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飽和了嗎、經銷商怎樣轉型?四問汽車業

2020-12-05 人民網汽車

原標題:汽車市場飽和了嗎、經銷商怎樣轉型?四問汽車業

  作別曾經的高速增長,汽車行業迎來了價格下跌、銷量下滑、需求下降的新時期。即便如此,整個行業也不乏亮點:自主品牌逆市而上、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智能互聯汽車亮相不俗。值此汽車產業行進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關鍵期,四問汽車業,問題何在,路在何方——

  一問:

  市場飽和了嗎

  截至2014年底,我國汽車千人擁有量為105.83輛,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水平

  儘管汽車價格一降再降,但庫存依舊高企,銷售數據也明顯放緩。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汽車行業成績單顯示,我國上半年生產汽車1209萬輛,同比增長2.6%;銷售汽車1185萬輛,同比增長僅1.4%,產銷增速創2008年來的新低。

  曾經炙手可熱的汽車為何一下不好賣了呢?目前,業內對市場增速下滑有較多分析,比如,汽車市場經過多年高速增長已進入「換擋期」、宏觀經濟形勢不盡如人意、過往幾年限購傳言導致市場透支等。這些分析貌似有一些道理,但又不是十分精準。其實,在正常的情況下,影響市場的主要力量還是在於供給和需求的關係。

  先看供給方面。《經濟日報》記者根據一汽、東風等12家主流車企發布的產能規劃整理得出:2015年這12家車企的產能為3350萬輛;再按照剩下的50多家非主流車企2014年產量佔這12家車企產量8%的比例,推算出剩餘企業的產能約為260萬輛。兩者相加,2015年我國汽車產能預計為3610萬輛左右。顯然,這一數字已遠遠大於年初中汽協最樂觀的新車銷量預期,即2500萬輛。

  事實上,自2009年中國一躍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汽車產銷第一大國以來,跨國車企基於對中國市場的樂觀預期,2012年前後明顯加大了在華投資力度。目前,這些工廠正陸續建成投產。更值得關注的是,有些廠家還在大量擴產。比如,一汽—大眾上半年宣布,將在天津、青島等地建新工廠,北京現代的四工廠、五工廠上半年也分別在滄州、重慶奠基。按照這樣的擴產速度,未來5年內,我國汽車產能還將處於快速釋放中。

  再看需求方面。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汽車千人擁有量為105.83輛,這一數字不僅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水平,而且還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與此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換購消費升級需求也不小。顯然,這為我國新車市場增長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問題在於,作為一種使用能源的交通工具,汽車市場的真實需求,不僅受消費者經濟實力支撐,同時也受到消費環境制約。隨著各大城市汽車保有量的快速上升,不少城市道路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問題日益嚴重,以及由此引發的北上廣深等城市限購影響,中國汽車市場的年平均增速已經從2000年至2010年的24%降至2011年至2014年的7%,汽車市場有效消費需求明顯放緩。

  業內專家表示,即使今年銷量達不到2500萬輛,也不必太悲觀。因為我國已經連續6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和第一汽車生產大國,僅去年就有2300多萬輛,佔全球總量的27%。如此大的基數,能有增長就不錯了。曾經的世界第一汽車大國美國,用了100多年時間才達到年銷量1700萬輛的歷史最高點。而我國汽車銷量從200萬輛到2000多萬輛,僅僅用了10多年,就像一個人跑快了,減點速、喘口氣也正常。「中國汽車市場沒有到頂,汽車市場增長速度由中高速轉為低速增長的轉折點應為總保有量4億輛左右。」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當前汽車業積極向上的基本面並沒有產生大變化,不過剛性需求的客觀存在和汽車使用環境的外在制約將使得高基數、微增長成為車市新常態,從而倒逼中國汽車產業實現從量到質的新跨越。  本報記者 楊忠陽

  二問:

  自主品牌為何逆襲

  各自主品牌及時調整產品結構,抓住了SUV市場。今年上半年,SUV銷量266萬輛

  在車市低迷、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一汽—大眾、上海通用等主流合資企業期中考「不及格」,有的甚至出現大幅下滑,但不少自主品牌車企卻逆市而上,成為一道亮麗風景。

  作為自主品牌的兩面旗幟: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銷量達25.2萬輛,同比增長35%;長城汽車銷售41.53萬輛,同比增長19.56%。而在6大汽車集團中,除了一汽外,5家汽車集團旗下的自主品牌乘用車均呈現上升態勢。其中,長安汽車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為54.88萬輛,同比增長40%,其自主業務已佔集團總銷量的「半壁江山」。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418.46萬輛,同比增長14.6%,市場份額41.5%,比上年同期增長3.5個百分點。

