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石墨烯「華麗轉身」 讓海水快速變淡水

2020-12-05 參考消息

製備優質的石墨烯材料如同編織布匹,科研人員要在這種由六角形蜂窩狀排列的碳原子組成的單原子薄膜上「精工細作」,同時還要保證高質量實屬不易。石墨烯的優異性能源於其完美的結構,一旦結構遭到破壞,哪怕是非常小的破壞,也會導致其各項性能大幅下降。因此,有缺陷的石墨烯很難用於製備電晶體等高端精密產品。但如「粗布破絮」般不完美的石墨烯在去汙環保、淨化環境等方面,卻蘊含著極大的潛力。

不再擔憂石油洩漏

提及2010年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恐怕現在還令人心有餘悸。當時讓人頭疼又無奈的是,海水油汙清除作業效果不佳,遏制不了漏油對海洋生態造成的危害。

兩年後,國際著名期刊《先進材料》和《先進功能材料》先後報導了一種具有超高效吸附特性的石墨烯基吸附材料。該材料可用於清理海上原油洩漏、化學品汙染,所吸附汙染物最高可達其自身質量的800多倍,並且可循環使用20多次。美國在線等媒體認為,這種石墨烯海綿結構有可能成為石墨烯的第一種產業化應用,在化工和環保方面具有巨大應用前景。

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這項研究的帶頭人、東南大學—FEI納皮米示範中心主任孫立濤教授。他表示,他們專門使用破絮般的石墨烯材料做成多孔的海綿狀結構,通過多種方法實現其微觀結構的調控,以此來優化石墨烯海綿的吸附性能和力學性能。經研究,他們首次發現石墨烯海綿具有超高效吸附特性,並將其不吸水卻可以吸附油等有機物的特性,成功用於快速清除海上漏油,實現了油水高效分離。另外,將石墨烯與商用海綿牢固結合,可得到具有較強機械強度的石墨烯基複合海綿。該海綿與負壓系統結合,可實現連續油水分離,大大提高分離效率,降低使用成本。

由殘缺石墨烯片組裝而成的石墨烯海綿容納空間大,孔隙率高,整個海綿裡石墨烯材料只佔不到1%的體積,而且可以回收利用。為進一步降低材料成本,他們還以廢棉花或廢紙作為前軀體,製備出了碳氣凝膠。經測試,其對各種有機液體的吸附及循環使用效果都不錯,並已實現試生產。

讓海水快速變淡水

石墨烯以獨特的力學和電學特性被稱為「神奇材料」,但其與水的相互作用卻讓人困惑:石墨烯表面排斥水,但浸入到水中的石墨烯薄膜毛細通道,卻允許水快速滲透。石墨烯與水之間的這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令科學家著迷。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用理論分析和分子模擬的方法探尋其中機理,發現水環境中的氧化石墨烯薄膜與水親密接觸後,可形成約0.9納米寬的通道,小於這一尺寸的離子或分子可以快速通過,而「大個頭」則被完全阻隔在外。該篩選效應不僅對離子尺寸要求非常精準,而且比傳統的濃度擴散快上千倍。這一發現合理解釋了實驗結果,也被稱為「離子海綿效應」。

用計算機模擬石墨烯納米通道快速過濾離子的過程發現,石墨烯與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使離子在納米通道中聚集,從而促進了離子的快速擴散。如果通過機械手段進一步壓縮石墨烯薄膜中的毛細通道尺寸,控制孔徑大小,將能高效過濾海水中的鹽分。這意味著,製造一個幾分鐘內將一杯海水淡化成飲用水的過濾裝置有望成為現實。

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刊登了這項研究成果,並在評述中認為,氧化石墨烯薄膜在眾多分離應用中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實現海水的快速淡化與淨化。利用這一特性,未來人類讓大海變成巨大淡水庫或許不再是天方夜譚。

