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RX 5700系列目前仍然是性價比很高的顯卡,訊景在發布了多款RX 5700系列顯卡之後又為此雙雄帶來新的成員,最新發布的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版和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版主打低溫穩定。頻率相比之前的海外版低了一些,但是仍然使用的是高規格的散熱器,除此之外,外觀上還有一點小小的改變。
雪狼系列的規格可以參考下表:
顯卡外觀:
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版
預覽
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版
預覽
這兩張顯卡的外觀大體上相同,都是通體的黑色的主色調,顯卡很長,超過了300mm,這意味著對於部分機箱會存在兼容性問題,玩家們對於搭配的機箱一定要注意能兼容的最大顯卡長度,比如筆者在測試過程中就發現對於TT挑戰者H1機箱它們就存在不兼容的情況,當TT挑戰者H1機箱的前面板內部裝上冷排後,這兩張顯卡就會插不進去。
當然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版和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版在外觀方面也有一點小小的不同,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版正面的風扇中心的logo部分是銀色的,而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版正面的風扇中心的logo部分是紅色的,除此之外的其他部分兩張卡就都是一樣的了。
它們均採用三風扇設計,兩小一大,左右兩邊的風扇為9cm,而中間的大風扇則為10cm。3風扇的散熱效果會比雙風扇的要好,並且這風扇尺寸也足夠的大,所以雪狼系列才能主打低溫穩定。視頻接口方面為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 2.0b接口,接口擋板具有鏤刻的XFX logo,既增加了品牌印象而且鏤空的設計對於散熱也有幫助。
兩張卡的供電接口都為8+6 Pin,配合上PCIE接口可以提供的75W供電,理論上可以最大提供300W的供電給顯卡,對於RX 5700 XT或RX 5700核心來說都足夠了。顯卡具有背板,金屬材質,厚度不錯很紮實,背板上有鏤刻的裝飾紋路和巨大的XFX品牌logo。
總的來說雪狼顯卡的設計並不花哨,延續了訊景一直以來的實用風格,如此大規格的三風扇在現在的顯卡中也是名列前茅的風扇散熱設計,這都是為了能讓顯卡更穩定的運行,不過確實超過300mm的顯卡長度也算是很巨量的數值了,選配機箱的話不要選擇太緊湊的。
顯卡拆解
預覽
拆解發現兩張顯卡的散熱器和PCB都是一樣的,具有4根直徑6mm的熱管,熱管與散熱鰭片間採用的是焊接工藝,與GPU接觸的部分是一個純銅底座,此外,還可以看到在顯存和供電Mos部分還覆蓋有導熱墊片,可以及時將熱量傳遞到散熱器上。
PCB上可以GPU核心的裸Die,兩張顯卡內部的區別就在於這顆裸Die了,但是裸Die其實並看不出不同。GPU核心周圍圍繞著一共8顆GDDR6顆粒,具體型號為美光的D9WCW,等效速率為14Gbps。顯卡採用6+1相供電,其中核心供電為6相,採用的mosFET為安森美NCP302155,顯存採用了1相供電,搭配的mosFET為安森美NCP302045。
測試部分
測試平臺:
測試平臺選用了AMD Ryzen 7 3700X處理器搭配華碩ROG Strix X570-E GAMING主板,與顯卡組成3A平臺,第三代銳龍處理器現在非常受玩家青睞,選購的用戶也很多。測試過程中AMD Ryzen 7 3700X筆者並未對其超頻,是考慮到部分該處理器的用戶並不會超頻,或者不會保持超頻狀態持續使用,所以保持默認頻率進行測試,對於測試成績,超頻的用戶並不會相比本文的成績差。內存頻率我們進入BIOS中打開XMP,其他部分可以參考下表:
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版的GPU-Z截圖如下所示。可以看到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版的基礎頻率為1605MHz,遊戲頻率為1755MHz,Boost頻率為1905MHz。基礎頻率是顯卡在極重載的情況下仍然能達到的頻率,遊戲頻率為顯卡在遊戲情景中自動所能達到的頻率的一個均值,實際遊戲時候的頻率會在這個值附近浮動,但不會偏離太大,Boost頻率為顯卡在溫度和供電都很理想的情況下所能達到的最高頻率。
通過GPU-Z還可以看到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版顯卡的最大功耗上限可以向上解鎖50%。
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版的GPU-Z截圖如下所示。可以看到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版的基礎頻率為1565MHz,遊戲頻率為1720MHz,Boost頻率為1750MHz。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版顯卡的最大功耗上限可以向上解鎖20%。
基準性能測試
我們以3DMark作為顯卡基準性能測試,測試項目包括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Time Spy、Time Spy Extreme五個項目。其中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三個項目分別測試的是顯卡在DX11遊戲中的1080p解析度、2K解析度和4K解析度下的性能指數,Time Spy、Time Spy Extreme兩個項目則是顯卡在DX12遊戲中的2K解析度和4K解析度下的性能指數。
除了參測的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版和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版顯卡外,我們還加入了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三風扇海外版作為性能對比,具體成績見下表,表中所列成績均為3DMark顯卡單項的得分。
