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院士繪製「人體癌症地圖」,12個器官最易患癌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如果有一天死神敲響你家的門,那麼送上鐮刀的可能就是癌症。你以為這是聳人聽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2030年最常見死因預測報告,未來一百年裡,癌症將繼續位居人類「奪命殺手榜」首位。

  為什麼癌症能如此猖獗?癌細胞到底最愛在人體哪些部位「搗亂」?我們能否有重點地進行預防?記者專訪國內權威腫瘤專家,請他們繪出一幅「人體癌症地圖」,並送上詳細的防癌指導。

 

  人體12個器官最易患癌

  郝希山表示:「癌細胞是人體內非常活躍的搗蛋分子,幾乎可以說是無孔不入。除了指甲和頭髮,它可以在人體的任何部位生根發芽、四處蔓延。而且研究發現,人體中有些部位的確格外受其『青睞』,但男女會有明顯不同。」

  郝希山教授進一步介紹,在我國,癌細胞最頻繁「光顧」的人體組織:

  位居男性發病率前十位的分別是:肺、胃、肝、食管、大腸癌、膀胱、胰腺、腦、淋巴、腎;

  位居女性發病率前十位的分別是:肺、乳腺、大腸、胃、肝、食管、卵巢、宮頸、胰腺、腦。

  「可以說,這十種腫瘤佔據了所有腫瘤類型的80%以上。如果把這些癌症高發的器官在人體圖表中標出來,那就是一張典型的『人體癌症地圖』。」郝希山教授說。

  當然,這張「地圖」也不是完全絕對的。據郝希山介紹,由於一些特殊原因,我國一些城市表現出了「地方特色」。比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已超過了肺癌,名列第一;而廣東則是鼻咽癌高發地;江蘇啟東是肝癌的高發地;河南林縣食管癌病人之多讓人側目。

  採訪中,記者明顯感覺到專家們普遍對一個問題非常擔憂:「通過這幅地圖可以明顯看出,我國現在兼具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雙重特性。」支修益告訴記者,比如原來乳腺癌和大腸癌都是富裕國家的「專屬品」,可現在這兩種癌在我國已經「名列前茅」;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高發的胃癌、肝癌在我國仍居高不下。

 

  癌細胞究竟從哪裡來?

  面對這張特殊的「地圖」,我們不禁產生疑問:我們身體上的這些器官,為什麼特別容易被癌細胞侵擾?從這個排名中能看出什麼科學道理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癌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孫燕給記者打了個比方:人體其實是由一個個細胞組成的社區。每個細胞照章行事,知道何時該生長分裂,也知道怎樣和別的細胞結合,形成組織和器官。而構建不同組織的「圖紙」,就是基因。

  很多人說,人體內都有癌細胞,只不過沒發展起來。從醫學上講,如果能查出癌細胞,就可以診斷這個人患癌症了。所以,這種說法並不正確。現在醫學家認為:人人體內都有原癌基因,絕對不是人人體內都有癌細胞。

 

  這些器官為什麼易得癌?

  採訪中,專家們針對這幅人體癌症地圖進行具體分析,除了細胞變異這個「通用」原因外,每個器官遭受癌細胞侵擾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肺。無論男女,排在首位的都是肺癌。為什麼肺部會如此脆弱呢?就目前的致癌原因分析,主要有兩點:

  第一是吸菸。據統計,30%的腫瘤發病都與長期吸菸有關,其中關係最密切的就是肺癌。此外,由於致癌物質可以經肺吸收,造成全身危害,因此會誘發喉癌、食管癌、口腔癌、膀胱癌、腎癌、胰腺癌等。

  第二是環境汙染。有關數據表明,空氣汙染是誘發肺癌的原因之一。鍾南山曾提出,環境汙染對人們肺部的傷害不亞於吸菸。

  乳腺。乳腺癌是世界上女性最常見的癌症。發生因素主要有: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精神壓力大、晚婚晚育等。

