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撥款保護宗教場所 避免遭受類似紐西蘭恐襲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19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當地時間18日,澳大利亞政府宣布投入5500萬澳元來加強保護國內宗教場所,以防澳大利亞遭受類似紐西蘭清真寺槍擊案的恐怖襲擊。

另外,紐西蘭監管機構18日對涉嫌違法播放或上傳紐西蘭清真寺襲擊影像的新聞媒體展開了正式調查。槍手作案時通過社交媒體「臉書」進行了17分鐘直播,一些澳大利亞媒體使用了這段視頻的畫面。

澳大利亞通信和媒體管理局(ACMA)表示,將致函各家媒體,要求他們緊急提供有關此案報導內容的性質、範圍和播出時間等信息。ACMA也會和行業組織一同探討,現有法規是否足以保護公眾不受這類內容侵害。

15日,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兩座清真寺發生大規模槍擊案,遇難人數已升至50人,另有約50人受傷。槍手塔蘭特除了對行兇過程進行17分鐘的直播外,還在案發前9分鐘將自白書寄到包括總理辦公室在內的政府部門。

相關焦點

  • 紐西蘭槍擊案發生後,英法美相繼增強對宗教場所的安保
    紐西蘭清真寺內發生槍擊案後,世界各國紛紛對襲擊事件表示譴責,部分國家則加強了對國內宗教場所的警戒和安保。襲擊發生後,為防範出現更多恐怖暴力襲擊,紐西蘭政府要求所有清真寺暫時關閉。英國、法國、美國則加強了國內清真寺等宗教地點的巡邏安保工作。
  • 一個多月、三大洲、三場恐襲之間的連鎖反應和網絡邊界挑戰
    再往前溯一個多月,奉行「白人至上主義」的澳大利亞兇手塔蘭特,為了「驅趕」穆斯林群體,在網絡上寫下長篇宣言後,衝進了紐西蘭基督城的清真寺內,用寫滿了標語的槍枝掃射,而他頭戴的GoPro相機則使得他獨狼式的恐襲,在槍聲響起的瞬間傳向整個網絡世界。
  • 在法僑胞講述恐襲帶來的陰霾與變化
    巴黎恐襲對法國民眾和社會造成了很大的衝擊,雖然基本沒有華人在恐襲現場遇難,但毫無疑問,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對華人的生活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華人:驚魂甫定  「極度恐怖」,法國華僑華人會第一副主席任俐敏用這四個字來形容自己的感受:「太可怕了,一切都是突然發生的,人們沒有任何準備。」
  • 紐西蘭總理:宗教集會10人人數限制或放寬
    中新社·華輿訊 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導 在今天(5月18日)早上的Newstalk ZB節目中,總理Jacinda Ardern表示,只要紐西蘭的新冠病例數保持在低水平,那麼未來幾周,將放寬參加宗教活動的人數限制(目前限制為10人)。Ardern對主持人Mike Hosking表示,目前的人數限制只是暫時的,政府希望能儘快增放寬人數限制。
  • 因林火死傷慘重 澳大利亞考拉恐被列入「瀕危」動物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澳大利亞野火燒不停,重創野生動物棲息環境,考拉死傷慘重,澳大利亞聯邦政府警告,它們可能很快就會正式列入「瀕臨絕種」的動物名單中。世界上唯一的考拉醫院——澳大利亞麥考瑞港(Port Macquarie)考拉醫院裡,在山火中橫遭「塗炭」的考拉在等待救治。中新社記者 陶社蘭 攝澳大利亞環境部長萊伊(Sussan Ley)13日表示,這場「史無前例」的野火危機,可能促使有關當局做出這番決定。
  • 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國旗誰抄誰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日前,紐西蘭代總理溫斯頓·彼特斯突然喊話澳大利亞,要求停止抄襲紐西蘭國旗。據紐西蘭Stuff新聞網25日報導,24日,以說話大大咧咧著稱的彼特斯公開要求澳大利亞更改國旗,因為澳國旗同新國旗太像。
  • 盤點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之間的關係
    一,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幾乎同文同種。1,英語是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的第一語言。英語是67個國家的官方語言、世界上有超過20億人說英語。2,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的國家。
  • 紐西蘭褻瀆法針對非基督徒 為宗教自由正被廢除
    以基督新教、天主教為主要宗教的國家紐西蘭日前打算廢除「褻瀆法」,其主要與原因在於宗教自由。國度復興報編譯mnnonline消息報導,針對非基督徒而設的「褻瀆法」看來並不被紐西蘭肯定。該法面臨廢除的原因除了宗教自由的緣由,自1922年以來,沒有人曾因此法遭到起訴應也是原因之一。
  • 紐西蘭恐襲:屏蔽了「恐怖」的恐怖主義
    在紐西蘭槍擊案之後,西方主流媒體在報導時紛紛在襲擊者留下的謎團中打轉,陷入恐怖主義所設下的符號與影像的陷阱。遊戲化的形式、meme的符號迷霧和網絡直播的影像,給我們留下的問題是,它是讓恐怖主義進一步侵入現實生活從而讓日常生活戰爭化,還是說會更進一步地成為日常生活中日見而不知的東西,從而反過來遮擋住我們對恐怖主義的視線?
  • 交通罷工加上恐襲威脅 這屆歐洲杯"不太平"?
