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的山村支教生活

2021-01-08 大洋網

大洋網訊 24歲的李好玥扎著一個馬尾辮,帶著一大鏡框很大的眼鏡,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仿佛會說話。2017年從清華畢業之後參加支教,至今已經在梅縣雁洋鎮友珊小學支教兩年。他所在的這所村小學,距離梅州市區有40公裡,距離梅縣縣城也有20多公裡,學校的教學條件十分艱苦,十名老師也擠在一間辦公室,李好玥坐在書桌前,厚厚的教案和書本把她遮擋得只剩下半個頭。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張兩年前自己剛到學校時的照片說,那時李好玥是短髮,皮膚也更白淨一些,到現在長髮及腰見證了她這兩年的支教生活。她說,「我以前一直以為短髮比較方便,到了這裡因為在山區,剪頭髮不方便,很難找到理髮的地方,索性就把頭髮留長了。」這兩年頭髮長的長度也是她支教時光的見證。

李好玥是山西臨汾人,第一喜歡吃麵食,第二喜歡吃醋。但自從來到偏遠的粵北山區支教後,李好玥的這兩個愛好都被迫戒了。「我已經好久沒吃到好吃的山西麵食了,一想起老家的麵食來我都直流口水。」說起故鄉,這個24歲的姑娘流露出俏皮的一面,有些停不下來。

來支教一個月父母仍勸她回去

來梅州兩年,她逐漸說服自己愛上當地的氣候、食物、方言和人。「客家人的釀豆腐真的很好吃,還有他們的苦筍煲湯對於在溼熱的天氣中祛除溼氣很有幫助,梅州的柚子也非常好吃,哪怕我寒假回到家,也會讓他們寄幾個給我。」而當初,正是靠著當地的這些「好處」,她才說服了父母隻身一人來到梅州支教。

講到父母,一向堅強的李好玥有些哽咽了。2017年5月,李好玥從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畢業,因為成績優異,她被學院報送碩博連讀。「碩博連讀需要5年時間,其實我從上高中開始就對文科挺感興趣,雖然我的很多同學畢業後都去了一些大的房地產商旗下工作,但這卻並不是我的興趣愛好。一想到5年都要繼續學工科,我猶豫了,我想趁著自己還年輕,去追一下夢。」2017年5月,李好玥報名了「美麗中國」支教項目,一周後,她就接到通知參加面試。隨後,她在廣西百色接受了將近兩個月的支教教師專題培訓。「培訓的內容一是教你怎麼做一名小學教師,比如如何給學生上課,備課,還要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內容,比如如何做學生的思想工作。第二部分是以往有經驗的支教老師來現身說法講課。第三部分是一個夏令營,我們進行實操演練,真正上講臺講課。」

之前,李好玥一直沒有告訴父母自己放棄了碩博連讀的機會,而選擇了到廣東的偏遠山區支教,當她「先斬後奏」,把這個消息告訴父母時,父母一開始並不支持。「他們一開始擔心我一個人發在偏僻的鄉下是否吃得消,還有些擔心我的安全。同時,也覺得我剛大學畢業,就把兩年青春花在偏僻的鄉村,是否值得。我到這邊一個月了他們還問我要不要回去,但是一個學期以後就不會了,我經常給他們傳遞正能量的信息,讓他們不要擔心我,我這裡很好,比如這裡的東西很好吃,這裡的老師很熱情,這裡氣候也很好。」

清華「學霸」大戰老鼠蟑螂

2017年8月,李好玥正式上崗。她記得,自己到的那一天,狂風大作,暴雨如注。學校校長到梅州團市委冒著大雨將她和幾位支教老師接到了學校。儘管在到達之前,她對學校的教學條件之簡陋已有心理準備,但真正到了之後,她還是被自己眼見的一切震驚了:雁洋鎮友珊小學教學設施十分簡陋,沒有圖書室和電教設備;學校的老師非常緊缺,包括支教老師在內一共十位老師,142名學生,每名老師不僅要帶兩個年級,還要帶很多門課程,一周要上20節課,教學任務非常繁重;學校的很多孩子從小到大都一直生活在鄉下,從來沒有到外面去看看。「看著孩子們充滿渴望的眼神,我覺得需要我做的事情還很多。」