  胃。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症之一,而每3個病例中就有2個是男性。除了鹽、鹽醃食物、紅辣椒、加工肉類、煙燻食物、燒烤動物食物等是胃癌發生的原因外,胃黏膜的改變以及萎縮性胃炎也可導致胃癌發生。

  另外,「共餐」也會增加胃癌直接誘因——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機會。「因此,甚至有人把胃癌歸為了傳染病。」遊偉程說。

  肝。目前有證據表明,「B肝病毒」,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穀類和豆類,同時,長期飲酒都是導致肝癌發生的直接原因。

  食管。導致食管癌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喜歡吃燙的食物,比如常飲熱茶等。此外,吸菸、肥胖、食用加工肉類等因素是直接誘因。胃酸反流也是增加食管癌的危險因素。

  大腸。紅肉、大量飲酒(僅指男性)、高溫油炸食物、常忍便意等,都有可能導致大腸癌。此外,炎症性腸病也可增加結腸癌的危險。

  膀胱。研究表明,飲用水中的砷是膀胱癌發生的原因之一,此外,常憋小便也能增加該癌發生的風險。

  胰腺。胰腺癌是癌症中「富貴病」的代表,肥胖和糖尿病都會導致該病發生。

  淋巴。淋巴和造血系統的癌症主要包括淋巴瘤、白血病和多發性骨髓瘤。這組癌症與肝癌的發病率一樣高。環境汙染、病毒感染以及肥胖是導致該癌發生的原因。

  腎。身體肥胖度、飲用水中的砷含量以及吸菸這三個因素可導致該癌發生。

  宮頸和卵巢。引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女性熬夜導致內分泌紊亂、過早開始性生活等。

  據《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僅在2015年,我國共有429.2萬新發腫瘤病例和281.4萬癌症死亡病例,以肺癌為發病率最高,並且肺癌的死亡率也排在各種不同腫瘤類型之首。

  先不要談「癌」色變,生命君送你一顆定心丸。其實,40%以上的癌症都是可以預防的!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報告稱,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能夠有效避免:70%的子宮癌、69%的食管癌、63%的口腔癌、47%的胃癌、45%的結直腸癌、39%的胰腺癌、38%的乳腺癌、36%的肺癌,24%的腎癌、21%的膽囊癌、15%的肝癌、11%的前列腺癌。

 

  養成6個習慣,癌症繞著你走

  防癌是個大工程,但也不必畏難,只要養成好習慣,癌症就會繞著你走。我們綜合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指導,教你在生活中360度無死角防癌。

 

  哼著小曲做家務

  規律的體力活動可以提高身體機能,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抗癌能力。拖地、掃地、擦地板等都可以調動全身參與運動,從而燃燒脂肪,控制體重,降低患癌風險。

  但做家務畢竟不是件輕鬆的事,特別是對於不少男性來說,反而是種負擔。不妨哼著小曲、聽著音樂做家務,這可以讓人更專注,還能提升情緒,放鬆心態。

  建議家務勞動要遵循適量勞動和以身心愉悅為目的,不要過量,也不要讓家務活成為負擔,只有保持好的心態去做家務,才能更好地達到防癌效果。

 

  水果蔬菜當零食

  隨著薯片、糖果等高脂高熱量食物充斥生活,肥胖、高血壓等多種慢病高發,特別是高油脂食物的大量攝入,已被多項研究證實是導致腸癌高發的風險因素之一。所以,吃零食最好選擇低脂低熱量食物,可以有效控制住體重。

  建議少吃薯片、火腿腸等高油高脂食物,可以選擇蔬菜、水果等食物增加纖維素的攝入,這樣既可以增強飽腹感,也可以減少熱量的攝入。

  國內外多項研究均證實,纖維素的攝入是預防消化系統癌症的有效手段,每天吃一點,不要太多,如半個胡蘿蔔、一個蘋果等都是很好的零食選擇。

  此外,還可以適當吃點粗糧,其飽腹感強,也能一定量地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減少過多熱量的堆積,進而將體重維持在合理範圍內。

