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蜂箱的水牛能被蟄死,取蜜粉的養蜂人為何安然無恙?取之有道

2020-10-06 追花精靈

曾經有人懷疑蜜蜂能蟄人致死嗎?我可以肯定的回答,蜜蜂是能蟄死人的。曾經我聽一個蜂友講過,蜂場有一個大水牛在蜂箱上蹭癢,蜜蜂傾巢出洞來蟄大水牛,一兩個小時大水牛就被蟄死了。上千斤的水牛都能被蟄死,人肯定不在話下。

說到蜜蜂,除了大家喜歡的香甜蜜粉外,還有就是蟄人會很疼。蜜蜂蟄針的威力到底有多大?並不一定清楚明白。一般人被蟄一兩下後,除了感覺疼,過一段時間就會好,對身體無害,甚至還有好處,有的人就認為蜜蜂蟄人並不可怕。

蜜蜂蜇人會疼,其實並不是蟄針的作用,而是蜂毒的效果。工蜂和蜂王的體內 有蜂毒腺和毒囊,毒囊與蟄針相連,當蟄針刺入皮膚後,毒囊收縮,就會把蜂毒注入表皮內,使蜂毒順著毛細血管進入身體。蜂毒是一種神經毒素,成分比較複雜,能使人產生非常疼痛的燒灼感,對神經系統產生抑制。如果被蟄蜂多,注入蜂毒量大,能使人產生心慌氣短,出冷汗,昏厥嘔吐的中毒反應,嚴重的就會致死。

「人體蜂毒注入適量就是藥,過量就是毒」,而且根據人的體質和耐毒能力的差異會有所不同,有的人能接受幾百隻蜂蟄,有的人幾十隻就能致命,過敏的一兩隻就有生命危險。所以無論是任何人都不敢隨便惹怒蜂群的,蜂群群起而攻之的威力是無法抵擋的。那麼今天的問題就來了,養蜂人奪取蜂群蜜粉時為什麼蜜蜂不去保護?沒有圍攻養蜂人呢?蜜蜂真的不會蟄養蜂人嗎?

每個養蜂人都會挨蟄,蜜蜂是永遠不認識養蜂人的

蜜蜂是昆蟲,是沒有思想意識的,蜜蜂與人是永遠無法交流的。養蜂人雖然勤心的管理蜂群,飼餵照顧蜜蜂,但蜜蜂是不會感激養蜂人,也不會把養蜂人當做主人的。只要養蜂人惹怒蜜蜂,還是會照蟄不誤,每一個養蜂人都會挨蜜蜂的蟄,都需要做好防範,避免被蟄。

養蜂人要穿的防護服,帶的蜂帽面罩,準備的噴水壺,噴煙壺都是為了避免被蟄。如果說有的養蜂人不做保護就能開箱查蜂取蜜,這樣的情況只是蜂群比較溫順,養蜂人能遵從蜜蜂的習性,避免惹怒蜜蜂。

養蜂人取蜜粉是搶奪強盜行為嗎?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自古以來都會有人感嘆蜜蜂辛勤採集釀造的蜂蜜被人類搶奪,蜜蜂被人類利用,養蜂人是強盜。實際上蜜蜂採集的蜜粉,絕大多數都是為自己蜂群的發展而用的,養蜂人只能取蜜蜂吃不了的蜜粉。養蜂人照顧蜂群,幫助應對生存危機,蜜蜂拿剩餘的蜜粉還報養蜂人,這是互惠互利的行為。自然界中的野蜂群發展緩慢,容易滅絕,養蜂人只要管理得大,可以輕易的讓一群蜂變成十群百群蜂。在自然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沒有養蜂人蜂群的發展是不容易的,有了養蜂人,蜂群才不會滅絕。

所以真正養蜂人取蜜粉並不是無情的搶奪,只有那些毀巢取蜜的人才是強盜。過多的蜜粉佔壓產子巢房,會影響蜂群的發展,及時取蜜粉也是協助蜂群發展。在現代養蜂技術下,蜂群能發展到幾十脾蜂,得有幾百幾千的蜂群,這樣繁榮強盛的狀態是野生蜂難以達到的,這應該是蜜蜂的幸事。

養蜂人取蜜為什麼沒有遭到蜂群的圍攻?