有望成為除霾利器

目前,在一些防霧霾口罩和空氣淨化器中起關鍵作用的濾料,大多依靠靜電原理吸附PM2.5。但遇到水汽或口鼻中呼出的霧氣時,這些靜電作用就會減弱甚至消失,從而降低了阻滯PM2.5的效果,使得這些濾料失效。

石墨烯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積和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在空氣淨化上具有極大潛力。傳統的濾材很難通過現有工藝製備出超小的孔徑。孫立濤在採訪中告訴記者,他的研究團隊將氧化石墨烯與傳統濾材結合,首次成功製備出了能高效除霾的氧化石墨烯基濾材。由於該濾材對PM2.5的去除純屬物理阻隔,因此不受水汽影響,具有長期的穩定性。

另外,有缺陷的石墨烯骨架很薄且存在大量孔洞,因此,由其組裝而成的多孔濾膜,內部孔道交錯縱橫,這樣可以保證濾材在孔徑大於2.5微米時,依然能有效地截留PM2.5,同時保證了濾材較低的呼吸阻力,解決了多數防霧霾口罩呼吸不暢的問題。

有缺陷的石墨烯並不完美,而科研人員卻挖掘出它內在的潛質,使實現其華麗轉身,在環保除汙、淨化環境方面大顯身手。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這種石墨烯膜能將海水過濾成淡水
    「我們學校的老師在石墨烯材料上有了新的研究突破,研製出來的石墨烯膜可以將海水過濾成淡水。」近日,浙江農林大學的一位老師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條狀態,立馬引來了無數點讚。這個新科研成果還在10月9日登上了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誌。
  • 「石墨烯之父」領銜突破海水淡化技術,或將極大緩解全球淡水資源短缺
    非洲有1/3人口缺乏飲用水,近半數人口因飲用不潔淨水而染病。為了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一些沿海國家都紛紛開始開發海水淡化系統。但眾多缺水的發展中國家根本無法負擔由此帶來的巨額成本。現在,這些問題的解決有了新的曙光。今天 DT 君要介紹的,就是一種低成本的能夠高效淡化海水的科技——氧化石墨烯薄膜過濾技術。
  • [文匯報]短短幾分鐘,海水變淡水
    研究發現氧化石墨烯薄膜高效篩選功能 本報訊 (通訊員楊保國 記者史博臻)舀起一杯海水,開懷暢飲,這樣的場景也許不再遙遠。近日,中英科學家聯手在石墨烯的功能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發現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精密快速篩選離子的性能,相關成果發表在最新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
  • [海南日報]中英科學家石墨烯研究取得突破 一杯海水幾分鐘可變淡水
    據新華社合肥3月13日電 (記者徐海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吳恆安、博士王奉超與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安德烈·海姆教授課題組合作,近期在石墨烯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有望實現海水的迅速淡化與淨化。
  • [洛陽晚報]只需幾分鐘,一杯海水變淡水
    中國在石墨烯研究方面獲突破,該研究可高效過濾海水中的鹽分  □據 中國科技網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工程科學學院近代力學系吳恆安教授和王奉超博士,與諾貝爾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安德烈·海姆教授的課題組合作,在石墨烯功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發現了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精準快速篩選離子的特性。
  • 石墨烯叕有了新用途,可以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追求高效的海水淡化過程中,到達了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即石墨烯氧化膜可以作為篩子,篩出海水中的鹽分。目前的階段內,該技術仍局限於實驗室中,但這向我們演示了或許在某一天,我們能快速、輕鬆地把我們最豐富的資源之一——海水,轉化為我們最稀缺的資源之一——乾淨的飲用水。