學校當時並沒有專門的支教教師宿舍。於是,把學校的保健室隔開一部分給李好玥做了臥室。直到現在,李好玥還「蝸居」在學校的保健室中,房間的前面一半是藥品儲藏室,後面是她不到8平方米的小房間。李好玥以前是個愛美的姑娘,但到了這裡,當了鄉村教師,她只好把自己的這些愛好都收了起來,讓自己變得和孩子們一樣樸實。在她看來,只有這樣,才能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我都好久沒有正兒八經化過妝了。」她笑著說。

還沒等李好玥一展身手,當地惡劣的環境首先給她來了個下馬威。盛夏時節,梅州潮溼悶熱,在北京生活了4年的她很不習慣。而他所在的村小學又靠著山,周圍叢林茂密,個頭頗大的蚊子首先向她展開了「襲擊」,蚊香、蚊帳齊上陣,才算抵擋住前兩個月。因為校舍年久失修,老鼠、白蟻、蟑螂、蝙蝠以及一種會蠕動的白色蟲子,都經常出現在她的住處。一開始,李好玥也有一些害怕,但慢慢地她就習慣了,對於老鼠闖進房間,白蟻又蛀了門窗之類的開始見怪不怪。「老鼠經常在我房間大搖大擺地走來走去,好像一點也不怕人,然後我就大吼一聲把它攆走。蝙蝠也被我攆走好幾隻。同來的一個女生怕蟑螂,每次有蟑螂她都怕得要命,滅鼠、滅蟑螂這些事都是我來辦。」

南方的冬天陰冷、潮溼。來梅州的第一個冬天,李好玥的手便長了凍瘡。「帶著手套不方便給孩子們改作業。」經過一年的經歷,李好玥買了烘手器,改作業就方便多了。經過兩年的磨合,梅州讓她有了第二個家鄉的感覺。

由於學校非常偏僻,距離最近的集市差不多也有十公裡。剛來時,李好玥還經常搭乘三輪車和摩託車往外跑,時間久了,她逐漸在學校呆習慣了,基本上兩個星期才到隔壁的丙村鎮集市買一些水果和生活用品,其餘時間,她基本上都宅在學校宿舍。好在她是一個喜歡安靜的女孩,偏僻的鄉下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唯一的娛樂就是跑步、爬山,看電影、唱K、聚餐,這些以前自己習慣了的活動,現在距離她越來越遠。「我都已經記不清我上次看電影是什麼時候了。」她頓了頓說,「好像還是上大學的時候呢。」

還有一大困難是語言關。剛到時,當地人講的客家話讓李好玥一臉懵懂,因為很多學生都是由爺爺奶奶帶,而這些老人家只會講客家話。「聽不懂他們說什麼,家訪沒法進行。」李好玥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聽客家話。她主動跟當地村民學說客家話,向他們請教。如今,她再去學生家中做家訪,已經聽得懂學生家長講客家話了。

兩年時間每名學生都家訪過

李好玥坦承,對於學校簡陋的條件,她早有心理準備。「我本來就不是來這裡享福的。」更讓她有壓力的是,如何發揮自己的特長,教孩子們一些其他老師教不到的東西,讓孩子們在這兩年時間裡能有所進步。因為學校的師資極度匱乏,李好玥每周要上20節課,每天4節,除了要上語文、英語課外,他還要上美術、科學、思想品德、體育、音樂。「基本上學校開的課我都教過,只要能上的我都上。」她笑著說,在這裡她被磨鍊成為了「全能選手」。

李好玥說,支教是一件需要燃燒激情的事業,沒有信念和興趣作為動力是很難支撐下去的。如今,每天早上6點半就要起床,因為早上7點半,學生就要開始早讀,作為班主任的她必須要到場。上完上午兩節課,已是中午11點半,匆匆去吃兩口飯,她還要去給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開小灶」。然後還要去教室照看吃完午飯的孩子們。然後休息半個小時後,就要開始上下午兩節課,等學生放學,已是下午4點。「有時一天下來,在講臺上站得腰酸背痛,嗓子都喊啞了,放學了只想躺在床上躺一會兒,話也不想說,飯也不想吃。」每天中午,有一位阿姨為幾位老師做午飯,但晚餐沒有人做,這兩年下來,李好玥都沒有正兒八經吃過一頓晚餐。「晚餐基本上都是吃點水果之類的,除非哪天心情特別好,才會動手去做一頓飯。」

