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梅花鹿-鄧州市夏集鎮丁長偉特色產業拓寬群眾致富路

2021-01-08 鳳觀南陽

鳳凰周刊訊(記者沈俊偉 特約記者翟玉飛)暖陽高照,天朗氣清。近日,記者一行慕名來到河南省鄧州市長偉梅花鹿養殖有限公司所在地—夏集鎮小耿營村董營組,受到了公司經理丁長偉的熱情接待。

在金色暖陽照耀下,鹿苑裡的小梅花鹿們格外興奮,蹦蹦跳跳,來來往往,打打鬧鬧。小鹿們那滿身淺黑色的花紋印在淡黃色的冬毛上,映襯著朵朵白色梅花,格外美麗。它們一會兒舔舔鼻子,一會兒晃晃耳朵,一會兒甩甩尾巴,一會兒伸伸小腿,溫順靈巧、活潑可愛,討人喜歡。

小鹿們正在歡鬧,忽然看到來了「不速之客」,立即奔向鹿舍,伸長脖子,豎直耳朵,瞪大眼睛,緊張地盯著來客,察顏觀色,唯恐來者不善,一舉一動盡顯靈動和機警。

「梅花鹿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原本生長在我國東北等地的山林中。養殖戶為什麼會想到在位置偏遠的農村養殖梅花鹿,效益怎麼樣?」記者帶著好奇、疑問和困惑,與丁長偉經理攀談起來。當得知來意後,他豪情滿懷,娓娓道來,回顧了在困境中奮鬥的歲月,講述了在探索中前進的歷程,暢談了在追夢中創業的故事。

背井離鄉下東莞 艱辛打拼二十年

丁經理遙想當年,感慨萬千。他出身寒門,上有兄長,下有弟妹。那時,父母靠種幾畝薄田為生,既要維持日常開支,又要供應四個兒女上學,常常入不敷出,生活極為貧困。丁長偉年少懂事,渴望靠讀書改變命運。可是,只因家貧,他不得不過早地終止了學業。

俗話說:「窮則思變。」1995年8月的一天,為了擺脫貧困,丁長偉滿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背上行囊,告別家鄉,遠赴東莞打工。

在東莞,丁長偉一下車就切身感受到超乎想像的美麗、繁華與喧鬧。他無暇領略異域風情,迫不及待地去工廠應聘,最終被力克玩具廠聘用。他非常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勤學苦練製作技術,逐步成長為行家裡手,受到了同事誇讚和領導好評。

丁長偉身處異域他鄉,可忘不了父母的艱辛和家庭的貧困,暗暗發誓:「一定要靠勤勞的雙手創造財富,改變命運!」因此,他嚴守公司紀律,天天起早貪黑,加班加點,甚至通宵達旦。在這裡,他兢兢業業,撈得了今生的第一桶金,增強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1998年12月,風華正茂的丁長偉收穫了自己的愛情,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結婚後,他和愛人是生活上的好伴侶,更是工作上的好搭檔。20年來,為了擺脫貧困,創造幸福生活,夫妻倆比翼齊飛,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先後在四個公司奮力打拼,積攢了數十萬元,為日後創業奠定了基礎。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2014年3月的一天,丁長偉在嫂子家(嫂子是福建省人,與哥哥同在東莞務工)偶遇其娘家叔叔。陳叔鄭重其事地開導他:「我在香港做鹿產品生意數十年了,深知梅花鹿渾身都是寶,養鹿產業前景看好。你養殖梅花鹿不會錯的!」

陳叔的話宛如燈塔照亮了前進的道路,又像路標指引了奮鬥的方向。他和愛人經過反覆商議,決定聽從叔叔的建議,不再為別人打工,自己當老闆,回家養鹿。

胸懷夢想赴東北 勤學好問取真經

丁長偉深知,梅花鹿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自己至今還沒有見過一次呢,養鹿談何容易?!但生性倔強的他沒有猶豫,沒有彷徨,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藉助叔叔牽線搭橋,隻身遠赴長春市雙陽區梅花鹿養殖基地,取經問道。

在老闆的陪同下,丁長偉參觀了鹿場,眼前為之一亮,精神為之一振。鹿場佔地面積和養殖規模都很大,經濟效益非常可觀!美麗靈動的梅花鹿和潛力巨大的養鹿產業深深地吸引著他。他大開眼界,驚喜不已,更加堅定了養鹿的信心。

