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文章。
近日我們喜歡的趙奕歡突然官宣戀情,據悉趙奕歡的男友是臺灣藝人李伯恩,一個十足的富二代。觀眾和粉絲知道後,紛紛祝福他們。
說起趙奕歡,大家並不陌生,她主演的一部青春題材的微電影《青春期》,當年也算是火爆一時,伴隨著許多爭議。
《青春期》由光影華視、友緣影業、芭樂聯合出品的勵志影片,由管曉傑執導,趙奕歡、王一、古箏、王夢婷等人主演。
影片在2011年上映,豆瓣評分4.1,一星評價高達39%,不及格的一部作品。
這部電影的故事在某些點上是非常觸動觀眾內心的,如果你有過社會的體會,真正地走進過這個社會,就知道他有多殘酷有多麼的現實,這部電影只是把它放大了。
故事雖好,個別演員演得確實挺好的,趙奕歡和王一的演技在年輕演員中算是挺好的。但是劇情人設等問題,難以改變這部影片的走勢與爭議。
一、影評正反二面評價:
1、正面評價
雖然故事老套,木瓜呆男喜歡上潑辣美女,而且所有的段落都似曾相識。但算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她包括了一切校園青春類電影應有要素。
漂亮的女主角,呆呆的男主角幼稚的追求,英雄救美,而能讓看電影的人一下被抓住,無疑歸功於女主角趙奕歡,作為天蠍女,她展現出蠍女的神秘與美豔,再加上身材出眾,校服也能穿出性感。
即使沒有演技也能讓人眼前一亮。而其他配角個性鮮明,包袱抖得也恰到好處,整體略帶誇但張效果不俗。50分鐘的片長,節奏得當。不會覺得無聊,也沒有草草了事。
儘管《青春期》不算原創,可她把漫畫的情節模仿下來,又用電影的形式表現出來,把這點做好就是成功。
2、反面評價
如果一部作品,存在的意義就在於跟風和賺人氣,那《青春期》這部短片做到了。它標榜著青春,玩著是和《老男孩》一樣的元素,可它學來的僅是《老男孩》開篇「摸胸」的那一段,並把它無限放大延伸至全片,從打飛機到強姦,如果「進進出出」是90後青春期的全部,那隨便一部A片也要比這部「假正經」出色得多。
二、劇情人設關係。
1、劇情
《青春期》講述了一位正值青春期的90後問題少女程小雨,由於父母離異造成的價值觀錯誤,而生性膽怯的汪小菲被程小雨深深吸引,從而追求小雨。
在過程中為了保護小雨同時讓小雨找回自我,改變錯誤的價值觀做出了大膽勇敢的行為,直至用鮮血和意志喚醒了小雨,用身殘的代價驗證了90後青春的價值。
正值青春期的90後程小雨(趙奕歡飾),父母離異,一直是同學眼中的問題少女,也是天使與魔鬼的結合體,時而清新可人,時而妖嬈熱辣。
受父母影響及社會現實壓迫,程小雨既不相信親情、也不相信友情,更不相信愛情,她放棄追求,放縱自我,常常出入遊戲場所、酒店、迪廳。
和一群非主流姐妹、富二代鬼混。穿名牌、抽菸、酗酒、拜金、逃課、打架、泡夜店、耍男人,把年輕時能做的壞事基本都做了,在她和姐妹們的眼裡,自己的責任就是放棄責任。直到遇見新同桌留級生汪小菲,一切都為之改變。
同樣正值青春期的90後汪小菲(王一飾)生性膽怯,卻被程小雨深深吸引,每日幻想和程小雨共赴雲雨。
為了能夠接近程小雨,汪小菲每天跟蹤程小雨,並通過各種無名的方式向程小雨表達自己的傾慕之情。在不斷地交集與接觸中,汪小菲不僅看到了程小雨內心真實的另一面。
看到了程小雨原有的美好追求和憧憬,而且還發現了造成程小雨及其姐妹離經叛道的原因和一個潛在的外部危險。為了保護和幫助程小雨找回自我,生性膽怯的汪小菲用自己的脆弱的身體和尊嚴,一次又一次地擋在危險的前面,卻一次又一次受到程小雨的漠視。
在汪小菲的堅持與感召下,程小雨終於逐漸感覺到了久違的關懷與溫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觀。但事與願違,每當程小雨開始試著相信,試著諒解時,無情的社會現實、冷漠的人性以及世人對90後的偏見,再一次將程小雨推向崩潰的邊緣。
但汪小菲沒有因此放棄,相反更加堅持。就在汪小菲的努力下,程小雨漸漸找回自我和追求時,外部危險如期而至。面對危險,世人明哲保身的做法,再一次刺痛了程小雨的心。
為了讓程小雨堅持信念,堅持相信人性的美好,膽怯的汪小菲挺身而出,用鮮血和意志喚醒了人性,用身殘的代價驗證了90後青春的價值。而此時的程小雨選擇了相信,選擇了追求,選擇了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青春期》作為一部微型電影,可以說有著很多的瑕疵,然而做工的不精良,劇情的漏洞卻不足以作為這個電影挨噴的理由。
51分鐘的時間確實限制了其內容的擴展,但是完整的劇情框架卻已經構建出了一個男生對一個女生的喜歡到放棄的全過程,其中故事情節或有誇張卻並非完全扯淡。作為一部喜劇,我覺得《青春期》已經成功了,無論是誰難道乃觀影的過程中沒有過放鬆的一笑麼?