雖然養蜂人及時取蜜粉並不是在害蜜蜂,但蜜蜂肯定不會認識到這個問題。永不滿足的存取蜜粉是蜜蜂的天性,蜜粉被奪走肯定是不高興的事情,蜜蜂對任何來來犯者都會有保護蜂巢的攻擊行為的。養蜂人沒有遭到圍攻,主要是避開了守衛蜂,選對時機,小心謹慎,沒有惹怒蜂群罷了。

蜂群裡每隻工蜂都會有各自的職責,都會盡力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情。保護蜂巢是守衛蜂的職責,守衛蜂只是蜂群的少數,一般只有幾十隻而已。在平常的情況下,守衛蜂在蜂巢內外看護,對入巢的蜂做安檢,為蜂巢做好警戒,不是本群的蜂,有危險靠近時,就會發出警戒,發起攻擊。當守衛蜂發起警報通過信息素釋放,召喚其他工蜂一起攻擊時,其他的成年工蜂才會參與攻擊,沒有警報信號發出,工蜂就會各忙各的事情。特別是在蜜粉源期,工蜂忙於採集,警惕性會減弱,攻擊性也會下降。

養蜂人在取蜜時,會避開巢門口的守衛蜂,在蜂箱的後部開箱提脾,守衛蜂就不容易發現,警報信號就難以發出。而且養蜂人在取蜜時會用到噴水壺,噴煙壺,香燭,起到安靜和震懾蜂群的作用。那些具有攻擊性的青壯老峰會被安靜下來,震懾住,就會放棄攻擊了。有經驗的養蜂人,只要能做到不驚動守衛蜂,不惹怒工蜂,就能避免被蟄。

所以說小小的蜜蜂確實不能惹的,被一兩隻蜂蟄只是疼,被幾百幾千隻蜂蟄,那就是有生命危險。蜂群蟄死大水牛不稀奇,養蜂人挨蟄也是很正常。養蜂人取蜜沒有遭到蜂群的圍攻,只是在遵從蜜蜂的習性,儘量別惹守衛蜂,安撫好蜂群,防範措施做到位罷了。蜂毒注入人體適量是藥,注入過多就有毒,任何人都不能惹怒蜂群。

