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電競的男孩都有過一個夢想,成為職業選手,拿到全國冠軍。在南京,5個男孩組成高校電競隊,互為夥伴和對手,一起向冠軍奔去。像一種青春樣本,他們代表著的,是所有遊戲迷在少年時代丟失的野心。他們準備多年,直到一場比賽把他們推到臺前,拿走本該屬於他們的獎盃。夢醒了,卻也成真了。
向著榮耀的最後一戰
2020年8月9日下午,杭州LGD電競館成了電競愛好者的戰場。整個場地被裝扮成耀眼的科技藍,彩色LED燈牌、發光頭飾和螢光棒匯成一片光海。10個男生身著紅藍兩色隊服,分坐在舞臺兩側,手指在手機屏幕上飛速滑動。
由騰訊體育主辦的WUCL高校電競聯盟挑戰賽進行到最後一天,館內正在進行當天第一項比賽,王者榮耀項目全國總決賽。其中一隊是來自山西某高校的「TS」戰隊,他們的對手是來自南京三江學院的「SJ」戰隊。他們是本次比賽「黑馬」,去年,他們只拿到南京賽區的季軍,遺憾離場。通過一年的針對訓練並加強賽後復盤,他們在3天前擊敗了上屆賽事冠軍,進入決賽。
原本,他們都是普通的大學生,但此刻他們成了百裡挑一的年輕人——分屬兩隊的10名年輕人,此前經歷了海選賽、大區賽,擊敗其他38支高校戰隊,才坐到了這裡。前面十幾場比賽不過是漫長的鋪墊。他們的目標是眼下這場比賽的勝利,這決定了全國總冠軍的去向。
選手身後,大屏幕正在實時投放本場比賽的戰況,儘管兩位解說拼盡語速,還是比幾個男生的迅猛操作慢了半分。
SJ戰隊的幾個人都是比賽風格激進的選手。這一次勝負心更是空前強烈。WUCL總決賽一開局,他們便強勢壓制對面TS戰隊的發育空間,比賽進行到近20分鐘,他們以一次0換4的團戰迅速結束了戰鬥。
1分鐘內,比賽結果塵埃落定。現場比賽解說上句話的尾音還沒落地,趕忙又用激昂的語調宣布:「恭喜三江學院2:0贏得勝利!」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動作。獲勝方「SJ」的隊長宇航忍不住起身,跟身旁的隊友擊了個掌。
頒獎儀式上,5個男孩站在臺前,朝鏡頭淺淺鞠躬。他們知道,鏡頭另一端,父母、親友和同學,都在直播間注視著自己。這是屬於他們的榮耀時刻。
陌生人結成同盟
《王者榮耀》中,鼓勵用戶在線和陌生人隨機匹配組隊,完成5對5的競技比賽。時至今日,這種陌生人之間的連接不僅存在於虛擬世界。不定時舉辦的各類城市、高校賽事上,無數不相熟的個人用戶為參加比賽組成固定戰隊,在一次次徵戰中培養出「戰友」情誼。
「SJ」戰隊組建於南京三江學院,原本,成員們現實生活中素不相識,2017年三江學院電競社團舉辦的一場校園比賽,讓他們走到了一起。後來成為SJ戰隊隊長兼打野位的陳宇航,當時還是三江學院廣告學大二的學生,他所在的隊伍獲得了那次比賽王者榮耀組的冠軍。SJ戰隊中單位的吳俊豪當時就讀於計算機專業大二,所在的隊伍捧獲亞軍。與他同專業的蔡佳傑、和就讀財務管理的單溢也參加了那場比賽,排名緊隨其後。
幾個男孩經歷不同,在這場比賽之前互不相識。
在比賽中奪得冠軍的陳宇航,一直是被大人們「藏起來」的小孩。中學時期,他感到教室裡存在著等級。教室最後幾排,是問題學生的去處。因為成績不好,陳宇航被放置到教室最後幾排的圈子裡。後來他因故被調到第一排,藏在講臺旁的單人座,只有上課的老師能很方便地洞察他上課的舉動。
而跟他輪流擔當輔助與打野的單溢,初高中都在寄宿中度過。單溢是大人眼中規矩的孩子。成績長期遊走在班級10名左右。課餘時間打電競或進行其他休閒娛樂活動時,偶爾會質疑自己是否在這上頭花了太多時間。
吳俊豪在SJ戰隊裡擔當中單。初二那年,表哥帶他進入《英雄聯盟》的世界,後來他又喜歡上王者榮耀。這兩個產品機制類似。在吳俊豪眼中,它們採用的機制凸顯公平:「這裡每一把比賽裡,所有人都是從500塊錢開始,買裝備,組織進攻,渴望贏下比賽。」他宣稱自己從未為此逃課,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時間非常珍貴,那是高壓的高三生活中難得的喘息。有段時間,他常常挑些難以掌握的英雄,苦練幾把,心裡許願,今天若能carry全場,明天數學一定高分。