「孩子們單純可愛的模樣,讓我忘記了在生活上、工作上的煩惱和困難」。孩子們是李好玥最擔心的,班上一共30個學生,有好多孩子的情況都比較特殊,他們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有不少還是單親家庭,還有兩名智力有殘疾的學生,李好玥只能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讓孩子們感受到溫暖。

支教兩年收穫無數感動

支教兩年,李好玥已經給學校帶來很多改變。學校校長劉衛東興奮地說:「有這樣年輕而且有學歷的老師來我們鄉村小學支教,我們太歡迎了,他們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教學方式,也幫我們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兩年間,李好玥發動自己的好友和社會資源,為學校建起了一個有上萬冊圖書的圖書室。目前,學校的足球場已經荒廢多年,成了一片荒草堆,她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能有好心人把學校的操場鋪上假草皮,讓孩子們能在上面踢球。

有時,李好玥看到大學同學的朋友圈,看到他們在大城市裡打拼,過著和自己完全不同的生活,她偶爾也會有一絲擔憂。「主要是擔憂自己在起跑線上是不是晚了,大家都畢業後都去創事業了,而我把兩年時間花在了陪伴孩子上。」但時間久了,李好玥的心慢慢安靜了下來。孩子們純真的笑臉讓她每天都如沐春風。「他們會進程給你一些意外的驚喜」,李好玥說,在梅州支教兩年,他收穫了太多的感動。有一次,她給學生們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是《我最難忘的一件事》,其中一個孩子寫她最難忘的一件事是老師來給他們上課的那一天,穿著一件白色襯衫,黑色褲子,說話聲音也很好聽,講課的方式和跟之前的老師很不一樣。「說實話,我都記不得我第一次給孩子們上課時穿的什麼衣服,什麼天氣,但孩子們卻都記得。你對她的好,他都記在心上。」李好玥說,哪怕不是教師節,她平時也能收到孩子們送給她的摺紙、在野外採的花等禮物。「有時想想,做鄉村教師也挺幸福的。我這兩年也值了。」

「這裡的每一天都是充實有意義的課餘時間、節假日完全把我對安靜的追求發揮到極致。」支教的生活並沒有讓李好玥覺得不習慣,偶爾想念家鄉想念親人,但是她很開心能遇到這些孩子很開心能有這麼一段經歷。樂天派、隨遇而安的李好玥每每想到離開的那一刻,還是忍不住會哭。「我想我有一天走的時候我會偷偷哭,我不會讓他們看到。」