  自主品牌何能逆市而「上」?有分析認為,首要原因在於各自主品牌及時調整產品結構,抓住了SUV這一細分市場。今年上半年,SUV銷量266萬輛,同比增長超過45%,市場份額超過轎車的一半。而自主品牌SUV銷量高達141.77萬輛,同比增長92.8%,市場份額53.3%,比上年同期增長12.9個百分點。

  其次,培育出了不少明星產品。今年上半年,吉利帝豪銷量突破10萬輛,同比增長56%;而長安CS35與CS75也分別售出8萬多輛。「自主品牌汽車之所以能夠扭轉市場份額持續下跌的頹勢,實現逆襲,關鍵還是產品上來了。」吉利總裁安聰慧表示,汽車行業競爭非常激烈,最關鍵的競爭體現在你的產品有沒有競爭力。

  此外,產品品質也有了較大程度提升。J.D.Power亞太公司發布的2014年新車質量研究結果顯示,2014年各自主品牌總體新車質量平均為131個PP100(每100臺新車中出現的問題及故障率),而2013年為155個PP100。其中,廣汽傳祺、啟辰、納智捷等6個自主品牌的新車質量研究成績高於主流市場的平均水平。長安汽車副總裁李偉將其逆襲的原因歸結為3個方面:首先,長安平均每年產品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5%以上。其次,長安目前形成了完善的全球研發體系,都靈、橫濱、底特律、諾丁漢4個研發中心各司其職,讓新車型開發與國際接軌。最後,長安構建了國際一流汽車綜合實驗場和試驗驗證體系,保障產品質量。

  儘管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依靠中低價SUV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但並非沒有隱憂。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未來中國油耗法規加嚴,可能增加SUV使用成本,這將對SUV的消費產生衝擊。與此同時,隨著合資品牌的中低價SUV將紛至沓來,自主品牌依靠SUV拉動增長的「錯位競爭」或難持續。

  「自主品牌依靠SUV市場火爆可以短期提升銷量,但長期看來,轎車市場的短板,是自主車企必須補齊的。」吉利控股集團新聞發言人楊學良表示,作為最能體現汽車工業發展水平和技術含量的轎車市場還要繼續提升。

  「技術要靠沉澱,品牌要靠積累,中國汽車行業自主品牌發展時間比較短,和歐美、日韓相比,差距最少有30年。」安聰慧表示,「當今汽車業的迅速發展,留給自主品牌趕超的時間不容許有這麼長,這就需要我們加快創新。」  本報記者 楊忠陽

  三問:

  經銷商怎樣轉型

  未來車市很難重現高速增長態勢,因此經銷商應更注重開拓汽車後市場服務消費

  2015年過半,「官降」、「不及格」、「減壓」、「補貼」……這些上半年車市關鍵詞的背後是汽車業庫存預警指數已連續3個季度紅燈高掛。

  對於大部分經銷商面臨的庫存高企、經營困難等問題,雖然部分整車廠通過降低銷售目標、降價等方法施以援手,但對於經銷商而言,無疑是杯水車薪。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汽車經銷商已在經歷一次前所未有的倒閉潮。為了保證渠道穩定,整車廠在「安撫」經銷商上已暫時形成了一致——辦法是整車廠拿出一部分利潤對經銷商進行補貼。從去年開始,寶馬、奧迪、捷豹路虎都陸續對經銷商給出了巨額補貼。然而,要想真正走出低谷,經銷商自己也要轉變過去單純依靠新車銷售實現盈利的經營理念,將商業模式逐漸向汽車後市場轉移。

  調查顯示,在一個完全成熟的汽車市場,汽車整車銷售利潤大約佔整個汽車行業利潤的20%,零部件銷售佔20%,而汽車後市場的利潤則佔到整個產業鏈的60%。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據此表示,今年上半年車市形勢不太好,未來也很難重現連續多年超10%的高速增長態勢,因此經銷商應更注重開拓汽車後市場服務消費帶來的盈利空間。

  汽車服務消費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比如,汽車裝飾、改裝,現在有很多人喜歡旅遊,所以汽車改裝需求比以往大幅增加。而旅遊市場的增長,特別是深度遊的增長,對汽車的改裝要求就會更高。另外,租車、專車等,都屬於汽車服務消費,而在「網際網路+」背景下用戶對汽車服務也有了新需求,上半年比較熱的是通過O2O服務方式,使很多人不用出門就能享受到洗車、維修、保養、裝飾美容等服務。「汽車經銷商應該在上述領域拓展業務範圍。」趙萍說。