在讀高中時,蔡佳傑已經能靠《王者榮耀》賺零花錢。他的業務,是幫助用戶在排位賽中獲得勝利,用戶會在現實世界裡給予他酬勞。當蔡佳傑在王者峽谷裡徵戰的時候,身旁會有人圍觀。這讓他確認,自己在這件事上應該有點天賦。
「SJ」戰隊中年紀最小的成員叫楊逸帆,是三江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大二的學生。在楊逸帆19歲的人生中,經歷過一段意志消沉的時間。那時候他中考發揮失常,成績出乎意料地連高中都夠不上。父母比他先接受了現實,幫他挑了個職校,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讀三年後可以直升三江學院。
楊逸帆相當洩氣。他有個發小,小學初中都跟他同班,成績優異,一直被父母拿來跟自己做比較。自打到職高讀書,父母似乎覺得希望破滅,再沒在他面前提過發小的名字。
那個暑假,楊逸帆獲得了一部新手機,在人生意志最消沉的時候,他開始了在王者峽谷的旅程。
「王者峽谷」某種程度上養成了楊逸帆的性子。一段時間後,楊逸帆在比賽中養成了對贏的渴望,這拓寬了他勝負欲的邊界。峽谷之外的事情,若做不到,他也會反覆問自己: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力不夠,還是只是因為付出得不夠多。
不再被督促著學習,楊逸帆反而萌生主動學習的意志。職高三年,他一直是班級前三名。
也是那年,電競行業如荼發展,他有了自己仰慕的偶像,和一個隱約的夢想——做個職業電競選手,拿全國總冠軍。高一,市裡一家新商場開業,為助興辦了一場電競比賽。他偷偷跑去參加,捧著冠軍獎盃和600塊獎金回家,非常出乎父母的意料。
峽谷之外,楊逸帆和普通人無異,只是電競讓他看到了可以變得更好的可能。
就這樣,5個人以不同姿態走過了少年時期,一路蛻變,直到他們在大學校園裡遇見彼此。
比賽結束後,排名靠前的幾個男孩湊到了一起。他們從對手變為夥伴,不是因為共同的經歷,只是因為在比賽中認可了彼此的技術。
出於類似武林高手的英雄相惜,他們組成了最初的SJ戰隊。
出招頗有觀賞性的吳俊豪擔任中單,氣性頗高的蔡佳傑敢打敢拼,無懸念地擔任射手,操作敏捷的陳宇航主要負責打野。單溢原本也是打野位,他性格沉穩,為了幾個人的組隊需要,他轉而擔任輔助,偶爾與陳宇航輪換位置。後來,他們認識了由職校直升到三江學院本科的低年級學弟楊逸帆,邀他擔任邊路。
有了固定的戰隊,男孩們對電競更加野心勃勃。校賽、區賽,他們一路打過去,大大小小參加了十幾場電競比賽,直到單溢去英國留學。
兄弟就是要一起戰鬥
由於隊員都是激進型選手,突如其來的爭執有時差點瓦解這支戰隊。
去年秋天,SJ戰隊輸給了一支從未輸過的戰隊。
射手蔡佳傑認為,這是自家中單在比賽時操作失誤導致。他脾氣急躁,訓練和比賽時還要更暴躁一些,比賽現場,他便出聲抱怨,賽後又是一番埋怨。但擔任中單的吳俊豪覺得,自己的操作沒問題,爭論到最後,他跟隊長陳宇航提出離隊,獨自氣呼呼地打了一晚上排位賽。
等到他深夜退出界面,才發現,陳宇航發了一長串消息哄自己回來。他想,不能因為一時置氣讓隊伍散掉,也就順勢和解了。
之後,蔡佳傑花更長時間去練技能,經常熬到眼睛酸痛得受不了才放下手機。因為置氣過後,他發現情緒無用,只有精進技術,與隊友並肩進步才是要義。
過去只把電競當消遣的男孩變得認真,以前輸就輸了,現在輸多了會自責懊惱。組隊作戰,讓他們有了使命感和責任感,為贏得更多有分量的勝利,他們定期打訓練賽,練習默契度,從操作邏輯上達成互相理解。訓練,復盤,再不斷修正戰術,追求更好。
勝王敗寇的電競圈,本身就信奉叢林法則,哪怕「SJ」只是一支普通的高校戰隊,同樣有意無意地秉持這個宗旨。
戰隊裡,大部分成員都擁有一個小號。當計劃嘗試一個新角色時,他們會先在小號上練習,等技術熟練後,再登上大號正式徵戰王者峽谷。默默修煉的心情,跟中學時期坐在前兩排的學霸心態無異——大家都想偷偷地成為一個高手,然後一戰成名。