《青春期》的劇情更是模仿了《老男孩》,這種長度在一個小時以內,既不在電影院也不在電視上,只在視頻網站上發布的電影,似乎即將成為新一代電影製作,經營模式的先驅者。
導演唯一聰明的地方只能說是嗅到了這種趨勢並企圖效仿,拍攝屬於90的《老男孩》。如果說《老男孩》講述了80後的夢想與現實,《青春期》試圖並應該講述的就是90後的叛逆與成長。
這部電影本有一流的題材,一流的立意,一流的造勢與宣傳,然而它的劇本,情節,演員,全部只能算是非主流。這一點倒似乎和大眾眼中的90後相似。
《老男孩》也並非完美,也有處理有失妥當的地方,但是它中規中矩地詮釋了主題,它的主題曲催人淚下,即使是翻唱也成為了經典之作。
反觀《青春期》,相信真正90後的觀眾看完也會失望,他們看到的根本不是自己的青春期只是一個絲毫不懂90後群體的導演蒼白無力,荒謬滑稽的臆想而已。
2、人設關係
《青春期》這部微電影中,王一飾演的男主王小菲,一個家庭一般,長相一般,什麼都一般般的留級男學生。整天渴望著與美女翻雲覆雨,作為一個90後高中生,沒有任何理想抱負,一個膽小怕事的他,竟然愛上了問題少女。
趙奕歡飾演的程小雨,很典型的90後叛逆女孩,敢愛敢恨,比較極端,其實很讓人心疼的這樣的女孩子,比較有個性,很酷,自我但不自私,無法相信,對家庭和愛的缺失,導致在問題少女的路上越走越遠。
當她遇見屌絲男汪小菲以後,二個完全不是一路的人,盡然走到一起。而這個屌絲汪小菲,還改變了程小雨生活和人生價值。
《青春期》拍得很做作,強加關於叛逆的各種元素,摻入最吸引人眼球的噱頭,吸菸,泡吧,懷孕,強姦,好男孩痴痴得愛上壞女孩的俗套故事。
每一組畫面都精緻的追求非主流,臺詞也牽強的混入網絡流行語,用一個家庭畸形的特例來生硬的表現一個時代的大特徵,真可笑。
難道80年代畸形家庭的孩子身心就健康麼,70年代畸形家庭的孩子就能茁壯成長了麼,這跟時代有個毛線關係。
去靠攏人們傳統意義上的叛逆,讓女孩子吸菸,讓她們夜不歸宿,讓她們無視道德觀念,讓她們未婚先孕,再給她們一個悽慘的家庭背景,大多數只有錢沒有愛。
以往編劇們給她們這樣一個做作的家庭背景就夠了,現在還要將她們所有所謂的叛逆行為都歸結給一個時代,還振振有詞的取名為90後腦殘。
從頭至尾的都能看出這是導演自戀式的敘事方式,或許正是導演的自戀,他認為將所有最極端的方式都以光和影的傳送,來去強姦我們這些觀眾,這些90後。這部從導演到演員,到幕後班底清一色的非90後人員,又拿什麼來影響作為90後的人呢?
其實我想說,這部電影罵的是整個社會。
從男主角角度來說,他相信理想,相信真愛,並且為真愛付出。這樣的人現在應該已經不多了。至於他擼管這個問題,我相信大部分男的都做過,這應該不是什麼道德問題,是生理需求而已,很正常。
我不相信哪個男的看到大尺度的美女內心全無波瀾,如果你可以,說明你無能。電影裡只不過用了誇張的手法而已,噴鼻血這種事至少我沒見過。
另外,再說說女主角,我相信不是哪個女的一生下來就是放蕩的,而電影裡也說了,該女主角父母離異,其父親各種行為堪比禽獸,其母親對女兒也是放任不管,只顧打牌而已。我相信她的很多行為與父親和母親的行為有直接關係。
導演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就是這個浮躁的社會下正在高調的成長的90後也是浮躁社會的派生物,附屬品,他們的壯大和崛起讓這個賦有危機感和使命感的導演覺得實在太有必要來拍攝這樣一部電影來呼籲所有的關注,關注這些未來世界的主人。
因為他們才是後浪。我們的青春期留下什麼,遺忘什麼並不是導演正常的探討對象,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又會顯得那麼的正常。
簡單來說,導演的目的既不是讓你看不懂,也不是讓你摸到透,而是讓你看出困惑,看出不解,製造遺憾,製造那些強姦我們眼球的段落,讓所有90後和非90後一起有了同樣一個意淫的共識。
藝術,絕不是你去滿足人性的低級趣味就能發揚光大的。一旦扯上做作,就算是真情實感,也不再讓人感同身受了。更何況是為了迎合的生搬硬套呢。
趙奕歡因《青春期》而走入觀眾的視角,但她卻沒有想別的女演員一樣,大紅大紫,雖然她參與了許多影視作品的拍攝,比如,《女人公敵》《繁星四月》《暴走狂花》等。
趙奕歡的演技無可挑剔,但劇本還需挑剔一番。作為很多宅男心中的女神,如今步入甜蜜愛情中的她,以後的的演藝事業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呢?
歡迎下方評論留言,喜歡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