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物園觀察」小組呼籲取締海洋動物表演,少建海洋館、減少對海洋魚類海洋動物的購買、捕捉和圈養!
2011年5 月1日,「中國動物園觀察」小組集中對北京三家海洋館(北京海洋館、太平洋海底世界、工體富國海底世界田徑海洋館)和天津極地海洋世界、 天津動物園水生動物館(棲瑰館)進行觀察調研,發現其中絕大多數都有動物表演。其中北京海洋館、天津極地海洋世界動物表演場次較多,規模較大,太平洋海底世界水生動物表演場次也較多。一些海洋動物表演,如海豚、海獅表演,包括海獅倒立行走、單鰭倒立、接/轉呼啦圈、海豚拉皮艇、海獅在小水池中接項圈、海獅學海豹在地上行動等,難度均較高,對海洋動物傷害很大,訓練過程危害動物健康;而一些釣魚餵食項目已經造成動物傷害,海洋館海洋動物福利狀況堪憂。
因此,觀察小組呼籲,儘快取締海洋動物表演,減少虐待,減少海洋館等類場館建設,合併資質粗陋的海洋場館,妥善安置海洋動物,大幅減少捕捉、購買海洋動物與海洋魚類!
具體建議如下:
一、 呼籲全面禁止海洋動物表演
動物表演的實質是通過殘酷的訓練強迫動物做出某些動作或聲音以供人類取樂。海洋館、海底世界類場館的海洋動物表演也是如此。這些表演和訓練會給海洋動物的身心造成傷害,縮短動物的壽命,降低動物的生活品質,向公眾傳遞的信息是,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動物的痛苦之上的錯誤觀念。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多數海洋館、海底世界類場館都在進行海洋動物表演,節假日的表演場數更是達到平時的兩倍。這樣高密度的表演對海洋動物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在住建部已經出臺「意見」,要求停止動物表演的背景下,我們呼籲所有海洋館、海底世界類場館立即停止現有的海豚、海獅表演,減少對海洋動物的傷害。呼籲政府有關部門儘快制定相關意見乃至法規取締海洋動物表演,對海洋館加以規範。
二、 減少海洋館等類場館建設,減少捕捉、購買海洋動物與海洋魚類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水族館專業委員會的數據顯示,1932年至1994年,62年中,我國共誕生了13個水族館;而1995年至2002年,數年間全國就新建了25家海洋館。近幾年我國的海洋館數量更是急劇增加,許多城市已建成兩家甚至多家大型海洋館(如北京現有三家大型海洋館和海底世界場館)。缺乏宏觀控制導致重複建設,再加上展示的形式和內容雷同,會降低海洋館的重遊率,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因此,我們呼籲政府部門對興建大型海洋館進行科學規劃和嚴格審批,控制大型海洋館的數量,同時對已有的資質粗陋、經營狀況不佳的海洋館進行整合,妥善安置海洋動物。
海洋魚類和其他各種海洋動物在自然狀態下生活在廣闊的大海中,有著各自不同的食物鏈、生活方式和適宜的生存環境。海洋館中狹小的水池和水箱無法模擬海洋動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環境,甚至還會對海豚等依靠回聲定位來聯絡和航行的海洋哺乳動物造成巨大傷害。事實上,海洋館維持費用極高,魚類死亡率較高,每年需要大量補充海洋動物和海洋魚類,不利於保護世界珍稀魚類,助長非法捕捉珍稀海洋動物的行為。我們呼籲海洋館減少對海洋動物和海洋魚類的捕捉、購買和圈養,讓海洋動物們在大海中自由自在的生活。
三、 強化海洋館科普教育功能
海洋館應重視自身的科普教育功能,更多地利用高科技影像和圖片文字說明等,向遊人普及海洋科學知識,模擬海洋環境以供遊人觀光,而不是一味購買海洋活體動物和魚類、用危害海洋動物以及毀壞海洋生態的方式來展示。海洋館應該成為保護海洋魚類和動物的場所,重視社會效益和公益,提高大眾海洋環保意識、保護水生野生動物、關愛地球家園。
「中國動物園觀察」小組:
莽萍 主持
李秋妍 執筆
王耀平、王啟明、 羅天、顏四海、孫才真、管浩然、劉曉宇、劉慧莉、邱虹、程暉、馬駿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