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南:發展草產業 帶動草經濟

2021-01-09 青海省人民政府

飼草收穫了。(賈志鋒 攝)

  「風吹草低見牛羊」,當季節正好時,這是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你所能見到的美麗景致。而這正是得益於貴南縣種草「種」出的效益。

  根據本地實際,貴南縣提出「為牧而農、為養而種、立草為業,發展草產業,帶動草經濟」的發展新思路,鼓勵農牧民大力開展飼草種植,全力打造飼草產業園區,使貴南成為青海省重要的飼草生產基地,為三江源地區飼草貯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飼草產業發展成效顯著,形成了生態和經濟「雙贏」的產業發展格局。

  這其中,青海大學畜牧獸醫科學院作為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和青海省飼草產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依託單位,全程參與貴南縣飼草產業的發展,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服務與技術指導。

  關鍵技術支撐

  築牢發展根基

  貴南縣草地總面積50.4萬公頃,其中,可利用面積約40萬公頃,佔全縣總土地面積的75.85%。自2014年起,貴南縣相繼從青海大學畜牧獸醫科學院引進青引1號、青海444、加燕2號、青莜3號等9個優良燕麥品種,並引進燕麥栽培技術、燕麥與一年生豆科牧草混播建植技術、燕麥飼草加工技術等關鍵技術,篩選出適宜於貴南縣飼草生產的優良牧草品種和配套栽培技術。目前,全縣人工飼草種植面積達2.67萬公頃,佔全縣天然可利用草地面積的18%。此外,通過改良退化天然草地,建植半人工草地0.67萬公頃,建立一年生牧草良種繁育基地1萬公頃,年產牧草良種0.375萬噸。為提高全縣飼草種植和貯備能力,引進扶持飼草加工龍頭企業2家,全縣飼草年加工能力達2萬噸以上。

  青海現代草業發展有限公司就是坐落於貴南縣的一家省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這個混播技術,能增加土壤的肥力和牧草的營養。不但改善土壤質量,還能產出好品質的牧草。」公司董事長李桂斌說,「公司發展過程中,技術和成果應用轉化方面離不開科研單位的大力支持。青海大學畜牧獸醫科學院牧草栽培育種團隊從公司成立之初就開始提供技術服務,從飼草品種選擇、種植、田間管理、加工和銷售等環節進行全面技術支撐和指導。」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公司種植的牧草品種都是從青海大學畜牧獸醫科學院牧草栽培育種團隊引進的,這些牧草品種均為青海省馴化選育的鄉土品種,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和豐產性。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與科研單位的合作,加強品種的更新復壯和配套技術研發,用科技的力量推動企業更上一個臺階,讓後期產品在市場上獲得更大的競爭力。」李桂斌說。

  龍頭企業帶動

  生態和經濟「雙贏」

  「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發展飼草產業不但能夠帶動全縣經濟發展,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貴南縣作為青海省重要的飼草產業發展基地,飼草供給能力提升潛力巨大。

  貴南縣以草原生態保護獎補政策和生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為契機,扶持貴南豐潤草業公司和青海現代草業發展有限公司大力發展,壯大飼草種植和加工產業、規模化牛羊養殖產業和有機肥生產產業,帶動了飼草生產、良種繁育、草產品加工、規模化養殖、有機肥生產產業鏈,「公司+農戶+飼草料基地」的發展模式漸入正軌,形成了一個有機產業循環鏈。優化了畜種和畜群結構,實現了減畜不減收、禁牧不禁養的目標。

  此外,貴南縣積極引導農牧民建立家庭牧場模式,通過草原獎補措施,鼓勵牧民定居、圍封草場、建植人工草地,逐漸形成「草-畜-人」完整的社會生態系統。

  「貴南縣人工草地建植、飼草生產、生態環境治理等方面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緩解了草畜矛盾,助推了退牧還草後續產業發展,同時又帶動了周邊養殖業、畜產品加工等產業的蓬勃發展,得到了廣大農牧民群眾的一致認可,取得了良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海東綜合試驗站站長劉文輝說。

  作為龍頭企業,青海現代草業發展有限公司,2020年直接帶動農牧戶350多戶,吸納勞動力1800人次,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

  「我們鄉差不多一半的土地都流轉給了現代草業公司,現在每年除了有流轉土地的固定收入,村民還能在家門口掙到錢,日子是越來越好嘍!而且,因為使用了混播技術,土壤也變得肥沃了,莊稼的長勢一年比一年好!」貴南縣塔秀鄉巴塘新村村民馬德福說。

  機械化助力

  飼草生產更專業

  飼草產業化發展離不開機械化的支撐,貴南縣政府高度重視提高牧草機械化作業水平,整合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和引導農牧民、企業購置大型農機具。

  青海現代草業發展有限公司和貴南豐潤草業公司組建了草產業農機協會,購置牧草收割加工農機具36套144臺,人工草場改良機械11套,牧草機械化收割打捆作業能力可達0.67萬公頃,建設年產2萬噸的草產品生產線1條、草塊生產線1條。通過先進的草顆粒生產線,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每年為合作社、牛羊養殖大戶以及防災貯備提供了數萬噸的草產品,極大地提升了貴南縣的飼草貯備與產出水平,成為青南牧區最大的抗災保畜飼草貯備基地。