相關焦點

  • 蜜蜂有哪些行為與之對應
    養蜂人在養蜂生產實踐中都會遇到蜜蜂的反常行為,蜜蜂反常說明蜜蜂預感到了自然環境的變化,養蜂人如不能正確理解蜜蜂這些反常行為,將會給養蜂管理帶來極大的不便。那蜜蜂能預感到哪些自然環境的變化,都會有哪些相應的反常行為呢?
  • 17個養蜂人親身經歷,蜜蜂蟄哪裡最痛,指甲縫被蟄只排第二!
    自從認識蜜蜂后,就經常被蟄,其實很多次偷偷流下了眼淚,有時候真的疼得沒辦法。上一次取蜜(見日記《幾十分鐘,被小護士摁住狂打20多針是什麼感受?》),被蟄得麻木那天,我忽然想,全身到底哪裡蟄了最疼,於是我調查了周圍所有的17個養蜂人,得到了很多哭笑不得又有些心酸的故事,你能猜到哪個部位被蜜蜂蟄了最疼嗎?
  • 為什麼蜜蜂會變得很兇,愛蟄人
    養蜂人經常需要檢查蜜蜂,為什麼蜜蜂有時候就很溫順,有時候卻有很兇,喜歡蟄人呢?圖片來源於網絡3.缺粉缺蜜時。但是在蜜蜂缺蜜缺粉時,又特別愛蟄人。4.檢查蜜蜂的時候,把巢框放回去時。經常不注意就會壓死蜂,這時候死蜂就會傳達出信息。蜜蜂就變得特別兇。我常常因為這個被蟄。5.打開蜂箱的時候,動作過大,振動到了蜂箱,這樣也會讓蜜蜂愛蟄人。有次我檢查蜜蜂,打開蜂箱不小心震動到了蜂箱。一打開蜂箱就被蟄了二十多次,最後就沒敢檢查。直接蓋好蜂箱了。6.氣味的原因。
  • 俗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是半句,下半句很少人聽過
    文中內容多為俗語、諺語、古訓,為人處世之法,匯集了老祖宗的智慧。《增廣賢文》中有這麼一句話,估計大家都耳熟能詳。"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是它還有下一句,"貞婦愛色,納之以禮"。這句話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貞婦愛色,納之以禮。"
  • 養蜂人全部告訴你
    人工分蜂方法在過去由於使用土法養蜂,對蜜蜂習性不了解,往往蜜蜂比較容易出現自然分蜂現象,但是現在隨著養蜂技術的不斷成熟,很多養蜂人都知道蜜蜂分蜂前的情況,所以現代化的養蜂,一般有經驗的養蜂人都不會讓蜜蜂發生自然分蜂的,而是通過箱外觀察的方式,發現蜜蜂具有分蜂前兆就開始處理,避免蜜蜂發生飛逃。
  • 7種方法,4個重點,養蜂人全部告訴你
    中蜂不同形態的過箱方法①土養的中蜂過箱給活框蜂箱:由於現代化養蜂的方便,現在很多曾經採用土法飼養的蜜蜂也開始使用活框養殖,所以我們I比較常見的過箱方式,多為土養的蜜蜂過箱,那麼土養的蜜蜂如何過箱給活框蜂箱呢?一般我們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我們的土養的蜂群原地可以過箱,另一種是我們土養的蜂群原地不能過箱,比如過去有的養蜂人把蜜蜂養殖在房壁上。
  • 河北一群7尺男兒攔婚車,狗有狗道貓有貓道,為何不能取之有道?
    真是狗有狗道,貓有貓道,可君子愛財,不能取之有道嗎?這幾天,河北保定有7個男人,賺錢的方式不一般。趁著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有些人內心的邪念怎麼藏也藏不住了。犯罪嫌疑人很有「戰術頭腦」,他們不是在街上遊逛去「瞎貓碰上死耗子」,而是專門守在縣城裡比較大的明珠酒店門口,一旦看到有紅色的拱門豎起來,就拉幫結夥等待著新人們出場。2018年9月份,在安徽阜陽有一群中老年人經常在阜城淮河路和潁州路路口紅綠燈處蹲點,這是個重要的交通路口,大多婚車都會從這裡經過,如果被他們發現,這群老年人就會衝過去索要紅包、「喜糖」「喜煙」,經常導致交通秩序的混亂。
  • 你知道什麼是蜂巢嗎,養蜂人帶你了解蜂巢的種類以及特性
    論蜂王的重要性,論雄峰培育的重要性,論抗病育種技術……話不多說,我們一期一期來慢慢闡述這些重要性,本次瘋狂養蜂人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蜂巢的種類。蜂巢是蜜蜂的住房,中蜂的蜂巢有三種:①野生蜂巢;②舊法飼養的蜂巢;③新法飼養的蜂巢。
