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一棵不離不棄的薩日朗
忘不了養育我的這片土地
每一次花開
都向你 吐露芬芳
我是你放飛的一隻雄鷹
忘不了起飛的地方
不論我飛向哪裡 回眸的那一刻
鎖定的是 你的方向
我是你一朵浪花
只有投入你的懷抱
像春潮湧動的西拉沐淪
青春和熱血隨你一路向前 澎湃激蕩
我是你一首長調牧歌
旋律永遠縈繞在故鄉的琴弦上
你 每一次風生水起
我都在為你放歌起舞……」
白立平,國家一級作詞,赤峰市民族歌舞劇院藝術總監,赤峰交響樂團小提琴首席。是詞作家,也是詩人,出版過詞集《深深眷戀的草原》,CD專輯《深深眷戀的草原》《馬頭琴拉響的地方》。主編歌曲集《放歌赤峰》。多年來他由創作的歌詞和策劃撰稿的歌舞劇中,獲國家級獎四項,省部級獎22項。他的歌詞作品《深深眷戀的草原》《心中的草原》《內蒙古禮讚》《心中的牧歌》《牧歸》深入人心,編劇舞劇《太陽契丹》《呼倫貝爾大雪原》影響廣泛。
白立平自幼喜歡文藝,從初中開始了專業的小提琴訓練,19歲那年就成為赤峰市歌舞團小提琴專業演奏員。因為對音樂的酷愛,就有了用詩歌表達的衝動,靈感來了就寫在日記本上,他的第一首詩歌《小夜曲》在當時《昭烏達報》副刊上發表後,就更激發了他寫詩的熱情,上世紀八十年代赤峰舉辦首屆詩歌大賽,他居然獲了一等獎。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他深深地沉浸在詩的海洋裡。轉而寫詞正是因為他詩歌的名氣,那時赤峰歌舞團在策劃一場紀念改革開放十周年的晚會,白立平受命為晚會寫一首詞,接到任務白立平一直在思考如何用藝術表達改革開放十年的巨大變化,一天彩排,報幕員漂亮的頭飾突然引發了他的靈感,於是他寫出了《美麗的德格爾瑪》。他又把這首詞投給了《詞刊》,沒想到,三個月後,他的名字竟然第一次登上了國家級報刊《詞刊》上,和那些他自小仰慕的大家的名子排在了一起,這讓他熱情高漲,進而把精力轉向了歌詞創作。
為了深入地體驗生活,他要求到最基層的純牧區去體驗生活,在天寒地凍的冬天,他和兩名隊友到克什克騰的達裡諾爾蘇木罕達罕嘎查,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在那裡他和牧民一樣喝馬奶酒,吃手把肉,和老鄉一起冒著嚴寒,穿著皮襖去放牧,撿牛糞燒奶茶,和蒙古族老鄉處成了朋友,以後,這裡竟成了他們團體驗生活的基地。
與著名作詞家喬羽在音樂文學年會上
情到深處自成歌。因為是從最真切的體驗出發,寫自己熟悉或理解透的東西,所以寫出來的文字發自肺腑,像草原上的河流一般自然流淌。就如他的《雪中炊煙》《心中的牧歌》《飲馬河的黃昏》。
有人說好詩不一定是好歌詞,而好的歌詞必然是好一首詩。詩人的情懷和氣質,註定了白立平作詞的藝術品位。而專業的音樂生涯,又讓他對歌詞的把握張馳有度。
與《幸福的家》曲作者色·恩克巴雅爾夫婦在巴丹吉林
作為一名優秀的詞作者,表達的不只是個人的情感,而是從情感出發,用內心的衝動,去激活每一個詞,賦予每一個句子以百轉千回的深情,抵達心靈的彼岸——
煮好奶茶,備好你騎過的駿馬,
在你離開的氈房前等你回家。
薩日朗開花,孩子也已長高長大,
在你離開的大路旁等你回家……
這首飽含深情的《等你回家》一出來,立刻受到德德瑪的喜愛,降央卓瑪、格格、烏蘭圖雅等著名歌唱家演唱並收入個人專輯。
與《神奇壯美的赤峰》曲作者崔逢春在莫日道嘎採風
從赤峰這片土地上成長起來,又根植在這片沃土,這些年,白立平一直懷著對家鄉的深情,在歷史典籍和地方文化的寶庫中汲取養分,由此才有了他史詩般的歌舞劇策劃和方案。
「水,孕育了生命;
山,矗立起文明。
奔流不息的西拉沐淪如一首古歌。
巍巍紅山,丹巖赤壁,赤峰因山得名。
盤卷騰躍的紅山玉龍,召示著這裡燦爛輝煌的過去。
沿著西拉沐淪逆流而上,讓我帶著您走進有著8000年歷史的文明源頭,那些跳躍在歲月的音符,為您講述著先民的故事。」
歌舞劇《西拉沐淪》從8000年歷史文明源頭起筆,截取西拉沐淪流域具有代表性的紅山文化、契丹遼文化、蒙元文化,藝術地展示生活在西拉木淪流域北方族群文明起源、玉龍崇拜、民族圖騰及人文特質和社會風俗。演繹北方先民兼容並蓄、博採眾長的博大胸懷及坦蕩、豪放、剛烈驍勇的民族個性,歌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豁達自信、愛土戀家、與自然和諧共存、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
白立平說,每一位作家詞人,都希望自己有傳世之作,我也有這樣的夢想,但是無論有沒有,我都會用心寫下去,因為我對這片土地充滿熱愛,因為我對藝術充滿熱愛。
文/李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