  走進青海現代草業發展有限公司廠區,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草產品,分別被稱為「草罐頭」、「草餅乾」和「草顆粒」,是針對不同生長階段的牛羊進行科學配比研製加工的飼料。

  「從適口性、營養成分、存放等方面綜合考慮,保證牛羊進食能做到營養均衡。」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海東綜合試驗站站長賈志鋒說。

  記者了解到,貴南縣生產的青乾草和系列草產品除滿足當地需求外,還會銷售到果洛藏族自治州和黃南藏族自治州等地,為三江源生態治理和抗災保畜做貢獻。(潘玲 劉文輝)

相關焦點

  • 貴南:發展草產業帶動草經濟
    根據本地實際,貴南縣提出「為牧而農、為養而種、立草為業,發展草產業,帶動草經濟」的發展新思路,鼓勵農牧民大力開展飼草種植,全力打造飼草產業園區,使貴南成為青海省重要的飼草生產基地,為三江源地區飼草貯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飼草產業發展成效顯著,形成了生態和經濟 「雙贏」的產業發展格局。
  • 環縣:農業機械化助力草畜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環縣堅持立草為業,興草促牧,草畜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將草產業作為羊產業的保障性工程,不斷完善飼草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解決方案,大力推廣飼草生產全程、先進、適用的機械化技術,實現全縣飼草產業「綠色、價值、高質、高效」發展。
  • 草品種區域試驗已成為草種業發展重要支撐
    原標題:草品種區域試驗已成為草種業發展重要支撐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發展草業,種業先行。
  • 河北平泉:寵物草暢銷京津滬
    中國園林網5月12日消息:5月10日,河北省平泉縣道虎溝鄉一寵物草加工企業員工在寵物草烘乾車間忙碌。員工在寵物草烘乾車間忙碌近年來,河北省承德市平泉縣道虎溝鄉引導當地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寵物草種植加工產業,引進苜蓿草、小麥草、大麥草等7個品種的寵物草
  • 【創業經】小小香茅草,如何讓小鎮人口脫貧致富?
    目前,在東興,一種新型的經濟作物檸檬香茅草,成為當地百姓脫貧致富的一個重要產業。檸檬香茅草,是生長在亞熱帶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全草具有濃鬱的檸檬香味,常被東南亞人用作香料入菜。這棵能夠帶動當地脫貧致富的小小香茅草,究竟是如何走進東興成為扶貧項目的?還要追溯到兩年前的一場足球比賽。
  • 雀兒草成為村民的「致富草」
    「真沒想到,在我們這隨處可見的雀兒草還能賣錢。現在,寨子裡好多在家帶娃娃的婦女和老人都在採摘,雀兒草已經成了我們村增收的『致富草』了。」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開陽縣禾豐鄉王車村村民胡伯會就背上背篼上山了。在山坡上,他熟練地將雀兒草的嫩芽尖摘下放入筐中。
  • 鐵山港區以山羊產業帶動循環經濟發展
    該示範區將建設成為「宜養、宜居、宜樂、帶動致富」的特色產業示範區。  目前示範區建成標準羊舍及運動場8000平方米,飼草庫房、檔案室、消毒室、醫療室等500平方米,辦公場所200平方米,存欄種羊1020隻,已種植臺灣樹葡萄320畝2.5萬株;種植牧草180畝。設置山羊養殖區、牧草種植區、臺灣嘉寶果種植區、宣傳區等,布局合理,發展空間大。
  • 定西巨盆草牧業公司向農戶兌付3000萬元收購資金
    春節前夕,安定區香泉鎮西寨村的巨盆草牧業有限責任公司院內十分熱鬧。巨盆草牧業公司搶在年前向來自全鎮的1470戶農戶兌付2018年訂單牧草收購資金3000萬元。  香泉鎮是安定區草牧產業發展核心區。近年來,香泉鎮以巨盆草牧業公司為龍頭,以種養循環、產加一體、糧飼兼顧、農牧結合為重點,在全鎮建起了覆蓋8個深山區村和淺山區村3000多戶農戶的草牧循環產業園。其中,建立優質牧草基地3萬畝,草產品加工能力達到15.8萬噸。
  • 「「9+3」縣(區) 林業產業助脫貧」行走榕江:林下經濟正當時
    但這種單一依靠木材經濟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農民脫貧增收的需要。森林資源更多的優勢、更大的潛力需要去發揮、去挖掘。轉變發展方式,榕江把目光瞄準了更為廣闊的林地空間,種植油茶,林下生菌、種藥、養雞、育蜂、開辦林家樂……   靠山吃山,現在,當榕江縣的林業產業從單一的「木頭經濟」升級為多元的「生態經濟」,剩餘3968戶11787名貧困人口脫貧摘帽,指日可待。
  • ...四川如何振興牛羊(畜禽飼草)產業?|聚焦現代農業「10+3」發展藍圖
    不過,我省牛羊禽兔蜂草產業(下稱:「牛羊(畜禽飼草)產業」)仍然面臨多而不優、大而不強,比較優勢不顯著等問題。如何挖掘潛力提升產業發展質量?近日,四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川牛羊(畜禽飼草)產業振興工作推進方案》(下稱:《推進方案》),提出將推動四川牛、羊、禽、兔、蜂、飼 草生產體系、加工體系、經營體系不斷升級,通過3年努力, 全面提升全產業鏈綜合生產能力、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 昔日靈芝草 今日致富經
    原標題:昔日靈芝草 今日致富經   2020年11月初,湖南韶山鄉村,稻田金黃,風景如畫。