  此外,降低財務費用也是經銷商改革的重要方面。「很多公司收入幾乎沒怎麼變化,但財務支出大幅提高,很多隱形費用增加了。」一位4S店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他在歐洲考察時發現,當地4S店一般只有20人左右,而中國往往一家4S店就有近百人,成本很大。

  電商對經銷商的影響,也可謂是來勢洶洶。隨著電商的日益壯大,實體經銷商渠道作為廠家唯一接觸消費者的通道籌碼優勢正在逐漸喪失。對此,許多經銷商選擇與電商站在同一條戰壕中,開展線上線下相融合的一體化道路。

  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牽頭,國內幾大主要汽車經銷商集團共同合資組建的電商平臺,即將於7月28日在上海發布。相較於經銷商集團中,龐大集團、廣匯汽車、亞夏汽車等一些獨自開展電商平臺的企業,這次由多家經銷商共同組建電商品牌在汽車業界尚屬首創。經銷商抱團旨在進一步將4S店模式的銷售職能延伸至線上,謀求與車企、電商平臺進行博弈的籌碼,進而避免實體經銷商未來在電商大潮中被邊緣化。  本報記者 劉 瑾

  四問:

  汽車行業如何做強

  當前新能源汽車、智能互聯汽車的快速崛起,正在成為汽車業發展新方向

  一面是價格下滑、庫存增加、需求量上升勢頭減弱,一面是交通、環境、安全、能源壓力越來越大,難道汽車已成為夕陽工業嗎?未來,汽車行業將駛向何方?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分會會長王俠認為,汽車技術的變革和功能的延伸為全球汽車產業提供了新引擎,當前新能源汽車、智能互聯汽車的快速崛起,正在成為汽車業發展新方向。

  在國務院近日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中,汽車產業作為典型的製造業被列入重點突破的領域之一。此後工信部根據這項政策,解讀中國汽車行業4個發展方向為: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節能汽車和智能互聯汽車,這將大大加快我國汽車業轉型升級步伐。

  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增速呈逐月下降態勢,汽車業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不過,受益於國家政策的扶持,新能源汽車銷量表現十分搶眼。來自中汽協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7.6萬輛和7.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7倍和2.4倍。有專家表示,今年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20萬輛。

  更重要的是,制約新能源車發展的充電難問題,也在逐步得到解決。繼多地出臺有關充電設施建設的規定之後,我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指南》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指導意見》也將於近期發布。分析人士認為,《指南》和《政策》將對建設充電樁的主體、進入標準、維護、建設流程、建設範圍、收費等問題進行明確,從而更好地促進社會資本加速進入充電樁行業,以解決充電樁數量少、充電難等問題。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提升,充電設施建設的舉措在接力單一財政補貼的同時,顯然有利於實現多元支撐和長遠發展。對此,安信證券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均增長率有望達到100%以上。

  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上,智能汽車也已成為當前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從今年的上海車展,到亞洲消費電子展,再到2015世界移動大會,智能汽車的火爆程度絲毫不亞於新能源汽車。

  為什麼?一方面,加快智能汽車產業的發展能夠有效解決汽車帶來的負面社會問題。研究表明,採用智能汽車前3個層次的輔助駕駛技術、半自動駕駛技術、高度自動駕駛技術,可以減少50%至80%的汽車交通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在麥肯錫發布的「展望2025·決定未來經濟的12大顛覆技術」研究報告中,智能汽車排名第六,並預估其在2025年的潛在經濟影響為2000億至1.9萬億美元。顯然,對於任何一個行業而言,這都是極具誘惑力的市場,這也是近年來IT巨頭谷歌、蘋果等強勢介入智能汽車產業的重要原因。

  中國汽車廠商與網際網路公司也是躍躍欲試,在智能汽車與車聯網領域不斷加大投資。據了解,目前百度、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騰訊與富士康,北汽與樂視控股都開始進入智能汽車領域。

  「中國作為汽車產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不僅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可以依賴,有100多年汽車文明的積累可以學習,而且有新能源汽車、智能互聯汽車等劃時代的抓手可以利用,應該說我們趕上了一個最好的時代,中國製造業應該抓住這一不可多得的歷史機遇實現汽車產業由大到強的轉變。」王俠說。  本報記者 劉 瑾

