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黢黑,我們就坐敞篷吉普奔向莫雷米野生動物保護區,導遊邁克給每人備了防風毛毯,披在身上防風禦寒。
晨曦中的長頸鹿,舉止斯文嫻靜,她一派溫良恭儉讓的謙謙君子之神態。
波札那莫雷米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奧卡萬戈三角洲中心地帶,佔奧卡萬戈三角洲20%左右,擁有多樣地貌。
從溼地、衝擊平原和蘆葦叢,到森林與大草原,其間生活著豐富的動物。
這裡,有鳥類、大象、斑馬、野牛、羚羊、長頸鹿、河馬、獅子等等……
長頸鹿突然從密樹叢後探出頭來,她有一雙睫毛超長、含情脈脈大眼睛。
莫雷米野生動物保護區,長頸鹿密度夠大,隨便一片樹林就能看到幾隻。
長頸鹿,碩長四肢,像極上流社會紳士淑女,誰見了都會激起憐愛之心。
就食、飲水、行走,還是奔跑,長頸鹿長脖子在物種進化過程獨樹一幟。
長頸鹿,它們在非洲大草原上,就可以吃到其它動物無法吃到的,在較高地方的新鮮嫩樹葉、新樹芽、開胃果。
仔細觀察長頸鹿伸著脖子吃樹葉模樣,用「優雅端莊」形容太貼切不過了。
我們離長頸鹿好近,它還是那樣泰然自若、毫不驚慌,仍然在安詳吃草。
長頸鹿,有的豎起耳朵仔細傾聽、有的伸出舌尖舔著同伴,有的在踢蹄撒歡、互相嬉鬧、千姿百態、逗人喜愛。
我們看到了非洲的五大幸運之一:長頸鹿交頸!這倆雄性長頸鹿一直在我們的注視下,沉浸在它們自己溫情裡。
雄鹿有交頸摩挲、有脖子纏繞、有互相糾結、有腦袋輕撞、有觸碰身體。
遠看呈「V」字型,大多在雄性之間發生,這是它倆表達「同志」之愛的同性戀。
我們的車停下來了,原來路面上臥蹲著一隻長頸鹿,她在沙地上取暖呢!
在非洲,動物地位是高於一切的,長頸鹿也自覺,一會就站起讓開路了。
一頭野牛衝到車前,莫雷米荒原,充滿荒野之美、寧謐靜寂、遼闊無際。
波札那莫雷米野生動物保護區,是富有冒險精神眾驢友們的夢想之地。
其實在波札那,有很多地方都能讓你領略到野生動物的原始生命活力。
羚羊最多,明眸皓齒、楚楚動人、悠閒自得,有的在吃草、有的在跳躍。
有意思是,一隻羚羊攔在道路上,它裝作低頭吃草,我們車只有停下來。
突然,羚羊一隻接一隻,來回在我們車前跳躍,像一場準備好的表演秀。
美麗的羚羊、蹦跳的身體、金色的精靈,在我們車前,來回跳動、舞蹈。
美麗的羚羊,行走跳動時的身體,都是那麼嫻雅、優美,讓人痴迷不已。
這是一群雄性黑斑羚組成的「單身俱樂部」,雄羚和雌羚一般不在一起生活。
雌羚和幼羚多在水邊生活,而雄羚對水需求不高,所以多生活在離水源較遠陸地,它們通常二三十隻住在一起。
發情期,雄羚互相爭鬥,取得主導權,只有勝利者才有和雌性交配權利。
通常一隻雄性羚羊,有7-10個妻妾,角鬥保證只有最強壯雄性才能把基因傳下去,那些弱男,就只好嘆氣了。
大象來了,一隻、兩隻、三、四……它們呼扇著碩大耳朵,一步三搖晃,啃樹枝、抓土泥,草地塌陷、樹枝遭殃。
莫雷米動物保護區大象,一來就是烏泱泱一大片,陣勢宏大、勢不可擋。
一刻不停、邊走邊吃,要是地界不夠大,真養不起這幫食量驚人大傢伙。
大象群,一般由一隻母象率領群居,日行性、無定居,以野草、樹葉、樹皮、嫩枝為食,身邊小象太可愛了!
當你碰到這種大型野生動物時,首先要保持鎮靜、不要害怕,然後要謙卑禮讓,不要讓它們感受到危險、威脅。
很多時候動物發起進攻,是因為害怕受到傷害,它們堅硬的背後是脆弱。
一隻孤獨的大象,向小水沆走來,好一個龐然大物,靠近看它挺嚇人的。
大象進食,用鼻子捲住樹幹狂搖,吃光掉下果實,留下便便、揚長而去。
龐然大物,會把前進路上一切障礙折斷,如果今天有點煩,就得弄出大片樹樁,土地變得焦黃、四周變得死寂。
陽光明媚下,長頸鹿是多麼漂亮,高揚細長脖子,亭亭玉立、一動不動。
它們偶爾眨巴一下超長睫毛的小眼睛,仔細端詳真是一副迷人的風光畫。
別多情,長頸鹿忽閃忽閃長睫毛,不是在向你拋媚眼,人家那是為保護在吃針刺樹葉時,眼睛不受傷害、刺目。
兩母長頸鹿一直在我們面前成雙成對、耳鬢廝磨、交頸親舔、身體摩擦。
邁克說:這是動物間「同性戀」的親密行為,相互釋放積累過多的同性能量。
一深一淡兩隻長頸鹿倒是異性戀,深公淡母、生死相守、恩愛夫妻……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