  •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助力沙產業高質量發展
    沙漠生態旅遊產業成為發展經濟、解決就業、促進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全市62個重點風沙口治理成效明顯,沙區植被蓋度明顯提高,全市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呈現出面積減少、程度降低的「雙減雙降」態勢,荒漠化和沙化趨勢有所逆轉,沙塵暴強度明顯降低、次數明顯減少,初步形成以重點村鎮綠化為基礎,公路、農田綠化為骨架,各種綠地相互交融,喬、灌、草搭配有致,點、線、面協調發展,規模巨大的綠色生態屏障。
  • 環縣的羊——甘肅省舍飼養殖第一縣羊產業發展觀察
    環縣的羊——全省舍飼養殖第一縣羊產業發展觀察飼草種植已成為環縣羊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薛巍敏 劉華東環縣的羊,過去因為肉好吃聞名天下。今天環縣的羊,是因為飼養規模大、現代化產業鏈長、農民增收快而聞名全國。
  • 老生常談果園生草 走出果園生草的「誤區」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
    ,果園生草技術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果園土壤管理方法,在19世紀初始於美國,但一直沒有大面積的發展,直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開溝旋耕割草機問世,解決了割草的問題,以及果園噴灌設備的發展,這種土壤管理方法才在美國大面積的發展開來,並且向著周邊果品生產發達的國家擴散,如義大利、紐西蘭、法國、以及亞洲的日本。
  • 埃及光伏產業助力經濟發展
    作為北非地區發展可再生能源最為積極的國家之一,埃及正致力於將豐富的太陽能資源轉變為助力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清潔電力。坐擁豐富太陽能資源的北非國家埃及,也將目光聚集在光伏發電領域,持續推動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埃及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是全球最令人興奮的可再生能源市場之一。」
  • 秧草怎麼吃?清炒、煮菜粥、捂河豚…但秧草青汁和含片是個啥新鮮...
    >沁葉青汁和金花乳片秧草大家都經常吃但秧草汁和秧草含片還真沒想過鄉野公司總經理曹德明說「研發這兩個產品就是為了更好地打造屬於咱們自己的秧草產業」創新沁葉青汁是鄉野公司與國家牧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的10餘家大學、科研院共同研發的秧草深加工產品,去年10月研發成功,並已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預備今年大量推向市場。
  • 淅川縣毛堂鄉洞河村駐村第一書記劉芳:小蜜蜂帶動扶貧產業大發展
    脫貧攻堅關鍵看產業,鄉村振興還要靠產業。劉芳在今年3月份來到洞河村後,發現洞河村山林資源豐富,生態環境非常好。洞河村原來也發展有產業,但規模小、缺特色。走訪中得知洞河每年的花期長達10個月,對於蜜蜂養殖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並且養蜂也是劉芳的強項。劉芳在被派駐到洞河村之前,曾是閆家溝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 吉木乃縣:立足生態修復 推動產業發展
    近年來,吉木乃縣依託喀拉蘇水源工程,生態優先,外引內聯,標本兼治,放大效益,以吉木乃縣特殊的地理環境與旺源集團的駱駝產業扶貧模式相結合,走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並舉的新路子,實踐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建立環境保護、生態屏障、產業發展、脫貧增收有機組合共同體。
  • 貴州華科金農御貴草金線蓮種植,深受許多農民朋友們喜愛
    貴州華科金農御貴草金線蓮種植,深受許多農民朋友們喜愛 財訊網 | 2021-01-14 15:17:51 貴州華科金農御貴草金線蓮種植,深受許多農民朋友們喜愛。國家正在大力發展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的經濟,對農業進行現代化農業建設,農業產業大幅度升級,但是之前因城鄉經濟發展的速度不同,導致城鄉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使農民在農村種地、種菜等掙錢的收入少了,不能養家餬口,不能供養孩子讀大學等,而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鄉到城市打工,不能與親人在一起,不能照顧、管理、教育孩子,這對孩子的學習、身心健康成長產生巨大影響。
  • 貴州省皂角產業發展綜述
    生態和經濟效益共舉的皂角產業,正是貴州推進生態治理、發展綠色經濟的優勢選項。  平均海拔1693米的納雍縣,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類型區。溝壑縱橫,重巒疊嶂,土地破碎,石漠化土地面積佔68.8%。擺脫生態與產業發展困境,納雍以皂角特色林業攻克一座座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