相關焦點

  • 汽車經銷商的「救命稻草」在哪裡?
    在2014年底,鑑於汽車流通環節形勢比較嚴峻、汽車銷售價格倒掛日益嚴重以及產銷體制不合理等現狀,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就曾向向工信部、商務部遞交了《關於汽車流通環節經銷商庫存高企,引發大面積虧損的報告》,並組織汽車經銷商與廠家面談,共同商討建立公平競爭的汽車市場機制。
  • 飢餓的盛世:四問火爆的新能源汽車產業
    而伴隨這輪新能源汽車概念股行情的暴漲,市場傳出「未來5-10年,全球汽車製造商將對電動汽車技術投資增加3000億美元,其中一半資金將投向中國」的消息。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市場,儼然一個巨頭爭相湧入的藍海。此情此景,恰似一本書的名字:《飢餓的盛世》。我們不禁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出四問,並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盤點2020:汽車後市場四大關鍵詞_汽車頻道_中國青年網
    受2020年初疫情的影響,後市場領域從經銷商集團到終端門店,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衝擊。相比2019年,行業加速洗牌,活下去成為汽車後市場服務商的第一目標。   2020上半年,經銷商集團的經營業績幾乎都是「降」字當頭。據國內10家主流汽車經銷商集團披露的2020年中財報顯示,有7家集團出現營收和淨利潤同比下滑,僅3家實現淨利潤逆勢增長。
  • 汽車銷售模式全渠道轉型勢在必行
    趙立強 劉湘平中國汽車報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車消費市場,中國汽車市場已連續兩年銷量下滑,行業的上中下遊都承壓已久,亟待轉型突破,尋求新的發展路徑。為更好地幫助廣大車企了解消費者,現對中國、德國、美國汽車消費者的全購物過程展開研究,分析消費者的行為趨勢,並且基於研究結果,為車企找到自身定位,通過全渠道模式轉型,抓住中長期發展機遇提出建議。線上了解、線下購買 成消費者主要購車方式不同的消費者,品牌偏好迥異,相同的是絕大部分消費者早已在心中想好要買什麼品牌和類型的汽車。
  • 德勤:數位化、標準化是汽車後市場轉型升級的關鍵
    但隨著移動互聯及數位化技術的發展,會有更符合市場需求的新模式發展起來。」在日前召開的「數字經濟與汽車後市場變革」研討會上,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汽車維修配件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魏同偉指出了目前汽車後市場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得益於過去20年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口紅利,中國汽車保有量有望在2020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市場。
  • 與31家汽車經銷商集團戰略合作,易車+騰訊
    2020年11月19日,在這個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日子,易車宣布與中升集團、廣匯汽車、永達汽車、北汽鵬龍、廣物汽貿、大昌行集團、利泰集團、運通汽車等國內31家知名汽車經銷商集團籤署協議,在網際網路營銷、數位化門店、數據共建三大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 平安租賃獲汽車經銷商商會頒發「2019年度創新企業」獎
    此次會議由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主辦,汽車之家特約協辦,匯聚國家信息中心專家、百強經銷商集團、知名汽車媒體等300多家企業單位,共同解析汽車行業發展趨勢,把握最新政策導向。在年度大獎頒獎典禮上,平安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租賃」)憑藉差異化創新業務模式,尖端智慧運營體系等優勢獲頒「2019年度創新企業」獎!
  • 車商談:汽車經銷商高效提升網絡集客
    當傳統營銷渠道的高額支出受到了效果論的拷問,經銷商一面從價格高昂的傳統媒介轉向受眾龐大的網絡世界挖掘潛客,一面試圖在營銷環節追問更多的直接利益。在講究「效率為王」的網際網路時代,網絡營銷如何走向高效精準集客?汽車市場如何做增量而不是做存量?本期車商談邀請知名汽車經銷商共同探討「汽車經銷商高效集客之道」這一話題。
  • 車商談實錄:汽車經銷商高效集客之道
    為了順應用戶的消費習慣,經銷商的集客渠道也在悄悄的發生變化。面對多元化的集客渠道經銷商應該如何選擇呢?本期車商談邀請知名汽車經銷商共同探討「汽車經銷商高效集客之道」這一話題。>   唐子棲 啟陽納智捷市場主管   以下為本次車商談實錄: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汽車經銷商朋友,大家下午好, 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來參加汽車之家《車商談》沙龍活動,我是本次沙龍的主持人汽車之家成都站城市主管張曉瑩
