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裕民境內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
1月6日,筆者從新疆裕民縣森林派出所獲悉,近日居住在該縣巴爾魯克山區的村民發現外形酷似貓的動物,經進一步辨認確定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猞猁,這是目前裕民縣境內首次發現猞猁。 據發現猞猁的村民反映,最近附近山裡出現一些野山雞、野兔子等野生動物的殘骸,村民家裡的牲畜也有受到猛獸攻擊的跡象,許多村民擔心是野狼來到了村裡,於是村民便設下陷阱以防野狼前來侵害家畜,不料村民卻意外抓捕到一隻外形酷似貓的動物,另有一隻逃脫。於是村民們及時向當地森林派出所反映了有關情況。
-
雲南警方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林鴞
警方供圖 記者21日從雲南省普洱市寧洱縣森林公安局獲悉,該局近日救助了一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灰林鴞幼鳥。目前,已為該幼鳥找到「新家」。 19日晚,當地市民王先生回家途中發現樹下有一隻棕灰色的大鳥不停煽動翅膀,一有人靠近,該鳥就揮動爪子在空中亂舞做攻擊狀。因鳥兒一直飛不高,王先生懷疑它有傷在身,遂將其裝進紙箱送到警方處。
-
雲南晉寧森林公安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林鴞
晉寧公安救助灰林鴞 昆明市晉寧區森林公安局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張蕊)4月8日,昆明市晉寧區森林公安局根據群眾報警,救助了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林鴞。4月8日08時34分,晉寧區森林公安局接群眾報警稱:昆陽306隊生活區發現一隻小鷹落在一住戶的防盜欄上,請求森林公安民警前往處置。接警後,晉寧區森林公安局民警立刻趕往報警地點,在306隊生活區,民警見到了報警人所說的鷹。
-
忠縣首次發現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獼猴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連日來,忠縣黃金鎮村民多次發現一隻野生猴子出沒。經林業專家判斷這是一隻野生獼猴,屬於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這是忠縣境內首次發現野生獼猴。 村民介紹,第一次發現猴子是
-
連城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豺
連城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豺蘭州市林業局供圖每日甘肅網7月7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日前,甘肅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聯合開展的哺乳動物紅外相機觀測項目取得新進展,布設在連城自然保護區境內的紅外相機首次記錄到了
-
首次!龍州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
近日,在龍州縣上降鄉鴨水村江龍屯觀鳥點,首次發現、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這是近20年來在廣西境內首次記錄到藍綠鵲的影像資料。據龍州縣觀鳥協會會長趙文慶介紹,藍綠鵲在國內罕見,種群數量極少。在2004-2012年調查期間,龍州縣未曾發現藍綠鵲分布。
-
湖北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放生保護動物灰林鴞
救助人員將灰林鴞放歸大自然 張國鋒 攝中新網宜昌1月19日電 (董曉斌 黃月娥 李納)湖北五峰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19日發布消息,該保護區茅坪管理站日前救助了一隻國家保護動物灰林鴞,在確認其身體狀況健康後放歸大自然。
-
金川縣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
經現場確認,該物種系國家二級保護兩棲野生動物——大鯢,體長100cm,重量達9公斤。因叫聲酷似嬰兒哭聲,俗稱&34;,極為罕見,系金川縣境內首次發現。經救助餵養無大礙後,於次日在當地選擇了石縫多、水質優良、食物較豐富的水域將其放歸大自然。
-
沅陵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翅鳶
(黑翅鳶在樹枝上棲息 劉珂 攝)懷化新聞網訊 (通訊員 瞿宏紅 )12月5日,沅陵縣攝影協會會員在五強溪國家溼地公園境內的二酉苗族鄉附近採風拍攝時,發現一隻上體藍灰色,下體白色,肩部亦有黑斑,飛翔時初級飛羽下面黑色的體長約
-
沅陵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腹隼雕
劉珂 攝紅網時刻11月7日訊(通訊員 瞿宏紅)11月6日,湖南省沅陵縣攝影協會會員在五強溪國家溼地公園境內二酉苗族鄉兩岔溪村採風拍攝時,在酉水河谷岸邊開闊的樹林上空發現一隻上體暗褐色,頭頂和後頸呈棕褐色,頸側和肩部的羽緣灰白色,飛羽為灰褐色,內側的羽片上有呈雲狀白斑,下體白色的體長為70釐米,體重2000克左右的大型猛禽。
-
