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重要宿主!!!避免感染,請離網紅土撥鼠遠點

2020-11-25 四川在線

四川省林科院研究員 劉少英

四川在線消息(王吉南 蒲香琳 記者 王成棟)北京市確診兩例由內蒙古輸入型的鼠疫患者後,不僅是鼠疫這一古老的傳染病,就連在一些地區是重要傳染源的旱獺也成為社會關注熱點。

四川是旱獺的分布區之一。近年來,旱獺憑藉圓滾滾的身子再配上短小的四肢,成為不少到草原玩耍的遊客和主播爭相逗弄、餵食、親吻的「萌寵」,儼然是「新一代網紅」。甚至有網友反映,某草原風景區,將旱獺當成賣點,宣傳自己地盤上的旱獺「圓嘟嘟不怕人」。

那麼,鼠疫與旱獺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面對旱獺,該如何做好防護措施?11月14日,記者走訪了研究鼠類近30年、號稱「川西北耗子王」的四川省林科院研究員劉少英和四川省疾控中心專家。

旱獺是鼠疫重要宿主

目前,我國有11個鼠疫疫源地,多數分布在西北、西南,尤其是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區。在四川有所分布的鼠疫宿主(為寄生生物包括寄生蟲、病毒等提供生存環境的生物)主要是喜馬拉雅旱獺和青海田鼠。

其中,喜馬拉雅旱獺主要生活在高原草場等處。劉少英介紹,新晉「網紅」喜馬拉雅旱獺被稱之為「土撥鼠」。在動物學上,旱獺屬於松鼠科,與松鼠等為近親。

喜馬拉雅旱獺之所以被當成鼠疫盯防重點,與鼠疫的傳播方式有關。現已查明的鼠疫傳播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後再叮咬人,或剝取染疫旱獺皮或剝食其它染疫動物,此類傳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另一種則為「人—人」方式,即健康者接觸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後,經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種方式感染的主要為肺鼠疫。

而喜馬拉雅旱獺本身攜帶有寄生跳蚤,且自身和棲息處也會攜帶鼠疫。無論是與其洞穴、屍體還是皮毛接觸,都有可能被跳蚤叮咬;而食用其肉,則有可能直接感染鼠疫——一般而言,旱獺血液中的鼠疫病菌很難簡單加熱殺滅。

遇到旱獺,我們該怎麼辦?

不接觸旱獺或者其洞穴,更不參與投食、餵食,也不撿拾或者食用其屍體。這是避免感染的前提。

「可以萬萬不能因為一個動物『可愛』、『萌』,就置自身的安危於不顧。」四川省林科院相關專家呼籲,無論是景區還是個人,都不應不顧危險炒作「接觸旱獺」等。

此外,劉少英也提到,對於喜馬拉雅旱獺而言,鼠疫本身也是致命疾病。換言之,鼠疫本是人鼠共患的烈性傳染病。因此,判斷一個區域是否有鼠疫傳播或爆發,簡單的方式是:查看旱獺分布區是否突然出現旱獺大量死亡。由此,有專家呼籲川內有喜馬拉雅旱獺分布區域,應密切關注相關情況,發現旱獺大規模突然死亡現象立即上報並疏散群眾。

除了喜馬拉雅旱獺和青海田鼠外,劉少英提醒,與其他鼠類接觸也要「小心為上」。因為,人類對於鼠疫的宿主、傳播媒介還在不斷認知之中。例如,在四川境內有分布的柴達木根田鼠,就曾在青海種群中發現過鼠疫病菌的存在。

鼠疫如何預防?

「及時的抗生素治療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而日常的預防措施則主要是減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儘量減少暴露於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四川省疾控中心專家介紹。

具體究竟怎麼預防?專家給出了這些建議:

1、避免到疫區旅遊或活動,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如鼠類、旱獺);

2、避免與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觸,與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觸時,儘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觸距離,並帶口罩,勤洗手;

3、採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驅蟲製劑,常用驅蚊劑一般都可以驅趕跳蚤;

4、如果曾去過疫區,應持續2周自測體溫,如果突然出現發熱、寒戰、淋巴結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狀,應當立即就醫並告知醫生疫區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療效果較好。

5、與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觸的人員,應儘早預防用藥。可服用磺胺製劑,成人首次2g,其後4-6h服1g,一般連服5日。

