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消息有三個要素特別討人喜歡:一,小孩,尤其是小女孩。二,這個小孩的行為遠遠超出了他的年齡該有的作為。三,傳遞正能量。這樣的故事,一定會得到廣泛流傳。
不過我要講的這個故事,其實是關於漢代的;漢代不存在新聞,除了正史,只有秩聞、民間故事,乃至神話。這個故事最先出現在東晉人幹寶的《搜神記》當中,也可算是神話吧。假消息的三個要素,它都有。之所以覺得這個故事假,就是因為它邏輯不能自洽,在核心情節上完全經不起推敲。
話說在漢代東越國的閩中,有一座庸嶺,高數十裡,在其西北山洞裡有一條大蛇,長七八丈,大十多圍。關於這個「圍」有多大,史書上各種解釋皆有,包括「一圍是指雙手合抱」。但形容一個人長得極高大,常用「腰十圍」來形容,比如《吳越春秋》中有:「市吏於是與子胥俱入見王,王僚怪其狀偉:身長一丈,腰十圍,眉間一尺。」戰國銅尺一尺合公制23.0cm.做基準尺度計算,伍子胥腰十圍,一圍五寸,十圍五尺,乘以23.0cm.,得115cm.。後面又有《漢書·王莽傳》:「有奇士,長丈,大十圍。」 《後漢書:虞延傳》:「及長,長八尺六寸,要帶十圍,力能扛鼎。」……這樣的記載不勝枚舉。用這樣最保守的算法也就是說,這條蛇有一米多兩米粗。
當地人非常害怕,東冶都尉以及所管轄的各縣城行政長官,都給蛇咬死了不少,用牛羊去祭禮,仍然不能制止大蛇的危害。怎麼辦呢,大蛇通過託夢和通過巫祝的種種方式,告訴大家:我要吃十二三歲的童女!都尉啊縣令啊等等都很發愁,眼看這件事沒完沒了,死人越來越多,他們只好四處找那些家生的奴婢之女,以及有罪人家的女兒,到了八月朝祭的時候,送到蛇穴口,蛇出來一口把女孩咬住,吃掉了。一年復一年,都是如此,已經獻了九個女孩了。
作為一則神話,到這裡為止,都是沒什麼問題的。我們可以不去計較這個蛇的趣味和口味怎麼跟今天的猥瑣官員和校長一個樣;也可以不去計較蛇是怎麼託的夢;但一定要狐疑,一條這麼大的蛇一年只吃一個小女孩,它是不是吃得太少了,是不是正在進行地獄式減肥?
其實,我們在讀童話、神話的時候,是可以接受一些假設的,比如說,動物能開口說話,神仙能夠忽然消失不見,吃了魔藥可以讓身體發生變化,甚至長生不老。看武俠小說的時候,我們也預設了武林高手可以飛簷走壁,俠客們殺了人頂多只會有人尋仇官府從來不理會,美貌俠女們獨行江湖多年不帶包裹不拿行李仍然每天乾乾淨淨香噴噴仍然肌膚吹彈可破——我們可以假設這些前提都成立。但是,童話一定會很認真地解釋,為什麼童稚未開的小孩能夠打夠恐怖的巫婆,武俠小說也不會設計出正式比賽中一個絕世高手被一個沒有武功的人一掌打死的情節。——在這些關鍵情節上,他們一定會很認真地圓謊。
但《李寄斬蛇》也寫得太不認真了。這個叫李寄的小姑娘,家裡有五個姐姐,一個兄弟都沒有,就準備應官府的招募去被蛇吃掉,好給家裡換一點錢。父母不捨得,她倒說出一番道理來:「爹娘沒有福氣,只有六個女兒,沒有一個兒子。我沒有緹縈救父那樣的本事,又不能供養父母,活著沒有什麼好外,白白浪費米飯,還不如早點死了。把我賣給官府,還能掙一點錢呢。」她的爸媽不同意,李寄就自己偷偷地走了。
假設真有這種早熟的小姑娘吧。我們看看她是怎麼對付這條巨蛇的:李寄去了官府,請了一把好劍,找了一隻「咋蛇犬」。不知道這是什麼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狗品種是高加索犬,體重一般是四十多到八十多公斤,身高是0.65-0.86米。我們忽略漢代時中國東南地區根本不可能有這種狗,也忽略古代非專業的飼養條件也不可能把狗養得這麼大吧,假裝相信李寄帶的是現在這種最大最兇猛的狗。李寄還拿來幾石糯米做的餈團,用蜜和炒米粉調灌餈團,帶到洞口去。幾石?一石就是一百二十斤(在漢代,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漢書·律曆志上》 ;重不過石。——《國語·周語》。注:「百二十斤也。」),幾石,至少也是三四百斤以上。這麼大的蛇,要吃的東西可不就是幾百斤嗎,這點沒錯。但李寄怎麼拿過去呢?會不會官府的人幫她運過去的?