經了解,丁長偉得知,養鹿絕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學會養殖技術和管理經驗至關重要。為此,他決定留下來,一邊取經,一邊實習。

在鹿場的每一天,丁長偉總是第一個起床,最後一個休息。白天,他緊跟員工和師傅,一起餵養梅花鹿,悉心學習餵養和防疫知識,留心觀察梅花鹿的生活習性。夜晚,他潛心鑽研專業書籍,藉助養鹿微信群、快手和網際網路,如饑似渴地學習養殖技術。每當遇到不懂的問題,他就隨時隨地向富有經驗的同事和師傅請教,直到學懂弄通為止。

就這樣,丁長偉度過了6個多月的難忘時光,終於熟練掌握了養殖和管理技術,信心百倍地回到了家鄉。

雄心勃勃歸故鄉 克難攻堅幹事業

丁長偉回鄉養梅花鹿的消息不脛而走。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全村掀起了不小的波瀾。父母和親朋好友都覺得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紛紛好言相勸。

「長偉,我活了一輩子也沒有見過梅花鹿一面。梅花鹿屬於野生動物,養殖難度和風險太大,你萬一搞不好要把咱們兩輩人的家業敗光啊!」父親苦口婆心勸阻他。

「咱們這裡常年養豬養牛養雞的都有養殖經驗,可都說風險極大,搞不好血本無歸。養梅花鹿還是第一次聽到,難度大呀!你萬一失敗了,20多年掙的血汗錢打水漂了不說,還要窮幾輩子的!」最要好的朋友憂心忡忡地勸導他。

丁長偉理解家人和親朋好友的一片苦心。自己已對這個新興產業有著深入的了解,又熟練掌握了養殖技術,有了幹事創業的底氣。因而,無論大家如何勸阻,他都毫不動搖。

「請放心,我一定能幹好的!」他斬釘截鐵地說。

時間不等人。丁長偉不敢怠慢,開啟了創業之旅。

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鹿場選址和用地成為亟待解決的首要難題。村「兩委」對此高度重視,整合董營組北邊的村集體園林地供鹿場使用。

用地問題解決了,又一個難題擺在了面前。丁長偉經過再三預算,首期資金就需要100多萬元。夫妻倆打工十幾年積攢了40多萬元,還有60萬元的缺口。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怎麼辦?正當他倆為此愁眉不展、寢食難安之際,哥嫂二人全力支持,出手相助,央人託己,借遍親友,總算湊齊了資金,解決了燃眉之急。

資金到位後,他立即找施工隊壘院牆、修鹿圈、建房舍、蓋草棚,忙得不可開交。鹿場建設過程中,村「兩委」積極與各級部門溝通,幫助協調土地使用、水電配套等一系列工作,為梅花鹿養殖鋪平了道路。

經過一個月的緊張施工,佔地40000平方米的鹿場終於建成了。緊接著,丁長偉提交了有關手續,申辦了相關證照,掛牌成立了鄧州市長偉梅花鹿養殖有限公司。夢寐以求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隨後,丁長偉千裡迢迢,再赴長春市雙陽區梅花鹿養殖基地,購買雌雄梅花鹿40隻,租用卡車長途運輸回來,投放在鹿場餵養。

自此,丁長偉遠赴東北學得的技術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更與梅花鹿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吃住在公司,置身於鹿圈,以公司為家,與群鹿相伴,感受著圓夢的快樂,品味著創業的甘甜。為養好梅花鹿,他天天起早貪黑,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勤勤懇懇,精心餵養,細心照看,傾心守護,一心撲在事業上,忙碌並快樂著。

鬥轉星移,日月輪換。就這樣,一天天、一月月過去了。當年引入的40隻梅花鹿發育成熟並進入繁殖期。丁經理運用學到的梅花鹿繁殖技術,確保30隻母鹿成功受孕。經過漫漫數月的焦急期盼,在一聲聲悅耳的叫聲中,一隻只小鹿出生了。他和愛人如獲至寶,把小鹿視為掌上明珠,疼愛有加,傾情照料,呵護著小鹿健康成長。

就這樣,丁經理採用「自繁自殖」的方式,鹿群數量越來越多,養殖規模越來越大,公司效益越來越好。

隨著養殖規模逐步擴大,丁經理感覺人手不夠,便說服在外務工的哥嫂回鄉入股加盟,共同經營,公司發展更加穩健了。經過6年的不懈努力,長偉梅花鹿養殖有限公司至今已存欄160隻,成為豫西南規模最大的梅花鹿養殖基地,引來了鎮內外領導、遊客前來觀摩遊玩。

