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我國已上榜23處

2020-12-17 大案現場

據新華社報導,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執行理事會於12月8日晚,公布了「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申報的四項水利工程全部成功入選,分別是福建省福清天寶陂、陝西省龍首渠引洛古灌區、浙江省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廣東省佛山桑園圍。

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達到23處,成為擁有遺產工程類型最豐富、分布範圍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

很多人會好奇,聽說過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那什麼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呢?除了最新加入的四處,中國還有哪些水利工程被列入了榜單?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有怎樣的意義呢?

什麼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要了解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是什麼,首先不得不介紹一下其背後的運營組織——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以下簡稱「ICID」)。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普遍關心增加糧食產量的問題。同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以下簡稱「糧農組織」)成立,並於翌年展開了首次世界糧食調查,調查證實了人們長期以來的認識:飢餓和營養不良廣泛肆虐。

要解決糧食的問題,自然要發展農業,提高生產。糧農組織於1950年組織開展了「世界農業普查」,同時與各國政府召開會議,研究是否能建立糧食儲備,以應對戰爭、自然災害或沙漠蝗等有害生物引發的嚴重糧食短缺或饑荒。

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ICID於同年在印度新德裡成立。

1950年,ICID於同年在印度新德裡成立。 ICID官網 圖

簡單地來說,ICID關心的就是與農業生產有關的話題,而之所以強調「灌溉」與「排水」,是因為兩者與人類農業生產活動息息相關——通過對水與環境的合理管理,以及灌溉、排水和防洪技術的應用,可以減輕水旱災害的損失,促進糧食穩定生產,實現無貧困和飢餓的水安全世界。

ICID作為一個國際非政府間學術組織,為灌溉、排水、防洪、治河等領域的科學技術專家提供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ICID最初有巴西、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亞、義大利、荷蘭、塞爾維亞等11個創始成員國。其最高決策機構為國際執行理事會,在印度新德裡常設中心辦公室,設主席1人、副主席9人、秘書長1人。我國於1983年正式成為ICID的會員國,到目前為止,ICID有近80個會員國(地區)。

2018年,浙江龍遊縣的姜席堰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資料圖

2014年,ICID設立了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World Heritage Irrigation Structures,簡稱WHIS)。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評選的世界遺產不同,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著眼於梳理世界灌溉文明發展脈絡,通過保護灌溉工程遺產,總結傳統灌溉工程優秀的治水智慧,為可持續灌溉發展提供歷史經驗和啟示。

姜席堰始建於元至順年間(14世紀)。 資料圖

渠首自衢江支流靈山港引水,利用河中沙洲建上下二堰引水,灌溉3.5萬畝農田,並為縣城區供水,灌渠沿線利用高差還修建有多處水能利用設施。 資料圖

申報對象應具有100年以上的歷史

在ICID的 官方網站上,可以看到一張地圖,上面標出了自2014以來上榜的所有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所在地。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量已達到105項,遍布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五大洲的16個國家。

有人會好奇,符合哪些標準的歷史遺蹟可以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呢?

據ICID官方文件顯示,有一條硬性的標準是「申報對象應具有100年以上的歷史」,不過在類別上,範圍很廣,可以是古代水車、水壩(主要運用於灌溉),儲水結構(例如灌溉水箱)、攔河壩及其他引水結構,也可以是運河系統、農業排水設施,或者涉及農業用水管理的任何場所或建築結構。

《耕織圖》描繪了古代農民灌溉農田的場景(原畫為南宋紹興年間畫家樓璹所作)。 資料圖

而不管是什麼,它一定是當時灌溉農業發展的裡程碑或轉折點,為促進一個區域的糧食生產、農業發展以及農民經濟狀況的改善上有著卓越的貢獻。

2014年,我國四川樂山東風堰、浙江麗水通濟堰、福建莆田木蘭陂、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入選了第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浙江麗水通濟堰 視覺中國