文、圖、視頻拍攝:廣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

視頻剪輯:廣報全媒體記者丁鈺洵

相關焦點

  • 湖北巴東縣誌願支教教師袁輝——幫山村孩子快樂成長
    &nbsp&nbsp&nbsp&nbsp湖北巴東縣誌願支教教師袁輝——&nbsp&nbsp&nbsp&nbsp幫山村孩子快樂成長(五四獎章獲得者)&nbsp
  • 清華學霸:我考上了清華。學校怎麼了?名校和校霸,誰成就了誰
    清華大學作為我國排名第一的大學,被稱為「高考狀元收割機」,全國大半的高考狀元都被清華收入囊中。能夠考入清華大學,對家族來說是光宗耀祖大事,對校而言是辦學實力的證明,都與有榮焉。那麼,考入清華大學,是學校的功勞,還是學霸自身的努力呢?清華學霸:我考上清華,關學校什麼事!
  • 大山裡的雙胞胎學霸一個上清華一個上北大,父母做夢都在笑!
    小時候很多孩子都有一個煩惱:長大之後上北大還是上清華?後來發現自己想太多……但是湖南的老父親趙忠其就沒有這種煩惱,因為他的兩個雙胞胎兒子,在剛剛過去的2020高考中,分別取得了687和685的高分,一個被清華大學錄取,另一個被北京大學錄取。
  • 抖音研究生支教老師為學生送公主裙:希望我的公主可以快樂成長
    支教老師和學生的感情能有多深?近日,重慶市西沱鎮小學一年級學生因支教老師張靜宇即將離開,哭成了一片。這離別場景被張靜宇記錄在抖音短視頻後,受到近千萬網友關注。視頻中,孩子們穿著老師送給自己的白雪公主裙,輪番對著鏡頭揮手,眼裡卻全是淚水。他們捨不得張靜宇的離開。
  • 00後清華武漢籍女學霸英文演講:疫情後,我讀懂了萬眾一心
    00後清華武漢籍女學霸英文演講:疫情後,我讀懂了萬眾一心 清華大學武漢籍學生張睿茹 在春節假期回到家鄉武漢 隨後父母確診新冠肺炎住院 自己也被隔離觀察 疫情期間獨自生活 在隔離點與醫生、護士相處的經歷
  • 李健翻唱《等你下課》,直接改歌詞,網友:不愧是清華學霸
    其實不是,熟悉李健的人應該都知道,他是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而且那個時候能進入清華的那個不都是學霸,所以為了維護學霸的尊嚴,果斷改了這句歌詞。所以說作為學霸也是有很多的苦惱的,而網友也表示可以理解,而李健改編的《等你下課》也受到了大家的熱捧,作為理工直男,能有那麼的藝術細胞,簡直就是我們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呀。
  • 學霸也成雙,一起保送清華,拿下本科特等獎學金,懷揣科技興國夢
    學霸從來都不少,但雙胞胎學霸可不多。而這些雙胞胎學霸,在奮鬥的路上可以一直並肩作戰,能夠彼此鼓勵實現夢想。馬冬晗&馬冬昕:你我互為榜樣,奮起直追雙雙保送清華、獲特等獎學金說起雙胞胎學霸,有一對雙胞胎就像Ctrl+C、Ctrl+V出來的,這個模式的學霸暫時無人能敵。那就是2008年被保送清華的第一對雙胞胎學霸:馬冬晗和馬冬昕。她們之間有什麼樣的故事?為什麼備受推崇?
  • 北大學子赴新疆支教,甘當大漠中輸送知識的胡楊
    我雖然沒有在北大求過學,但身邊的朋友也有清華、北大、復旦等名校畢業的高材生,經常聽他們講起求學的經歷。從入校之處,老師就會教育他們要有家國情懷,要胸懷天下,志在四方。下面這位山東籍北大學子張棟傑同學,主動請纓,赴新疆指教一年。張同學並作為畢業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上發言,情真意切,感動全場,佩服這樣胸懷祖國的人才。張同學的發言視頻分享給大家。
  • 改歌詞說成語,李健竟然是被音樂「耽誤」的清華學霸
    我們傲嬌的李健小公舉默默改成了這樣的:問起原因,他又是這樣式兒回答滴:的確,對於李健來說,如此改動歌詞,完全可以理解,「高中三年,我為什麼不好好讀書,沒考上跟你一樣的大學」這樣的詞,不符合人家學霸的身份
  • 雙胞胎學霸考上清華北大,每個學霸背後,都有個用心至極的父母
    01雙胞胎學霸,二人以687分和685分的高分,分別考入清華北大今年,一對來自湖南的雙胞胎兄弟,二人以687分和685分的高分,一個考入清華,一個考入北大。清華北大作為代表我國高教育水平的兩座學府,想要獲得在這兩座頂尖學府進修的資格無異於難上加難,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要想考入重點院校是很難的,更何況是這類世界排名靠前的頂尖院校,也是為家庭爭光了。讓人驚訝的是這兩兄弟並不是出生在什麼高素質的家庭,而且家境也不是很富裕,父母都在家裡務農,知識水平也有限,所以孩子有這番成就也離不開他們的努力。
  • 陳宇&孫金龍:兩個「頑童」去支教
    09年,兩人的一次偶遇,便成了莫逆之交,一起創辦了鄉村兒童藝術教育公益組織——德基金,他們通過號召和組織文藝工作者到鄉村學校去支教,幫助改善及提高偏遠地區鄉村小學學生對文化藝術的認知及素質培養。不但開拓了孩子們的視野,同時也找回了他們自己的「童心」。