丁經理說到這裡,面帶微笑,扳起手指如數家珍:「鹿場年產鹿茸300斤左右,每斤2000多元,收入60萬元。年產鹿茸血酒500斤,每斤150元,收入7.5萬元;年產小鹿40隻左右,餵養2個月出售,每隻5000元,可賣20萬元。淘汰掉的老梅花鹿,每斤鹿肉可賣100元左右。按照當前的養殖規模,每年可盈利近100萬元。」

「梅花鹿好養嗎?梅花鹿產品怎麼樣,好賣嗎?」記者對這個新興產業充滿了疑惑和好奇,一臉不解地問到。

丁經理聽了欣慰地笑了:「『隔行如隔山。』這話真不假!梅花鹿雖說是人工飼養,但它依然保持著野生梅花鹿免疫力強的特性,特別能抗寒防病,基本不用防疫。雄鹿也傳承著爭強好鬥的野性。每到繁殖季節,平時親如兄弟的雄鹿為爭奪交配權爭風吃醋,拼個你死我活,常有公鹿死於非命。梅花鹿吃食不講究,花生秧、玉米杆、紅薯秧、麥秸和雜草都吃,可以就地取材,餵養成本低。」

他呷了一口香茶,接著說到:「梅花鹿全身都是寶。鹿糞一年四季從不生蒼蠅,腐熟後可以作為有機肥使用。鹿茸有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祛風溼等諸多療效,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名貴藥材。用鋸鹿茸滲出的血液製成的鹿茸血酒,具有補腎養顏、滋陰壯陽、舒筋活血、強健腰膝等功效。梅花鹿因為更新換代需要殺掉或者因為決鬥而死亡,鹿肉每斤可賣百十元,肉質鮮嫩,可以調血補虛、美容護膚、補腎壯陽,增強免疫力。我們藉助電子商務、「朋友圈」、專業微信群等網際網路平臺,銷售鹿產品,銷路順暢,供不應求。」

當問及今後的發展規劃時,丁經理信心十足地說:「今年5月,《中國畜牧遺產錄》明確規定,梅花鹿已經列為特殊家畜,能夠與牛羊一樣養殖了。下一步,我們就可以卸下包袱,放開手腳,準備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擴建餐廳、旅社,打造集觀光、休閒、餐飲、住宿為一體的旅遊聖地,遊客在這裡可以觀賞梅花鹿,暢飲鹿茸血酒,品嘗梅花鹿肉,切身體驗『昔日帝王餐,今日百姓宴』的至尊享受!」

憶往昔豪情滿懷,展未來信心百倍。訪談中,丁長偉經理經理回首崢嶸歲月,講述追夢故事,暢談未來規劃,百感交集。他深有感觸地說: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物質貧窮並不可怕,貧窮也是一種財富。人窮志不窮,窮則思變。思路決定出路,奮鬥創造幸福,拼搏改變命運。我們只有靠自己的雙手勞動致富,才能真正擺脫貧困。

勤奮點亮青春,拼搏成就夢想。昔日貧寒的農家子弟、今日富裕的公司經理—丁長偉依靠睿智、勤奮和拼搏,開闢了一條出路,闖出了一片天地,成就了一番事業,實現了人生價值,成為脫貧致富的帶頭人、特色養殖的引路人,為全鎮人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相關焦點

