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高

2021-01-10 影視大歌

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高

剛剛才送走元旦,春節就即將到來,春節被稱為陰曆年,原來的元旦稱成為陽曆年,在陰曆年的熱鬧和重要程度遠遠要超過於元旦,因為它意味著新的一年的開始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可是對於陰曆和陽曆的區別主要是因為周期參照對象不同,我們在用的陰曆年嚴格意義上講陰陽合厲,歷史悠久。自古以來便被運用在人們的生活當中,而且還用了二十四節氣作為補充,還用了閏年的方法使之符合回歸年。

中國的歷史十分悠久綿長,在中國這麼多年的歷史中,漸漸誕生了許多與厲法相關的傳統文化。在其中很多俗語變都是跟這種陰陽厲有關,今天我們要講述了一句俗語就是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就是其中之的一句俗語,這句話也形象地表明了老祖宗的高超的智慧。因為很多人都聽說過這一句俗語,這就是俗語是對人們農曆閏年的一種觀察總結。他的意思大致就是說在閏年中閏九月是比較難遇見的,所謂七年偶讀不見得有一次。可是在立春的時候恰在大年初一的那一天的現象更是百年難遇。

其實關於閏月很少有人去關注,人們只知道每過四年就是一個閏年,所以會閏月就是因為我們農曆曆法的計算是以月圓月缺來計算周期的,在農曆中每一個月不超過三十或者二十九天,這樣一年十二個月就不會超過三百五十餘天。相比陽曆的話少了十幾天,這樣一來,我們每三年就要閏一個月,在閏月中我們常見的大多為五月或者六月,可是對於閏九月人們發現並不常見。我們再一次為了驗證下這句俗語的準確性我們還特地去查了一下這前前後後的日曆,發現閏九月上一次出現在2014年再上一次要追溯到百年前的1832年下一次就直接追隨到了2109年。這期間不僅僅是七年難遇而是七十年難遇啊!不得不說古人對閏月的觀察還是非常細緻的這個閏九月的確很不常見。

這前半句我們驗證了之後是真的,不過是後半句到底是真是假呢?初一和立春真的會百年相遇嗎?其實立春的時候是我國有二十四節氣的一個節氣,它代表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的春季即將要到來了,這個節氣大約在每年的二月三到二月五日,人們認為春節這一歡快的時期,如果恰巧跟立春是同一天,那就是非常喜慶和吉利的,上一次立春與春節在同一天是1992年,下一個,在2038年,這期間差不多有三四十年的差距,雖然沒有俗語說的百年那麼長,可是也比較難遇見。

我們今年的立春在二月四日,正好是在熱鬧的大年三十距離初一就只有一天之隔而已,這樣的日子也是非常少見的就算2019年我們沒有遇到閏九月跟立春春節同一天,可是我們依然每一天和每一年我們都會感受到非常的快樂和幸福。