 

  一周吃三頓素

  生活變好了,只能過節吃頓肉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每天雞鴨魚肉的飲食成了家常便飯,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也就不請自來了。

  紅肉攝入太多也會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因此每周找出一天或者三頓飯的時間不要吃肉,是很好的控制體重的方式。

  在這三餐中,可以多攝入蔬菜,也可以多吃點豆製品,以保證蛋白質的攝入。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認為一天不吃肉,就做到了健康飲食,其實是不對的,如果其他6天都是大魚大肉、胡吃海喝,禁肉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因此,其他幾天,肉食的攝入量也應控制在每人每天50~75克紅肉和50~100克白肉之間。

 

  利用一切機會站起來

  運動對健康的好處不必多說,但能堅持每天運動的人卻不多。

  英國研究顯示,只要每天能夠堅持半小時中等強度的運動,如快走、慢跑等,都能有效降低癌症的發病率,甚至站著也有防癌的功效,所以建議在打電話或者看電視的時候站起來,不僅能防止久坐帶來的肥胖,還能活動身體,調節機體免疫力。

  此外,晚飯後要多出去走走,不要吃完飯就坐下來看電視,這樣不僅達不到休息放鬆的效果,還會給身體增加肥胖負擔。特別是一些長期久坐的白領,更需要用散步等運動來調節一天工作的疲勞。

 

  告別加工食品

  喝粥吃鹹菜,不少人的早餐就這麼打發了,有時工作忙,方便麵裡泡根肉腸,或者鹹菜就饅頭,一頓午飯就搞定了。雖然這些加工類肉食吃起來下飯,也經濟實惠,但這其中的亞硝酸鹽卻可能給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國外有研究顯示,亞硝酸鹽是導致食道癌、腸癌、肝癌、胃癌等十多種癌症的罪魁禍首之一。因此,建議人們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入。

  另外,平時吃飯時少吃點鹽,口味淡一些也有益於健康,畢竟高鹽飲食會導致高血壓的產生。如果想提升菜的口感,可以多放一些其他佐料,如辣椒、大蒜、姜等。

  很多加工食品是高鹽高脂的重口味食物,還會加重人們的口味,因此從口味上進行改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入量。

 

  減頓酒,少支煙

  戒菸限酒有益健康,能減少患癌概率

  吸菸可導致約85%的肺癌死亡,80%的喉、咽、口腔和唇癌死亡,75%的食道癌死亡,45%的膀胱癌死亡,30%的宮頸癌和胰腺癌死亡,以及20%的胃癌死亡。吸菸者的癌症死亡率比非吸菸者高2倍,重度吸菸者則高4倍。

  中美多項研究發現,酗酒是導致肝癌、胃癌、口腔癌和食道癌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國華盛頓地區的研究顯示,酗酒女性乳腺癌的患病率比其他女性高1倍。

  建議菸民從每天少抽根煙開始,先從量上開始減,最終達到戒菸的目的。而對於白領,沒應酬的時候最好不要喝酒,更不要借酒消愁,排解工作壓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愛好,才是正確的防癌措施。

 

  受訪專家名單:

  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郝希山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孫燕

  中國工程院院士 鍾南山

  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北京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 支修益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科副主任 尤長宣 (來源:生命時報)

