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領事司 領事直通車
各位媒體朋友們:感謝大家參加2020年度領事工作吹風會。今年的吹風會背景、主題、意義都很特殊,這是因為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深刻影響著每一個國家和我們每一個人。此時此刻,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疫情依然嚴峻,人們的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威脅,工作、學習和生活也遠未恢復正常。相比之下,中國已經率先走出疫情陰霾,在主要經濟體中實現了經濟正增長。這一成就來之十分不易,是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防控疫情工作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天的吹風會主題是疫情下的領事工作。首先,我先向大家介紹我們開展涉疫情工作的總體情況。然後,再詳細講講今年最重要的幾項工作。
涉疫情工作的總體情況
疫情發生以來,黨和政府時刻牽掛著海外同胞的健康與安危。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並親自做外國領導人工作,李克強總理也深入做外方工作,王毅國務委員在多個外交場合做外方工作,都要求外國政府高度重視並切實維護中國公民的健康安全和正當權益。
外交戰線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積極投身一線抗疫鬥爭,以實際行動踐行「外交為民」理念。
——我們大力協助接返滯留海外的武漢同胞、留學生等困難人員,努力做好疫情下領事保護和服務工作;
——我們全力開展對海外同胞的救治、幫扶工作,將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帶到廣大同胞身邊;
——我們持續築牢防範境外疫情輸入防線,堅決維護國內疫情防控戰略成果;
——我們在嚴格防疫的前提下穩妥推動復工復產,創設人員往來「快捷通道」,動態調整籤證政策,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我們認真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開展國際抗疫合作,盡己所能提供對外援助,為全球抗疫鬥爭作出中國貢獻;
——我們關心在華外國公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保障,為他們在中國工作、生活提供必要協助,解決部分困難,展現了中國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優良傳統。
領事抗疫故事
下面,我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一年的領事抗疫故事。
1
海外同胞回家的故事
大家知道,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出境遊已成為許多普通家庭歡度春節的一種選擇。然而2020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卻打亂了許多中國公民境外遊的節奏。當時,不少國家對我國宣布「斷航」,大量中國公民包括湖北籍居民因此滯留海外。
面對這一情況,我們會同民航局等部門,積極與外國政府和航空公司加強溝通、反覆協調,努力使與各國的商業航班不斷航,力保海外同胞回國通道安全。與此同時,根據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我們先後派出14架次包機和臨時航班,從泰國、馬來西亞、日本等國接回湖北籍居民1887人。
這還只是我們接返工作的一小部分。疫情以來,除了商業航班不斷航,我們已安排351架次航班,從義大利、英國、美國、南非、伊朗等92個國家接回超過7.3萬名同胞。其中,有未成年的小留學生和暑期必須離校的留學生約2.8萬人,還有老幼病孕及疫情前短期出國探親和出差等人員約2.9萬人,以及因境外項目完工、停工急需輪換的企業人員約1.3萬人。此外,我們還協助香港特區政府,從日本接回195名「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港澳同胞。
此次接回海外中國公民工作持續時間很長、涉及範圍很廣、人員數量很多、實施難度很大,創造了新中國歷史上很多新的紀錄。這場史無前例的接返行動,完全不同於我們歷次撤離行動。這一次,我們面對的是全球範圍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雖然不像利比亞撤僑、葉門撤離那樣炮火連天、驚心動魄,但卻面臨著看不見、摸不著的病毒威脅和生命危險,而且更加難以防範。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和專家們的建議,各國人員應當儘量減少流動、避免交叉感染。因此,這次接返行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撤離行動,而是在做好必要防護措施、嚴控疫情傳播的前提下,從部分國家接回確有困難、急需回國的海外同胞。
