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天哪有地 沒有地哪有家
沒有家哪有你 沒有你哪有我
1983年,蘇芮一首《酒幹倘賣無》一經問世,傳遍四海,優美感人的曲率聽的令人肝腸寸斷,它能讓聽者落淚, 少不了當年那部電影《搭錯車》,棄嬰與啞叔的故事,至今仍一遍遍的在銀幕上重複。
2018年5月1日21時56分,臺灣著名演員孫越因敗血症合併多重器官衰竭,病逝於臺大醫院,享年87歲。
當年,香港電影公司新藝城是造夢的地方,亦是喜劇的盛產地,八十年代初,黃百鳴、麥嘉、石天想突破格局,寫了一本悲劇的劇本,隨後飛到臺灣找臺灣導演拍悲劇,恰好就找到孫越出演主角啞叔。
孫越當時出演喜劇角色和反派角色較多,沒想到這一次嘗試,成就了一部傳世的經典,電影《搭錯車》就此問世。
七十年代初,孫越是圈內的紅人,曾在兩年拍過200部戲,事業蒸蒸日上,在別人眼裡他是人生贏家。
但每日拍戲上班,他漸漸迷失自我,常希望有人開車撞死自己,亦曾想從高塔上跳下結束生命。
1983年拍完《搭錯車》後,孫越名利雙收,拿下第20屆金馬獎影帝,之後他找到自我救贖的路,每年用8個月做公益,剩下的4個月拍2部電影。
直到1989年,孫越拍完最後一部電影《兩個油漆匠》後,他宣布退出演藝圈,對外稱「只見公益,不見孫越」,餘生都用公益回報社會。
1939年,孫越生於浙江省餘姚縣,10歲隨父母搬去臺灣,由於受舊社會的影響,從小立志以抽菸為榮,16歲拿著人生第一份薪酬買了一包煙,一抽就是37年,直到1984年才戒掉。
此後,他投身於公益事業,先後拍過戒菸,器官捐贈、聯合勸募捐的公益廣告,生前三十年都與「煙」為敵。
無奈煙齡太久,在2000年被查出早期肺腺癌,雖然手術成功切除,但晚年常發高燒、氣喘等病,平均每年住院四次,都與他長期抽菸有關。
孫越29歲時與小11歲的妻子結婚,兩人相守以沫至今59年,性格雖與妻子的南轅北轍,但並未影響兩人的感情。
晚年孫越與妻子聊起「誰先死」的話題,妻子情緒激動的說「要死也是我先死」,孫太太說,如果孫越先死,自己會每日落淚,每日不吃飯,每日不出門,每日在家口。
那時聽到這些話,孫越只好安慰妻子說,算了,還是你先走吧。
到孫越生前拍攝電影超過百部,1988年拍攝電影《海峽兩岸》,故事的原型以兩岸親情為主題,講述一位河南開封的青年到臺灣,與妻女分隔兩地,直到40年後首探親的故事。
如今許多電影和電視劇都是以這部劇為原型再創作。
2010年,孫越榮獲47屆金馬獎特別貢獻獎,當晚他亦對後輩循循善誘,勸他們要多做公益。
2018年3月,87歲的孫越緊急入院,有傳是因膽部結石發炎,肺部感染,直到5月1日晚,好友張小燕在社交網發文稱「孫叔叔走得安詳,沒有痛苦」,老藝術家就此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