相關焦點

  • 人體癌症地圖 12個器官為何容易患癌
    癌症每時每刻都在割奪我們的生命,世衛曾經預測,在未來百年內,癌症依然是人類殺手榜的榜首。為什麼癌症能如此猖獗?癌細胞到底最愛在人體哪些部位「搗亂」?我們能否有重點地進行預防?看看專家給出的癌症地圖。
  • 權威專家繪製「癌症地圖」:原來身上這6個地方最易得癌!
    為此,國內權威的腫瘤專家,繪出了一幅人體癌症地圖。最易患癌的6大器官?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醫學院士郝希山表示,癌細胞是非常活躍的一種「搗蛋分子」,除了指甲和頭髮,身上的任何一個器官都可能有癌細胞,但研究發現,有幾個部位倍受癌症「青睞」,所以大家日常防癌要重點護好這幾個部位。
  • 人體癌症地圖 十二器官易感
    核心提示:癌細胞是人體內非常活躍的「搗蛋分子」,幾乎可以說是無孔不入。除了指甲和頭髮,它可以在人體任何部位生根發芽並四處蔓延。研究發現,人體中12個部位格外受癌症青睞,這幾個部位的腫瘤佔據了所有腫瘤類型的80%以上。
  • 腫瘤專家繪出人體癌症地圖
    核心提示:癌細胞是人體內非常活躍的搗蛋分子,幾乎可以說是無孔不入。除了指甲和頭髮,它可以在人體的任何部位生根發芽、四處蔓延。而且研究發現,人體中有些部位的確格外受其『青睞』,但男女會有明顯不同。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2030年最常見死因預測報告,稱在未來一百年裡,癌症將繼續位居人類「奪命殺手榜」首位。
  • 人體24小時最佳作息時間表 打亂易患癌
    2點:大多數器官都在休息,肝臟卻忙著分解與排出一天的毒素。如果此時醒來,就很難再睡著。  3點:全部器官都在休息,肌肉完全放鬆,血壓較低,脈搏、呼吸次數減少。  4點:全身器官節律放慢,體溫達一天最低點,血流變慢,腦卒中、猝死等突發疾病容易悄然襲來。  5點:經歷了3~4個睡眠周期,基本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 三維人體地圖走近公眾健康生活
    如果有人告訴你,現在只需要打開瀏覽器,輸入你想找的部位名稱即可,就像在電子地圖上搜索某個地點那樣簡單,你是否會覺得不可思議呢? 5月17日,美國健康在線網絡和通用電氣健康創想網站共同發布了名為「人體地圖」的人體三維解剖圖譜,同時提供了大量的醫療健康信息,使我們離那個「不可思議」的目標越來越近。
  • 為什麼會得癌症?醫生:這5個因素,或許是癌症的幕後推手
    不得不說,癌症的患病因素,臨床至今為止的確是沒有完全明確,但也找到了幾個與癌相關的原因,以下五個因素,或許就是癌症的幕後推手,你是時候了解一下了:    而不健康的飲食選擇,在癌症出現上也佔據了重要比例,比如長年攝入含亞硝胺的醃製和加工肉類、含丙烯醯胺的油炸食物、含黃麴黴素的變質食物等等;  隨著致癌物的不斷堆積、對器官的傷害日益嚴重,後期患癌率自然也會增長。  有相關調查更是證實,越是偏愛醃製、加工肉類的地區,胃癌、食管癌的病發率就越高;
  • 預防癌症先要補足營養,平時多補充4種營養,降低患癌機率
    導語:提到癌症,總會讓人心裡一哆嗦。想要預防癌症又無從下手。雖然癌症尚無特殊的辦法進行治癒,但預防癌症確實可以做到的。今天就告訴大家,給身體補充足夠的營養,才能預防癌症。而且不止是患癌的人可以通過補充營養,幫助病情恢復。就連想要預防癌症的人群,也不能漏了這一點。
  • 網帖稱腫瘤跟星座有關 專家:存在「癌症性格」
    江城腫瘤專家認為,通過星座來研究腫瘤並不科學,但某些存在「癌症性格」的人確實更易患癌。  癌症成因是非常複雜的  32歲的蘇女士家住武昌,從大學時就喜歡研究十二星座,各種星座的運勢、個性特點說起來頭頭是道。
  • 【話養生】牢記7個「健康數字」,癌症只能靠邊站!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公布的一份報告則顯示,在12種主要癌症中,有39%的病例是可以通過改善飲食、加強鍛鍊和減少飲酒等加以預防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將患癌症機率降低1/3。專家將生活中的一些防癌注意事項,用數字進行了概括,以便人們記憶。
  • 患癌20年,80歲院士至今無復發,抗癌心得:人人都能學