可是,後面提到了,李寄拿著劍,帶著狗,根本就是一個人在戰鬥!戰鬥完了,她也是一個人回去!
好吧,我們只好假裝,官府真的是那麼無恥,幫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運了幾百斤的加蜜餈粑到洞口之後,全部逃得一個不剩了,根本不打算埋伏在旁邊搭個幫手。李寄是孤身一人的。
蛇出來要吃人了,李寄一看,乖乖,這蛇頭大如穀倉,眼睛好像兩尺的鏡子一樣。蛇聞到蜜餈粑的香氣,先不咬人了,先去吃餈粑。我很想告訴作者幹寶,肉食的蛇,你餵給它素食只能引起消化不良;吃人的蛇,才不要吃你的餈粑呢,你餵老虎吃再多的胡蘿蔔,有意思嗎?
好吧,我們先不管這些科學問題了,假設吃人的蛇改食譜了。這時,狗狗跳出來咬蛇了。
前面說的,這隻狗,最高不會超過0.8米,面前一個腦袋有穀倉那麼大的動物,光是咬,能有多大的戰鬥力呢?李寄抓住這個機會,從背後砍蛇,砍了好幾下。
諸位,劍一般多長呢?我看論壇裡說,一個身高1.87的人剛好拔出刃長87釐米的劍,那麼,李寄身高不會超過1.60,劍刃也不可能超過80釐米。對於一隻眼睛就有六七十釐米的巨蛇來說,我想,皮都未必能扎破吧?
是的,小狗咬和劍刺,都會讓這樣的巨獸很不舒服,不過,在巨獸有充分的反擊能力的情況下,你覺得這個小姑娘要多長時間才能殺死它呢?
李寄的答案是:一招之內。蛇被刺了之後,跳了出來,到了空地上就死了。
我差點吐血了。這條蛇是活活餓死的吧,還是蠢死的?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孩一把劍一隻狗一出招就把蛇給殺了,你讓那些此前葬身蛇腹的地方官吏諸多壯男們情何以堪?要這麼容易對付,這則神話還有寫出來的必要了麼?
李寄大概也是這麼認為的。蛇死了,她進洞,看到了九個女孩的髑髏、就全部抱出來,說,你們懦弱了,都被蛇吃掉了,太可憐了。
於是,李寄一個人慢慢走回家了。越王聽說這個故事,聘了李寄為王后,任命其父為將樂令,母及姊皆有賞賜。從此,東治再沒有妖邪之物,歌頌李寄的歌謠一直流傳到晉代。
一種可能,是李寄身邊的人成功炒作,讓她走紅,最後當上王后;一種可能,是越王后因為出身低微,編出故事來抬高身價;這些我們都可以不去計較了。
我們只想說:請在創作神話、童話和假新聞的時候靠譜一點,儘量把故事編得圓一點,不要侮辱小朋友們的智商,也不要讓人以為,邪惡就是那麼不堪一擊,勝利總是來得極其容易。
關於惡龍傳說,我看過最令人恐懼的故事,是來自緬甸的:有一條惡龍,每年要求村莊獻祭一個處女,每年這個村莊都會有一個少年英雄去與惡龍搏鬥,但無人生還。又一個英雄出發時,有少年悄悄尾隨。龍穴鋪滿金銀財寶,英雄用劍刺死惡龍,然後坐在屍身上,看著閃爍的珠寶,慢慢地長出鱗片、尾巴和觸角,最終變成惡龍。
這就是「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