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茅臺酒——我不是年輕不會喝酒,我只是不喜歡酒桌文化

2021-01-15 騰訊網

貴州茅臺前董事長季克良在8月20日《君品談》節目中表示,年輕人不喝茅臺酒,那是還沒到時候,20多歲還在玩,小孩子不懂事,不曉得需要好酒喝。

誠然,因為少了幾十年前的「江湖」氛圍,相比上一代人,年輕人在更加和諧的成長氛圍中,減少了交際需求。

並且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社會經濟多元化、科技帶來的進步,工作自主性也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人不需要交際和應酬就能夠養活自己。「90、00」後不喜歡喝酒的人所佔比例也比之前要降低很多。

但是這聽不代表年輕人不懂事,不曉得好酒喝,更不要說不識貨,不知道茅臺酒的好喝。

與其說年輕人不懂事不會喝酒,不如說是年輕人討厭現在的酒桌文化。

1.酒桌文化=權力的遊戲?

曾經遇上過一個特別擅長搞酒桌文化的領導。

在公司的年會上,新人舊人如何排隊、如何敬酒、每個人得喝多少……

那種大權在握,那種捏著你、玩弄你的感覺,那種權力與利益分配的隱喻,都玩得賊溜。

在很多人看來,酒桌是權力的隱喻,他們享受那種地位、尊卑、馴化和服從的感覺,而這些,都可以從酒桌上找到表徵。

權力通過酒桌這一形式,得到了表達。而大家都在酒精的麻醉中,享受著這一容光煥發時刻。

而在這樣的工作氛圍中,在這樣一場權力的遊戲中,所有人都借著酒精麻醉與自我麻醉。地位高的人享受權力,進公司沒多久的人在等待,仿佛下一個權力的中心就是自己。新人則在所有願意和不願意的安排下,配合這些演出,慢慢變成了一樣的人。

2.酒桌文化=面子+情商

「喝不喝?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啊」

「別人都端起來了,你最少抿一口吧」

「我幹了,你隨意」

大江南北,勸酒的話永遠沒有新意。

酒桌上開著不合時宜的玩笑,說著不著邊際的大話。從裝作彬彬有禮,到酩酊大醉後的暴露本性,酒桌上你永遠看不到一個人的底線。

推杯換盞間裝作感情深厚,其實也不過是各懷鬼胎。

最受不了的就是,酒量決定人品這點了。不會喝的人就沒人品,不理解這個邏輯關係。其實飯量大小,酒量高低都是個人的事,有些還是與生俱來的。和人品綁在一塊,不喝,少喝就是不夠朋友,不大氣,不夠坦誠,實在是很好笑。

「酒壯慫人膽你」、「酒後亂性」,無非是自己借著酒導演的一場戲,觀眾,只有桌上的幾個人而已。等著下一個輪迴,借著增進感情的理由,拉進更多人,配合著一起演戲。

「酒局就是生意,酒桌就是戰場」。

但是仔細想想,誰願意沒事就天天上戰場溜達?

3.酒桌文化有多令人討厭?總結一下:

第一:勸酒。坐上酒桌,不管你是否自願,都會有人強迫你喝酒。這個來敬酒,一看是領導,那個來敬酒,一看是同事等等,你都很難拒絕。幾趟下來,不想喝,也喝了不少,但卻喝的都身不由己,不情不願。

第二:量多為榮。在大家腦海中流傳最多的莫過於喝多多的人,就是「海量」,「夠意思」,而不能喝的人往往被冠以「你不行。。。」「不給面子,不夠意思」之類的字眼,我們帶著情懷而來,卻帶著屈辱離去,這樣的酒桌,讓人如何自處。

第三:動機複雜。不少酒桌充斥著勢力、虛偽的現象。很多酒桌往往摻雜著不正當的交易,大量權錢色交易不絕,亦或是酒桌上職位高低,社會地位鮮明,透露出下級為討好上級,有錢人相互攀比,沒錢人吹捧有錢人之類現象屢見不鮮。

第四:浪費資源。原本簡單的飯桌,卻因喝酒脹肚,嘔吐等原因,使桌上的飯菜也會大量剩餘,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而這種高昂的浪費遠比奢侈顯得更無意義。