相關焦點

  • 鼠疫重要宿主!避免感染,請離網紅土撥鼠遠點
    ,不僅是鼠疫這一古老的傳染病,就連在一些地區是重要傳染源的旱獺也成為社會關注熱點。 旱獺是鼠疫重要宿主 目前,我國有11個鼠疫疫源地,多數分布在西北、西南,尤其是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區。在四川有所分布的鼠疫宿主(為寄生生物包括寄生蟲、病毒等提供生存環境的生物)主要是喜馬拉雅旱獺和青海田鼠。 其中,喜馬拉雅旱獺主要生活在高原草場等處。
  • 傳播鼠疫的不止有老鼠,普通人如何避免被感染?
    草原老鼠由於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多次鼠疫大劫難,所以很多人聞之色變。事實上,在今天,通過有效的預防隔離措施和治療手段,鼠疫早已沒有那麼可怕。本期我們就請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二科副主任醫師李侗曾,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種疾病的傳播特點與防治方法。
  • 鼠疫離我們有多遠,家有老鼠會感染嗎?
    鼠疫離我們並不遙遠——2019年11月北京就曾確診過2例肺鼠疫病例,而鼠疫在我國被列為甲類傳染病,值得警惕!鼠疫,有多可怕?早期治療不及時即可形成傳染源鼠疫是一種危害嚴重的烈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病媒生物傳播、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
  • 被跳蚤咬傷感染支氣管炎 跳蚤有5種危害
    2.絛蟲病  蚤是犬復孔絛蟲、縮小膜殼絛蟲和微小膜殼絛蟲的中間宿主,人體感染主要是誤食了含似囊尾蚴的蚤而致。  4.鼠疫桿菌  跳蚤鼠疫桿菌是引起鼠疫的一種很小的桿菌。這種菌通過老鼠身上的跳蚤(鼠蚤)傳染給人類。跳蚤吸食鼠疫患者的血液後它的胃中充滿了鼠疫的桿菌。它們雖是鼠蚤,但有時亦咬人。這種帶菌的跳蚤吸入血時血液因食道被細菌阻塞無法入胃而從口部回流到被咬人的身體裡,鼠疫桿菌就在這時隨同進入人體,使人患上鼠疫。
  • 北京確認接診兩名鼠疫患者!關於鼠疫,我們應該了解什麼?
    1  傳染源  鼠疫傳染源包括感染鼠疫耶爾森菌的動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動物常見有嚙齒類動物和野生食肉動物,如灰旱獺、紅旱獺、喜馬拉雅旱獺和長尾黃鼠等。齧齒動物是最重要的宿主。  野生動物和家養寵物都可以傳播鼠疫。
  • 我家有老鼠,我會感染鼠疫嗎?
    這兩天小編的微信群被北京2例肺鼠疫病例新聞刷爆,小夥伴們都在熱議,如果自己小區或家裡有老鼠,會不會感染上鼠疫?別慌,聽小U細細講。首先,什麼是鼠疫?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齧齒動物間流行,偶爾也能引起人間流行,有肺鼠疫、腺鼠疫、敗血病鼠疫三種類型。鼠疫的傳播方式有: 1. 接觸或食用患有鼠疫的動物,如剝皮、煮食等; 2. 被感染鼠疫耶爾森菌的跳蚤叮咬; 3.
  • 普通人是怎麼感染鼠疫的
    鼠疫本身是在動物間傳播的。我國有12種類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19個省區,這些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動物就可能攜帶鼠疫桿菌。一般情況下鼠疫不會感染人類,但是有些人由於職業需要或者因為旅遊、探險進入了鼠疫自然疫源地,就存在被感染的風險。所以牧區的工作人員往往是感染鼠疫的高風險人群。進入牧區的人最容易被鼠蚤叮咬的部位在下肢,所以腺鼠疫最常見的症狀是腹股溝淋巴結腫痛。
  • 北京突發鼠疫?別信謠言!不必驚慌!
    對於鼠疫是什麼,如何傳播,在官方消息中大家都可以看到權威、全面的消息,這裡想重點回答下有些朋友問的問題「鼠疫竟然還沒滅絕?」,通過回答這個問題,希望能夠讓大家了解,鼠疫離我們可以說是又遠又近,不必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 大家爭相飼養的網紅萌寵,竟是鼠疫的傳染來源?
    鼠疫主要的宿主並不是城市人常識中的老鼠(小家鼠/褐家鼠), 而是常見有嚙齒類動物和野生食肉動物,如灰旱獺、紅旱獺、喜馬拉雅旱獺和長尾黃鼠等。(旱獺在很多地方俗稱土撥鼠...)蚤叮咬的傳播方式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後再叮咬人,或剝取染疫旱獺皮或剝食其它染疫動物,此類傳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 2.人-人傳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觸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後,經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種方式感染的主要為肺鼠疫。