    又是工人大罷工,又是恐襲威脅。即將踏上法國之行的球迷朋友們,恐怕還得多留幾個心眼。法國鐵路工人舉行無限期大罷工(圖/網際網路)本月1日,法國國營鐵路SNCF宣布舉行無限期全國鐵路大罷工,抗議政府即將推行的勞動力市場改革方案。
  • 新報:中國龍崛起或導致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分裂
    《紐西蘭先驅報》4月20日文章 題:中國龍的崛起可能導致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分裂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新航線的開通,證明紐西蘭在加強與基於中國崛起的新的亞太經濟體融合。我們同中國籤訂自由貿易協定就是這種局面的一部分。過去幾年,澳大利亞經濟從中國對資源和礦產的巨大需求中獲益超過我們。
  • ISIS認領斯裡蘭卡連環爆炸案,族群矛盾下南亞恐成中東第二?
    斯裡蘭卡政府承認,在恐襲發生前兩周就已經收到恐襲警告,卻未能採取任何行動。印度媒體BTVI編輯考爾(Aditya Raj Kaul)在推特上透露,斯裡蘭卡政府一共收到三次恐襲警告,分別是在4月4日,襲擊前一天和襲擊前十分鐘。斯裡蘭卡官員透露,美國和印度都曾對斯裡蘭卡發出恐襲警告。
  • 紐西蘭槍擊案:恐怖主義是人類的公敵
    昨日,紐西蘭基督城爆發大規模槍擊事件,多名槍手圍剿當地清真寺,是一起意在屠殺穆斯林的惡性仇恨行動。據說兇手在彈匣上寫著:「Here's your migration compact!」(這就是你的移民條約),矛頭直指紐西蘭的難民翻倍新政策。更令人不寒而慄的是,兇手還在網絡上進行殺人直播,把血洗宗教場所的殘忍舉動變成一場肆無忌憚的網絡狂歡。
  • 澳大利亞總理微信發中文聲明談林火 致謝國際友人
    中新網1月11日電 據澳大利亞新快網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Scott Morrison)日前視察南澳袋鼠島(Kangaroo Island)火情後,10日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平臺發表題為《盡一切所能支持我國(澳大利亞)災後恢復與重建》的中文聲明。
  • 澳大利亞野火肆虐不停,澳大利亞國寶考拉恐怕瀕臨絕種
    澳大利亞野火肆虐不停 澳大利亞國寶考拉恐怕瀕臨絕種澳大利亞野火燒不停,重創野生動物棲息環境,考拉死傷慘重,澳大利亞聯邦政府警告,它們可能很快就會正式列入「瀕臨絕種」的動物名單。澳大利亞環保部長蘇珊莉(Sussan Ley)今天說,這場「史無前例」的野火危機,可能促使有關當局做出這番決定。疾病、森林野火、車禍意外和犬類的攻擊,使澳大利亞稀有動物考拉生存受到嚴重威脅,2012年起就被列為「易危物種」。
  • 澳大利亞「抄襲」國旗?紐西蘭代總理很生氣
    紐西蘭國旗(左)、澳大利亞國旗(右)(圖源:CNN)「停止抄襲我們的國旗」,在被外國人將其國家國旗與澳大利亞國旗搞混無數次後,紐西蘭人再也忍不了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紐西蘭代總理溫斯頓·彼得斯24日在接受紐西蘭電視臺(TVNZ)採訪時指責澳大利亞抄襲紐西蘭國旗,並喊話這個「鄰居」去設計屬於自己的國旗。「我們已經使用這個國旗很長時間了,但被澳大利亞抄襲了」,彼得斯說。
  • 北京155個宗教活動場所全部暫停對外開放,暫停集體宗教活動
    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二級巡視員王海豐介紹,自即日起,全市155個宗教活動場所全部暫停對外開放,暫停集體宗教活動。王海豐介紹,截至目前,本市155個宗教活動場所、840名宗教教職人員均未出現新冠肺炎感染和疑似病例,實現了「零感染」的工作目標。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在廣泛徵求各宗教團體和宗教界代表人士意見的基礎上,自即日起,全市155個宗教活動場所全部暫停對外開放,暫停集體宗教活動。本市將對農村地區非法宗教活動開展專項排查,堅決遏制違法違規宗教活動,堅決防止聚集性疫情風險。
  • 「五眼聯盟」中的澳加服軟,紐西蘭還嘴硬,小心被「戳瞎眼」
    外交部的警告剛剛發出,在五眼聯盟中跳的最兇的澳大利亞,立馬遭到殺雞儆猴式的懲罰。幾個回合下來,澳大利亞扛不住了。當地時間26日,澳總理莫裡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是個偉大的國家,有著偉大的經濟故事。在此之前,莫裡森發表聲明,對中國政府脫貧致富、消除貧困的政策大加讚賞,其所透露出來對中國的讚美,甚至能讓人聽起來起一身雞皮疙瘩。
  • 庫克祝賀澳大利亞同性婚姻公投 卻錯用紐西蘭國旗
    澳大利亞統計局表示,這次不具約束力的投票結果顯示,61.6%的投票者支持允許同性伴侶結婚。Jubilant supporters have been celebrating in public spaces, waving rainbow flags and singing and dancing.支持者們在公眾場所慶祝這一結果,他們揮舞著彩虹旗,又唱又跳。
  • 伊朗未關閉宗教場所,教徒聚集舔牆祈求不染病
    伊朗政府為了遏制疫情發展,已經號召民眾避免去公共場所。同時當地的中小學和大學已經停課,各種體育場所也已關閉。但是宗教活動場所卻強硬拒絕關閉所謂的聖地,即使是在伊朗西北部疫情較為嚴重的庫姆市也是如此。社交網路上曝出的視頻顯示當地人舔舐著瑪蘇米神殿內部的門和神龕的外壁,儘管伊朗衛生部已經建議民眾避免觸碰或親吻公共朝聖場所的任何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