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的女生來說,擁有一屋子裝不下的布娃娃是她們共同的夢想。不過由於一個布娃娃的價格也不便宜,如果真的要一個個地買下來,確實有點奢侈。所以有些商家就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把所有的娃娃都塞進娃娃機裡,每次投入適量的硬幣就可以進行一次操作,如果夾到,這個娃娃就是你的了。
這個玩法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可以接受,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很多朋友就會覺得自己「手殘」,為什麼自己總是夾不到喜歡的娃娃?更氣人的是有時候明明已經抓起了,卻在出口前又掉了回去!這一些列的操作會讓你懷疑究竟是不是商家故意弄成這樣子的。其實知道這些特點之後,你就知道娃娃機的操作原理了。
娃娃機源於日本的電子遊戲,日語原名為UFO CATCHER,它屬於禮品販賣機,是大型遊戲機裡面較簡單的一種,一般分為日式夾公仔機(2爪) 及韓式夾公仔機(3爪)等種類。有很多認為夾不到娃娃的原因在於娃娃機的爪子不夠緊,其實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它已經巧妙地被人為設定過。畢竟商家也要賺錢,如果一夾就起商家就會虧本。但是如果一直夾不到的話,玩家下次就不願意再來玩了。所以為了取其平衡,那些爪子都會被程式設定成只在某個特定時間點才會抓緊。
一臺抓娃娃機可以通過調整電壓控制手抓的力度,一般有強抓力和弱抓力這兩種設置。如果是弱抓力的話,差不多50次能中一個,最低200次中一個。在抓取的過程中有抓起娃娃和運送娃娃這兩個環節,而這兩段抓力是可以分段設置的,比如設定強抓力為2秒時,則抓到的娃娃在2秒後會轉為弱抓力使娃娃在半空中晃悠悠地掉落,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就會覺得就差那麼一點點,於是會繼續消費直到抓到娃娃或者放棄前為止。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如何增大夾到娃娃概率呢?其實這三步很重要:
第一步
觀看爪子
我們平時看到的娃娃機裡面的爪子一般都是兩個或者是三個腳的。我們可以先快速移動爪子,讓爪子保持晃動,然後再瞄準目標。另外,還可以用搖柄搖兩圈爪子,這個動作又叫做甩夾。如果爪子在甩動的過程中能夠一直保持平衡,那說明這個爪子的力度還是不錯的,而且這個動作還有助於把娃娃甩出洞口。
第二步
選取目標
我們選目標的時候要專一,別看著這個又想選那個,這樣子是很難夾到想要的娃娃。另外最好優先選擇靠近出口的娃娃,一般來說靠近出口的娃娃獲取的機率要比其他位置的娃娃大,靠近出口的娃娃基本上夾中之後就會掉出來。
第三步
夾取重心位置
因為娃娃機的爪子比較松,如果沒有夾到重心的地方,娃娃很容易就掉下去,所以最好夾到肚子部分。如果娃娃是比較大,比較光滑的情況,則可以選擇夾腿或者是脖子等比較容易扣爪的地方。
以上的方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過?如果你是夾娃娃高手,不介意的話把你的方法分享出來,讓大家都能體驗夾娃娃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