    患癌20年,82歲的中科院院士趙淳生不僅精神抖擻,而且仍然奮戰在科研一線。他研製的超聲電機在「嫦娥三號」上成功應用,助力我國探月工程的順利實施。 近期超聲電機又在行雲1號和2號衛星的雷射通信上得到了應用,為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雷射通信零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貢獻。
  • 看血型就能預測癌症?真不是玩笑,這兩種血型患癌風險就是高!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 就有研究人員注意到 血型與癌症可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通過血型預測患癌風險 究竟是玄學還是科學?
  • 父母會把癌症傳給下一代嗎?家族有人患癌,其他人的風險有多大?
    癌症,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我們國家每年新增病例大約400萬人左右,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若家族之中有人不幸患癌,除了大家要和病人一起面對腫瘤之外,其他人或多或少也會擔心,自己也會得癌嗎?患癌的風險有多大呢?一、父母會把癌症傳給下一代嗎?
  • 這5種癌症最容易「遺傳」,家中有人患癌的,一定要看看
    生活中,我們難免看到「一家幾口同時患癌」的新聞,那麼家族中有人得了癌症,自己可能會被遺傳嗎?如果家人中有人患癌,這篇文章你一定要好好看看!癌症確實存有家族遺傳聚集現象梅豔芳是很多人都喜愛的明星,2003年不幸因宮頸癌去世。
  • 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幾乎都是自作自受,腫瘤專家說出患癌真相
    很多人覺得癌症離自己很遠,但其實身邊每天都在出現新確診的癌症患者,你以為自己身強體壯,其實癌症很可能早就盯上了你,我們可以欺騙自己,但數據不會,赤裸裸的數據擺在眼前,才會讓人們發現,原來癌症真的離自己很近!所有高發的癌症,竟然都是患者的自作自受!
  • 一家七口全患癌!警告:得了這5種癌症,可能「遺傳」給下一代
    >  但並非直接遺傳癌症  而是遺傳癌變基因  加上環境中的致癌因素  最終才會導致癌症的發生  所以大家不必太過擔心  至於為啥癌症在家族中扎堆出現  原因主要有  1.生活環境、習慣類似  一家人生活在同個屋簷下  所接觸的生活環境是類似的
  • 六旬夫妻雙雙患癌!癌症會傳染嗎?「夫妻癌」元兇竟是……
    其中,香料中含有的黃樟素有輕微毒性,少量攝入對人體無礙,長期大量食用則會引起蓄積性中毒,導致腸癌和肝癌的出現。一些腐爛變質的瓜子,含有致癌物質黃麴黴素,也會加重對身體的傷害。何威華醫師提醒,結腸癌的發生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高脂肪、高蛋白、粗纖維少的飲食為結腸癌的誘發因素。
  • 狗也會患癌?讓狗遠離癌症你需要注意這3點!
    令人沮喪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癌症的五年存活率超過80%。當然,癌症不僅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也沒有放過其他動物。 除了肥胖以及因肥胖引發的各種併發症之外,癌症是導致全球狗狗非正常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 心臟為什麼沒有癌症 人體這器官一生不得癌
    癌症是人們在生活之中最為懼怕的一種疾病,我們的身體各個部位都容易患上癌症,從而導致生命安全被威脅,但是,你知道嗎?身體之上有一個部位是永遠都不會患上癌症這種疾病的哦,是哪一個部位這樣的神奇呢?其實,這個永遠不會患上癌症的器官就是——心臟!為何心臟不會患癌症那麼在生活之中心臟為何不會患上癌症呢?
  • 人人都有患癌風險,為什麼倒黴的是我?
    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5人被確診為癌症。現代隨便一個社區,一個村莊,都可以找出幾位癌症病人,時刻在提醒我們健康的重要性,抗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