  • 哈理工「學霸團」:8人全部保研清華、哈工大、同濟、中科院等名校
    「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八位學霸, 領略他們人生中奮進的風採, 學習他們成功中寶貴的經驗, 感悟他們性格中閃光的特質。如今,「清華直博」擲地有聲,這個結果也證明了她的自信背後通過努力獲得的強大實力。明確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規劃,合理分配時間,拓展知識層面,養成良好習慣都是樊禎賢成功的元素。除此之外,她特意提到了之前在暑假參加支教的經歷。她和同學一起去山區支教,儘管是以營地的形式輾轉各地,但是每個地方的孩子都展現出對學習的熱愛以及對未來的憧憬。
  • 電影《雲雀》開機 丁海峰範明趙子琪聚焦山村教育
    電影《雲雀》開機 丁海峰範明趙子琪聚焦山村教育 電影《雲雀》以頌揚教師紮根山村教育默默奉獻為主題,講述了主人翁田文放棄了優越的生活回鄉支教,與來自城裡的年輕教師徐欣,共同點亮了山村貧窮兒童生活學習的希望,通過三代教育人的初心和傳承,展現了紮根山村教育事業的教師群像,反映了他們甘為燭淚照亮別人的高尚品德和奉獻精神。
  • 不愧是清華學霸!高考英語作文「0扣分」,全靠這份萬能框架模板
    不愧是清華學霸!高考英語作文「0扣分」,全靠這份萬能框架模板!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位清華學霸的英語萬能寫作模板,高中3年,寫作0扣分,都是因為這份寫作萬能模板!建議家長們可以為孩子收藏列印一份,讓孩子利用空閒的時間多多練習,還附帶了常用短語,我相信這對於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文末有word資料的領取方式!
  • 一個清華學霸決定退學
    不過,大概從五六歲起,周治宇還有個更現實,也更常見的夢想——考入清華北大。「教育背負了太多人階層流動的夢想,包括我。」周治宇在知乎寫道。他的父母都是基層教育者,父親是一位小學校長,母親是一位物理教師。周治宇告訴我,年輕時,母親以當地成績第一名的身份考入師範。
  • 何炅撒貝寧都是保送生,圈內學霸大揭秘,他一家子都是清華
    其實娛樂圈還有許多人明星都是學霸。王力宏不僅在音樂上有超好的成績,更是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雙學位碩士,王力宏的哥哥是芝加哥大學博士,弟弟是麻省理工碩士!在熱播劇《如懿傳》當中有精彩表現的張鈞甯,本科畢業於國立臺北大學法律系,她沒有選擇以拍戲為主,而是選擇了繼續深造,2010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法律組碩士班,是個妥妥的學霸。
  • 楊冪自曝家裡一堆人在清華,出身學霸家族,她的情商別人複製不來
    交往過程中,楊冪自曝她家是個學霸家庭,大伯從清華畢業後就一直在清華任教。他表哥上了清華,表哥也上了清華。事實上,這也不是大眾第一次了解楊冪家裡的學歷情況,之前,楊冪大伯楊曉京在網上突然走紅,一方面是因為楊冪的關係,另一方面是他對健身的熱愛,有一身肌肉,穿著緊身衣特別突出。後來得知楊曉京是清華大學數學系應用數學和概率統計學院的教授。
  • 心動的offer:為何觀眾不喜歡斯坦福哥和清華學霸?
    在《令人心動的offer》中,最有「精英學霸」光環的斯坦福哥和清華學霸,卻是最不受觀眾待見的。節目播出後,很多人才意識到,好成績並不意味著成功。觀眾為何不喜歡斯坦福哥和清華學霸?最近在追熱播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覺得很有意思。
  • 從「外鄉人」變成了「貼心人」邊檢民警深山支教:苗山深處有吾鄉
    ,一年時間,國家移民管理警察高峻龍漸漸從村民口中的「外鄉人」變成了「貼心人」,將扶貧支教寫成了一本「故事會」。這學期培訓會場的第一排整整齊齊地坐著6名身穿制服的警察,他們來自國家移民管理局上海邊檢總站,要在這裡當一學期的支教老師。  「高老師,請你到岑洞小學。」岑洞小學位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上,是全鄉海拔最高的小學,當地村民的生活非常貧窮,該村學校教舍非常破舊。小學的校長劉建生介紹說,這兩年學校招了不少老師,但大多都留不住。  進村後,高峻龍發現現實比想像的更加嚴峻。
  • 支教老師帶山裡娃遊蘭州 夢想,不應只在山谷裡迴蕩
    8位山裡娃快樂遊蘭州蘭州市第五中學的高中政治老師顧九殷來到宕昌縣官亭鎮九年制學校支教,發現大山深處的孩子渴盼去外面看看世界。可是,由於經濟原因,他們的夢想很難實現。 於是,顧九殷老師自掏腰包,帶著8名山裡的孩子去放飛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