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度全國城市園林綠化企業50強榜單揭曉,武漢園林綠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園發公司)首次入榜,躋身前20,綜合排名第17位。園發公司旗下武漢市花木公司也同時入榜,排名第36位。
「全國園林50強」評選今年進入第12個年頭,其數據全面、權威,已經成為反映園林企業綜合實力、行業影響力和信譽度的重要指標。
8月3日,園發公司獲得全國綠化委員會「全國綠化模範單位」的榮譽獎牌,全省僅有5家單位獲此稱號。近年來,園發公司相繼打造了武漢園博園、東湖綠道、武漢江灘、中山大道、機場二通道等重點項目,建設了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等多個科普教育基地,充分發揮了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作用,體現了新時代大規模國土綠化事業的國企責任及擔當。
6月下旬,市委全會提出加快推進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其中特別提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
園發公司作為武漢生態建設和園林綠化發展主力軍,此次成功上榜,可以視為對公司成立8年來潛心興綠、跨越發展的一個小結。「八年之考」的高分答卷,又給公司繼續寫好超大城市「綠色文章」積累了資源,增加了底氣。
綠色是城市最優質的資產,綠化建設是最具性價比的投資,生態環境是最直觀的營商環境。面向未來,園發公司將牢記興綠使命,向城市生態運營商轉型,著力推進「精緻園林」,建設「大綠化、大園林、大森林、大花海」,堅定不移推進生態建設和生態運營高質量發展,為江城人民提供更多的綠色福祉。
■ 打通園林綠化全產業鏈實現「自我造血」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國資委、市園林和林業局的指導下,園發公司發展成為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全產業鏈供應商,同時是國內園林綠化產業鏈最全的國有獨資企業之一,下屬13家全資子公司,覆蓋園林綠化策劃、規劃、設計、施工、監理、代建、養護、苗木、運營等全產業鏈。
園發公司因園博園建設而成立,做大做強園博園運營有助於提升園發公司核心競爭力,使其成為優於全國同類企業的新興板塊。產業鏈的完整對園發公司實現國有資產增值保值、增加市場競爭力、形成可持續的品牌效益作用巨大。
一是產業價值規模不斷放大。園發公司通過核心產業鏈籌措放大全市園林綠化建設資金近百億元,企業資產規模從5億元擴大至133億元,利潤5億元,利稅4億元,擁有近2萬平方米苗木花卉生產基地,本土苗木使用率不斷提升。園博園運營作為園發公司產業鏈的核心,推動園發公司成為全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全產業鏈供應商和中國園博園運營全過程服務商。
二是具備強勁的市場競爭力。園發公司產業鏈上特有的園博園運營團隊,使其不同於一般化的園林企業,而是形成武漢特色,引領行業發展,在EPCO、PPP等建設模式合作上更具優勢,吸引了一批央企和外地企業進行戰略合作,並成功在外地開拓新市場。依託核心產業鏈,「十四五」期間園發公司計劃實現產值150億元以上,並進入全國園林企業十強。
三是形成可持續的品牌效益。核心產業鏈使園發公司打造了一批代表武漢城市形象的品牌項目和活動,建成了武漢園博園、東湖綠道、江灘綠廊等一批代表武漢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項目;開辦了國際化的長江文明館「大河對話」論壇、全國十大廟會之一的園博燈會漢口裡廟會等活動。還先後獲得了聯合國氣候大會「C40城市獎」、廣州城市創新獎、兩度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及詹天佑獎等國際國內大獎。
■ 加快政府專項債發行多點發力撬動「綠色發展」
疫情後的復工復產,園發公司奮力前行,主動作為。積極發行政府專項債,謀劃園林綠化發展項目。結合全市生態環境發展和市級園林綠化項目的建設要求,按照「在建一批、預備一批、規劃一批」的工作目標,採取用經營權換建設權、工程項目加平衡資源、組建合資公司等7種模式創新辦法,分批申報政府專項債項目包,已於今年4月底完成武漢生態園林及苗木科技示範產業園項目政府專項債申報工作,發行專項債項目5項,總投資6.5億元,發行專項債5.5億元,預計發行園林綠化政府專項債10億元。