隨後,2015年入選名單為諸暨桔槔井灌工程、壽縣芍陂、寧波它山堰;2016年為陝西涇陽鄭國渠、江西吉安槎灘陂、浙江湖州漊港;2017 年為寧夏引黃古灌區、陝西漢中三堰、福建黃鞠灌溉工程 ;2018年為四川都江堰、廣西靈渠、浙江姜席堰和湖北襄陽長渠;2019年內蒙古河套灌區、江西撫州千金陂入選

陝西涇陽鄭國渠大峽谷 視覺中國

四川成都,都江堰。 視覺中國

內蒙古巴彥淖爾,河套灌區。 視覺中國

今年,與中國的四項遺產 (福建省福清天寶陂、陝西省龍首渠引洛古灌區、浙江省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廣東省佛山桑園圍)同時列入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還有來自印度、伊朗、日本、韓國、南非的10個項目。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沙溪三十六堰第三堰。 視覺中國

是世界遺產,也是旅行冷門佳地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的許多歷史遺存,除了擁有古老的水利文化和灌溉歷史之外,大多也是風景明秀之地,值得一覽。

比如位於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水車鎮的紫鵲界梯田。據說,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的歷史,起源於先秦、盛於宋明,是中國苗、瑤、侗、漢等多民族歷代先民共同勞動結晶,代表著南方稻作文化與苗瑤山地漁獵文化的融化糅合。

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的歷史。 視覺中國

紫鵲界梯田的神奇之處在於「山有多高,田就有多高」,梯田依山就勢而造,遍布於海拔500米至1000餘米的十幾個山頭,層層疊疊,從空中俯瞰,就像水中的漣漪。並且這裡沒有一口山塘、一座水庫,無須人工引水灌溉,利用的是山泉天然灌溉系統,令人嘆為觀止。

紫鵲界梯田依山就勢而造。 視覺中國

在紫鵲界附近,還有48座瑤人寨遺址等人文景觀,古老的梅山山歌文化也在這裡得到最好的傳承,不管男女老少,站在田坎上,山歌張口就來。村民慶豐收時,還有草龍舞、儺面獅身舞等風俗表演。

在紫鵲界附近,還有豐富的苗瑤文化景觀。 視覺中國

浙江諸暨的桔槔井灌工程也很有意思,據說這種古老的灌溉方式可以追溯至南宋,至今仍被當地村民使用,堪稱灌溉文明的「活化石」。

古井主要分布在諸暨市趙家鎮泉畈村、趙家新村、花明泉等村一帶,這裡海拔只有50米,但周邊山地海拔卻有幾百米,最高處有800多米,因此這裡地下水充盈,村民鑿井汲水,用古老和簡易的水利工程設施維繫著千百年來的農耕文化和生活方式。

桔槔井灌可以追溯至南宋,至今仍在使用。 資料圖

據說,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水井數量曾多達8000多眼,光泉畈村就有多達上千口古井,星羅密布,在全國也堪稱一絕。另外井的樣式也多,大小一樣,有八角井、六角井、方井、圓井,還有唐代古井、錢王井、大王井,不僅年代久遠,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泉畈的意思就是「泉上有畈、畈中有泉、泉在畈中」的意思,歲月久遠,滄海桑田,泉畈一帶的古井依然清澈明淨。

滄海桑田,泉畈一帶的古井依然清澈明淨。 資料圖

在福建莆田,始建於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的木蘭陂被稱為「中國五大古陂」之一,是當時福建最大的引水工程。它把木蘭溪的水源引入莆田南北洋平原,灌溉16.5萬畝良田,徹底改變了南北洋平原「只長蒲草,不長禾苗」的狀況,而其歷時20年的建設背後還隱藏著許多治水英雄的傳說。

木蘭陂被稱為「中國五大古陂」之一。 視覺中國

始建於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的木蘭陂。 視覺中國

相傳,在沒有木蘭陂之前,木蘭溪兩岸的興化平原頻遭洪水和海潮侵害。一位名叫「錢四娘」的長樂婦女,在目睹當地百姓受災之苦後,攜10萬緡巨款在木蘭溪將軍巖前攔溪築陂。誰知水流湍急,建起來的陂堰很快又被山洪衝垮了,錢四娘悲憤至極,投入溪洪以身殉陂。不久,另一名與錢四娘同邑的進士林從世攜金來莆築陂,但最後也因水流過急沒有成功。1075年,侯官縣人李宏再次捐資築陂,他總結前兩次失敗的教訓,在和尚馮智日的幫助下,重新勘察地形水勢,把陂址改擇在水道寬、流水緩、溪床布有大塊巖石的木蘭陂今址,經過8年的苦心營建,終於大功告成。

