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群裡魚友問我換水之前餵食好,還是換水之後餵食好。其實這個問題完全也是一個飼養者個人
習慣問題。再好的定律,有時候我們工作等等原因,不可能那麼按部就班一成不變的。更何況養魚
本身不像是幾加幾就等於幾,那麼死定律,死教條。更多的還是我們有隨機應變的能力。
如果非要在這個問題上說上一說,那我們還得從以下淺聊
從生活中探尋,在自然界中得到啟迪
一篇文章作品的好壞,需要讀者得以產生共鳴。好的文章也罷,藝術也罷,它的根基必須
離不開生活本質。不是有這句話嘛,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胡扯閒扯,沒有生活
體驗和證明,一切沒有說服力。人類的科技有很多都是從自然界的生物特點中得到啟發,
才造就出文明的進步。所以以此觀點來解釋魚友問題,還要從自然生活說起。
喜歡垂釣的魚友,應該知道這些垂釣諺語:「三月三鯉魚上河灘」;「雷陣雨後,釣魚豐收」;
「春釣雨夏釣早,秋釣黃昏冬釣草」等等。這些諺語其實都是暗藏魚的習性,魚類攝食是跟
季節,天氣,溫度變化而改變的。
魚缸的水由人去改變,大自然的河流由老天爺去調換。一場大雨為江河注入了新水
同時,也帶來氧氣等微妙的變化。就如同我們給魚缸換掉一部分老水,注入一部分
新水,魚兒感受到了水質的變化,變得異常活躍(這裡有一個前提是有強大的生物
過濾為根基,不至於因為換水帶來水質惡化)而且如果你養成了換水後餵食的規律,
魚兒會通過你的換水,感知即將得到食物,這和其他貓狗餵食前給一個指令一樣,
動物們會有一個條件反射的形成。說起來有意思的是,我經常如此操作,以至於發現
每次一換水,很多魚兒都在排便,加速排空腸道,以此來更多的攝入食物,有時候想
想都覺得好笑。就像人也如此,我想大家肯定也有過飯吃了一半突然想去廁所的情況。
無論是即將得到食物前的刺激信號,還是進食中的腸道蠕動,都加速了排便過程。每
當如此想起老輩人笑著調侃:你是直腸子啊,剛吃就拉。
觀賞魚也是如此,你絕對會看到過,一條魚一邊吃一邊拉狀況。所以對於魚友上面問題
可能也存在覺得餵完後在換水,等於清理糞便,也顯得魚缸更乾淨。但是這裡小魚還是
建議餵完後,如果你覺得魚排便多,可以用吸管抽取部分糞便,不建議剛餵完就大量換
水,主要還是怕因為大量換水水溫度大的波動和酸鹼度大的改變,讓魚產生不適,影響
體內消化吸收。這玩意就和人一樣啊,你不能說剛吃飽飯就去來個熱水澡或冷水澡,再
或者剛吃飽了就來個百米賽跑吧。這些都不利於消化吸收,甚至怎麼吃得怎麼吐出來。
其實養魚很多情況我們都可以聯繫到人自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裡可以改為己所不欲勿施於「魚」。
很多養魚過程中我們提倡要養成一個一成不變的規律,但也更要學會隨機應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