■ 「博物館奇妙夜」來了一年十萬人次研學
武漢園發公司整合以園博園、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以及漢口裡文化街區為主體的「一園兩館一街區」資源,致力於將園博園打造成為華中第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青少年研學實踐教育營地。
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於2018年10月被國家教育部授予「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稱號,武漢園博園於2019年10月被武漢市教育部門授予「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稱號。2019年,一園兩館共接待研學學生共計10萬人次。
針對兒童與青少年不同階段的不同發展需求,武漢園博園、長江文明館正大力推進研學營地課程體系建設,開發有針對性的研學課程共計86門,包括必修課程、特色課程、精品課程、品牌活動、公益活動等多個類目,內容涵蓋自然科普、生態保護、人文歷史、戶外拓展、科學實驗、手工藝術等多個方面。
「博物館奇妙夜」作為園博園研學教育系列的自有品牌活動,自2018年推出以來便備受社會公眾的一致喜愛與好評。2020年8月8日,園博園開展了以「大河之歌動物狂歡節」為主題的博物館奇妙夜活動,通過角色扮演、動物復活、土著人表演、手工互動、夜間科普等多種互動,為公眾帶來不同於白天的博物館體驗。首期奇妙夜活動一經推出即爆滿,參與人數多達40組家庭。活動被人民日報、長江日報、湖北日報、武漢教育電視臺、騰訊新聞等50家媒體爭相報導。未來,園博園將每月推出夜遊博物館與夜宿博物館活動,為公眾帶來不同主題的、豐富有趣而特別的博物館體驗。
今年4月初離漢通道解封、城市「重啟」至今,武漢園博園已開展研學課程多達62次,開展主題活動12場,線上活動參與人數多達500萬人次,線下活動接待量達15000人次,極大豐富了中小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收穫師生、家長、合作單位的一致好評。目前,武漢園博園正全速推進研學營地配套建設,為打造國家級研學營地打基礎,下一步將不斷完善研學體系,豐富研學線路,塑造研學品牌產品,為公眾提供更優質的研學服務。
■ 輸出文旅運營管理武漢園博品牌成全國行業標杆
「古有黃鶴樓,今有園博園」是對第十屆中國(武漢)園博會的高度評價。憑藉武漢園博園展會建設、運營積累的優秀管理經驗,園發公司2016年至今先後主導並參與了黃石、衡水、秦皇島、荊州、邢臺等兩省五地5個園博園約12000畝城市綠肺的建設運營工作,創造產值近億元,帶動各辦展城市地方就業5000人。實現品牌效益及經濟效益的雙豐收,還培養了一批踏實肯幹、經驗豐富的年輕運管團隊,為今後實現「中國園博,園發運管」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為公司輕資產運營邁出了第一步。近期公司還進軍了襄陽魚梁洲等一批景區運營管理工作。下一步也將憑藉對武漢園博園景區的運營管理工作經驗,在全省全市加大力度輸出生態運營管理工作,促進生態建設和運營高質高速發展。
園博園運營成為全國行業的標杆。武漢園博園已成為國家級園博園中生態改善功效最大、園林環境養護最佳、經濟效益運營最好的園博園,作為園林精品將是現代人留給後人的「當代頤和園」。園博園去年接待遊客200萬人次,實現收入1.1億元,位居全國園博園第一。
核心產業鏈的管理理念和運營經驗引起國家住建部高度重視。在園發公司管理運維下,武漢園博園實現了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的統一,其「保護利用、可持續發展、經驗輸出、引領示範」的管理理念和運營經驗,較好地解決了可持續發展問題。今年7月16日,國家住建部委託中國公園協會,明確由武漢園博園牽頭對全國園博園可持續發展開展專項課題調研,為中國園林和園博園今後發展探索經驗、明確方向。
盤活獨有園林資源,幸福產業從這裡起航。武漢園博園於2017年瞄準中高端婚禮行業,以婚禮堂經營模式為品牌基石,在提升園博園社會影響力的同時,也在最大程度地發揮著園林產業的社會效益,打造武漢園博園新的利潤增長點和產業價值,實現收入過億,口碑滿分。短短3年時間,這裡共執行婚禮場次800餘場,單廳年度過百場,合計接待賓客量約20萬人。
撰文:肖翩高雅供圖:武漢園發公司
(文章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