煙臺長島海域首次發現北海獅,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通訊員 聶英傑 肖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杜曉丹7月4日,記者從長島綜合試驗區工委宣傳文化和旅遊部獲悉,近日,北隍城鄉漁民在北隍城山後村附近海域發現一隻大型海獸,趴在岸邊的礁石上,皮膚呈棕黃色,體長近兩米,二百斤左右。
-
沅陵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
寬尾鳳蝶成蟲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紅網沅陵站7月21日訊(分站記者 陸丹 通訊員 吳朝暉)近日,筆者從沅陵縣林業局獲悉,懷化市林業有害生物普查組一行在借母溪自然保護區考察時發現了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成蟲
-
九江湖口首次發現野生獼猴 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近日,湖口縣均橋鎮一村民反映,在路邊山林中發現樹上有隻猴子,該縣野保站工作人員立即趕到現場察看。經確認,該猴為野生獼猴,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獸類》易危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越冬候鳥陸續抵達 洞頭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鳽
而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鳽,近日首次在洞頭被當地居民觀測到。「很驚喜,中國臺灣常見的留鳥黑冠鳽竟出現在洞頭,而且被我觀測到了。」11月4日,洞頭居民、觀鳥愛好者吳蓉輝告訴記者,她在一處水溝靠近巖石處發現了這隻小鳥,「它上體偏慄紅色,頭頂有一根明顯的黑色小辮子,身子並不大,忙著吃泥鰍或蚯蚓,每吞下一口,就用力快速地甩動肚皮以幫助消化,吃得很歡。」
-
越冬候鳥陸續抵達,洞頭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鳽
而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鳽,近日首次在洞頭被當地居民觀測到。「很驚喜,中國臺灣常見的留鳥黑冠鳽竟出現在洞頭,而且被我觀測到了。」11月4日,洞頭居民、觀鳥愛好者吳蓉輝告訴記者,她在一處水溝靠近巖石處發現了這隻小鳥,「它上體偏慄紅色,頭頂有一根明顯的黑色小辮子,身子並不大,忙著吃泥鰍或蚯蚓,每吞下一口,就用力快速地甩動肚皮以幫助消化,吃得很歡。」
-
平江縣境內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蛇雕
近日,平江「鳥叔」在迎瑞村拍鳥時無意中發現三隻大鳥在空中盤旋,憑著多年與鳥類打交道的經驗,他認定這是兩年前曾經碰到過的蛇雕。他馬上舉起相機進行拍攝,三隻蛇雕高空中盤旋幾秒鐘後就急速遠去。回家後,「鳥叔」馬上拿著拍攝的圖片對照鑑定,確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蛇雕
-
平昌縣駟馬自然保護區發現兩隻豹貓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晚報記者從平昌縣林業局獲悉,不久前,當地居民在駟馬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目前正在餵養中。據了解,這並非是我市首次發現豹貓,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適宜的環境和豐富的食物,讓越來越多野生動物在我市「安營紮寨」、繁衍生息。 平昌縣林業局工作人員趙繼榮介紹,發現豹貓的地方為駟馬自然保護區邊緣地帶。
-
平江縣境內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蛇雕
近日,平江「鳥叔」在迎瑞村拍鳥時無意中發現三隻大鳥在空中盤旋,憑著多年與鳥類打交道的經驗,他認定這是兩年前曾經碰到過的蛇雕。他馬上舉起相機進行拍攝,三隻蛇雕高空中盤旋幾秒鐘後就急速遠去。回家後,「鳥叔」馬上拿著拍攝的圖片對照鑑定,確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蛇雕。
-
四川色達:首次拍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爪水獺冰面捕食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爪水獺在冰面上捕魚進食。視頻截圖中新網成都1月17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17日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生態環境局獲悉,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在途經翁達鎮旭爾溝村附近的色曲河流域時,意外拍到一隻正在覓食的動物,經鑑定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爪水獺,這是當地首次拍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爪水獺在冰面捕食的畫面。
-
宜賓三江口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還有……
1月11日,記者在三江口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市林業竹業局野保科工作人員介紹白尾海雕在宜賓是首次記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