面對同胞們回家的期盼,我們駐外使領館的同事們冒著生命危險、毫不遲疑地衝上抗疫一線,全心全力、精心細緻地做好接返工作。沒有接受過專業醫務培訓,他們就反覆自學防疫指南,手把手指導乘客做好個人防護。為了拿到飛行、落地許可,他們爭分奪秒、四處奔波跑辦各項手續,把工作做到航班降落、起飛前最後一刻。沒有照顧小朋友的生活經驗,他們就一夜之間讓自己長大,成為小留學生們可以依靠的大哥哥、大姐姐。當同胞們在踏上祖國土地的那一刻,發出了「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的感慨時,我和我的同事們都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
儘管疫情如同洪水一般洶湧而至,但海外同胞回家的路從未被阻斷。接返行動面向的主要是困難群體,海外同胞回國的主要渠道還是商業航班。針對一些國家採取封閉機場、減少國際航班等做法,我們駐相關國家的使領館大力做當地政府和航空公司工作,為海外中國公民回國搭起一條條「空中走廊」。據有關部門統計,今年2月以來,入境客運航班(國際正班航班,不含港澳臺)共約2.1萬班,其中外國航空公司執行約8000班,中國航空公司執行約1.3萬班。即便是當前第二波疫情來襲的秋冬季,來華航班的數量在國際上仍保持了較高水平。根據有關部門統計,近期乘航班入境的同胞每天約為1萬人次。
2
健康包的故事
大家可能還記得年初國內疫情暴發、抗疫物資緊缺時,我們海外同胞心繫祖國,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四處奔走為國內籌措抗疫物資的感人場面。
海外疫情暴發後,許多國家也出現了醫療防疫物資短缺的情況,海外中國公民買不到口罩、手套和藥品,非常焦慮和擔心。我們急同胞所急,想同胞所想,第一時間協調國內有關涉僑部門、地方政府和相關藥企、口罩生產商,緊急籌措大批防疫物資和藥品,及時向國外同胞發放。
這是我們駐斯裡蘭卡使館工作人員發放「健康包」的一張照片。當時,斯裡蘭卡實施全國戒嚴,為了保證將「健康包」及時送到僑胞手中,我們的同事輾轉周折,早出晚歸,在嚴格遵守當地防疫規定的同時,千方百計為同胞送去「健康包」,成為疫情中最美的「逆行者」。
其實,駐斯裡蘭卡使館只是一個縮影。我們在全球的各個駐外使領館收到防疫物資後都紛紛行動起來,共同開展了一場規模空前的發放行動。大使和總領事都參與到發放物資的一線。許多使領館的工作人員都當上了運送和發放「健康包」、「愛心包」的「快遞員」。
小小的一個口罩、一副手套,寄託的是黨和國家的關心關愛,傳遞的是祖國和人民的牽掛和惦念。截至目前,在國內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下,我們已向100多個國家、500多萬海外同胞發送近5000萬隻口罩、600萬副手套、70萬盒連花清瘟膠囊等,基本實現了對華僑主要居住國全覆蓋。不少海外中國公民收到「健康包」後紛紛表示,「祖國很強大,使館很溫暖」,「踏實了、安心了,在海外生活有底氣了」。
3
與死神賽跑的故事
在奈及利亞,一名中資企業員工感染新冠肺炎後轉為重症,當地醫院搶救多日卻仍不見好轉。企業緊急聯繫醫療包機,希望儘快將病人轉運回國爭取最後一搏。我們緊急協調中尼兩國主管部門和有關地方政府,在最短時間內辦妥包機起降許可,終於促成將該員工及時轉運回國,並救治成功。
在西班牙,有數名中國留學生確診感染,我駐西使領館敦促當地醫院全力救治,並安排我國醫療專家組及國內醫生通過網絡提供專業諮詢意見。
在義大利,我駐米蘭總領館協調援意醫療隊和當地僑團聯合籌建「網上方艙醫院」,組織醫療專家為僑胞們問診,並為有需要的僑胞送去藥品。
在阿聯、沙特、卡達等國,個別中資企業出現中方員工聚集性疫情,數百人核酸檢測呈陽性。我們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緊急協調,迅速派出國內醫療隊或組織專家遠程會診,緊急開展救治和隔離防控工作,全力遏制疫情擴散。經過持續奮戰,最終實現所有病例全部治癒,創造了「中國奇蹟」。
我們始終全力維護海外同胞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強與各國衛生部門的緊密合作和內外協調,努力做當地醫療機構工作,對已經確診及有疑似症狀的中國公民要求做到「應收盡收」和「應治盡治」。我們積極推動亞非40多個國家將20多所我國援建的醫院和40多所當地醫院設為服務中國同胞的「定點醫院」。我們協調國內有關部門和地方,向義大利、俄羅斯等29國派出抗疫醫療專家組,並為法國、塞爾維亞、哈薩克斯坦等國確診或有密接史的華僑提供遠程醫療支持。疫情發生以來,各駐外使領館已協助救治數千名海外染疫的中國公民。
4
「健康」旅行的故事
為了有效降低疫情跨境傳播風險,讓「回家」的人更安全、「家裡」的人更安心,我們在國際上率先開展遠端防控,通過防疫健康碼國際版、遠端核酸檢測、血清抗體檢測等舉措,為來華人員織密「防護網」,為疫情防控築牢「防火牆」。
自4月上旬起,我們參照國內有關防疫健康碼做法,在疫情輸入風險較高的27個國家首先實行健康碼國際版。旅客連續14天填報個人健康狀況,最後憑綠色健康碼登機來華。中國公民還可依託健康碼小程序,快速申辦「核酸碼」登機回國,實現了遠端防控「碼」上見效。截至目前,健康碼註冊用戶已超過150萬。