  • 澳洲科學家發明新型濾水器 99%過濾海水可直飲
    ,通過一種名為Graphair的新型石墨烯,可以使高度汙染的海水在經過僅一次過濾後就可以飲用。我們平時喝的水基本上都來是淡水,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積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組成的,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地球上只有百分之三的水是淡水,所有陸地生命歸根結底都依賴於淡水
  • 未來海水或能迅速淡化成飲用水(圖)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加,我們對水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然而地球上的淡水資源非常有限,會不會有一天被消耗殆盡?  地球四分之三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面對如此巨大的水資源儲量,科學家們也動過腦筋——因為濃度過高以及雜質不少,海水無法被直接利用。但在近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一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薄膜快速篩選離子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發現了其具有精密快速篩選離子的性能。
  • 如果海水都變成了淡水,除了你可以趴在海裡喝水,還會發生什麼?
    渴了可以直接喝海水,享受這夾雜著棕櫚樹芳香的海的味道。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嚮往的事情啊,可是想要實現這個幻想,我們得先把海水變成淡水,才能直接喝大海裡的水,不然沒有人受得到海水中鹽的味道。但這會發生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如今淡水資源匱乏,是人類面臨的嚴峻問題。
  • 從清潔面膜到海水過濾,石墨烯驚人的7大用途
    2、食品石墨烯的性質之一就是極高的導電能力,因此在食品表面形成的石墨烯圖案是具有導電性的。與傳統的食品級印刷墨水和導電墨水不同的是,石墨烯兼具以上兩者的性質,既可以食用又具備導電能力,利用雷射誘導石墨烯,可以在食品表面製作類似於二維碼或者射頻天線一樣的內嵌式結構,以實現信息傳感器和光電傳感器的功能。
  • 海水變淡水千噸海魚慘死 廣東漁民欲哭無淚(圖)
    海水變淡水千噸海魚慘死海水變淡海魚為何死亡?大部分海魚都不適應淡水生活。因為海水密度高,壓強大。海魚的血壓適應了海水壓強,海水變淡後壓強變小,海魚的血壓超過水壓導致血管爆裂死亡。 一夜之間,海水幾乎變成了淡水,市價近1000萬元的高價值海魚全部死亡。昨天上午,坐在滿是死魚的網箱上,流沙灣漁民梁忠欲哭無淚。受今年第7號熱帶風暴「帕布」和第8號熱帶風暴「蝴蝶」的雙重影響,連日來,雷州半島普降暴雨,大量雨水順勢流入近海,洪水衝淡海水,造成流沙灣的雷州、徐聞地區網箱養殖的海魚大量死亡,漁民損失嚴重,洪水湧入流沙灣給當地漁民帶來毀滅性打擊。
  • 新型石墨烯濾水器可過濾99%海水汙染物,一次過濾即可飲用
    昨日據報導,來自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創造了一種水過濾器,利用名為Graphair的新型石墨烯使高度汙染的海水在經過僅一次過濾後就可以飲用。感覺簡直有點不敢相信,來看看實驗原理和結果到底是怎樣的?Graphair用的是一種由大豆油製成的石墨烯,與傳統的石墨烯製造方法相比,它更廉價且更易於生產。這種材料的最大特點就是疏水性,它允許水通過,但能夠阻止汙染物的較大分子。由此看來,石墨烯過濾器可能大幅度的勝過其他的海水淡化技術。如果能夠與水分子分解發電技術結合,水、電就會成為非常廉價的產品。
  • 《心術》完美收官 於毅華麗轉身獲觀眾熱捧
    於毅華麗轉身  搜狐娛樂訊 國內首部醫療大戲《心術》在四大衛視及搜狐視頻完美收官,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優秀演員於毅所飾演的谷超華也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轉身,並獲得觀眾熱捧。做醫生時的春風得意,被離職時的悲憤無奈,改行後的劍走偏鋒,平復後的機智幽默,谷超華可謂全劇最富戲劇衝突的一個角色,由他演唱的《心術》片尾曲《感動》更是深入人心。
