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開始學攝影,3歲旅行北極,5歲到達南極,到了8歲時,他已經爬過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在高原上騎過白馬、旅行超過30個國家......這不是什麼童話故事,而是發生在一個小男孩身上的真實經歷。他叫辛巴,一個普通的中國男孩,卻是到南極年齡最小的中國人。
要說辛巴,先說說他的父親徐承華,人稱老極,是一名探險家、作家、紀錄片導演。老極是個會玩的人,他熱愛自然,喜歡探險。曾經旅居西藏兩年,進疆20餘次,足跡遍布50多個國家。年僅8歲的辛巴,對父親有著無比精準的評價:我這個爹呀,他就知道坑兒子!
3歲那年,辛巴隨口說了一句,想看北極熊。沒想到,老爹當真了。他騎著摩託車,從中國出發,帶著小不點辛巴,花了185天,經過12個國家,山長水遠地跑到了北極。這本來是個父子情深、幸福溫馨的故事。可沒想到,到了北極以後,老爹就開始變著法的坑娃。
比如,在天寒地凍的北極,老爹打算給兒子留下畢生難忘的體驗,於是抱著全裸的辛巴,衝進了雪裡...
本想這趟旅行的目的就是帶辛巴看看北極熊,但這麼珍貴的野生動物,哪是你說看就看的?為了不讓辛巴失望,老爹又出了一個餿主意:自己扮成北極熊!反正兒子還小,根本看不出來。
有這麼一個坑娃的爹,旅行怎麼可能會停止。辛巴5歲時,這家人又縱穿了遙遠的南美洲,到達南極。辛巴好不容易長到8歲,又隨口說了句,想爬雪山。老爹二話不說,收拾起行李,帶好設備,帶著辛巴,就登上了青藏高原。而他的父親,把這段神奇的旅行經歷,拍成了一部紀錄片:《辛巴奇遇記》
剛到高原時,父子倆為爬雪山作準備。辛巴信心滿滿地定下了目標:明天,我一定要爬到雪山山頂!可老極當即就給辛巴打了一劑預防針:你不要以為,你去過很多地方就小看它。很多大人都又哭、又鬧,失敗了。等明天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凌晨四點鐘,天沒見亮,辛巴還在睡夢中,就被老爹叫醒了。沒想到這一次,老爹可把辛巴坑慘了。這個8歲的男孩哭著對父親說:你又坑我,我恨你!
果然,爬雪山時,辛巴又累、又困。高原氣候惡劣,天寒地凍,還下起了雨。辛巴走了一會就受不了,被折磨得直哭。但老極自始至終沒有一句責備,而是對他說:想哭就哭吧,在這裡哭也很驕傲的。
可以想像,在海拔4000多米高的地方,缺氧、寒冷、體力不支…幾乎沒幾個成年人,能吃得了這種苦。但年僅8歲的辛巴,竟然硬生生地咬牙撐住了。一路上,老極一直在給他加油打氣…
在即將到達雪線時,辛巴已經連續走了5個多小時,體力和耐力都達到極限,癱坐在地上,根本不想起來。老極對辛巴說:我知道你很累,我們現在要換上冰爪,正式挑戰這座冰山了。你現在有兩個選擇,一是撤退。二是再堅持一下,登頂。但無論怎麼選,我都會尊重你。辛巴咬了咬牙,毅然決然地比了個手勢:我選二,我們登頂!
最終,辛巴戰勝了雪山,爬到山頂,也戰勝了自己。這一課,他學會了,什麼是堅持。辛巴說:堅持就是只要你還有一口氣在,你就一定要完成自己的目標。你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要是突然放棄的話,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費了。
當然,他也看到了最美的風景。
這部講述男孩辛巴旅行故事的紀錄片《辛巴奇遇記》12月16日上線,共5集,目前已更新2集。因為看過的人太少,豆瓣暫無評分。但為數不多的短評,卻齊刷刷地為這個精彩、有趣,又充滿童趣的作品,打了五星。
尤其是辛巴父親徐承華,讓人印象深刻。網友們這樣稱讚他:這個爸爸真是了不起,先進的教育理念,每個家長都應該看看。乍一看,你可能會覺得,這個老爹,可真是不靠譜。一言不合就帶娃四處流浪,是不是太不像話了?且不說孩子還小,帶他長途跋涉、四處奔波,身體能不能受得住。一走就是十天半月,作業寫不了,書念不了,學也上不了。這不是打一開始,就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了?