  • 鹿茸、鹿筋、鹿酒,鄧州市長偉梅花鹿養殖公司系列產品火爆市場
    丁長偉靠養殖梅花鹿脫貧致富的事跡刷爆了朋友圈,傳遍了微信群,成為鄉親們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  「梅花鹿好養嗎?梅花鹿產品好賣嗎?公司未來規劃是什麼?」筆者帶著疑問和困惑,再次採訪了丁長偉經理,對梅花鹿養殖前景、鹿產品銷售和丁經理的發展規劃有了進一步了解。
  • 涉縣小夥養殖梅花鹿,開啟特色致富路
    涉縣合漳鄉黃龍口村小夥兒任志方創辦了恆茂養殖場,通過人工飼養梅花鹿走上致富路。任志芳的恆茂梅花鹿養殖場位於神頭鄉前寬漳村,從2017到現在,他已投資200多萬元,養殖了120多隻梅花鹿。在現場記者看到,整個養殖區是相互隔開的,每個養殖區100多平米,有休息區和活動區。
  • 河南省南召縣:特色產業拓寬致富路
    3年多來,南陽市移動公司派駐馬別灣村第一書記李建強幫扶工作重心一直在食用菌產業上,通過向上積極爭取項目資金,陸續建起了1座大型恆溫大棚、3座雙層標準化發酵大棚、20座標準化種植大棚、一座標準化菌棒生產車間、1座10噸的鮮香菇存儲冷庫,形成了完整的香菇種植產業鏈,讓群眾富在產業鏈上。
  • 新疆庫車縣:毛驢特色養殖 拓寬村民致富路
    「今年我家養殖的毛驢發展到了15頭,聽說今年驢奶價格好,一公斤驢奶能買到100元,明年開春預計這批毛驢就可每天產奶3公斤左右,這樣靠賣驢奶每天就能有近300元的收入,家裡還種了45畝地青儲玉米,可為毛驢養殖提供飼料供給。感謝你們對我家的支持和幫助。」
  • 梅花鹿養殖託起群眾致富夢
    70餘只梅花鹿在鹿舍內悠閒的散步覓食,合作社負責人張阿龍正在忙著查看梅花鹿的生長情況。南屏鹿業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6年1月,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是一家集繁育、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鹿業專業合作社,主要銷售優質梅花鹿種鹿、鹿茸、鹿肉、鹿血等系列鹿副產品。張阿龍告訴記者,相較於牛羊養殖,梅花鹿養殖不需要那麼多勞動力,飼草料成本也可以降低三分之一左右。
  • 農村電商,拓寬遵化農民致富路!
    農村電商,拓寬遵化農民致富路!如今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在我市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的建立為農民朋友構建起全新的農產品流通模式網上銷售成了我市農村群眾致富增收的一條新途徑
  • 梅花鹿成致富鹿
    一排排標準的養殖舍映入眼帘,這就是呼和浩特市託克託縣新營子鎮鹼溝子村鹿途生態養殖基地。鹿舍裡圈養的梅花鹿或盡情地撒著歡,或悠閒地吃著發酵的草料。「別看現在鹿還小,但渾身是寶。不僅養殖鹿掙錢,後期我們基地還能加工生產銷售鹿產品,提高經濟效益,僅鹿茸一項,每年收入就不少。」在基地打工的貧困戶焦二明說。
  • 【縣區】養殖梅花鹿,好看又賺錢!
    2017年3月,趙偉首批運來50頭種鹿,在先後解決了梅花鹿來綏的「水土不服」和4公裡多的產業路等病症後。建檔立卡貧困戶吳孝國本在梅花鹿養殖基地務工,發現養殖梅花鹿收益可觀便開始自主養殖,如今輕鬆擺脫貧困。能有現在的成就離不開黨的好政策,扶貧項目貸款、基礎設施改善、技術扶持等,每遇困難時,趙偉總能感受到黨的溫暖關懷。
  • 結對幫扶出妙招 拓寬群眾致富路
    走進錦屏縣銅鼓鎮高柳村生態鵝養殖基地,天空澄碧,纖雲不染,群山環抱下,田野裡上千隻白鵝齊「歡唱」,畫面美不勝收。「貴公司願意收購基地的鵝毛,幫助提高鵝產品附加值,帶動群眾增收,真的太感謝了。」近日,錦屏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龍令爐邀請貴州亞獅龍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胡斌到高柳村生態鵝養殖基地參觀,在詳細了解基地鵝毛的品質後,該公司與高柳村生態鵝養殖基地達成鵝毛收購協議。「我們選取的是90天左右的鵝,每隻鵝採拔14根鵝毛,公司以每根羽毛0.3至0.4元的價格進行收購,還提供採拔鵝毛的技術指導,這次預計可增加6000餘元的收入。」
  • 陝西米脂縣楊家溝村:「三色」產業鋪就致富路
    「黑色」養殖激活致富動力楊家溝村在自然村寺溝村選址並於2017年8月成立了由村集體控股、吸納95名社員、註冊資金100萬元的新型互助合作社——寺溝亨亨養殖專業合作社,其中貧困戶股金12萬元、社員24名。
