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幼犬出生時都沒有牙齒,並經歷一個出牙的過程。從出生到六個月,鋒利的幼齒會在一個可預測的時間線內從下頜的牙齦中長出。幼犬會經歷不同的出牙階段,最終生長出28顆幼齒。在出牙過程中,幼犬可能會針對各種意想不到的物體進行啃咬,比如家具和鞋子,以緩解不適感。但實際上,大多數狗狗永遠都無法擺脫咀嚼的衝動。我們建議主人能夠好好地了解幼犬長牙的情況,以便可以給狗狗最好的照顧。
出生至2周
當幼犬出生時,它們還沒有牙齒。在最初的兩周裡,你需要給狗狗餵奶,它們會慢慢地睜開眼睛。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帶這隻新生兒去獸醫做健康檢查、接受社會化、讓它熟悉生活的環境。
第2周至第4周
在口腔前部,窄邊的門牙將開始生長。通常來說,門牙是第一個出現的,大約在狗狗出生後的2到3周內。幼犬的上下顎都有六顆門牙。在3到6周的時間裡,前磨牙也會開始在犬齒(切牙和前磨牙之間的尖牙)的後面生長,,左右兩側的頂部和底部各有3顆。而四個針狀犬齒在大概第四周時出現,形成門牙的框架,兩側上下各一個。
第5至8周
最後的磨牙在六到八周大時出現。大約8周後,幼犬的恆牙開始擠出幼齒,而幼齒的根部則會被身體吸收,在大多數情況下,乳牙會正常脫落。當乳牙不按時脫落時,幼犬的嘴裡可能會出現兩套牙齒。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正常脫落的乳牙應該由獸醫拔掉,這樣恆牙才有生長的空間。在一些情況下,乳牙賴在嘴上會使牙齒錯位,導致幼犬進食困難或牙齒衛生不良(可能導致牙周病)。幼犬的28顆牙齒都會在這個時候長出來,這時它們就可以開始適應進食乾糧了。
第12至16周
飼養員通常在8周左右讓幼犬去新主人的家,這時,幼犬牙齒已經開始脫落,恆牙也開始長出來。這個過程對狗狗來說是非常痛苦的,所以給它們提供安全咀嚼的玩具是必要啊的。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時機,讓幼犬參與更多的社交。同時,也要記得觀察和觸摸它的口腔內外,並準備刷牙。
6個月及以上
這時,所有的幼齒都應該脫落了,恆牙也長齊了。如果此時幼齒還沒有脫落,那就讓獸醫介入了。大多數幼犬在7個月大的時候會擁有42顆恆牙。
出牙時要注意的標誌
如果你看到以下情況,就要帶你的幼犬去看獸醫了:
1.兩隻牙齒同時佔據一個位置。這可能會導致恆牙彎曲;
2.狗狗玩具上的血跡、牙齒上的棕色牙垢、或牙齦出血、發炎、疼痛等,這些都是牙周病的常見症狀;
3.牙齒斷裂。這會導致牙齒的神經暴露,引起幼犬的疼痛或口腔感染;
4.恆牙鬆動。大多數情況下,恆牙鬆動都是由口腔外傷或晚期牙周病導致的,這也可能是口腔疾病的徵兆。
在幼犬與你一起生活之後,記得要為它安排一次檢查,保持口腔的健康。同時,也可以向獸醫請教日常護理幼犬牙齒的方法,讓你可以更加從容地幫助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