐,當年4月8日報名,10月10日就通過全部考試拿到了駕照。「我比她年輕,她能過,我也能過!」於是,今年6月份,陳婆婆便在駕校報名,科目一以97分的成績順利通過,近日又以98分的成績順利通過了科目二。目前,陳婆婆正在為科目三考試做準備。
吳先生說,平時去周邊避暑和旅遊,大多數時候都是和同齡人一起,但是會開車的人不多,要約著一起其實很不方便,得知他報名學車後,其他三四個七十多歲的「老兄弟」躍躍欲試,也準備去駕校學車。
老年人學車,是他們的個人選擇,它有利於豐富老年人的業餘生活,更有利於提高老年人自我價值的認同感,值得社會鼓勵。但同時,老年人在學車過程中,也應該遵循以下原則。一是量力而行,老年人學車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精神狀況等實際情況來安排和實施自己的學習計劃,不應該有過重的心理負擔。二是應當重視學車過程,嚴格遵守交通法規,需明白在交通規則面前不分年齡、不分長幼。
機遇:老年人市場消費能力強
「我今天已經接了幾個電話,主要諮詢七十歲以上老人學車有哪些要求。」主城區某駕校的沈校長告訴記者,在新政策沒有出來前,他們駕校有一些老人在報名學車,但是人數不多,只佔總學員的10%。現在七十歲以上老人可學車政策開放後,諮詢的人不少,預計學車的老人應該會增加。
主城區另一所駕校的校長告訴記者,政策剛剛落地,還看不出會有多少老年人會來學車。「我們雖然相信會有不少老年人來學車,但是這個量不太好把握,畢竟老年人學車困難多,限制條件也不少。」這位校長說,不過非常歡迎符合條件的學員前來報名學車。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駕培分會專家委成員遊老師告訴記者,從全市學車學員年齡階段看,主要集中在20至35歲,55歲以上學員只佔學車總人數的10%左右。遊老師認為這個政策對促進行業和社會經濟發展也是有非常大的幫助。老年人市場其實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強大學車消費群,他們有錢有時間,學會開車後肯定會購車。
來自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的數據顯示,2018年重慶市常住總人口數為3101.79萬人,15-64歲為2134.96萬人,65歲及以上為437.35萬人。市駕培行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我市年齡結構,65歲及以上老人在437.35萬人。七十歲以上老人學車政策實施後,437萬人群是一個可挖掘的學車潛力,目前全市估計在10萬人左右有學車意願。現在學車手動擋在3000元左右,自動擋在3500元左右,如果駕校抓住機遇,也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調查:學習周期會比年輕人要長
重慶市道路運輸事務中心介紹,截至目前,我市駕校有424家,年培訓能力達到170萬餘人次。統計顯示,2014年全市駕校實際招生數量為81.5萬人,2015年實際招生數量為80.4萬人,2016年招生數量為81萬人,2017年招生數量76萬人,2018年招生數量下降至62萬人,2019年招生數量62萬人。
目前主城區有駕校160多所,不到1萬臺教練車。主城區2019年實際招生數量29萬,平均算下來,今年主城區的每臺教練車只有30名學員。我市駕培市場已經嚴重飽和,駕校經營情況不容樂觀,虧損現象較普遍。
遊老師表示,老年人學車最大的顧慮就是擔心自己記憶力差,學習接受能力差、反應慢、學得慢,怕被教練罵怕被駕校嫌棄,無形中這些顧慮也攔住了很多想學車的老年人。這就需要駕校進一步提升教學服務,用心服務好這一細分學車群體,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如果看得到機會的駕校通過服務提升,肯定能刺激一部分老人學車。
主城區某駕校的李教練對老人學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人一般反應較慢,動作的協調性較差,學習周期會比年輕人長。但老人也有老人的優勢,那就是態度認真,學習刻苦。學會以後,有慢、穩、讓的駕駛習慣,大大降低了行車風險。」
縱深:為何老人學車叫好不叫座
機遇和挑戰並存,雖然有好政策,但是很多駕校卻也很擔心安全問題。
主城區某駕校的沈校長說,老人學車體檢項目與年輕人相比多了幾樣,即增加記憶力、判斷力、反應力等能力測試,其他體檢一樣:身高、體重、血壓、心電圖、肺功能、聽力、雙目視力、辨色力、視野、心理素質、操作機能等。
「老人有沒有疾病駕校不知道,這就有一個隱患,我們擔心在練車過程中,萬一出現如猝死這樣的突發事情,駕校就有可能承擔責任。」沈校長說,雖然這樣的突發情況與駕校並沒有直接關係,但其親屬不一定會這樣認為,到時候會出現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北碚一所駕校的負責人表示,像重慶的夏天非常炎熱,老人學車身體能否承受,考試時會否過於緊張,老人的心理素質是否過硬……也是他們所擔心的。「學費才幾千元,但是如果出了事,可能幾個幾千元都解決不了問題,真有一些得不償失。」
這樣的擔心是大多數駕校的心聲,寧願少賺錢,也不願意惹麻煩,造成老人學車叫好卻不叫座。
市駕培行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已從多所駕校了解到這些問題,除了學車的老人主動向駕校說明自己的身體狀況外,還有就是保險公司與駕校合作,加強提供學車意外保險。
對於這些擔憂,遊老師建議駕校單獨開設老年學車班,從招生到培訓單獨設置。當然單獨開班,需要更耐心的教練,更長的練車時間,可能相應的駕校成本會增大。「身體比不上年輕人,所以只能用時間來熬。老人學車肯定比年輕人要慢,周期會更長,學費有可能會增加。」
沈校長告訴記者,他們正在考慮單獨開設老年學車班,而且後期在營銷方面也會所有區別,針對老年人學車的宣傳會更有側重點。
記者還走訪了兩路、沙區、北碚多所駕校,綜合來看目前駕校更多的還是在觀望,一是對老人學員數量把握不準,二是對學費究竟設置多少合適,還沒有進行綜合測算。
兩路一所駕校負責人表示,這不會引發老年人大規模的學車潮。畢竟政策也才實施不久,各方面都在試探、觀望,會有一個滯後性。「大家都在等著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看看其他駕校的效果。」
提醒:老年人學車應注意什麼
主城區某駕校的李教練,結合自己10多年的從業經驗,給老年人學車提出了幾點建議:
1.學車應首選自動擋,自動擋的操作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也比較容易學會。
2.視力不好或者是有突發疾病的老人,建議不要學車。以免學車過程中的緊張焦慮導致身體不適。最好隨身攜帶一些急救藥品。
3.學車的時間不要過於密集,應該是練一段時間,適當地休息休息,而且要避開夏天中午或天氣較冷的時候。
4.如果學車過程中有不舒服,要馬上告知教練或聯繫家人,以免發生意外。希望子女們隨時關注,儘量抽時間陪同學車。
(來源:華龍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