再說了,你去網上查查飛天茅臺的價格?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敬酒不吃賞耳光?到底是酒桌文化還是酒桌霸凌?
    在一個職場新人因為「酒桌文化」上熱搜之前,小編已經在後臺接收到許多同齡人的困惑與苦惱。一面是城市小酒館文化興起,下班小酌兩杯,追求一點「微醺」,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另一面是年輕群體普遍表現出對老派「酒桌文化」的抗拒。我們想說的是,我們反感的不是酒,甚至不是酒桌,我們想對酒桌後面的繁文縟節和不良權力關係SAY NO。哪怕我們的父輩是這么喝過來的。
  • 不喝酒就被領導賞耳光,討厭的社交酒桌文化!
    近日,網曝廈門國際銀行#新員工不喝領導敬酒被打耳光#一事引起熱議。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回應:確係該領導言語行為失當,對該領導董某給予嚴重警告處分,扣罰二個季度績效工資;對支行負責人羅某給予警告處分,扣罰一個季度績效工資。
  • 酒桌上,有人說:你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高情商的人一般這樣回復
    如今的酒桌文化非常重要,因為在餐桌上討論了一些重要的事情,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無論是男人和女人,許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談成的,這已經是一種文化了。當有人在酒桌上敬酒時,您應該喝還是不喝,這裡面門道可多著呢。
  • 「職場酒桌文化」是「契約」文化,並非簡單地服從性測試
    職場的酒桌是同事「關係契約」之確認很多人覺得職場上那種領導敬酒就得喝的酒桌文化是歷史糟粕,是權利慾和討好關係在作怪,是職場PUA;但其實單純從權利意志方面來處置這種情況,是無法消解或者理解酒桌文化為何長期存在著的緣故。
  • 古今酒桌文化battle!誰的吃相最難看?
    據考古證明,距今七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已經開始穀物釀酒,公元前2800~前2300年的中國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有不少尊、斝、盉、高腳杯、小壺等酒器,反映出釀酒在當時已進入盛行期。及至上古三代,有了文字記載之後,在商朝時期中國人掌握了曲粟釀酒。《尚書·說命》記載殷王武丁與大臣的對話:「若作酒醴,爾為曲櫱。」
  • 中國各省喝酒的特點,山東能把俄羅斯人喝趴下,江西人牆走我不走
    我國不僅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酒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自古人們就有喝酒的習慣,對那些愛酒人士來說,喝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而且相比起各地的飲食文化差異,酒文化更是帶有各地的特色,沒有南北之分,基本上每個省份的人,喝酒的習慣都不一樣,酒文化也不同,所以都是各具特點,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中國各省喝酒的特點吧
  • 聰明人敬酒不說「我幹了您隨意」,職場酒桌禮儀,用對領導高興氣氛好
    我國的酒桌文化博大精深,很多關係和生意都是通過酒桌談妥的。尤其是身處職場,各種酒桌應酬更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和家人朋友,又或是上司同事,飯桌上總是得喝上幾杯。所以敬酒時說的話一定要謹慎,很多人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給對方帶來困擾,甚至是讓對方感覺你是個不好相處的人。
  • 過度酗酒猝死的25歲女演員:我真的太愛喝酒了
    「大家好,我是孫僑潞的媽媽。2021年1月1日,我的寶貝女兒、我那麼引以為傲的孩子,永遠離開了我。」不要為自己的盲目衝動而買單,畢竟人生很長,你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情。雖然說要及時行樂,但是,畢竟身體是父母給的。還是要小心謹慎一點好,小心不讓你回家。"孫僑潞這番話現在看來確實是唏噓不已,人們並不知道孫僑潞跨年夜在酒吧經歷了什麼,為什麼一定要喝成這樣?勸酒文化?自己好面子強行喝?因為跨年夜高興所以越喝越多?
  • 酒桌上喝酒「套路多」,這5種最沒「出息」,你見過哪幾個?
    喝酒有一句俗話叫「酒品如人品」,也就是說從一個人喝酒的細節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行為品行,在酒桌上因為酒精的刺激,很多人都會表現自己真實的一面,旁人都能看得出來這個人到底怎麼樣,所以現在很多人喜歡喝酒,有這個方面的原因。
  • 酒桌小妙招:如何提高自己的酒量