為紀念錢四娘,當地修建的錢妃廟。 視覺中國

木蘭春漲,白浪滔滔 視覺中國

為了紀念建陂的歷史名人,如今的木蘭陂附近建有木蘭陂紀念館,館內有錢四娘、林從世、李宏、馮智日等人的塑像,還有明、清以來歷史名人撰寫的修陂碑記。館旁還有恩功亭和宋鄭耕的木蘭書堂古蹟。每年春水初漲之際,溪水漫陂入海時,木蘭陂湖光山色,白浪滔滔,更有「木蘭春漲」之美譽。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我國已上榜23處
    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達到23處,成為擁有遺產工程類型最豐富、分布範圍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很多人會好奇,聽說過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那什麼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呢?除了最新加入的四處,中國還有哪些水利工程被列入了榜單?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有怎樣的意義呢?什麼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 浙江第6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誕生!一起探訪其歷史密碼
    北京時間12月8日22時07分,原定於在摩洛哥舉辦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執行理事會改為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辦,會上公布了2020年(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金華市婺城區白沙溪三十六堰與福建天寶陂灌溉工程、陝西龍首渠引洛古灌區和佛山桑園圍4個工程全部申報成功。自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23項。
  • 距今1200多年,江西千金陂灌溉工程遺址,顏真卿和湯顯祖為其撰書
    此外還有清代文學家李來泰寫下詩篇《千金陂》: 「土塍已續華陂績,渤海平原次第尋。冉冉溪光抱城珥,畇畇原野地流金。 更為重要的是,千金陂現灌溉面積2.2萬畝,對當地百姓生活極為重要。 在今年申報的內蒙古河套、江西千金陂兩個古代灌溉工程中,江西撫州千金陂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這是江西繼2016 年泰和槎灘陂「 申遺」 成功後,第二個「 申遺」 成功的古代灌溉工程遺產。
  • 群堰臥霽虹 沃野自茲始 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成為浙江第6個世界灌溉...
    浙江在線12月9日訊(記者 陸欣 楊振華 通訊員 江勤學)北京時間12月8日22時07分,原定於在摩洛哥舉辦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執行理事會改為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辦,會上公布了2020年(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金華市婺城區白沙溪三十六堰與福建天寶陂灌溉工程、陝西龍首渠引洛古灌區和佛山桑園圍4個工程全部申報成功。
  • [公告]碧水源: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
    根據《阿魯科爾沁旗「十三五」國民經濟發展綱要》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把節水型灌溉農業放在國民經濟建設的首位。為了加快白音花灌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和改造渠系配套工程項目,擴大有效灌溉面積,實現水資源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和優化配置,構建節水型灌溉農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人與水和諧發展的戰備目標。
  • 我國再添一處世界遺產!學會用英語介紹名勝,旅遊時大有用處
    就在昨天,我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項目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我國喜提新的一處世界遺產!Congratulations! 我國的大美河山、風景名勝數不勝數,從南到北各不相同,每年都會吸引很多外國人前來遊玩。
  • ...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根據《阿魯科爾沁旗「十三五」國民經濟發展綱要》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把節水型灌溉農業放在國民經濟建設的首位。為了加快白音花灌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和改造渠系配套工程項目,擴大有效灌溉面積,實現水資源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和優化配置,構建節水型灌溉農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人與水和諧發展的戰備目標。
  • 中國古代10大工程,至少領先了世界幾千年?
    從古代開始,中華民族的祖先的創新與勞動力就與眾不同,創造了一批讓世人驚嘆的偉大建築,所以看了它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熱愛自己的祖國呢。襄陽護城河亞洲最寬的人工護城河天下護城河,以襄陽護城河寬度為最。
  • 世界瀕危遺產完全檔案
