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鏟屎官都在問小萌:
這幾天天氣這麼熱是不是要給家裡狗狗驅蟲啦?
狗狗驅蟲會不會很複雜?具體來怎麼做呢?
現在汪小萌就來給大家推薦一下史上最全狗狗驅蟲攻略,不了解狗狗驅蟲的家長們速速學起來!!!
本文主要討論以下內容:
有哪幾種常見的寄生蟲?狗狗為什麼會有寄生蟲?如何判斷狗狗是否需要做驅蟲?如何預防狗狗生蟲?
有哪幾種常見的寄生蟲?
體內寄生蟲主要有犬蛔蟲、鉤蟲、弓形蟲幾種。
犬蛔蟲
是通過狗狗的糞便進行繁殖和延續生命的,得這種病的主要原因是狗狗吃了或者是喝了帶有犬蛔蟲卵的食物或者是水源,這樣在狗狗體內會被繁殖和延續,這些蟲卵會繁殖的非常快,如果在溫度和溼度適宜的情況下,甚至呈現幾何型的繁衍。如果狗狗得了這種寄生蟲病的話,其實很好辨認,狗狗會出現噁心,嘔吐,消瘦,等等這一系列消化道之類的變化。而針對這種疾病,我們能做的,就是先去寵物醫院確診,然後根據醫生開的藥物進行控制和治療。
鉤蟲病
這一種病是一種線蟲疾病,這種病對於孕婦和準媽媽來說是絕對的噩耗,這種病會直接影響到胎兒的發育和生長,嚴重的會造成胎兒的畸形。這種疾病是根據分泌物傳染,會吸食人類和動物的血液,也會在體內寄生,繁殖。這種疾病出現的時候,會看到狗狗臉色蒼白,渾身無力,食欲不振,因為這種寄生蟲是以吸食血液為食,所以得這種病的狗狗一般會嚴重貧血。所以這種病必須及時的治療,否則會造成狗狗體內出血和嚴重的貧血。
弓形蟲病
狗狗有沒有弓形蟲病,我們用肉眼是無法辨別出的,要到醫院通過試紙檢查。感染這種病的狗狗一般症狀不明顯;嚴重感染的狗狗會出現發熱、咳嗽、虛弱,眼、鼻有分泌物、厭食,甚至發生出血性下痢,嘔吐,麻痺,懷孕的狗狗會出現早產或者流產,和犬瘟熱和傳染性肝炎症狀相似。
體外寄生蟲主要有跳蚤、蜱蟲、疥癬蟲、毛囊蟲、耳蟎這幾種。
跳蚤
細沙大小,寄生於溫血動物身上,靠吸食寄主血液為生。狗狗身上一般能見到的有兩種:狗蚤和貓蚤(較為常見)。跳蚤可能帶來的疾病有:絛蟲(通過跳蚤為媒介)、過敏(跳蚤分泌物)。
蜱蟲(壁蝨)
米粒或芝麻大小,寄生於犬貓身上,靠吸食寄主血液為生。蜱蟲可能帶來的疾病有:肝簇蟲症、焦蟲症、艾莉希體、萊姆病(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同時也是細菌、病毒、原蟲及立克次體的媒介。
疥癬蟲(疥蟎)
太小,無法目視,為高傳染性的皮膚寄生蟲,無特殊季節性。疥蟎可能帶來的疾病有:長期和感染的狗狗接觸,也會讓飼主感染;同時該蟲分泌的物質也會產生嚴重的過敏現象。
毛囊蟲(蠕形蟎)
太小,無法目視,病犬和健康犬相互接觸而感染,也可通過媒介物間接感染,還可通過胎盤由母犬感染給幼犬(各種年齡段的犬均有發生,多發於3-10個月齡的幼犬)。
耳蟎(耳疥蟲)
太小,無法目視,以表皮殘渣和組織液為食,通過近距離接觸傳染。貓和犬之間的傳染性很高,一般家裡的一隻貓(或犬)感染耳蟎,所有貓和犬都需要同時開始治療(貓比犬更容易被感染)。
狗狗為什麼會有寄生蟲?
有很多原因可以造成狗狗生蟲,比如有些小狗剛生下不久來就發現體內有蟲子,這是母狗傳染帶給小狗的。比如食物不乾淨、喝水不乾淨、吃東西過多,到外面吃不乾淨的東西等等這些原因都能導致狗狗感染寄生蟲病。像吃食過多,狗狗腸胃內消化不良,裡面的那些東西長期不消化就有會蟲子。所以呢,給狗狗驅蟲是從小到大都必須要認真對待的。只要做好預防措施,狗狗肚子裡就不會有寄生蟲來幹擾了。
另外如果我們做家長的不注意狗狗的衛生,經常帶狗狗去低矮的灌木叢中,草地上活動。也不注意給狗狗洗澡,打理狗窩,那麼狗狗就非常容易得病了。那麼到底該如何做好預防措施呢?
如何預防狗狗生蟲?
首先就是讓狗狗遠離容易感染寄生蟲的地方和食物,少帶狗狗去草地,灌木叢等地方去,另外一個辦法就是給狗狗使用驅蟲劑以及內服驅蟲藥。狗狗每個月都要驅蟲,將狗狗頸後到肩胛骨之間的毛髮分開,露出皮膚,直接滴在皮膚上(不同體型的狗狗使用的劑量不同,具體參見藥品說明書哦)。
在給狗狗驅蟲前後2天不可以洗澡,確保藥效(具體參見藥劑說明書)。特別注意的是貓狗的驅蟲藥劑有些是不通用的哦。
狗窩、沙發、地板、洗手間等都是容易出現跳蚤的地方,所以這些地方必須定期進行消毒。
如何判斷狗狗是否需要驅蟲?
出現此症狀需進行體內驅蟲
有些狗狗進食正常但是會出現不長肉或者是消瘦的情況。一些狗狗受到母體寄生蟲的影響,會食欲不振、消瘦、發育遲緩。部分的狗狗會表現為腹瀉、腹痛、嘔吐、腹圍增大。有些嚴重的狗狗會從口中吐出寄生蟲或者是通過糞便排出。對於幼犬容易引發腸套疊,或是脫肛。
出現此症狀需進行體外驅蟲
狗狗會頻繁抓繞身體的某個部位,或在地面摩擦。性格突然改變,煩躁不安,消瘦。食欲不振、沒精神,並且有不正常的掉毛現象。嚴重的狗狗,可直接觀察到皮膚表面有紅斑或抓破後的結痂。
溫馨提醒:根據狗狗的個體不同,表現出來的狀態也不一樣。由於寄生蟲疾病繁多,疾病的病症也各有不同,需要家長細心的照顧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