隨著各國核酸檢測條件成熟,我們結合成功試點經驗,從7月起開始實施遠端核酸檢測措施,到9月底已實現對所有通航國家和所有來華乘客的全覆蓋。進入秋冬季以來,全球「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給來華人員和疫情防控帶來更大風險。我們在充分徵求主管部門、專家意見並參照國際通行做法的基礎上,於11月上旬對來華人員增加血清抗體檢測,為確保國際旅行健康安全、降低疫情跨境傳播風險加上了「雙保險」。我們還對中轉、倒班和換班的海員也提出「雙檢測」要求,封堵疫情從海上輸入的風險點。
為了讓有關措施更具可操作性,在遠端核酸檢測實施初期,我們堅持「成熟一國、實施一國」。在實施「雙檢測」時,對一些暫不具備條件的國家,採取了兩次核酸檢測等替代方案。駐外使領館還綜合考慮檢測質量、性價比、便捷性、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指定檢測機構,同時對檢測機構名單進行動態調整,確保檢測質量。針對檢測、中轉確實存在困難的個別情況,駐外使領館根據當地實際做出靈活處理,經過相互之間以及與外方的協調溝通,儘可能協助大家安全、順暢地踏上回國旅程。
截至目前,「雙檢測」已經在全球160多個國家落地。駐外使領館累計審核了近53萬份檢測證明,防止了3.8萬名很可能「帶疫」旅行的人。需要說明的是,對於這些人,我們不是一阻了之,而是安排和幫助他們進行救治。事實證明,遠端檢測措施最大程度防止了旅客途中感染,有效降低了境外疫情輸入風險。
5
「復工復產」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今年二十國集團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這是黨中央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成果。一段時間以來,我們會同各有關部門,積極暢通對外交往通道,通過以下四項具體舉措,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推進復工復產活動作出積極貢獻。
一是根據疫情形勢變化並參考多國做法,發揮籤證作為「調節閥」的作用,在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保障必要人員交往通道暢通。3月底,我們暫停了絕大部分外國人持有效籤證、居留許可和免籤入境,同時對來華從事必要經貿、科技等活動,以及有緊急人道主義需要的外國人提供籤證便利。此後,我們又根據境外疫情形勢的發展,對外國人來華籤證政策多次進行了動態調整。
二是為便利復工復產活動,我們與條件成熟、與我經貿合作密切的國家積極商談建立「快捷通道」,對來華人員實施登機前和入境後核酸檢測,入境後14日內實行全程閉環管理,同時要求對方為我到該國復工復產人員提供對等互惠安排。中國與韓國之間的「快捷通道」於5月1日率先實施,隨後又與德國、新加坡、柬埔寨、印度尼西亞、日本等國陸續開通快捷通道。7月底,在前階段取得良好實施效果的基礎上,我們將「快捷通道」適用範圍進一步擴大,涵蓋了幾乎所有國家、所有領域的來華人員,包括冬奧會籌備工作人員等。截至目前,已有來自60多個國家的商務、技術等各類人員通過「快捷通道」來華。
三是確保法律文書使用通暢。人員出國需要「籤證」,文書文件出國需要「認證」。疫情發生以來,領事認證應急服務「綠色通道」保持開放,不間斷為中國企業海外招投標等重大項目及其他緊急人道主義情況提供熱線電話諮詢和專人專窗服務等。針對企業的特殊需要,我們還緊急辦理涉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文書以及海外招投標文書等領事認證,涉金額總計約達35億美元。
四是加強國際合作。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時,向國際社會正式發出了健康碼國際互認的重要倡議。這是疫情常態化形勢下打造健康有序人員往來通道的重要舉措,我們將圍繞國家間機制互認、信息保護、數據應用等事項,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加強溝通協調,爭取儘快達成共識、建立合作,進一步暢通人員交往通道,讓大家在不久的將來、需要的時候能夠「碼」上出國。我們相信,健康碼作為中國首創、世界共享的公共產品,將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發揮積極重要作用。
6
海外領事服務與協助的故事
疫情給大家的工作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也給我們的一線領事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疫情期間,由於駐在國疫情形勢發展和當地防疫政策要求,我們部分使領館的領事窗口不得不暫停對外辦公,或者調整辦公時間。但是,我們始終秉持「外交為民」理念,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確保領事證件服務不「停擺」,領事保護工作不「掉鏈」。
我們積極探索疫情下領事工作新模式,不斷出臺便民惠民領事證件服務措施,始終為中國公民的緊急辦理證件開通 「綠色通道」。2020年2月起,我們實現了海外中國公民普通護照全球通辦,也就是在任何一個中國駐外使領館都可以辦理,並進一步簡化換補發護照申請材料。同時,我們在海外試點 「不見面」辦證模式,採取郵寄、視頻見面等方式為海外同胞辦理護照、旅行證、公證、認證和養老金資格審核提供服務。當前,我們已經在20多個駐外使領館啟用海外中國公民婚姻登記預約系統,並為臨時滯留海外人員提供辦證便利。