如果你也有孩子,一定聽說過雞娃這個詞。意思是,家長不斷給孩子打雞血,為了讓孩子讀好書,上名校,不斷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現在的「虎媽」、「狼爸」越來越多,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似乎養育一個孩子最終的目的,就是讓他在考學這件事上,領跑同齡人。
可到了老極這,雞娃這件事似乎根本不存在。比起學會讀書考試,老極更在意,如何把辛巴養育成人,一個正直、善良、勇敢的人。而在這一路玩耍的過程中,在帶著辛巴行萬裡路的途中,也暗藏了老極不少獨特而先進的育兒理念。
從始至終,老極從來沒苛責他,強迫他。而是讓辛巴在身體力行,去體驗的過程中,學會這些。老極甚至對他說:爬不上去,也沒有人會怪你的。如果實在爬不上去,那就下次再來,反正山永遠在那裡。堅持固然可貴,但我想,老極這番話,也同時讓辛巴明白,適時地放棄,並非意味著失敗。
這一路上,儘管辛巴上山下海,一直在玩。但我敢說,這趟旅途他所收穫的,一定會比坐在教室裡,學習、考試,要多太多了…你會發現,辛巴成長的速度,快到讓人驚訝。在這趟以玩為主的旅途中,在融入自然、挑戰自我的過程中,他會自發地開始去學習,去吸收周圍事物,能給他帶來的一切。
到了長江源頭,老極帶辛巴去划船。辛巴從小就訓練划船,這次他打算獨自一個人,劃著皮划艇,挑戰長江。然而,三米多高的大浪,卷翻了他的小船。被救上岸後,辛巴第一句話不是委屈,而是緊張兮兮地問:我的彩虹糖救上來了嗎?這一課,辛巴學會了: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完以後,還會堅持去做那件事。
到了懸崖旁,老極帶辛巴去拍攝雪豹。但雪豹數量太少了,一行人輾轉幾個地方,連影子都沒瞧見。因為自然環境被破壞,適合雪豹生存的面積越來越少。這種威風凜凜的動物,正在逐漸消失。這次旅途,讓辛巴意識到:我們要保護環境,要去尊重這世界上每一個生命。
到了小鎮上,辛巴來到希望小學,和當地的孩子打成一片。但他卻發現,孩子們的課桌破舊,卻沒錢修補。穿的是舊衣服、看的是舊課本。辛巴明白了: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有些人生來,會比別人承受更多的苦難,甚至一生都在向命運抗爭
比起很多孩子,辛巴都是幸運的。事實上,在剛看到這部紀錄片時,可能大家心中也有這樣的疑問:如果有這樣的條件,誰不想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呢?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花這麼多時間、精力、金錢,帶著孩子去行萬裡路。
而大多數家長,可能都會陷入到一種相似的困境之中:我們到底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在我們中國現有的教育模式之下,似乎讀書、考學,的確是一條更穩妥的路。可世界的變化太快了,誰也不能保證,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還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教育題材紀錄片《你好,未來人類》中,曾說過這麼一句話:社會瞬息萬變,而教育長期一成不變。我們正在用19世紀的體制,20世紀的知識,來教育21世紀的人才。
教育本來就是一個複雜和龐大的命題,幾乎在每一個層面上,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爭議。老極的育兒方式,也許很難效仿。但我想,看了這部紀錄片,在面臨這個問題時,你或許會得到一個新的答案:成材的路有太多了,我們可以不用急著雞娃,而是先去引導他認識、感受這世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甚至會先你一步慢慢成長。畢竟,比起成材,先成為一個正直、勇敢且善良的人,是一件更加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