  • 選取優質蜂王,保證巢內蜜粉充足,飼養出強壯中蜂蜂群志在必得
    而人工移蟲培育蜂王,是選擇蜂王產卵能力強、分蜂性弱、蜜蜂產量高地蜂群作為母本和父本移蟲培育蜂王和雄蜂,其中遺傳基因仍然保持著分蜂性弱的特性,能維持強群。  如此管理,大區內部就會有足夠的蜜脾還有大量的花粉脾,小區出現大子脾,可以延長貯蜜時間,減少取蜜次數,適宜取百花特種成熟蜜。取蜜時,搖取蜜脾,子脾不動,不能傷害卵蟲、也不可汙染蜂蜜、,省時省工。為使蜜源結束之後,蜂群群勢不至於大幅度下降,將小區內已經產好卵的脾跟大區的子脾相互調一下。
  • 為防止蜂箱被破壞 土耳其養蜂人把熊當成「蜂蜜品嘗師」
    事實上,它們非常的熱愛蜂箱,以至於它們無法抗拒對蜂箱的襲擊,這讓許多養蜂人非常頭疼。這些可愛的頂端掠食者在許多養蜂場是非常常見的客人,但他們是非常不受歡迎的,因為他們造成的損失有時價值數千美元。然而,許多養蜂人,如Ibrahim Sedef,都在想盡辦法讓他們遠離蜂箱。Ibrahim Sedef住在土耳其特拉布宗,是一名在養蜂業工作的農業工程師。
  • 孔子看待財富:君子愛財,應取之有道
    (《論語·述而》)文中「執鞭之士」,據楊伯峻先生的研究,指的是市場守門人。過去偏重於強調其間的限制性意義,即財富是不可以恣意求取的,而忽視了其間關鍵性的肯定含意,亦即如果是正當的財富,那麼再不體面的活我也不推辭。從此角度這樣來理解,這句話表明孔子不僅不排斥財富,而且主張財富是可求的。孔子甚至還說過「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論語·泰伯》)。
  • 靠近蜂窩時,為啥蜜蜂會撅屁股振翅?此時蜜蜂已經在「罵「你了
    實際上,蜜蜂和馬蜂的情況一樣,尤其是現代化養殖的蜜蜂,由於蜂箱是標準的,我們檢查蜜蜂的時候,如果是從蜂箱的正前方,也就是蜜蜂飛行的位置檢查,蜜蜂就非常容易的表現出成排的振翅並且把屁股撅起來的動作,最為明顯的是在蜜蜂遭受馬蜂攻擊的時候,有見到過的朋友對此就非常熟悉了。那麼到底為什麼蜜蜂會在我們靠近蜂窩的時候集體振翅並且把屁股撅起來呢?
  • 4000多塊買個蜂箱,自己在家養蜂?怕不是有點膽大!
    erto 合作,改良150 多年前誕生的傳統蜂箱,打造了全新的小型蜂箱,希望讓小家庭或居住在城市裡的人也能輕鬆入門養蜂。 這個小型蜂箱B-box是第一個專為家庭和城市環境所設計,佔地面積小,僅需不到1平方米的空間。飼養員也無需全副武裝、從頭到手隔離,取蜜和觀察蜜蜂狀況的方式也與傳統不同。
  •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解釋頗有爭議,而下一句的解釋更具分歧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大家經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諺語,也明白它的意思,可是一直以來,在解釋上頗有爭議,而它還有個下句,解釋上更具分歧。該句諺語出自《增廣賢文》,全句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貞婦愛色,納之以禮。」一般的解釋為:君子愛財,要採用合乎道德和法律的方法。
  • 蜂王雖有蟄針卻不會蜇人,蜂王蟄針是假的?聽聽養蜂人怎麼說
    一、蜂王不蟄人不代表不會蟄人事實證明蜂王基本上是不會蟄人的,露出來的蟄針也只起到恐嚇作用。但這並不代表蜂王不會蟄人,主要是蜂王不想蟄人,蜂群知道培育一個蜂王是極為不易的,需要承擔極大的風險與大量的資源與精力才能培育成功,新王出房後並不能立即登上九五至尊得寶座,還要經過婚飛交尾成功會收到蜂群的尊寵登上皇位,外出婚飛的蜂王在飛行的過程中會因為自然界的各種因素而送命,如果是天敵多的季節成功率極低。養蜂人從新培育一個蜂王極為不易,蜂群何嘗不知蜂王的重要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