這裡還要向大家預告一個好消息
目前我們正在持續推進「掌上」領事信息服務平臺項目建設,將形成以手機移動應用為主,以網頁應用和小程序等多終端應用為輔的立體化矩陣式領事服務體系。通過與國務院電子政務辦等單位合作,我們與多部門實現跨網數據共享,提高了辦證審批時效,最終將實現領事業務「掌上辦」、「零跑腿」。這個項目自今年起正式啟動建設,目前已完成部分功能開發,預計明年上半年即可上線。屆時,海外領事服務工作將進入電子化時代。
我們始終高度重視中國公民領事保護與協助訴求,多方調動資源,及時提供幫助。今年以來,我們妥善處置了埃及、美國、緬甸、衣索比亞重大交通事故及我在寮國中資企業爆炸事故致我人員傷亡、我人員在剛果(金)遇害等重大突發案件。
# 4月下旬
南蘇丹一名中資企業員工胃部大出血,情況危急。我們協調駐南蘇丹、肯亞、衣索比亞三國使館,與援南蘇丹醫療隊和有關中資企業通力合作,接力奮戰,在短短幾天內完成所有手續,安排該員工輾轉三國回國救治。
# 5月下旬
在日本名古屋的一位中國女孩急需回國做心臟移植手術。由於當地機場因疫情防控已被關閉,我們與駐日使領館、國內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通力協作,安排國內醫療專家搭乘日方特批航線的包機,將女孩順利接回國內開展後續治療。
# 11月上旬
衣索比亞提格雷州與聯邦政府爆發軍事衝突,當地安全形勢驟然緊張。戰區及周邊數個機場遭遇火箭彈打擊,一中資項目工地也遭到炸彈襲擊,我在提州的數個項目營地600餘人面臨巨大危險。我們指導駐埃塞使館立即行動起來,時刻跟進事態發展,全力做埃塞方工作,要求埃塞方切實保障中國公民安全。在各方協作下,我們克服當地通訊中斷、中國同胞分散、緊急情況頻發、路途遙遠複雜等諸多困難,組織各類車輛近百臺,並協調安排埃塞軍警全程護送,從東西兩線分批撤離,途徑5個州級行政區,總行程超過4000公裡。經十餘個晝夜連續奮戰,將630名在提州的中國公民悉數平安撤至埃塞首都。目前,我們正結合他們的實際需求,安排臨時航班將部分人員接返回國。
# 11月上旬
一艘中資企業的運輸船在西非幾內亞灣海域被海盜劫持。我們和駐幾內亞灣沿岸國家使領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機制,加強與外方有關部門聯繫,全力營救我被劫船員。經多方努力,目前被劫持船員已安全獲救並回國。
我們不斷創新方式方法,開展領事保護公益宣傳。今年11月12日,《海外民生工程》特種郵票正式發行,這是新中國歷史上首套以領事保護為題材的特種郵票,也是首次以郵票為載體開展預防性領事保護宣傳工作,充分展現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外交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持續打造「海外民生工程」的積極形象。目前,此套郵票已銷售超過750萬套,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這也是對我們海外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的充分肯定。
7
領事諮詢和熱線服務的故事
受各國疫情形勢持續惡化、醫療資源緊張、國際航班數量銳減等多重因素影響,海外僑胞、留學生、中資企業工程勞務人員對新冠疫情一度產生恐慌情緒,日常生活也面臨許多困難。我們積極協調國內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向海外同胞提供全方位的諮詢服務,傳遞權威和專業的聲音,幫助大家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
一是中國駐外大使、總領事親自出面,通過座談、視頻連線等方式,與當地中國留學生、僑胞和中資企業人員談心交流、答疑解惑,引導大家正確防疫,穩住大家的情緒,堅定大家的信心。駐美大使崔天凱在與學生代表視頻談心時動情地說:「只要同學們在,只要中國同胞還在,大使館不會撤退,我不會離開」。
二是向海外同胞推介國內遠程在線醫療平臺。例如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百度健康等「雲問診」平臺,提供免費在線問診和心理疏導服務,同時協調組織國內專家、中國援外醫療隊等,面向同胞開展專題視頻直播和「雲輔導」,普及抗疫知識,提供專業諮詢。
三是精心安排與專家在線交流活動。五四青年節前,邀請鍾南山院士與海外留學人員網絡視頻連線,指導留學人員提高自我防護能力,網絡點擊量累計超6億次。張伯禮、李蘭娟、張文宏等抗疫英雄和知名專家也都先後應邀進行視頻對話,為海外同胞提供指導和幫助,送去溫暖和關懷。
四是增設疫情專線電話、開通微信群組等。今年3月起,中國駐美國使館先後增設19條疫情協助熱線,連同之前的6條,共開設有25條熱線電話。通過這些熱線,我們與旅美同胞保持密切聯繫,協助有需要的同胞儘快處理相關事宜。