  • 鐘山區:小草莓種成大產業 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近年來,鐘山區因地制宜、科學施策,積極探索高山草莓育苗和農旅結合發展新模式,努力讓草莓種植產業真正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 新聞視頻 眼下,正是草莓採摘上市的季節,在鐘山區保華鎮海螺涼都紅星草莓種植基地大棚裡,農戶們正忙著給草莓除草。
  • 想靠養殖致富,選擇梅花鹿養殖,50隻能賺上百萬
    賺錢的養殖項目已佔了不少數,不賺錢的養殖項目也佔了不少。如果想靠養殖致富,我覺得選擇特種養殖項目,現在就有很多的農村朋友在傳統的養殖項目上想另闢蹊徑,為了賺錢搞一些不一樣的特色養殖。那麼,什麼特種養殖項目比較賺錢呢?今天為大家推一下,一起看看吧。其實特種養殖項目,梅花鹿是最佳的選擇。想快速致富,養殖梅花鹿來錢豐厚,不過需要辦理養殖證才能養殖。
  • 特色鴕鳥養殖讓農民走上致富路
    東北網虎林10月24日訊 慶豐農場鴕鳥養殖戶趙金柱經過10多年的摸索實踐,走出了一條鴕鳥養殖致富路。走進他的鴕鳥養殖場,我們切身感受到了特色養殖、規模養殖帶給他的益處,鴕鳥養殖也讓趙金柱的致富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快。      走進綠樹掩映的駝鳥山莊,一隻只高大的駝鳥在園中漫步,伸著長長的脖子,不時的東張西望,好像在迎接客人的到來。
  • 視頻|石屏:特色鱘魚養殖 「鱘」到致富路
    視頻|石屏:特色鱘魚養殖 「鱘」到致富路 作者:戎南 餘宏 來源:
  • 浙江台州產業援疆送出「有機香甜果」拓寬民眾「致富路」
    (資料圖)台州援疆指揮部2017年以來,台州援疆指揮部著力推進浙江「十城百店」產業援疆工程,支持門店網點建設,拓寬銷售渠道,健全流通體系,搭建產銷對接平臺,開展宣傳推介,打通出一條從田間到舌尖的臺(台州市)阿(阿拉爾市)「高速路」。台州「十城百店」運營商實地考察第一師阿拉爾市水果產業。
  • 趙光輝:希望胡蜂養殖幫助更多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胡蜂的蜂蛹營養成分豐富,是兩廣和雲貴地區群眾餐桌上一道特別的菜餚,但因胡蜂具有較強攻擊性,人們往往「談蜂色變」。然而,師宗人趙光輝憑藉多年的養殖摸索與實踐,成功將攻擊性極強的野生胡蜂實現人工馴養,不僅把它當成了致富產業,還通過代養模式助農增收。「我最先想到養胡蜂是因為我從小就喜歡吃蜂蛹,當時看到胡蜂能夠人工養殖,我就開始著手做胡蜂養殖方面的準備工作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村鎮:村裡來了致富「鹿」
    青島西海岸報/西海岸新聞網記者 梁玉鵬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每個村莊都走著不同的路,大村鎮雙墩網格村的致富道路更是與眾不同。近日,記者在該村採訪了解到,村裡通過引進青島億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梅花鹿養殖基地,吸納村內勞動力的同時,依託項目發展,計劃布局鄉村旅遊項目,引導村民參與其中,依託梅花鹿,拓寬致富路。
  • 鄉村振興致富有「鹿」託克託縣鹼溝子村養起了梅花鹿
    走進託克託縣新營子鎮鹼溝子村梅花鹿養殖基地,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尋著「呦呦」的鹿鳴聲來到鹿舍,只見一頭頭體型優美,溫順可愛的梅花鹿十分惹人喜愛。看見有人來了,它們抬頭好奇地看著,有膽子大的,還會走到人前來嗅一嗅。
  • 【幸福東北】打造中國梅花鹿特色小鎮 鹿鄉鎮人幸福有底氣
    國際在線吉林報導:9月18日,「幸福東北」網絡主題活動吉林媒體採訪團一行來到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解鎖這裡的居民如何與梅花鹿結緣,走出「因鹿致富」的幸福之路。如今,鹿鄉鎮是聞名中外的「中國梅花鹿第一鄉」,成為雙陽區經濟發展的一張「金名片」。  鹿鄉鎮,下轄18個村,總人口5萬餘人,90%的居民從事梅花鹿養殖業及相關產業。小鎮的生命,早已和梅花鹿密不可分,小鎮的幸福生活也由梅花鹿而起。  長春市雙陽區博文鹿業良種繁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文鹿業),是鹿鄉鎮依託梅花鹿養殖走上致富之路民營企業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