相關焦點

  • 俗語: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2021年能遇上嗎?
    導語:俗語: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2021年能遇上嗎?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變成了一個整體,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繫更加密切,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文化輸出的現象,自從開放以來,我們輸出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很多文化,和世界接軌。
  •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寡」?這裡所說的「寡」指的就是「寡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寡婦年」,意思就是在這一年中沒有立春這個節氣,當然這裡所說的是農曆,由於陰曆和陽曆有一定的偏差,每年大概有11天的誤差,因此為了補齊誤差,每過幾年就會出現一個閏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陰曆和陽曆不至于越差越多。
  • 2020年是雙春年,俗語「鼠年難逢雙春年」,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大家好,歡迎來到「村東張二狗」欄目,每日分享最新的三農資訊,以及農業小知識,喜歡的不妨點擊上方關注訂閱喲,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2020年是雙春年,俗語「鼠年難逢雙春年」,是啥意思?有何講究?金豬辭舊歲,玉鼠迎新年,時間飛快,轉眼即逝,錢沒賺多少,又該過年了。
  • 後天臘月,俗語:「千年難遇閏臘月,一閏雙春好姻緣」,啥意思?
    而農曆又有閏月的說法,如果出現了閏臘月,是不是要過兩個「除夕」呢?老話說:「千年難遇閏臘月,一閏雙春好姻緣」,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閏臘月」?閏臘月指的就是農曆一年中有兩個十二月,其實很多人都分不清閏年、閏日和閏月有什麼區別。
  • 農村俗語:「鼠年難逢雙立春,農家喜宴把肚撐」,20年有啥講究?
    農村俗語:「鼠年難逢雙立春,農家喜宴把肚撐」,20年有啥講究?盼望著盼望著春節就來了,又是一年過去了,嶄新的一年就要來了,一個新的年代也要到來了。在過去農村都有這麼一句俗語,「鼠年難逢雙立春,農家喜宴把肚撐」,恰好過幾天豬年就要結束、鼠年就要來了,大家都知道這句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嗎?其實不說大家也應該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每逢鼠年都很難有兩個立春,家裡人辦喜宴肚子都吃的飽飽的。所謂的立春顯然就是二十四節氣的其中之一,也是一年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
  • 明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寡年不遇春,逢牛米生蟲」,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寡年不遇春,逢牛米生蟲」,啥意思?快到年底了,人們都開始在總結一年的得失,也都在憧憬未來一年的新生活,新計劃了。對於老年人,特別是農村稍微年紀大一點的,都知道寡婦年的說法,並且還知道寡婦年不能結婚的說法,因為寡婦年沒有「春」。大家對這個「春」是不是有自己的理解呢?我希望你不要想多了,不要想到春心蕩漾了,這裡所說的「春」是指立春節氣,無春,就是說沒有立春節氣。
  • 閏正月是什麼意思?要過兩個年嗎?閏正月多少年一次
    閏正月是罕見的閏月,從18世紀~22世紀沒有出現過任何閏正月,而在2262年的日曆上有一個正月和閏正月,很多人不知道是啥意思,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閏正月是什麼意思閏春節,又稱閏正月,原則上春節過第一個正月的開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裡,農曆閏正月只發生6次,非常罕見,其年份分別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到了閏正月的時候則不過節,也有少數地區過完第一個正月的春節以後,到了閏正月的時候也過閏正月的春節,因為閏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閏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節來過。
  • 明年是無春寡婦年,俗語「無春不起房,寡年不婚嫁」,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無春寡婦年,俗語「無春不起房,寡年不婚嫁」,啥意思? 今天是12月31號了,而明天可以說就已經是明年了,也就是陽曆的2021年元月1號,但是我們所說的明年是無春寡婦年,並不是指陽曆的,而是指陰曆2021年,這要到陰曆2021年正月初一才進,這個年才是無春寡婦年。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閏四月,吃樹葉」,這確實是老祖宗們留下的一句俗語,形成於傳統的農耕社會。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其實上點年歲的人都知道,吃樹葉,是挨餓的代名詞,不用說舊社會過來的人,上世紀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農村人也都有過過吃樹葉、吃樹皮的經歷。」
  •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啥意思?小孩出生時間有什麼說法?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啥意思?小孩出生時間有什麼說法?尤其是在農村裡,村裡老一輩的老人們,經常會用俗語來說話或者代指,我記得有一句俗語就叫做: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這句話很多村裡人都說過,但是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又蘊含著什麼樣的道理呢?
  • 俗語:「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兒別在河邊走」,老祖宗說的啥意思
    俗語:「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兒別在河邊走」,老祖宗說的啥意思一直以來,我們都非常重視安全問題,小的時候,不管走哪兒去,父母都會注意著我們,去哪兒玩也要提前給父母說一聲。問母親為什麼,母親就用「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別在河邊走」這句俗語跟我解釋了其中的道理,我才明白,原來父母是擔心我呢!
  •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小孩生在初一和十五,有啥講究?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孩子出生有啥講究嗎?中國的俗語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這些俗語是以前農村的長者根據生平經驗加上古人的智慧所流傳下來的語言,經過上千年的發展、積累下,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這就叫做「俗語」。
  • 因為百年一遇的「閏四月」到了
    對不起,今年您得多等會兒,因為今年農曆四月過後,還有一個百年一遇的——「閏四月」!庚子鼠年出現「閏四月」,年長384天天文專家介紹說,農曆庚子鼠年為閏年,農曆四月後還緊跟著一個「閏四月」,兩個農曆「四月」共計59天。
  • 2021年是寡年,老話「牛遇寡年,人旺谷收畜不旺」,啥意思?
    導讀:2021年是寡年,老話「牛遇寡年,人旺谷收畜不旺」,啥意思?離2021年時間越來越近,人們關注2021年的年景運程就越強烈,每個人都想在2021年有個好的彩頭,趁著是辛丑牛年,人們希望能夠「牛氣沖天」,給自己帶來好運。
  • 俗語「鼠年難逢雙春年」,都說鼠年是道坎,這句話有道理嗎?
    古人有句俗話說「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講的也是鼠年這道坎,這句話如何理解呢?寡婦年和雙春年?中國的傳統曆法——農曆,是一種陰陽曆,計算起來非常繁瑣,但絕對比世界通用的公曆(太陽曆)更為科學。
  • 閏月與閏日有什麼區別?你知道什麼是閏日嗎?人怕閏日生是啥意思
    老話說:「人怕閏日生,豬怕臘月壯」,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閏月?人們最常用的一種曆法就是農曆,而傳統的農曆是以陰曆為基礎,其中又有陽曆的成分,也就是陰陽合曆。陽曆指的就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準確的時間是365.24天,而陰曆則是根據月亮的圓缺變化而制定的,也就是月亮繞地球一周的時間。
  • 古代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是啥意思,你是幾時出生?
    古代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是啥意思,你是幾時出生?文丨蟈蟈論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許多獨特的存在,比如聞名世界的功夫,現在很多人提起中國都會想起中國功夫。但是我們還有許多其他的文化沿著歷史的長河流傳至今,比如我們今天要說到的俗語。
  • 明年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見春,地收人不收」,是啥意思?
    隨著新一年馬上就要臨近,關於2021年的新消息也越來越多,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沒有立春的寡婦年,在農村有「寡年不見春,地收人不收」的說法,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古人說「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挺有道理
    這些民間的俗語,都是老祖宗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比如說「男好帶毛,女好帶膘」、「男怕孤,女怕寡」、「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等等。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的智慧,就比如說我們村裡經常會聽到有人說「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仔細想想其實這句話其中,蘊含著很深的古代哲學理論。
  • 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牛遇寡婦,四馬馱谷」,啥意思?
    導讀: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牛遇寡婦,四馬馱谷」,啥意思?今天已經是元旦了,是新年第一天,是2021年第一天,不過,這裡說的是陽曆新年,而我們是過傳統的農曆新年,也就是說我們要過正月初一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