高手結盟,先看技術過不過硬,再講兄弟情誼。2019年,擔當輔助的單溢因留學英國離隊。因此,SJ戰隊招了新的輔助。可惜,隊員們發現新隊員似乎對比賽不上心,後來一次,新隊員因比賽時心思渙散,犯下致命失誤導致戰隊連輸兩場。最終,他們只能讓那位新輔助離開了戰隊。
但當熬過互相辨認的時期,惺惺相惜的情緒,少年們收穫了堅定的情誼。
在英國留學的時候,單溢因網絡原因近一年無法順暢登錄王者峽谷,游離於王者峽谷的世界之外,與戰隊其他成員的關係便遠了些。
但去年10月,單溢在伯明罕的中國城吃火鍋時,突然收到隊友蔡佳傑的消息。他發來一句沒頭沒腦埋怨他的話,接著解釋,「沒事,巔峰賽輸了,罵罵你。」
他知道巔峰賽並不支持組隊比賽,這只是隊友表達想念他的一種方式。單溢回復道:「沒有我肯定贏不了啊。」這種自戀式的揶揄,是告訴亞歐大陸另一端的隊友「我們依然親密」的最好方式。
英雄的宿命是離開戰場
2020年3月底,單溢回國,隔月便收到老隊友邀他歸隊參賽的信息。他原本不打算再參加任何電競比賽了。今年大學畢業後,他計劃考公務員,然後跟女友結婚,讓人生「步入正軌」。
不過,想到自己即將大學畢業,單溢突然意識到,這可能是踏足社會成為大人前,最後一次徵戰王者峽谷的比賽了。沒再考慮其他的,單溢決定歸隊。
戰隊裡,除了後來加入楊逸帆還在讀大二,初期隊員都已大四,本屆WUCL,是他們最後一次以學生身份參與的電競賽事。
電競全靠技術說話,公平公正,但和其他體育競技一樣,職業生涯極其短暫。隨著版本迭代,職業選手的更新頻率加速更甚。身體反應速度一旦變慢,或操作技術跟不上版本更替,新運動員就會抓住機會取代舊運動員。
SJ戰隊的隊員們留意到,在今年王者榮耀職業聯賽上,好幾個職業選手年僅16歲。他們嗅到了職業選手逐漸年輕化的趨勢,這意味著,以此為目標的孩子,要更早地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而當他們意識到這點時,也只能感慨自己有點生不逢時。SJ戰隊的幾個男孩,顯然已錯過做職業選手的黃金年齡。
比賽還在一直打,但有些東西變了。22歲這年,他們不約而同地望向峽谷和象牙塔之外,開始思考一些更現實的人生問題,關於夢想、金錢和未來的職業選擇。
唯一進入電競行業的只有戰隊的射手蔡佳傑,憑著過往戰績,他被一家俱樂部籤下,成為了電競主播。他給自己定了目標,做兩年 ,要達到幾十萬粉絲量,完不成就退圈回家跟父母做生意。
經過在王者峽谷探索自我的少年時代,他們已不是過去懷著一腔熱血的男孩,都長成了能夠理性判斷得失,掌控自己人生的大人。
剛上大一的時候,百無聊賴的宇航經常打進全國巔峰賽的前幾名。當時,AG青訓隊的邀請他加入,因父母強烈反對,他最終沒去成。那是宇航最接近夢想的一次機會。今年他22歲,在電競圈屬於大齡選手,成為職業選手的希望渺茫。
不過,陳宇航想,沒有什麼可後悔的。這麼多年來,他拿到了很多獎盃,還通過電競收穫了一些沉甸甸的友情,都是剛開始降落峽谷時,沒有料到的收穫。
作為賽事主辦方,本屆WUCL中騰訊體育與RW俱樂部進行合作,幫助脫穎而出的選手獲得前往職業戰隊試訓的機會。奪冠之後,SJ戰隊在那裡打了三天訓練賽。跟職業選手們合影時,他們的神態羞澀又堅定,這是這場青春夢最高規格的獎賞。
但WUCL全國總決賽當天,奪冠的一瞬,在興奮、喜悅的氛圍裡,仍能察覺到一絲難以明狀的失落。他們奮鬥過,拼搏過,放棄過,倒下過,如今終於要站上領獎臺。英雄的宿命是離開戰場,這個世界將會有新的王者。男孩們的青春落幕了。
比賽散場,畢業季漸近,SJ戰隊的成員們紛紛離開王者峽谷,開始準備以最好的姿態著陸在外面的世界裡。只有年紀最小的隊員楊逸帆還留在象牙塔中。距離畢業還有幾年,在WUCL奪冠之後,他回到學校,連續十幾天沒有登錄「王者榮耀」,在宿舍認真備考物理和高數考試。
在心底,楊逸帆仍有一絲期待,希望自己能在20歲之前被俱樂部籤下,做個職業電競選手。在此之前,眼下,縮減登錄王者峽谷的時間,暫時收起夢想,去通過現實世界的專業考試的測驗。
- END -
撰文 | 劉妍
編輯 | 林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