    換句話說,酒桌之上,除了自己全是敵人。酒桌文化已經離酒文化的本質越來越遠,然而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這樣的灌酒、勸酒之風是剎不住的。先倒下的,那就是輸家、loser,醒到最後的人才能笑到最後,誰都不會想成為酒桌上的一個笑話,更不想喝醉後做出蠢事兒。那麼,怎麼才能讓你成為桌上最後倒下的人呢?
  • 酒桌上和領導喝酒,多說這三句話,領導心裡歡喜以後也肯重用你
    圖:網絡 文:職場實戰經驗導語:在酒桌上和領導喝酒的時候,其實也應該多注意些規矩,明白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酒桌上和領導喝酒,多說這4句話,領導心裡歡喜以後也肯重用你,大家一定要抓住這樣的機會。第一、讚美領導的話其實很多領導也喜歡聽被讚美的話,只是有些人總喜歡和領導保持距離,導致領導看起來很神秘,如果你在酒桌上和領導喝酒的時候,多說一些讚美他的話,領導其實很開心的,因為你和領導的關係已經因為這些話更近了一步,大家在一家公司工作,多說這些讚美的話,以後對於你的工作也是有很大的幫助。
  • 被老闆質問:不喝酒不是男人,低情商的人頂嘴,聰明人會這樣應對
    在職場中參加飯局的時候,其實有很多年輕人他們會遇到一些麻煩和難題,尤其是對於那些不喝酒的職場人士,在進入公司,因為不喝酒便得罪了領導。近日在論壇中,筆者便看到這樣一個案例,在公司聚餐的時候,老闆直接指責碩士生,張先生不喝酒就不是男人,張先生其實在此前就沒有喝過酒,在被領導訓斥以後,他覺得自己不能夠跟領導爭執,而且在職場中因為自己沒有酒量,而且也不會喝酒,更不能傷害和領導的感情,所以張先生直接回應道:李總,我確實不會喝酒,而且也不能喝酒,因為此前在大學時候喝酒的時候身體過敏,已經去了好幾次醫院,所以現在才拒絕您的敬酒。
  • 酒桌上敬酒不會說話怎麼辦?學學5個萬能話術,簡單大氣又有禮貌
    小編最喜歡的是三五個好友,邊聊邊吃,沒有喝酒的任務與壓力,「濃妝淡抹總相宜」,酒可以隨便喝,可以多喝也可以不喝,一切隨心。但是如今的社會畢竟是一個人情世故的社會,工作應酬,同事聚餐,想要隨心所欲的喝酒,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上了酒桌不懂得基本的禮儀,是會被嘲笑的,所以今天小編還是要給大家分享一些,基本禮儀的敬酒詞知識,讓你在酒場上不會被大家低看。
  • 酒桌上敬酒不會說話怎麼辦?4個萬能話術,簡單大氣又有禮貌
    中國自古以來建立起到餐飲酒桌文化,已深入人心,無論在談業務或者為表現出來熱情好客,通常都會少不了「勸酒」喝兩杯。這種文化已經深入人心,從古至今沒有變過,這也是我國特色。那麼「敬酒」環節便是最重要場合,職場中如何在跟領導敬酒時說「好聽的話」說不定就影響著你的前程,那些會喝酒會替老闆放幾天的人,領導總是喜歡隨身讓他跟在身邊,久而久之,成為領導不可缺少的心腹,升職加薪也自然機會比別的同事多。敬酒得有敬酒詞,會說的人暖領導對心,在這分享3句敬酒話術,刷新在領導面前的新形象。
  • 「畢業聚餐後,我吐出膽汁,去了醫院……」|聽說大學校園有了「勸酒...
    或許他們沒有惡意,只想讓聚會氛圍更熱鬧融洽,但是看到大家都在熟練地喝酒,一起乾杯,默默喝果汁的我覺得自己格格不入……他們再三要求我喝酒,我也不想讓別人覺得我還是一個連酒都不敢喝的「乖乖的」高中生。所以,儘管不喜歡喝,為了融入他們,我都不敢拒絕。酒桌上所謂的人生大道理,一般都是假的。@小飛俠大一的時候兄弟幾個互相勸著小酌一下,感覺很棒。
  • 酒場喝酒喜歡划拳助興,可「五魁首、六六順」的含義,你知道嗎?
    這時候,"勸酒文化"就出現了,並慢慢變成了在政治方面的強制力,等到了現代,基本在各種應酬上,都會遭遇到"勸酒"——上司前來敬酒,哪怕你不會喝也得意思兩口。 酒桌文化 古代的"酒桌文化"延續到了現在,既保存了益處,卻也有著不小的問題。
  • 「勸酒詞」20則,掌握這些,讓你在酒桌「進可攻,退可守」!
    中國的酒桌文化那可是源遠流長,在幾百年前中國的酒文化就已經逐漸成型。而到了近代,酒桌文化就更加成熟了。在酒桌上,可是要有「文化」的,你得懂勸酒詞,這樣才能使你在酒桌中「遊刃有餘」、「進退自如」。那今天小編就教大家「勸酒詞」20則,掌握了這些,就能讓你在酒桌「進可攻,退可守」!
  • 或許我還是喜歡你,只是不再對你抱有期待
    前兩天和朋友喝酒,我打電話給他說,帶上你的女朋友一起出來玩呀。他靜靜地回了一句,我們分手了。我沒有多說什麼,找了個話題把這個故事給岔開。在酒桌上給他開著玩笑,幾個人都樂樂呵呵,你也看不出他有什麼不一樣,但就是酒比以前喝的乾脆了一點。偶爾有朋友說一句,嘿,你小子今天喝酒爽快,啥時候便風格了。他們不知道,我也沒有說,也許他是想盡力地表現出來自己和平常沒什麼兩樣吧。
  • 上師也喝酒,他是最具創新精神的仁波切|覺者:佛教是我的哲學,我的...
    因為以上種種的原因,還有因為我不是聖人,我還沒有戰勝自己因為不安全感、希望有人陪伴與享樂的需要,那些所有和輪迴綁在一起的需要。所以,對,我有女朋友。如果你問我,我是不是一個好的男朋友,我想不是。而且以目前的情形來看,我絕對不會是一個好的丈夫。
  • 傳統白酒文化——自殘般的服從性與誠意測試
    中國的白酒文化源遠流長,到了近代,酒桌文化逐漸盛行。酒桌文化最明顯的特點是強制性的勸酒行為。這種強制性在官場、生意場上尤為顯著。常見的話術有「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不喝就是看不起我!」,「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