  • 獵豹汽車發展遇困,40多家獵豹經銷商到總部維權
    據了解,此次經銷商到總部維權主要包括四方面,分別是返利、非經營性虧損、(主機廠)無法提供新車、「三包索賠款」四個款項。獵豹汽車的以上行為導致經銷商嚴重虧損、官司纏身,甚至面臨倒閉,因此經銷商要求獵豹汽車(1)能無條件全額支付上述款項;(2)原價回收現有庫存配件,並承擔獵豹車主的售後質保服務;(3)支付經銷商停產至今的運營虧損;
  • 汽車界的「貝殼找房」
    手握近8000萬用戶的汽車內容平臺有車以後,正經歷著一場轉型。用創始人徐晨華的話說,有車以後希望打造出類似「貝殼找房」的經紀人合作模式,在數萬億的新車交易市場切一塊蛋糕。有車以後成立於2014年10月,在微信流量紅利爆發之際,通過發布汽車方面的選車、用車內容,聚集了大批垂直用戶群體。
  • 光岡汽車:看好中國市場發展前景
    環球時報的官方網站——環球網旗下的汽車頻道記者藉此機會對光岡、吉利、長城等前來參加車展的車企高層進行了專訪,讓大家進一步了解車企在車展上的臺前幕後,以及未來的發展願景和規劃。以下是環球網汽車頻道副主編郭娓娓對大成光和總經理溫曉熙和光岡負責人趙幸的訪談實錄。主持人:光岡汽車在國內選擇了哪幾個城市做經銷點。
  • 經銷商一則聲明暴露生存現狀 獵豹汽車掙扎生死線
    8月18日,獵豹汽車授權經銷商的一份《關於停止中國境內獵豹汽車免費售後的聲明》,暴露了曾經的越野之王獵豹汽車的生存現狀:多家工廠停產、經銷商長達一年無車可賣、車主修車沒有零配件…… 經銷商無奈發聲明 據《AC汽車》8月18日報導,獵豹汽車授權經銷商發布了一份《關於停止中國境內獵豹汽車免費售後的聲明
  •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2019年12月份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9.0%
    2019年12月3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19年12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
  • 獵豹汽車經銷商發文:停止一切免費售後服務!
    近日,據有關媒體報導,獵豹汽車授權經銷商聯合發表了一份《關於停止中國境內獵豹汽車免費售後的聲明》。早在今年5月,網上就曝出獵豹汽車40餘家經銷商齊聚湖南總部維權的消息,稱由於獵豹汽車經營不善,拖累經銷商蒙受巨大損失,要求獵豹汽車予以經銷商相應賠償。隨後不久,吉利控股集團與湖南省人民政府、長沙市人民政府在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託管獵豹汽車長沙工廠。而湖南永州獵豹工廠按計劃也早該復產,但受疫情及其它因素的影響,復產之路同樣艱難。
  • 徐留平:危中抓機,換道躍遷,強大中國汽車產業
    8月12日,武漢,中國一汽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在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如是說。  他稱這次論壇的主題——「冬芽」很有詩意:「在這種新形勢和變化面前,對於中國汽車業,對中國汽車品牌,機會可能是最多的。因為在產業轉型的時候,後來者才有更大的機會,當今的中國汽車業恰逢這個新時代。」
  • 經銷商向獵豹汽車追討上億元欠款,新車銷售容易折本
    邊緣車企與經銷商的矛盾日益加劇。日前,40多家湖南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獵豹汽車」)授權經銷商前往湖南獵豹汽車總部,就退還提車款、保證金等問題展開談判。獵豹汽車經銷商代表李楊(化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經銷商希望廠家補貼經銷商的非經營性虧損,並將拖欠的返利和沒有發車的提車款返還,總金額超過3億元。
  • 獵豹汽車經銷商終止免費質保,近25萬名車主維保無門
    作者 | 第一財經 楊海豔湖南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獵豹汽車」)生產停滯近1年後,其經銷商也扛不住了。8月18日,全國約200名獵豹汽車授權經銷商聯合發布《關於停止中國境內獵豹汽車免費售後的聲明》(下稱「聲明」)。
  • 「加價提車」,終將成為砸進傳統汽車經銷商棺材板的最後一根釘子
    《反壟斷法》規定了廠商不能夠管控價格,而4S店又不需要根據指導價賣車,在銷售中的加價,則是屬於市場行為。相反的,如果廠商想要控制經銷商的價格,就會落得豐田汽車(中國)的下場,因「統一經銷商網絡報價以及限定經銷商轉售商品最低價格的行為」,被罰款人民幣8761.30萬元。
  • 汽車融資租賃市場空間巨大 「領頭羊」毛豆新車引領行業規範發展
    他想起了因為要外出打工而被自己賣掉的那輛車,打工回來後,他一直想為了家人出行再買一輛車,但修完房子後,便沒有足夠的錢再購車,一家四口的出遊計劃放了一次又一次「鴿子」,直到刷手機時看到汽車融資租賃的廣告,不到萬元的首付幫於方解了心頭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