我們全力保障領事保護熱線電話暢通無阻。疫情發生以來,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12308來電量超過74萬通。特別是今年4月以來,12308熱線日均人工接聽各類求助電話3000多通,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無論走到哪裡,祖國在你身後」。無論海外同胞何時何地撥打呼叫熱線,總能聽到來自祖國親切的聲音。
8
在華外國人的故事
疫情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北京科技大學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的回信中指出:「生命至上,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在華外國人員,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都一視同仁予以關心和愛護」。
疫情發生以來,對於在華的外國公民,我們採取一視同仁的政策。在要求所有在華外國公民嚴格遵守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我們積極做好信息通報,及時回應他們的合理訴求,解決他們在生活、個人防護和醫療方面的困難,讓他們在中國工作、生活能夠放心、安心。
我們開通了專門面向外國駐華使領館的24小時諮詢電話,最高時單日諮詢量近200個。有關地方外辦與外國駐華領館建立聯絡熱線,定期舉辦通報會。我們推動各地政府開設多語種信息發布平臺和24小時諮詢專線,發布權威信息並答疑解惑,並依託學校、社區等,著力解決在隔離期間外國人遇到的各種困難,滿足他們的合理訴求。
我們對外國公民採取一視同仁的救治措施,在尊重當事人意願的前提下,做好向外國駐華使領館通報工作。今年2月,一位感染新冠肺炎的巴基斯坦留學生在廣州住院期間得到悉心照顧和治療,他病癒出院後表示:「(醫院)很好地照顧我們,對我們很友善。中國加油!」
1月下旬至2月底,我們還應36個國家請求並從人道主義出發,批准56架次包機,自武漢接走數千名外國公民。
我們採取的這些舉措,充分展現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體現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國際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獲得了相關國家及人員的讚賞和感謝,也為我與有關國家的雙邊友好合作注入了新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指出,「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麼都可以豁得出來!」「民之所向,我之所往」。越是危難和關鍵時刻,越要為人民群眾挺身而出,迎難而上。疫情發生以來,外交戰線全體人員不畏艱險,不負重託,全力以赴開展工作。他們當中,有的放棄離任回國安排,把同胞們送上回家飛機後堅守在駐外一線;有的冒著巨大的感染風險深入社區,發放防疫物資;有的因為工作與家人長時間隔離,無法照顧年幼的孩子和病重的父母。但他們都義無反顧、無怨無悔,因為他們知道,在緊急時刻向海外同胞伸出溫暖有力的援手,是全體外交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危難關頭確保海外同胞健康安全,是全體外交人員不懈努力、始終追求的崇高目標。
各位媒體朋友們,疫情籠罩下的2020年即將進入尾聲。2021年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準確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領事工作的新要求,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外交為民」的政策理念,不斷推進領事工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開創外交工作護民、惠民、便民、利民、安民的新局面。
我們將密切關注海外中國公民遇困情況,繼續通過發放防疫物資和提供診療諮詢等方式,及時、悉心、周到地提供各種幫助,全力維護中國公民健康安全和正當權益;
我們將繼續協調各有關部門為急需回國救治的病患同胞暢通回國「生命通道」;
我們將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為海內外同胞築牢安全防線,堅決防範疫情跨境傳播風險;我們將推動構建中外人員安全、健康往來新秩序,繼續提升後疫情時代中國護照的「含金量」;
我們將儘快推出更多「指尖」和「雲端」舉措,儘快實現「零到場」、「不接觸」辦證,為海外同胞提供更加安全、便利、高效的服務。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對領事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大家隨時對我們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你們的理解、支持和建議,將成為我們「外交為民」的不竭動力。
信息來源:市外辦(市港澳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