由於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版的頻率是不及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三風扇海外版的,所以成績也是不如三風扇海外版,差距約為10%左右。而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相比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的成績就很神奇,差距非常小,說明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在實際運行中能達到的頻率應該相比標稱的數值要高,看起來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的性價比會更好。
遊戲性能測試
遊戲方面,筆者測試了5款遊戲,由於RX5700 XT定位於2K遊戲環境,故均將遊戲解析度設置為2K,遊戲畫質均為預設最高(其中《地鐵:離去》為Ultra畫質),API接口可選的遊戲均選擇最新的API接口,結果均為運行遊戲自帶的Benchmark的結果,具體測試結果見下表。
可以看到對於2K解析度下的遊戲環境來說,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和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都是可以勝任的,即使像《古墓麗影:暗影》這種系列大作的最新作品也能在最高畫質下超過70幀運行,在《孤島驚魂5》中更是超過了90幀。而對於像《地鐵:離去》這樣的最新顯卡殺手級遊戲來說,Ultra畫質下在50幀左右,想追求60幀的玩家可以在這款遊戲中採用高畫質(High)運行遊戲。
總的來說,對於當下的遊戲環境,想在2K解析度下以高畫質運行時下的單機大作,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和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都是可以滿足需求的。
溫度測試:
在溫度測試過程中,測試時全程進行封箱處理,機箱為華碩TUF GAMING GT301火槍手,測試環境溫度約為26.8℃,滿載溫度是在運行3DMark Fire Strike壓力測試中取得,數據通過GPU-Z的Log to File功能記錄,以下為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顯卡的溫度測試曲線:
以下為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的溫度測試曲線:
測試結果顯示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顯卡的滿載溫度最高僅到過75攝氏度,距離顯卡核心的溫度上限還很遠,足可以穩定運行。待機方面,待機過程風扇是停轉的,此時機箱內環境溫度由於剛跑過壓力測試故而較高,而顯卡利用機箱風扇的輔助散熱仍可以保證一個低溫的狀態。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的滿載溫度最高僅到過74攝氏度,待機溫度通過被動散熱也能在40攝氏度左右,兩張顯卡的溫度表現確實都很優秀。
噪音表現:
噪音方面得益於三個大尺寸的風扇,即使在滿載的壓力測試中,顯卡的噪音表現也可以接受,並不會有吵的感覺,而在封箱狀態下,在日常的環境中並不會明顯的感知到顯卡的噪音。待機方面,由於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和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都支持風扇低溫停轉,故而顯卡並不會成為噪音來源。
功耗測試:
通過我們專用的顯卡功耗測試儀器,可以精確測量顯卡PCI-E與外接電源接口的實際功率。顯卡滿載功耗在3DMark Fire Strike壓力測試中獲得,待機功耗即是在待機狀態下記錄。功耗測試我們採取了非常極致的採樣頻率,可以儘量測出瞬間峰值功耗。
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顯卡的功耗表現如上圖所示。由於採取了非常極致的採樣頻率,顯卡功耗波動顯得較大,最大瞬時功耗去到過223W,考慮到CPU部分的功耗需求,故而建議用戶為整個平臺搭配至少650W的電源比較好。待機方面,功耗約為19W左右,7nm的製程對於降低功耗有很大的作用。
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的功耗表現如上圖所示。可以看到由於頻率比RX 5700 XT雪狼低,整體的功耗波動相對也穩定一些,最大瞬時功耗去到過200W,待機方面功耗約為20W。
總結:
新發布的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版和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版均採用了三風扇設計,左右兩邊各是一個9cm的風扇,中間一個直徑10cm的風扇,這個風扇組的規格在顯卡中算是非常高的了。並且核心頻率並沒有像海外版那樣出廠預超頻很多,這就讓核心的發熱能減少一些,加上散熱規模並不縮水,就使得整個顯卡能長久的保持低溫穩定運行。
兩張卡都很不錯,更仔細的比較的話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版的性價比會更高,良好的溫度控制讓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運行時的頻率可以超出標稱值不少,與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版的差距不過5%而已。但是價格相差了500元,所以看起來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版的性價比更高。
兩張卡都能滿足2K解析度下的單機大作流暢運行,更強一點的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版自然相對來說更輕鬆一些。在高負載持續運行中,顯卡的溫度最高也就75攝氏度,非常給力。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兼容性問題,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版和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版顯卡均達到了超過300mm的顯卡長度,對於一些緊湊型的機箱玩家搭配的時候要注意機箱支持的最大顯卡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