  • 家有老鼠會感染鼠疫嗎?不在疫區一般風險不大
    鼠疫是一種危害嚴重的烈性傳染病,是由齧齒動物和蚤類把鼠疫桿菌傳給人和動物的一種特殊的人獸共患病。在我國,鼠疫是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我國僅有兩個甲類傳染病,另外一個是霍亂)。  鼠疫潛伏期一般為1天至6天,個別病例可達8天至9天。感染鼠疫菌以後,臨床可表現為腺鼠疫、肺鼠疫及敗血型鼠疫等類型。
  • 宿主是野鼠非家鼠 專家:防鼠疫無需「見鼠色變」
    中新網9月2日電 日前,甘肅發生人間鼠疫的事引起大家關注,醫學專家表示,雖然鼠疫的烈性遠超過非典,但它在動物和人之間交叉傳播的機率還是很小的,而且本次人間鼠疫的宿主是野鼠非家鼠,市民根本無需見鼠色變。
  • 【提示】鼠疫防控「三不三報」!
    鼠疫的傳播途徑鼠疫是怎麼傳播給人的?1、從動物——跳蚤——人的傳播;2、通過人——人的空氣飛沫傳播造成肺鼠疫;3、通過剝食患有鼠疫病死動物時,鼠疫菌直接進入創口感染,引起腺鼠疫、肺鼠疫和鼠疫敗血症。人感染鼠疫菌的途徑也有三種:1、接觸患有鼠疫病的動物,如剝皮、煮食等;2、被帶有鼠疫菌的跳蚤叮咬;3、鼠疫病人傳播。鼠疫的防控鼠疫可防可控可治。
  • 網紅土撥鼠是什麼動物種類?
    網紅土撥鼠是什麼動物種類?時間:2019-06-05 12:58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土撥鼠咆哮什麼梗? 網紅土撥鼠是什麼動物種類? 前段時間一隻毛茸茸、胖乎乎的土撥鼠表情包火了,網友表示太可愛了,那麼土撥鼠咆哮什麼梗?土撥鼠表情包源頭是什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鼠疫防控」知鼠才能更好防鼠!遇上「鼠疫」,這些知識點請牢記!
    接下來請跟緊小編關於大家想知道這裡全都有鼠疫臨床表現感染鼠疫之後,共有四類臨床表現:輕型鼠疫症狀輕微,多見於流行初期或末期、以及曾預防接種者。腺鼠疫最多見,常發生於流行初期。高熱、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咳血。肺鼠疫多見於流行高峰,發展迅猛,發病數小時後出現胸痛、咳嗽、呼吸困難、咳痰、咳血。
  • 內蒙古包頭出現一例鼠疫死亡病例!中疾控專家提醒:做好個人防護,先...
    在內蒙古這種以長爪沙鼠(一種野鼠)為主要宿主動物的鼠疫疫源地,人們多是因為剝食了感染鼠疫菌的野兔、黃鼠或其他野生食肉動物而感染鼠疫。如果沒有這些危險行為,被鼠疫感染的機會就會小很多。當然在鼠疫疫源地生產生活的群眾得鼠疫的風險肯定是要比不是鼠疫疫源地的地方高。
  • 黃胸鼠——福建省鼠疫的主要宿主
    鼠類可攜帶多種對人致病的病原微生物,傳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病、鉤端螺旋體病和恙蟲病等30多種疾病;福建省鼠疫的主要宿主為黃胸鼠。
  • 「鼠疫防控」關於「鼠疫」,權威解答你關心的這些事!
    鼠疫潛伏期較短,一般為1-6天,但個別病例可達8-9天。疑問二:鼠疫有哪幾種類型?根據感染途徑的不同,鼠疫有兩種主要類型:腺型和肺型。如及早診斷,這兩種類型的鼠疫均可治癒。腺型是全球最常見的鼠疫類型,由被感染跳蚤叮咬引發。
  • 世界上有超過2000多種跳蚤:講講鼠疫、跳蚤和馬的科學故事
    直至今日我們國家仍然有零星的鼠疫發生。筆者並不是一名歷史學家,因此不便對此評論。但是,跳蚤果真是因為不喜馬味所以不寄生於馬嗎?沒有跳蚤就能避免鼠疫的傳播了嗎?其實這個傳言不僅在國內馬圈流轉,也是國外很多養馬人茶餘飯後的談資。要了解裡面的幾個重要角色,我們可能需要一點獸醫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和臨床醫學的基礎知識。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是鼠疫?
  • 鼠疫還沒滅絕?別看土撥鼠長得萌萌噠,卻容易攜帶鼠疫菌|新科普
    「在內蒙古、新疆、青海等牧區的一些地方,由於能保存鼠疫菌的野生宿主數量多且散布廣,因此會成為鼠疫自然疫源地。」陳安國介紹,因鼠疫菌侵入人體的途徑不同,也就是患者首先感染的部位不同,鼠疫病可表現為不同病型——以經由淋巴腺感染的腺鼠疫、經由肺部感染的肺鼠疫以及經由血液感染的敗血型等,這3個病型最常見也最險惡。
  • 家養的寵物倉鼠會傳播鼠疫嗎?
    >家養的倉鼠會不會傳播鼠疫呢?攜帶鼠疫菌的宿主動物常見的有嚙齒類動物和野生食肉動物,如灰旱獺、紅旱獺、喜馬拉雅旱獺和長尾黃鼠等。臨床類型包括腺鼠疫、敗血型鼠疫和肺鼠疫。傳播途徑為跳蚤叮咬。 家養倉鼠不是生來就患病的,也得有病原體感染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