    雕刻在一片絕壁之上的兩座巨大的巴米揚大佛已在2001年3月被阿富汗塔利班武裝摧毀。2003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同時也在2003年7月5日的世界遺產大會第27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產名錄》。
  • 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聯合國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召開。當地時間2006年7月12日,正式審議通過了我國申報的「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為世界自然遺產。從此,「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也標誌著該區域範圍內的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西嶺雪山、雞冠山—九龍溝和天台山4個風景名勝區同時被列為「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
  • 被稱為最髒的幾處景點,廁所酒吧不算什麼,我國竟有一處上榜
    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盤點一下全球最髒的幾處景點,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可以看到第幾個呢?口香糖牆對於西雅圖這個城市的印象,小編還停留於電影《從北京到西雅圖》中。但是在這裡竟然有著一個被稱為世界上最髒的景點,就是口香糖牆。各種顏色的口香糖組成了一處五顏六色、花花綠綠的牆壁,小編在想得有多少人為這處牆壁做出過「貢獻」。如果你遠觀還能接受的話,我相信那麼走近後絕對會人忍受不了的。
  • 申報世界遺產 南京修繕明孝陵大金門和四方城
    此舉使得明孝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實力又得到增強。  一三九八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去世,禮葬孝陵。鐘山所在三十多平方公裡的土地因為是陵區而受到精心保護,一直延續至今。明孝陵從下馬牌坊起,經御路、大金門(正門)、碑亭、神道、金水橋、文物方門、孝陵門、享殿、內紅門,最後到寶城寶頂。
  • 祝賀炳靈寺世界文化遺產旅遊區,甘肅省5A級景區新增至6個!
    2019年11月,炳靈寺世界文化遺產旅遊區通過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審,被正式列入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名單。創建區域總面積150平方公裡,由炳靈寺石窟、炳靈石林、炳靈湖三大區域組成。
  • 中國3處自然遺產地進入申遺預備名單!貴州這兩地榜上有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今年公布的最新版各國申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其中涉及自然遺產項目的總計有18項。對於中國來說,最明顯的變化是新增了3處申遺點: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貴州三疊紀化石遺址群和貴州黃果樹風景名勝區。
  •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南京修繕明孝陵大金門和四方城
    此舉使得明孝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實力又得到增強。  一三九八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去世,禮葬孝陵。鐘山所在三十多平方公裡的土地因為是陵區而受到精心保護,一直延續至今。明孝陵從下馬牌坊起,經御路、大金門(正門)、碑亭、神道、金水橋、文物方門、孝陵門、享殿、內紅門,最後到寶城寶頂。
  • 全球城市500強出爐:美國66個城市上榜,日本25個,我國呢?
    除了在經濟發展上被各國有目共睹之外,我國在世界各大榜單中也是相繼留下了大名。諸如在世界500強中,我國便以129家的企業數量位居全球第一的位置,就連最近公布的《全球城市500強》,我國也是用實力牢牢佔據著榜單前幾名的席位。
  • 樂山大佛正式「出關」 世界遺產保護的樂山答卷
    據了解,1996年樂山大佛與峨眉山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隨後20多年時間裡,修繕、研究、開發……樂山在不斷加強保護的基礎上,積極促進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傳承世界遺產精神、傳播世界遺產文化,交出了一份世界遺產保護的「樂山答卷」。
  • 逛遍10大歷史遺蹟公園,3處已成世界遺產
    1987年4月泰國政府首度開放第一座歷史遺蹟公園,位於北碧府的滿欣(Muang Sing)歷史遺蹟公園;迄今已開放了10座歷史遺蹟公園,其中更有3座已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珍貴遺產
  • 世界遺產名錄新增10處奇觀,沒想到都這麼美,讓人眼花繚亂
    巴黎第43屆這裡日前舉行,中國有兩個新的世界遺產地:黃海(渤海)候鳥棲息地(一期)和良渚古城,到目前為止,我國世界遺產地總數已增至55處,居世界第一位,擁有一隻大手!巴西的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所以,打卡之前,網際網路點擊帕拉蒂是巴西保存最完好的海濱城鎮,始建於1667年,是殖民時期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黃金之路」向歐洲運輸礦產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