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瘡病原常存在於水中、龜的皮膚、腸道等處。環境惡化時,龜體若受外傷(如:腐皮、擦傷等),病菌會大量繁殖,就會引起龜龜疥瘡病發。
初期疥瘡較小,單個或者數個分布,猶如「長痘」樣,可以看出裡面內容物顏色為淡黃色或者白色。病龜初期尚能進食,逐漸少食,嚴重者停食,反應遲鈍。
後期疥瘡會變大,甚至破潰入血,引起全身感染,龜屬冷血動物,擴散較慢,及時清除可避免全身感染。
病發時,先將其隔離出來,以防和其他龜互相傳染。
手術步驟:
雙手清淨,戴上一次性橡膠手套,取縫針,灼燒後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龜龜拿先放在潔淨的毛巾上吸乾水分,然後放在手上,仔細觀察疥瘡所在位置。如果龜龜鬧騰,就需要用到保定法,這個後面會單獨開篇介紹。
用棉籤將疥瘡以及周圍皮膚擦乾,然後用酒精棉消毒擦淨,特別是皮膚褶皺要擦仔細點。
疥瘡地方中間的皮膚很薄,只要用針尖從中間往外輕輕撥開,不需要要挑開太多,足有空間挑出疥瘡即可,以免龜疼痛厲害,也有助於後期癒合。
疥瘡邊緣清楚,與正常組織邊界清晰,挑出後觀察裡面是否有殘留,有的疥瘡破潰,取出后里面可能還有殘餘,可以用針穿線那段伸進去輕輕刮去,一定要清理乾淨,不然還會復發。
用聚維酮碘消毒,以切口為中心,先中心後周邊,多擦拭幾遍。
用乾淨的棉籤蘸取紅黴素軟膏,塗於傷口上,可將傷口填滿,或者用消毒棉裁好大小塗上紅黴素填進傷口。
一天換藥三次左右。下水時,可以不需要處理掉塗的藥,紅黴素比較油性,有點防水作用,過後再重新上藥幹養。
疥瘡不是大問題,龜恢復能力也是比較強的,一般情況下一周到兩周就恢復了,當然,需要在30度恆溫的情況下。