  • 怎樣把海水變成淡水?
    怎樣把海水變成淡水?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水,地球上雖然有大量的水,可惜能為人類所利用的淡水卻少得可憐當人類為缺水感到困惑時,毫無疑問會將目光投向總量遠比淡水多得多的海水。海水中含有3.5%的鹽類化合物,如何低成本地把這些化合物從水中除去,一直是化學家孜孜以求的目標。目前,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以下幾種。蒸餾法。將海水加熱,使其中的水變成蒸汽,再讓蒸汽冷凝下來。由於海水中所溶的鹽類不會隨著蒸汽出來,因此得到的水就是幾近純水的蒸餾水。然而,無論是加熱還是冷凝,都需耗費能源。
  • 流進大海的河水是淡水,海水卻是鹹的,海水會不會越來越鹹
    地球表面大約有71%都是海洋,地球上水的總量為14億立方千米,看起來水資源非常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實這並不完全正確,因為我們並不能夠直接使用海洋中的水,而供我們直接使用的淡水佔比則非常少,僅佔全球總水量的2.53%,因此有很多地方水資源相當匱乏。
  • 買鱸魚,淡水和海水鱸魚哪種好?老闆:兩者區別很大,弄懂再買!
    因為鱸魚分為兩種,一種是淡水鱸魚,一種是海水鱸魚,這兩種魚的差別很大,只有在挑選之前弄明白,才能挑選到自己想要的那一種。買鱸魚,淡水和海水鱸魚哪種好?老闆:兩者區別很大,弄懂再買!下面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淡水鱸魚和海水鱸魚的區別」,這都是我在賣海鮮的朋友那裡學到的,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 薄薄一張紙,海水過濾一下就能直接喝,每年挽救數百萬生命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水,可是海水佔大多數,而人們能夠直接利用的只有淡水,因此海水淡化一直被人們所關注。直到目前,人們研究出來的海水淡化方法有不少,比如,蒸餾法,冷凍法,露點蒸餾法等,可是這些方法基本上都是成本高,效率低,無法大規模推廣,因此,人們也在一直探索更加簡單的水淨化方法。
  • 假如地球的海水,全部變成淡水會怎樣?科學家的解釋讓人意外
    如果地球上的海水都變成淡水, 科學家: 人類將面臨無法生存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海洋面積佔了一大部分,陸地面積是比較少的,畢竟目前仍然面臨缺乏水資源,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海洋的水分兩部分,一是淡水湖,第二就是海水,但是在地球上百分之九十幾都是海水 ,淡水資源非常匱乏,海水是不能喝的,不僅不解渴,而且還會消耗身體裡面的水分!普通的海水是很鹹的,和我們喝的淡水不一樣,我們平時喝水解渴,但是海水卻是越喝越渴的,而且海水裡面存在著很多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如果喝多了,可能還會對身體有海。所以我們不能把海水當做淡水來使用!
  • 你覺得怎麼分別淡水蝦和海水蝦呢?老師傅告訴你其中技巧
    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市場就開始有活蝦出售,而且賣蝦的商販肯定要信誓旦旦的喊:「純海水蝦,味鮮」!我母親退休前就在水產公司工作,可以說跟各種海鮮打了一輩子交道,她分辨海水蝦還是淡水蝦還是很有一套的。二,如何分辨淡水養殖蝦還是海水養殖蝦看蝦的顏色:海水養殖的蝦因為有鹽分,而且海水要比淡水的顏色深,因此海水養殖的白蝦身體顏色發黑,即使死後顏色也不會立馬變白。而淡水養殖的蝦,新鮮的剛死的顏色會立馬變白。
  • 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海水都變成淡水,會發生什麼?
    等海水都變成淡水後,我們將擁有綠色海洋,但那時你準備好搶鹽了嗎?天賜之物淡水海洋,地球之耳,羅布泊成為生命禁區,樓蘭古城神秘消失。這都與淡水資源的匱乏有關。目前地球上只有3%的水可以飲用,海水之所以鹹得無法飲用,是因為在40億年前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環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